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地藏经・第二品》教会我的事(上)

楼主: joy10 (joy)   2022-04-10 15:27:11
前面两篇,谢谢你们温暖的鼓励跟回应,
本来总觉得读经心得是很个人的感受,
不确定发文会不会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
外加个性又有点懒散...^^"
谢谢你们,愿意花费珍贵的时间阅读,
还给予鼓励跟肯定。
帮助懒散的我有动力继续写下去,
也帮助我重新思考许多事。
谢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宏愿地藏王菩萨!
如果对工作不再有热情、对情感变得世故、对生活感到麻木,那么,我们一起来念经吧!
图文版请见:
https://reurl.cc/Qj0qz0
为什么要亲近宗教呢?
时间那么有限,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考取证照?
跟家人朋友聊天放松?甚或只是躺着耍废?
而要把时间花在一刀一刀,不顾鲜血淋漓的剖析内心,
专注于或读经、或静坐、或共修?
这究竟是逃避,还是面对?
人会接近宗教,多少都有点契机,
无论那个点是失恋、被资遣、面对生死、还是纯粹好奇。
而能持续下去,除了最初的契机外,很多时候是意识到了人生中某种“受困感”。
困于家务的,准备早餐、接送、打扫、午餐、洗衣、晚餐、洗碗,
日子在柴米油盐中流转。
困于工作的,早起、上班、加班、下班、休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困于感情的,或想得却不可得,或得到了而患得患失,
或总是在寻寻觅觅,求不得苦,爱别离更苦。
困于金钱的,一百万之后,还要再一百万。
绝大数时,当我们专注一意在岁月流转中奔跑时,不会意识到“受困”。
往往只有发生某个事件,我们在极度疲惫中被迫停止,抬头一看,
发现自己似乎不是在“往前奔跑”,
而是在不同情境中上演类似的剧码,唯有那种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受困了!
宛如被豢养的仓鼠,在时光之轮中,筋疲力尽却无法离开滚轮。
《地藏经》第二品,
所有在六道中救拔众生的地藏菩萨分身们,聚集到了忉利天。
佛陀对着众生说: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我们受困的不只是此生此世的生活琐事、爱恨纠葛,
更是千劫万劫“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我们难以休息,不只此时此刻现代社会步调太过忙碌,
更是生又死、死又生,
由因生果、果又成因无穷无际的难以休息。
这段经文让我想起希腊神话的“薛西弗斯”。
薛西弗斯被众神惩罚,要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上山,
当他拚命把巨石推到山顶后,巨石会无情地滚落,
薛西弗斯必须下山,再重复一次同样的事,日日夜夜、岁岁年年。
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话》提到:
“众神惩罚薛西弗斯,命他不停地推著一块巨石上山,
到了山顶,巨石又因自身的重量滚落下来。
众神不无道理地认为,
再也没比徒劳无功、没有希望的劳动更可怕的惩罚了。“
生而为人,我们谁不是薛西弗斯呢?
我们每个人的石头并不一样,我们各自有各自受苦的点,我们生而平等。
我想像著,现在我烦恼的事,现在我感到纠结的人,现在的石头,
已经重复上演过生生世世。
生生世世,物换星移,我仍推著一样的石头上山,
此生终结,石头滚落,下一生再重新来过。
但我不认为这是众神的惩罚。
巨石是无始劫来种下的因,我们一步步踏着碎石荆棘,推著石头登上险峻高山。
考验通过,巨石滚落,化为尘埃的尘埃,我们挣脱命运枷锁,终获自在;
考验未过,巨石滚落,巨石仍是巨石,我们走下山,再次推石上山,
于是“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但难道活着就是推石的悲剧?我并不这么认为。
推石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善知识,会体会形形色色的喜怒哀乐,
重点不在于把巨石推上山顶,而在于要怎么推?
回到文章开始,为什么要亲近宗教?
因为很想在一天又一天,
在柴米油盐、上班下班、爱与不爱、生老病死的一天又一天,
那颗石头会越变越小。
“活着”绝非推石的悲剧,活着或许是推石,但不是悲剧,
推石的目标不是山顶,而是在抵达山顶的那一天,终结推石的轮回。
最后再引一段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话》
”……薛西弗斯一切无言的快乐便是在此。
他的命运属于他自己。他的巨石是他的事。
同样的,荒谬之人正视自己的苦痛不安之时,
就让一切神祇都噤声。……“
生命无非是苦,
但若能意识到我们的苦,我们的巨石,
结或解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就在一天天此时此刻遭遇的或悲或喜的生活里,
我们就是快乐的。
参考资料:
1. http://book.bfnn.org/books/0016.htm#a02
2.Albert Camus 阿尔贝・卡缪、严慧莹译:《薛西弗斯的神话》。
台北:大块文化。2017。
备注:
本文对薛西弗斯神话的理解跟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话》并不相同,有机会再另外分享卡缪
在书里的想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