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 造论/见悲青增格西 教授
【2.引文:以教证成
又于此义,《修信大乘经》亦密意说云:“善男子,由此异门,说诸菩萨尽其所有大
乘信解、大乘出生,应知皆是无散乱心、正思法义之所出生。”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
一境性。正思法义,谓毗钵舍那品妙观察慧。】
“大乘信解”:发心、动机(此处指大乘的意乐)。“大乘出生”:加行(此处指大
乘的正行)。引文的意思是,大乘的意乐(信解)与加行(正行)都是定慧之果。
【三、理证大小二乘功德皆是此二品之功德
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慧思择(属观)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属止)二所成办
,非唯止修或唯观修一分而成。(止、观二者配合,不是单只有止,或单只有观。)】
前面是以经证成,此处是以理证明。大小乘功德都是修止与修观﹙定慧﹚配合下产生
的,没有是单一修止或修观产生的。因为我们现在只知道四禅八定、七觉支、八正道等名
相,不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所以可能很难思惟这点。
【四、引用《解深密经》解释断除所断品的功德,及解释经义。
分二:(一)引用《解深密经》解释断除所断品的功德,(二)解释经义。
(一)引用《解深密经》解释断除所断品的功德
如《解深密经》云:“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常说的解脱是指声闻、独觉的解脱,与成佛的大解脱。此处是从“相”及“粗重”束
缚中解脱,不是声闻、独觉的解脱。
【(二)解释经义
粗重是可以让颠倒执著增长、安住在内心的习气。相是能生滋润颠倒习气,且对外境
亦颠倒执著。1】
种子是能量、功能的意思。
以外在的苗为例,有能力产生苗是种子。内在的,如我们未来可能投生成为畜生,这
也是种能力。
一刹那的起心动念,业已经留植能量﹙种子﹚于心田中。内心的种子是无形的,所以
可以存很多在心田中。它(种子)是无记的—不是善,也不是恶。
种子不是色法、心法,是不相应行法,它无形状可言,但是有功能。就如火有将整座
山烧光的功能,但不会以有形的方式装在火柴上。
烦恼种子不一定要产生烦恼,但是一定要有能力。
所谓有能力,就像“有能力买一部车”与“买一部车”不一样;麦的种子一定要能生
麦,苗的种子一定要能生苗,贪的种子要一定能产生贪;会不会产生是另一回事。
整体上(总的来说),种子与习气同义,《集论》、《俱舍论》会将种子、习气、功
效、功能视为同义,只有同时出现种子与习气,二者才有区别。
一定要区分(别的来说)种子、习气时,要说种子能产生它本身,习气不行。也就是
,此时种子是能产生的术语,习气就成为不能产生的术语。
区分种子与习气时,贪的习气不会产生贪,但会产生贪的味,如炒熟的苗种子,已长
不出苗,但是仍带有味道。经常举的例子是,阿罗汉已断除贪、嗔的种子,但是因为无始
以来串习过的关系,仍会无意中骂人笨蛋,或看到别人又叫又跳,自己也会喜欢起来。
“粗重是可以让颠倒执著增长、安住在内心的习气”:可以让颠倒执著—俱境(即心
)—增长,安住在内心的习气、种子。
藏文中有一再让颠倒执著增长之意,中文翻译未翻出来。
用“颠倒堪能”一词说明此处不只指习气,也有种子。“粗重”指的就是种子,这里
是烦恼种子—能产生颠倒执著的习气(习气不一定是种子,区别来说,习气与种子有三边
差别,此处的习气与种子同义)。
“相是能生滋润颠倒习气,且对外境亦颠倒执著”:“相”是对外境颠倒的执著,其
功效是能滋润前后习气种子使其产生。
“对外境颠倒现前”说明是心,对前后习气有滋润的作用是它的功能。“相”指执著
、烦恼本身,即能滋生习气、种子的颠倒执著,如我执、贪等烦恼—颠倒的识。
用语上,“颠倒的识”与“外境颠倒执著”一样,外境颠倒执著是将外境颠倒、再执
著,一个是从境的角度看,一个是从本身看。[1]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前者为观所断,后者为止所断。】
“前者”是粗重(习气种子,属不相应行),“后者”是相(颠倒执著,属心)。
问:烦恼用止来断,种子用观来断,合理吗?不是要止观双运才能解脱吗?
