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玅境长老|八识规矩颂(二十三)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1-07-07 23:52:58
八识规矩颂(二十三)
玅境长老 开示
1992年于台北万里灵泉寺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这个前面讲过,这个大随烦恼有八个,这八个烦
恼,第七识都有、他是都有的。这个“遍行”、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个
第七识也都是有的。“别境”的五个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他只有别境心所里面
的那个慧,其他的没有。这个慧就是执著,他能计度,认为这件事是这么回事,是这样子
是对了,你说什么我都不听,我认为一定这是我,所以这也有慧的意思的。
“贪痴我见慢相随”,这个烦恼,这是第七识最微细的烦恼。这个“贪”就是贪爱,因为
执著有一个我,就爱着这个我,所以叫作“贪”。
“痴”,就是本来是无我,偏要执著是有我,这就是一个愚痴,就是贪我、痴我。还有我
“见”,就是执著有我,叫作我见。
我“慢”,因为有我,心就高起来了,所以叫作我慢。这四种烦恼,第七识都是有的,前
面“随缘执我”,只是说一个我,这底下仔细地说出来。他执著有我,这里面就是有一个
“痴”,也有个“贪”,有个“慢”在里边的。所以这四种烦恼,随第七识而不相离的,
不管是到人间来、到天上去、是到地狱去,这四种烦恼总是随逐第七识而不舍离的,所以
叫作“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底下又把这个第七识他执著有我的情况,又仔
细地分别一下。“恒审思量我相随”,这个第七识印度话叫作末那,翻到中国话就是翻作
‘意’。这个‘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量的意思,他是思量第八识是我,总是这样的
意思。这个‘意’也说他就是识,也可以说是意识。意和识,意即是识,所以叫作意识。
若是第六意识是意之识,就是由第七识的意生起的识,所以和第七识的意识是不一样,这
个名词的解释是不同的。
第七识这个意,翻作思量。这个思量,这八个识都是有思量的意思,都是有思量的意思,
但是还同而不同。因为第七识是“恒审”,这个“恒”是不间断的意思,时时的这样子不
间断。这个审,是很微细的、很深刻的意思,很详细的、是很注意的去思惟,所以叫作恒
审。前五识他也是思量,但是他不恒,他不能恒,因为他有时候间断了,不是恒;他也不
审,他去思量的时候,他就是很浮,这个表面上这么明了一下,他不能深入的去思惟,所
以他也不恒也不审。这个第六意识他是不能恒,因为第六意识有的时候,他间断了,我们
睡觉的时候,不作梦,这第六意识就休息了,就是间断了;或者是人有病、闷绝了,也是
没有第六识的。所以这个第六意识虽然也是思量,但是不恒。那么第六识的思量,有时候
能审,他能很深入地思惟的,但是有时候也不深入,也是表面上看一看就算了,并且人与
不也不一样,有的人能审,有的人他就不审,这也是不一样。第八识是恒,是不间断的去
思量;但是不审,他对于所缘境并不是深入的去思惟,只是有一点明了,明了一下就算了
,他不是深入的去思惟的。所以第八识是恒而不审;第六识是审而不恒;前五识又不恒也
不审,唯有第七识又恒又审。他这样子去思量这个我的,所以他的执著我,是这样的相貌

“恒审思量我相随”,老是执著有我,也就是那个贪、瞋、我见、慢,就是我爱、我贪、
我痴、我见、我慢,这四种烦恼一直地随逐他,同他不相舍离的。
“有情日夜镇昏迷”,因为这个我常相随,这就是执著有我,就是凡夫境界了;若能无我
就是圣人了。因为他常是有我的执著相随,所以这个执著我的这一切有情,不管是白天、
是夜间,总是、老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
“日夜”,按一般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或者说凡夫时代,叫作“夜”;圣人的时
期,叫作“日”。太阳出来,太阳出来了,这个时候是光明的。比如说得无生法忍的菩萨
,他是没有我执了,但是我执的种子还在,要一直到佛,“金刚道后异熟空”,要金刚道
的时候,这个我执的种子才完全地熄灭了。这样说,就是圣人,还是有我的,所以“日夜
”,不管是凡夫,只要你没有成佛,都是有我的,这个我执像个个大山似,压住你,使令
你迷迷糊糊的,老是不觉悟、不能觉悟。或者就是不这么解释,就是一般性的,“日夜镇
昏迷”。
我想起来一个禅师的语录,雪峰禅师。有一天,有一个比丘尼到他这儿来同他参学,这雪
峰禅师就问她,说是:‘你从什么地方来’,她说:‘我从大日山来,我从这个地方来’
。雪峰禅师就说了,‘你来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没有?’这个时候这个比丘尼就说,‘太
阳若出来,溶却雪峰’,就把这个雪峰,大日峰上有雪,太阳出来,这个雪就化了,所以
