《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 造论/见悲青增格西 教授
止观自性
【丑三、止观自性。分四:
一、止的自性,二、毗婆舍那自性,三、引经证成,四、破邪分别。
第三、止、观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
一、奢摩他自性。分三:(一)如何修止,(二)止的自性,(三)修止之量。
“止、观自性”即是止、观本质。解释止时分:如何修止、止的本质、达止之量如何
。不了解这些会产生很多错误的想法、修法。
【(一)如何修止
如《解深密经》云:“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间,内正安住,作意思惟。】
所引《解深密经》的内容,依藏文为“﹙彼﹚独处空间,内正安住,即于如是善思惟
法,作意思惟。”
“﹙彼﹚独处空间”:经过闻思后,应独自一人,于偏僻处住下。佛教徒至山洞修行
主要是为了让心远离。是为了心远离,所以才让身远离,如果在都市中也能让身心远离,
那也可以。没有人事干扰,才是真正的身心远离。
“内正安住”:讲的是如何修。“内”是内心,“安住”是指没有昏沉与掉举的情况
。我们的心常为五欲所引、向五欲跑,要将心抓回,让它安静。修止时,如果没有认识昏
沉与掉举,一定会被昏沉、掉举控制。
“即于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这是在交代所缘。“即于如是”是闻,“善思惟
”是思。要先听闻,后达闻所成慧,先思惟,后达思所成慧,再于此上修止。所以修止的
所缘就是闻思阶段所得的法义。
与此处所说的相反,很多人会认为修时应不分别、不思惟才好,心不能著境,染污的
境、清净的境都不著,心什么都不想。
然而经论说要找境来修。修止时,是看过所缘后,再将其在内心中呈现,无论如何,
都是找一个东西来观。修止时是要阻挡念头,但是阻挡念头,与找所缘境来观不一样,我
们是既要找境(寻求安住于善所缘境),也要阻挡念头(安住一善所缘境之后不分心)。
【(二)止的自性
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
所缘于心中呈现后,让它相续不断(前一刹念的心念安住于所缘,后一刹念的心念也
继续安住所缘,如此前念安住、后念亦继续安住的相续不断)。但是有一个条件:内心在
没有昏沉与掉举的情况下,相续作意(内心去除沉掉,相续作意于原先所抉择的所缘)。
也就是,刚开始修止时,仍有昏沉与掉举,但是尽量控制,最后没有昏沉与掉举仍能
相续不断作意。
【(三)修止之量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
心离沉掉而住于所缘,起身轻安及心轻安,就是止。宗喀巴大师于后文会解释身轻安
、心轻安、身轻安之乐、心轻安之乐的相状。
以上说明整个奢摩他自性。
依藏文白话说是:“修止的人,一个人到偏僻处禅坐,自己的心向内安住,缘以前听
闻所闻义,对所闻义善思惟后的其中一法,缘彼作意,使其呈现,并使作意的心不被昏沉
与掉举破坏,使相续一直作意下去,直到身轻安与心轻安产生,即得止。所以菩萨应依此
方式寻求止。”
举例来说,整个三士道是所闻义,闻过、思惟过暇满,在暇满中选八暇十满中的“生
人中”作为所缘。因为要修出止不能有多所缘,所以只选一个,如选“生人中”来修。
选定之后,就让其在内心中呈现,相续不断,且内心不能被昏沉与掉举牵着走,这就
是修止。一再重复,直到产生身心轻安之乐,即得止。
【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
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内摄
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
于所了解的十二分教中选五蕴,再从其中选出一个,如色蕴(例如佛像,佛像是色蕴
),作为修止的所缘境。后以正念、正知,令心于所缘境上,一直安住而没有昏沈、掉举
,达想安住多久就可以安住多久,产生身心轻安之乐,如此的定也就是止。
(注:观佛像,如《大宝积经》云:“尔时,大精进菩萨(释迦牟尼佛因地行菩萨道
时),持画叠像,入于深山,寂静无人禽兽之间,开现画像,取草为坐,在画像前,结跏
趺坐,正身正念,观于如来。”)
这是将心收摄于所缘境上,且令心不散乱,就可以生起,不需要懂空性。
“十二分教”:十二分教包含一切佛经。是以戒、定、慧分三藏,讲说的内容若是以
戒为主,即是戒藏,如四分律;以定为主,即是定藏,如《现观庄严论》与道次第的内容
;以慧为主,是对法或论藏[1],如《俱舍论》。
八万四千法门是从对治贪、瞋、痴分,其中对治贪、瞋、痴各二万一千种,对治三者
和合者二万一千种。十二分教是另一种分类,以长行等十二个项目来分,是三藏的再细分。
“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2]等义为所缘境”:此处是于十二分教中选出一个,
但是格鲁派比较会选世尊像作为所缘,这与缘起有关,也为了修归依、发心等,宁玛派则
会选莲花生大士像,总之,选什么为所缘都可以。
若观的是佛像,最好是立体的。刚开始时用眼睛好好地看,看清楚后,睁眼、闭眼都
可以,在内心想刚才观的世尊,不能让其跑掉。也就是,此时所观的不是外在的世尊,而
是内在的世尊(内心当中呈现世尊佛像的影像、义共相),且在没有昏沉与掉举之下使其
延续下去。修行当中如果累了就休息,之后再观时,修的所缘境不要换,仍须让心安住于
内心的佛像上。
选择独处空间这些内容很重要,我们看上去会觉得没有什么,就不去留意。西藏有谚
语:“上师的言教,因为容易,会留在上师的口中”、“书本中能了解的,容易留在书中
”,因为我们会特别注意困难处,就忘失了容易的地方。
谈到修止时,说要择一僻静处、身要如何、心要如何等,我们会觉得这些都很简单,
反而忽略它,其实这些是基本条件。[3]
>>>>>
注:
[1] 论藏不是论著。不以戒、定、慧分,而以经、律、论分,说论藏是论著,是后人的解
释。
[2] 五蕴有色、受、想、行、识,如此排序是因为我们对色法,如房子、车子等,执著较
受蕴等强,所以色蕴排第一,接下来是受、想、行蕴。识蕴排最后的原因是因为它是
根本,不是因为执著小。
[3] 经论对读
《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唐.玄奘法师译):
“佛告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
经、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即十二分
教)。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
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第六意知),内
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去除昏沉与掉举相续安住所缘),起身轻安及心轻
安,是名奢摩他(即止)。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奢摩他即止、观当中的止)。”
佛陀在《解深密经》说修习止观时要独处空闲,择一僻静处,一个人到偏僻处禅坐。
这一点在经典中,处处宣说这个道理。如《杂阿含464经》: “佛告阿难:若比丘空处、
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止、观)专精思惟。”
经中常记载,闻思修的次第,佛弟子先听闻思惟佛陀宣说的教法后,独自一人到僻静
处,以先前所闻世尊的教法为所缘来修习止观,如《杂阿含61经》:“彼比丘闻世尊说合
手声譬经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