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49(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5-03 18:49:19
一、修行当然能成佛,因为你本来是佛
  下面,“如佛救苦”,要发这个大心。请看经文: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上之一段愿文”,就是这一段,四句,“求佛之觉他德”。前面六句是自觉的德,
这个四句是利他。表法藏比丘愿意像过去无量诸佛一样,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大导师,教化
众生。章嘉大师劝我学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教师,老师,他的发愿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破
迷开悟,回归本性。本性,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佛讲得更清楚、更明白,佛说一
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是最善的,没有比佛更善的。修行当然能成佛,因为你本来是佛。你
认识本来是佛,这就看破了。现在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自性里头没有的东西。无明、
贪瞋痴慢疑这是习性,不是本性。本性是真的,不生不灭;习性刹那生灭。这个世界眼所
见、耳所听、乃至于念头、幻想,从无明来的,无明就是无知,无知就是迷惑,从迷惑来
的。自性清净心里没有这些东西,你现在染了,这叫习性,“性相近,习相远”。
  佛觉悟了,回归自性,回过看看十法界,还有这么多迷惑颠倒、不知回头的众生,要
帮助他。佛菩萨到世间来度这些众生,所以发愿‘为彼群生大导师’。释迦牟尼佛十九岁
出家,三十岁放弃所学,在毕钵罗树下开悟了,从定中开悟的。六祖惠能大师是听经开悟
的。法门不一样,开悟是相同,无有高下。一个从教,一个从定,智慧完全平等。释迦牟
尼佛讲这么多经典,从哪里来?完全是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只要见性,这些经典自
自然然从自性当中流出来,这叫佛佛道同。真性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他用的什么方法?
持戒、修定、开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都用这个方法。
二、我们学佛,终极目标就是入佛知见,永远离开十法界
  “导引众生,离苦得乐,从迷得悟,出生死海”,就是出六道轮回,“入佛知见”,
跟佛同样的看法、想法,就成佛了。我们学佛,终极目标就是入佛知见,永远离开十法界
,那是真实的。“并以种种方便”,方便就是法门,方法、门道。佛应机施教,什么样根
性,什么样程度,他讲什么样的法,你听到都生欢喜心,都能听得懂。世间法,佛教伦理
、道德、因果,你学会了就能满足;如果你觉得六道很苦,想离开六道轮回,他给你讲小
乘四谛法、十二因缘,那个幸福美满就更殊胜。更高,聪明的,菩萨,他想回归自性,那
就给他讲大乘,讲一乘。“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帮助你圆满觉悟,
跟他一样。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叫圆满,这叫
普度众生。所以,“令一切众生得无畏力”,这就是正能量,圆满的正能量。
  “故曰:能救一切诸世间”,诸世间就是十法界,上能救菩萨、声闻、缘觉,下能救
六道众生,“生老病死众苦恼”。诸世间,浅而言之,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佛
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无色界是不是究竟?不是的,寿命八万大
劫。寿命到了,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往下堕落,这叫生死轮回。佛比喻像火宅,房子已
经失火,只是还没有烧到你身上,但是你决定不能避免,都在生死海中。“故愿救度”,
菩萨发愿要去救度这些众生。“进言之,则地前诸位亦是世间,无明未尽,亦应度脱。”
进一步来说,别教地前就是十法界,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菩萨们也叫世间。都是佛
发愿要所度的对象,他们无明未尽,所以也应该要度脱。
三、佛用什么方法度众生?菩萨六度
  “悉令成佛”。佛慈悲,统统要帮助他们成佛,回归自性。我们看经文: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佛用什么方法度众生?菩萨六度。“常行布施以下四句,显法藏菩萨无尽大悲之本愿
”。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无尽大悲本愿。“愿常行六度,普度众生”,菩
