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09(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1-10 00:18:29
一、道场不是形式,是自己的德行、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辩才
  义无碍辩一定是明心见性,对于一切诸法全都明白了,为什么?见性了。一切法不离
自性,都是自性所生所现,你见了性,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全通达了。海贤和尚是
师父交代的不准说,如果师父跟他讲可以说,那他说法如同佛说,没有障碍。像惠能大师
,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这是环境不一样。如何能得到?真修真干。假的可以骗人,
不能骗鬼神、骗佛菩萨。发真正的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
提心。以真诚处事待人接物,别人欺骗我不放在心上,我不欺骗人,你才能感化别人,才
能建立道场。道场不是形式,是自己的德行、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辩才。
  一、义理,这是无碍辩才的根。二、“法无碍辩。谓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
这个就是读书,彻悟的人全通了,一样得到四样全得到。小悟、大悟就是要读诵,广学多
闻。原则,不能自度要想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所以一定先求自度,有自度的能
力就有度人的善巧方便。自度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走戒定慧这条路,这条路是十方三
世一切诸佛共同走的路,没有例外的。走老路,前人走过的路,不会有差错;自己开辟一
条道路,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净土宗来说,真正念到自己有把握往生
,你再度化众生放心,为什么?我有我的去处,外面境缘不会障碍我。
二、五止六观,那就是戒
  《华严经》,贤首国师教我们五止六观,那就是戒。五止第一个离缘。境界为缘,不
能攀缘,随缘不攀缘,攀缘跟那个缘就结上了,那个东西是六道轮回的果报,善缘三善道
,恶缘三恶道。要离缘,不受境界影响,如果受境界影响赶快走。第二个绝欲,绝是断绝
,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七情五欲要把它断掉。第三个,用现在话说,海贤老和尚常
说自然的好,什么感应稀奇别求它,离它远远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好,法尔如是。第四个
无念。第五个非相,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念,念佛人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除
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看到的、听到的统统不要放在心上
,你的心没有受染污,你的心没有障碍,你的心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就照见,跟佛菩萨
一样境界。我们现在不是照见,我们现在黏上了,眼见色,眼跟色黏上,心就被染污了;
耳闻声,被音声黏住了。六根脱离不了六尘,被六尘污染、障碍,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
  六观是看法,佛菩萨怎么看这个世界。菩萨看这个世界,万法皆空,真空观,这个观
比什么都重要,这个观能见性。真空不空,它遇到缘现相,现万有,能生万法,万法是妙
有。妙有,有而非有,不是真的。妙有里包括佛法,佛法也是相,也是妙有,所以佛教我
们用佛法,心上不要被它染污,你要有执著,佛法染污你;你要有分别,佛法会障碍你。
所以马鸣菩萨《起信论》教我们学佛不要执著言说相,看经文不要执著文字相。文字是言
语的符号,我们要用它,不受它的害,执著、分别受它的害了,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平是
平等心,常是清净心,去学佛。不要执著名字相,名字是佛为教学方便而假立的,正是老
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名字不是真的,是人给它命名的。
三、清净心生智慧,佛经会把你智慧引发出来。六道凡夫,会把你烦恼引发出来
不执著心缘相,心缘,你听了读了之后,想到它这什么意思,它没意思。我们都有个
毛病,读了会想它的意思,不是它的意思,我们的意思,被它引出来了,这就是凡夫。佛
菩萨心里空的,如如不动,怎么引也引不出来。我们别人一勾引,你看欢喜,马上就笑了
;不欢喜,脸上脸色又挂出来了。这是你随着外头境界转,都不许可。所以读经目的在哪
里?把妄想读掉。读经,心专注在经文上,妄想慢慢就离开了。去研究经里意思不就又打
妄想了吗?所以佛告诉我们经没有意思,你要用它的话,它有无量义。
  《起信论》这三个方法妙绝了,离言说相,包括离文字相;离名字相,名词术语;离
心缘相,只是去读它,根本不要想它什么意思。有时候意思自己出来了,这可以,这感应
,也不必去把它记下来,用不着。心愈清净,这个现象愈多,清净心生智慧,佛经会把你
智慧引发出来。六道凡夫,会把你烦恼引发出来。可见得,同样读一部经书、一部论,每
个人感受不相同,随着你的心清净、平等的程度反应不一样。它有无量义,所以愈读愈欢
喜,天天有悟处。所以法无碍。
四、巧妙是你的性德,性德是真诚心流出来的,真诚与性德感应
  第三“辞无碍辩”,辞是言辞,“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
说,能令各各得解故”。大讲堂是什么?听众程度不齐,有小学的、有中学的、有大学的
,你要讲到个个人都听懂,个个人都欢喜。对小学要浅说,对真正在做功夫的要深说,所
以深处有浅,浅处有深,佛门的高僧大德都有这一套。不是他学来的,学不来,学只能学
一个方圆,不能学到巧妙,巧妙是你的性德,性德是真诚心流出来的,真诚与性德感应;
没有真诚,与性德不感应,与阿赖耶感应。这是佛法所说的赞叹如来说法,能令众生个个
都能理解,都能生欢喜心,都能得真实受用,我们讲的是心灵上的感应。
  第四“乐说”,乐是喜欢、爱好,喜欢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来给人看。他看了
有疑问,你能够把它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让他真的听懂了,有感受了,他想学了,这叫
乐说。“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根性不相同。我们一生从
来不敢说为人演说,做学生的心态,下面听众都是我的监学、老师,我在做学习心得报告
,抱这种心态。古人标准是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能升座讲经、著述经论。古时讲经
的法师怎么培养?听经,复讲。学讲经的法师,都坐在讲堂第一排正中,跟老师面对面。
第二天把老师这堂课,一模一样讲出来。长时间的薰修就行了,他就能上台讲。这样复讲
的方式,不会把经讲错,老师讲错,他负责任。
五、说一个字也能得佛辩才,也能大彻大悟
无论哪部经一门深入,都把它回归净土。净土法门广大,“三辈往生”最后,学大乘
甚至学其他宗教,只要功夫成片,有这个能量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一念、十念都
能往生。专太重要了!我学《楞严》时,三年专在《楞严》上。不专不行,一定要专。
  “上表诸大士契于圣智”,这是根,圣智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得无碍之辩才,善
应根机,广宣妙辩,故曰:得佛辩才”。下面,“《甄解》复进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
说一字,亦为得佛辩才,传如来如实言故。不但此菩萨尔,凡夫说亦同诸佛辩才,赞扬佛
慧功德,开化十方有缘而已”,说一个字也能得佛辩才,也能大彻大悟。海贤给我们做了
最好的榜样,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就在这一句佛号上。什么样的人当机?老实、听话、真
干,这种人就是当机的人,他遇到高人传他一个法,肯定要不了几年他就成就。没有成熟
的人他心是动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他不知道在根本的德行上扎根,一昧想广学多闻,这
变成障碍了。
  真正深入一门,小部经自己一看就懂,那是接引大众的,大经是根柢,一定要在大经
上下功夫,然后才能够贯通。要解行相应,学了要把它落实在生活、工作,自己真得受用
,教人人家相信,人家不会怀疑。
==
要离缘,不受境界影响,如果受境界影响赶快走。
第二个绝欲,绝是断绝,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七情五欲要把它断掉。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1-10 04:29:00
真诚、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1-10 17:23: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20-01-12 23:0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oalaq (忘了)   2020-01-24 00:0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