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教授《觉灯日光》毗婆奢那 释于所破应不应加胜义简别 (续前...)
在此针对,胜义有、胜义无的“胜义”两字做解释。
“义”是所知,或某一个识(心识、觉知)的境。
(<摄类>:所知,即堪为觉知境,所知与有、存在、成事、境、法、所量等同义。)
是什么识(觉知)的境呢?是胜智,即无分别智的境。
(无分别智,即圣者第六意知现证空性的觉知,又称作圣根本智、无分别智。圣者的
第六意知不带义共相的现证空性,不带义共相的第六意知属无分别心、无分别的觉知。)
为什么是“胜义谛”?因为是圣者的智慧(圣者意识现量空性的无分别智)看到,而
成为胜智之境。(胜智之境,即法性的真如,亦即自性空的空性,这是有的、存在的。)
什么是“胜义无”(在究竟上不存在胜义有)?观察诸法究竟如何存在的理智(观察
有没有自性的胜义理智量,即空正见)去观察时,没有一法堪忍观察。在胜义上(究竟上
)不存在,就叫胜义无(胜义有是不存在的,胜义有不堪为觉知境,这是没有的。)
也就是──
(1).前面(胜义谛)的“胜义”:
是被圣者殊胜的无漏智(即圣者见谛现观空性的无分别智)所看到的,这个是有的,
就是胜义谛(胜义谛即真如、空性,这是有的、存在的、是所知,是胜智之境)。
(2).后面(胜义无)的“胜义”:
是观察诸法究竟如何存在的理智(观察究竟上有没有自性的胜义理智量)所获得的(
能够被胜义理智所堪忍的),这是没有的(胜义有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不是所知)。
(由此可知,佛典中的胜义分两种:
一种是存在的胜义,不是所破的胜义,即法性的真如是胜智之境,圣者第六意知现证
空性真如的无分别智所证之境,即自性空的空性,这是正量所通达,不是所破。
一种是不存在的胜义,即所破的胜义,在究竟的层面上胜义有是不存在的。胜义有不
是量所通达,胜义有是不存在的、不是所知,胜义有是颠倒知的执取,属所破。)
现在看本文──
(1).所谓“胜义”(胜义谛)的“义”,就是所知(即境),也就是某识的所执境。
“胜义”(胜义谛)的“胜”字,是讲到最殊胜、第一、最好的。
另一种说法:“胜”是无分别智(即圣根本无漏智),彼智之境(圣根本智的正量所
通达的境)名胜义。
又另一种说法:“无分别智(圣者第六意知现量空性的根本智)现证胜义,顺彼之慧
(随顺现证空性的闻思修三慧)说名胜义。”
所以解释“胜义”,可以说到识(心识、觉知)本身,不一定是境而已。
即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一者说这个无分别智(圣者第六意知现量)的境(即空性)是
胜义;一者说无分别智本身(圣者现量空性的第六意知)是胜义。
(2).所谓“胜义无”(在究竟上不存在胜义有)是什么?
观察诸法究竟如何存在的理智(观察有没有自性的胜义理智量,即空正见)去寻找时
(空正见于有法上以离一异的正因、缘起的正因去观察),找不到堪忍之义。
(于有法上,观察有没有自性的胜义理智量在究竟上找得到的话,这个法会变成实有
,可是究竟上找不到,所以说不堪忍观察。胜义有是不存在的、不是所知。)
在这个道理(胜义无,究竟上没有胜义有)上来讲,自续派和应成派是一样的。
两派不同之处是:
(1).自续派认为,理智(胜义理智量)去观察诸法究竟如何存在时,找不到胜义的存
在(究竟上找不到实有),可是自性是存在的。
(自续派而言,诸法的存在方式,不是胜义有,而是名言有。自续派所说的名言有:
无损的名言识与境上的自方成立共安立的存在。)
(2).应成派不这样认为,应成派认为去寻找诸法究竟如何存在时,即使是自性(究竟
上诸法非唯名识施设安立的自性成立、自相成立)也无法被获得,所以自性是不存在的。
(应成派而言,诸法存在的方式,不仅不是胜义有,且在名言有当中也找不到非唯名
识施设安立的自方成立、自相成立,应成派说的名言有:唯分别心观待施设处施设安立。)
以上说了所破的内涵。
午二、破所破时,应成自续以谁而破
未一、明应成自续之义(..略..)
>>>>>
注:本文提到,佛典经论中提到的胜义,有分两种:
一种是存在的胜义,即胜义谛的胜谛,这是存在的,属量所通达,不是所破;一种是
不存在的胜义,即胜义有的胜义,这是不存在的,属颠倒知的执取,属所破,是空正见要
破除的。这两种胜义要区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在研读经教时才不会错乱产生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