萨在世间就干这六桩事情,这就叫菩萨。《普贤行愿品》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故”。悲是怜悯,众生在六道十法界太苦了,菩萨常行六度,普度众生。菩萨度众生、帮
助众生,众生对菩萨未必有恭敬心,甚至于毁谤、障碍、破坏菩萨,菩萨没有退心。知道
这些人造这些罪业都是由于愚痴,对菩萨不认识,不认识好人。但是菩萨依然救人救到底
,这一生、来生、后世,总有一天他会明白、会觉悟。所以菩萨能布施,财布施、法布施
、无畏布施,众生需要什么,菩萨就给他什么。
  ‘及戒忍’,戒是持戒,“常行布施及戒忍”,忍是忍辱。海贤老和尚跟他的师弟海
庆、他的母亲,确确实实忍人所不能忍,三个都是菩萨,不是凡人。要持戒,要能忍。精
进,老和尚一生开荒一百多亩地,种粮食、种水果、种蔬菜,除了自己吃的,多余的都去
救济贫苦。工作一天做到晚,没事找事做,一点都不偷懒,什么活都干。别的寺庙坏了、
破旧了,他参加劳动,修桥补路,专门干这些事情,干一辈子,这是精进。
  定,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他没有杂念
,没有妄想。预知时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哪一天,几点钟走,清清楚楚。
四、学佛人没有慈悲心,成不了佛菩萨
  《普贤行愿品》比喻,“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沙漠里有棵大树,“若根得
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这个树一定长得非常好。“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生死旷野就是六道轮回,菩提树王就是我们每个人,信愿持名、修学净土的同学,亦复如
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菩提树王根是什么?是众生。“诸佛菩萨而为华果”,这些
众生能成佛、成菩萨,这就是开花结果了。“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
华果”,大慈大悲好比是水,用大慈大悲的心来灌溉自己这棵菩提树。没有大慈大悲,我
们虽然本来是佛,可是成不了佛,没有水养它,它会枯死。大悲是什么?就是真诚的爱心
,性德里头究竟圆满的第一德,明心见性,这个爱心显示出来了,是自性里头本有的。
  修行人没有慈悲心,就像树根没有水浇,这个树生不出花果;学佛人没有慈悲心,成
不了佛菩萨。要爱众生,众生做种种罪恶都要原谅他,还是要用慈悲心对待他,为什么?
他本来是佛。为什么造罪业?迷惑颠倒到这种程度。佛菩萨要帮助他回归自性,成佛成菩
萨,就对了。如果有怨恨心就错了,那你不是来救他,你是来害他的。众生害菩萨可以,
菩萨不怪罪,菩萨决定不会害众生;众生杀菩萨,菩萨不会杀他,不会报仇。忍辱仙人临
死时告诉歌利王,我不怨恨你,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就是忍辱仙人,憍陈
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他头一个证阿罗汉果。为什么?因为佛知道,佛彻底知道,一切众生
跟自己一体,同是自性变现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叫同体大悲。这种爱心、怜悯
心是自性里生出来的。无条件的爱、饶恕,什么原因?一体。牙齿把舌头咬破了,舌头不
怨恨牙齿,不报复它。一定要懂得,这个是事实真相。
  所以,大悲心是根。现在法藏菩萨亦如是,以大悲,无条件的慈悲,“广行六度,普
度群生”,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自性里头有,要把它挖掘出来,让它起作用,能够无
条件的爱护一切众生。特别是帮助迷惑非常严重的众生,我们要学佛菩萨,用真诚心去感
动他,帮助他回头是岸。这叫行菩萨道,这个叫普度众生。
==
修行人没有慈悲心,就像树根没有水浇,这个树生不出花果;
学佛人没有慈悲心,成不了佛菩萨。
要爱众生,众生做种种罪恶都要原谅他,还是要用慈悲心对待他。如果有怨恨心就错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5-03 22:00: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5-03 23:30:00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5-04 06:18:00
修行人没有慈悲心,就像树根没有水浇,这个树生不出花果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慈悲心很容易学成南怀瑾说的“佛魔”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5-04 14:1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20-05-04 17:09: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