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得让众生得到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利益,这才能代佛说法
“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与会的这些诸上善人、法身大士,他们深契于如来的智慧
,“得无碍之辩才,善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弘法利生,必得让众生得
到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利益,这才能代佛说法。古时候讲经注疏,必须得大彻大悟,宗门
要求明心见性,教下要求大开圆解,净土宗也要得一心不乱,才能代佛说法。李炳南老居
士非常谦虚,他告诉我,他上台讲经完全凭借古大德的注解。这是说自己没开悟,没有人
讲经,不得已而求其次。只要注解没讲错,把它翻成白话文。首先自己得受用,有一点小
悟、悟处。这个小悟最好别讲,因为我们愚痴,智慧没开,怕悟的是误会,体会错了,依
旧要背因果责任,不能不谨慎。看不懂的,没有搞清楚,轻描淡写带过,不犯过失。我们
念到讲不出来的,把经文念下去,没错;如果我们讲,讲错了,要负责任。
古人照本宣科,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初学。初学一定要这样,学谦虚,学恭敬
,学负责任,学不敢随便乱说。今天众生福愈来愈薄,造作的罪业愈来愈严重。你不知道
事实真相,确实生死心不切,了解事实真相,害怕!末法时期能了生死、出三界,只有念
佛往生净土,这个法门靠佛力。没有诚敬心、清净心、恭敬心,真的是难信之法,虽然好
容易成就,不容易生起信心。
二、劝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同佛辩才
《甄解》,“若依根本教,但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根本教是
什么?是教之根,教之本。佛教分三支,戒律、禅定、教下,根就一个,三教一源,一个
源头流出来的,是自性。依根本教是依真心、本性。但说一字,这一个字是从真性里流出
来的,也是得佛辩才。佛就是明心见性,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广义来
说,佛所有一切言论全从根本流出来,就总纲领上讲,这一个佛字,或者是法字,佛法。
这一个佛再讲到究竟,根本的根本,佛指什么?指阿弥陀佛。教最后都归净土,无论哪个
法门最后统统归净土。天台智者大师求生净土,他是观想念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
愿王导归极乐,修禅的、修唯识的(法相唯识的)末后统统都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
以海贤老和尚说:“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这句话意思很深很深,真正把根本找到
了。
于是我们就知道,劝人念一句阿弥陀佛,同佛辩才。帮助一个人对净宗起真正的信心
,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你一生帮两个人,大慈菩萨说就比你一个人念佛求生净土功德要大
;一生能帮助十几个人往生,你的功德太大;能帮助一百、二百,你真正是菩萨;能帮助
上万人,大慈菩萨说你就是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度化众生的功德可以平等。这句句话都
是真话。不但菩萨如是,凡夫说法也同诸佛辩才,赞扬佛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众生。诸
佛确实只有一个愿心,希望一切众生早一天成佛,不要在六道十法界里逗留,这个里面很
容易迷失自性、迷失方向。真正能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老和尚说得
好,感应稀奇不要去想,一切顺其自然,心就是定的,定生智慧,不生烦恼。我们能真信
真愿,到时候就真灵,对于极乐世界决定没有怀疑,真信切愿管用。
三、唯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能契一切根性
老和尚最后的表法,僧团和睦。若要佛法兴,众生心善,就能兴起;众生心不善,还
是贡高我慢、嫉妒障碍、自赞毁他,佛法就衰了,甚至于灭亡。干这种事,果报在地狱。
你细心去思惟,太可怕了,为什么要造这个业?宁舍身命,也不能毁谤正法,不能轻易批
评一个出家人,何况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跟它有缘的众生不计其数。所以赞扬佛慧功德
,福报无边,不能造作罪业。
“开化十方有缘”,佛说这么多法门全是善巧方便,众生根机不一,所以开这么多法
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契机很容易得度。唯有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能契一
切根性,上到等觉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觉菩萨,念佛成就,往生极乐世界,圆满
无上菩提;六道地狱众生,一念十念也能往生。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把众生度尽了,从无
间地狱到等觉菩萨,平等普度,祖师大德称为第一法门。印光大师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
,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可是他一生为我们示现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
四、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来
‘住普贤行’,着重在“住”字。“上文已言”,已经说过,“诸大士,咸共遵修普
贤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贤行,表诸大士咸安住于普贤大士之大行”。大行是什么?“各
各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每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所以
前清彭际清居士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
经》,小本就是《阿弥陀经》。这三本是一本,一而三,三而一,只是详略不同。
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法门完全建立在信愿行的基础上。信愿行是一不是二,真
信哪能不发愿?发愿哪有不念佛的道理?佛号肯定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分秒必争,我有一
秒钟的时间念一句佛号就没有白过,这一秒钟把佛号忘记,空过了。“但得见弥陀,何愁
不开悟。”我把四弘誓愿分成两阶,现前指导我的是前面两句,第一个发菩提心,“众生
无边誓愿度”,这是发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积累功德。用念佛,声声佛号,每
一声佛号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功德,称性的。每个人都有,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只是我
们有烦恼习气障碍,不能现前,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来。把起心
动念、分别执著念掉,让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
分别执著,我们净土就成就了。净土是准许带业往生,烦恼习气没断没关系,只要这句佛
号能把它控制住、压住,它不起作用,对我们往生净土不产生障碍,这比什么都要紧。
“《华严经》中,仅一普贤如斯倡导”。这两部经做个比较,“今经则无量无边”,
这部经里有多少像普贤菩萨一样的法身大士?无量无边,“德如普贤之法身大士,咸来集
会,同宏净宗。”这还得了!太殊胜,以十六正士为代表。
五、不能批评,不能毁谤,不相同的地方要善巧方便把它讲圆融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这一句《唐译》的原文。《魏译》,康僧铠译的,“入众言
音,开化一切”。“《净影疏》曰:入谓解也”。入就是解的意思,“谓解众生种种言音
,用之起说”。众生言语不同,很复杂。我们住在图文巴这个小城,这个小城八十多种族
群,一百多种语言,十几种宗教。
宗教与宗教,佛教自己宗派,不和的原因全是烦恼习气,戒没有了,禅没有了,教也
没有了。剩下名闻利养,争名逐利。海贤老和尚表法,互相赞叹,不能批评,不能毁谤,
不相同的地方要善巧方便把它讲圆融,让大家不生怀疑。讲经教学让人家生起怀疑,我们
就有罪过,不如不说。人问海贤和尚念佛的境界,他笑而不答,高明。为什么?甚深之理
一般人很难体会,佛不讲。
==
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来。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念掉,让心里只
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我们净土就成就了。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