答:如同定慧、止观有很多层次,断也有很多层次。
第一种,如守十善业、断十恶,发誓不杀生是断了杀,这是一种断(身业断离杀)。
又如比丘是圆满一切戒、身三口四全部圆满地断一切恶。别解脱戒可以断除其反面。
第二种,如外道会于止的基础上观修粗静相—观欲界生老等粗相,将上二界视为妙相
,最后得初禅正禅,这也是断,因为会没有欲界的贪嗔。
又如菩提心很强时,对众生会没有嗔恨心,但不是真的没有,不继续修下去,有一天
还是会生出来。
修世间道、菩提心会知道自己没有嗔恨心,即使刻意去测试自己是不是还有嗔心,也
不会生出来,但下辈子不继续修,仍会生出来。
第三种,现证空性(属见道根本定智、修道根本定智),以空正见断烦恼。
先修止,在止的基础上观修空性。资粮道时了解空性,加行道时以止观双运修空性,
最后(见道)用现证空性之智断烦恼。
所以有三种断法:一是持戒,如比丘戒虽然有很多戒条,但二百多条都在身三口四中
,不会涉及意。因此,虽然心中很气恼,但是没有动手就不算犯戒,动手就犯戒。
二是如修菩提心,这就不是压抑,是正面想法提升、负面想法没有,但是这也不是完
全断。
三是针对种子断,如断了分别烦恼(属遍计我执的烦恼),生生世世都不会再有分别
烦恼,断了俱生烦恼(属俱生我执的烦恼)某品,生生世世也不会有。
总之,归类上,“断”有三种,以戒断除,以定断除,以慧断除。用语上都是“断”
,但是内容(断的层次)不一样。[2]
要用最后一种断法,一定要有现证空性的慧。见道(见道根本定智)断分别烦恼,即
断分别烦恼种子;修道(修道根本定智)断俱生烦恼大大粗品,即断大大粗品的种子。
要有现证空性的慧,在加行道时就要对空性达止观双运,所以断烦恼﹙或粗重﹚一定
要有止观双运。
若是第一种断—断十恶业,就不需要止观。
(第二种断)由定来断“相”,就是将心牢牢放在善缘上,如此一来,负面的部分就
会断。
现在贪求五欲,有禅定时,会对禅定有很好的觉受,相较之下,就不会贪求外在的五
欲,因为无贪,所以也不生嗔恨。就像以前喜欢喝可乐,现在改喝咖啡代替。生起禅定亦
同,三界很多烦恼都会断,但是因为是用替代的方式,所以种子尚在。
总之,用止(定)断烦恼,只能断现行烦恼,无法断种子;要斩草除根、断完不会生
起,就要用慧断。[3]
【五、以此类推而通达其他功德
此上是引有止观名者所有胜利。余未说止观名者,凡说静虑、般若胜利,其义同故,
应知皆是止观胜利。】
前面是带有止观之名的功德,如果没有止观之名,然而本质上是止观,它们的胜利(
殊胜利益)也就是止观的胜利。
例如菩提心没有止观之名,但是止观,因为没有止观就无法生起菩提心。[4] 修菩提
心,身的料﹙所依﹚要为三洲男女[5] 、六天的天人。若是一个菩萨,生到色界、无色界
仍可以一直修上去,没有菩提心者生在色界、无色界,要新生起菩提心就不行。
心的料﹙所依﹚一定要止观双运,即用止观修菩提心。菩提心是止观,如同将布制成
衣,说它是衣也可以,说是布也可以。
又,修无常、苦、空不是止观,是止修与观修,但从加行道开始修无常、苦、空都是
用止观来修,此时说观修无常、苦、空就是指止观。圣人修暇满、无常、苦、十二因缘的
心,虽然没有止观之名,但都是止观。
资粮道时就对菩提心达止观双运,加行道时对空性达止观双运,然而,我们会说修菩
提心,不说修止观,会说用空正见断烦恼,不会说用止观断烦恼。
经典中,有很多具止观之名的,如“佛入慈悲三昧大破魔军”,有说出三昧之名;也
有没有止观之名的,如五眼、六通、菩提心。神通、菩提心等没有止观之名,但都是止观
,它们的功德也是止观功德。
>>>>>
注:
[1] 原译“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相者谓于外境前后
所生颠倒习气”,调整翻译如本文。又,没有“颠倒习气”的说法,只有颠倒的认知
