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版友质疑“觉慧”的定义问题。
首先,在佛学辞典上并查不到“觉慧”此词的条目,只有涉及“觉慧”此词的内容。
因为“觉慧”一词在现今佛学并没有正式严格定义。
兹于《一行佛学辞典搜寻》上的的相关搜寻结果:
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8%A6%BA%E6%85%A7
◎在这些相关内容中,“觉慧”本义是指:觉悟之慧、觉性之慧。譬如:
《圆觉经》“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旧华严经‧卷二十七‧十地品》‘远行地,以广大之觉慧,善观诸法。’
《顺正理论》卷四十五“迷于所缘,能害自身正觉慧故。”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十四页‘此问能引义利,能引善法,随顺梵行,
能发觉慧,能得涅槃;是故此问,应一向记。’
《瑜伽二十九卷》十一页‘此复云何?谓七觉支,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
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
◎但“觉慧”有时也会引申作为:觉知之慧;而用指了解知识的智慧。譬如:
《望月大辞典》‘名(梵na^ma,藏min%),心不相应行之一。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指依语音呼召物而令人生起觉慧者。
上文旨在说明声不能诠义,名能诠义而令人生觉慧’
《瑜伽四十五卷》二页‘无碍慧者:谓于此中无退转智。常善说者:由具四种无碍解故;
常能善说。若于所依无碍觉慧;名法无碍。于法异门,无罣碍故。若于能依无碍觉慧,
名义无碍。于一切法自相共相,无罣碍故。或于诸法别义意趣,无罣碍故。若于其言无
碍觉慧,名训词无碍。于诸国土各别境界种种言词,随自展转异想随说,无罣碍故。或
于诸法训释言词,无罣碍故。若于分析诸法智中无碍觉慧,名辩说无碍。于能辩析诸法
智中,无罣碍故。
《瑜伽九十九卷》五页‘又彼略由四因缘故,犯所犯罪。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
、烦恼盛故。四、轻慢故。云何名为由无知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不审听
闻,不善领悟。彼无解了,无有觉慧,无所知故;于其所犯,起无犯想;而犯众罪。如
是名为由无知故犯所犯罪。云何名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虽复解
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住忘念,住不正知。彼由如是不住念故;如无所知,而犯
众罪。如是名为由放逸故犯所犯罪。云何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其所犯
,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而彼本性贪瞋痴等,极为猛利。彼由猛利贪瞋痴故
;虽知是事所不应为;烦恼缠逼,不自在故;而犯众罪。如是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罪。
云何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谓如有一,于所犯罪,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亦有所知;
而彼信解,极为下劣,无有强盛宿善因行。
◎而本人所谓“觉慧”是取其本义“觉悟之慧”,而以与南传所谓“观智”对照意义。
“观智”进阶是对应于修观至观定成就的各阶段,相关南传上座部的十六观智。
“觉慧”进阶是对应于慧观由无果到四果的各阶段,相关诸果不同阶段的觉悟之慧:
无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无想定 初果定 二果定 三果定 四果定
这觉慧进阶,就是我以前曾在《法镜蕴论》稿中写过,只是当时还没使用“觉慧”此词。
以上就是本人使用“觉慧”定义的佛学来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