太阳出来雪就化了,溶却雪峰。说完了这句话,雪峰禅师就默然了一会儿。这个意思就是
有道理,太阳若出来,雪就溶化了,这个话是有道理。若在佛法上讲,什么叫作太阳出来
了,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这个圣人的智慧成就了,成就了,一切法
都是毕竟空寂不现了。昨天我们说是无相行的菩萨,一切法都是无相了,当然这时候也没
有雪峰禅师可参学的、也没有能参学的人了。
所以说是‘太阳出来没有?’这个话的意思是你开悟了没有。‘太阳若出来,就溶却雪峰
了’。这句话,雪峰禅师认为她说得对,所以就默然了一下。默然了一下,就像写文章似
的,这一段就停下来了,就另起一段。这个时候雪峰禅师就问她,说是‘你叫什么名字’
?说:‘我的名字叫玄机’。这个时候这个雪峰禅师就跟着就来了一句说:‘叫玄机,那
么你这个机日织多少?你每一天能织多少布呢、几织多少呢??能纺出来多少线、多少纱
呢?这么问她。这比丘尼说是‘一丝不挂’。一丝不挂就是无所得、一切法无所得。这样
子也是合乎这修多罗,对于佛说的这个法义是相契合的,所以这个雪峰禅师也就默然了。
你说一丝不挂,雪峰禅师也就同意了这个回答。雪峰禅师就说:‘禅堂去,你到禅堂去静
坐,去参禅吧’。这个比丘尼就转了,就走了。走了,这个时候雪峰禅师又来一句说是‘
你的袈裟拖地了,你穿的这个出家人的袈裟拖在地面上去了’。拖在地面,这个话也可能
是从事实上说的,就是你搭的这个袈裟长,你走的时候就拖地了。但是雪峰禅师这个话虽
然从事实上说,但是里面也是有意的。这个时候这个比丘尼就是一回头,她只是一回头,
没有答出来一句话,这雪峰禅师就拿起香板打她一下,‘好一个一丝不挂’,这时候这个
公案就结束了。
结束了,看这个意思,这个比丘尼是有多少通达佛法,但是还没有完全通达。说这个第七
识能缘到第八识,但是又是有个虚妄分别,使令他不清净。而这个比丘尼头几句话说的有
多少意思的,但是后边就没有答出来,那么就是打香板了。‘袈裟拖地了’,那么就是你
还是有所得的,你还没能够真实开悟,是这么意思。
说这个地方,“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个执著我的这一切的众生,不管
是白天、也不管是黑天,老是迷迷糊糊的,不能够明白无我的道理。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这个“四惑八大相应起”,也就是等于是在解释“有情日夜镇昏迷”的意思。“四惑”就
是前面这个我贪、我痴、我见、我慢这四惑,再加上八个大随烦恼,这么多的烦恼同第七
识相应,一起的活动。一起的活动,所以“有情日夜镇昏迷”。老是不明白道理,总是执
著有我,就是做功德的时候,也执著这个功德是我做的、我能做功德,总是加上了这个我
在里边,就变成了有漏的功德,不是无相的功德了。
“六转呼为染净依”,这是说第七识不但是有烦恼,他还有其他的作用的。就是“六转呼
为染净依”。这个“六转”是什么呢?就是前六识,前六识的活动,前六识他在世间上,
为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或者有的时候,他信佛了,他修学佛法了,就是这样转动、
转变。这个“转”,就当个活动讲,有清净的活动,有的时候也有染污的活动。你前六识
修学佛法的时候,修学戒定慧,就是清净的活动;他若去惑业苦的去流转、去造生死业,
那就是染污的活动。而第七识为他作染净的依止,他染污的时候也给他作依止、清净的时
候也给他作依止的。因为没有第七识这个根,前六识是不能活动的,或者这样解释。或者
说这个第七识他是思量这个我,执著有一个我,这个执著有我,前六识不管是这个造生死
业,固然是染污,他就做功德也是染污的,就受这个第七识的影响。如果第七识思惟无我
了呢,就前六识一定是做功德了,这个时候就为他清净的功德、清净的六转识作依止,是
这样子意思。这个是说第七末那识、第七识是为前六识活动的依止处,他有这种作用。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件事,我们应该去思惟它,什么事情呢?以前说过我们造生死业也是第
六识为首,第六识是活动的一个领导者。我们去修学佛法,转凡成圣也是第六识他为主、
以他为主,去做这件事的,并不是第七识,第七识他不会去做功德,也不会去造罪的。那
么第七识他怎么能够作染净依呢?怎么样作染净依呢?这个地方要思惟一下,思惟一下,
底下我们可以再说,或者在这里就说出来好了。 这唯识上的《成唯识论》上的解释,第
七识他不能去修行、他不能,就是第六识修学佛法的时候观察一切法无我,时常这样观察
,入定,修学定,入定里面再观察,逐渐地、逐渐地,这个无我的智慧强了,这个第七识
就随着转变了,是这么回事,是这样的说法。
文章来源(附音频):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
心得: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
般若波罗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