、不好的习气。
问:粗重与相的关系?答:由粗重生相,由相滋生粗重、再生出相,一直下去。种子
生烦恼,烦恼生种子。
(注:“言粗重者,谓心相续中所有习气,增长内心颠倒堪能”,心相续中某些习气
能增长内心颠倒的执取,这种习气称之为粗重。我们内心有许多妄念,这些妄念为什么会
增广、增长呢?表示内心存在一些习气,因为这些内心习气之故,使得颠倒的妄念增广、
增长,这些内心存在有能力的习气称之为“粗重”。
“相者,谓于外境前后所生颠倒习气”(此句应更正为:“相者谓能薰习前后习气,
于外境颠倒执著”)。“相”指有境本身,有境本身对于对境会有颠倒的耽著,譬如谛实
不成立,而我们内心里却把它执为谛实成立,这种想法不仅存在,本身还会去滋润以前所
存在的习气,此种情况就称之为“相”。
相者能薰习前后习气,譬如谛实成立的执著,当执著正进行时,不是只有执著谛实成
立,而是正在执著时,这个执著本身还会去滋润滋养以前的习气,使以前的习气累积更多
,这就称之为“相”。以上“粗重缚”与“相缚”,如同“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
种子习气起烦恼现行,烦恼现行回薰种子习气。)
(注:若得到安止,则散乱的内心趣入颠倒的对境,就不致发生,这是把“相”的束
缚去除掉;而若能得到胜观,则“粗重”的束缚就不会存在。
当我们对于对境颠倒而趣入,谛实不存在却执它存在,这种颠倒趣入的根本就是无明
,无明的对治是“胜观”,有了胜观才能把烦恼的根本拔除,粗重的束缚就不存在。)
[2] 除了这三种断,“断”其实还有别的用法。
如中文说“谤法”,在藏文中是“断法”。谤法有毁谤的意思,但感觉不出与恶果的
关系,藏文的“断法”较清楚与恶果的关系。
修行人要的是法,其他都不重要,今生断了法是不该断的断了,断了下辈子遇到法的
机缘,罪过就很大了。因此,谤法的罪由“断”来解释就很顺畅。
[3] 常常会听到“我欠他的,这辈子还他就好,下辈子不要再有牵涉”,或“造恶业堕地
狱,受完就出来了”,这些都是错误的概念。
因为欠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以是还不完的。受果也是,在受的同时,又在种,所以
无法受完。我们为什么会苦恼、会有轮回,牵涉到业与烦恼。我们要生生世世得暇满身、
能修道、不堕三恶趣是很困难的,所以要先控制好,不造恶业,造了恶业就不会有人天果
报。粗显的这些稳定了,就要针对烦恼对治。
道次第要断的是烦恼,断了烦恼,业就生不起来。密勒日巴杀了那么多人,但他成佛
了,是因为他的业不感果,忏干净了。集资与忏悔是一体二面,忏干净了就成佛,集资完
成也成佛了。业没有忏完、集资没有完成,业的功能就还在。断了水源,种子也就没有发
芽的可能,有功能也等于没有。阿罗汉也有很多业,比起我们有的业,差不了多少,但他
们就像断了水源一样,不再受业果。
[4] 不是说没有止观就不可以修菩提心,可以用止修菩提心、用观修菩提心,但要真正达
资粮道—大乘之门—一定要有止观。
菩提心是大乘入门,也是止观。很多人认为菩提心不需要止观,这是错的,宗喀巴大
师父子说得很清楚,菩提心就是止观。大悲心就不见得要用止观修,有止观容易修出。
要生起菩提心一定要有止观,这是贾曹杰尊者的说法,也是宗喀巴大师的说法。宗喀
巴大师对《般若经》的解释是在年轻时写的,但显得很老成,他对谈到般若的印藏经论非
常在行,如数家珍。晚期认为《金鬘疏》内容不够深入,宗喀巴大师令贾曹杰尊者重写,
因此《心要庄严论》的作者是贾曹杰尊者,但视为是宗喀巴大师晚年的著作。
[5] 四大洲当中,北俱卢洲不行,所以只说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