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学佛不可不了解波旬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7-30 10:28:55
※ 引述《horse1200 (horsetiger)》之铭言:
: 提醒同修有魔事魔业 也是谨防自身的身口意因为不良的起心动念而扩大业力
: → cool810: 佛法中说的魔有四种分类: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波 07/25 12:16
: → cool810: 旬属于天魔之类,关于天魔的类属之前po文有相关: 07/25 12:17
: → cool810: #1PiTu4Ss [地道] 《地道建立》 (2) 07/25 12:18
补充末学自己的推文: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上次提到地道的证悟要在心中生起,必须要提升我们的心。我们做世间的事情可以透
过身、语、意,但不论身语意哪一方面(所造)世间的事情都是以心为主。这种情况,特
别是在佛法的修行上来讲,身的行为、语的行为、意的行为也是以意为主。[1]
引《十地经》说明....引《入中论》说明....
从我们平常的情况来观察,可以很清楚了解为什么心是主要的造作者?譬如,我们要
透过身体写字,透过口说话,其实它的发动者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心。是透过我们的心去发
动,然后让我们的身体去写字,透过我们的心去发动,让我们的口去说话。所以身及语这
二方面的行为到底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其实有赖于我们的心,心的动机如果纯正,所造的
身语(行为)就是好的;心的动机如果恶劣,所造的身语行为就是不好的。
假设有人的心非常恶劣,如果是男的就可以说是魔,女的就是女魔。也就是魔或女魔
并不是有一个魔这样的东西,其实就是人,因为他的心只想到伤害别人,虽然他具有人的
样子,但是还是可以称他为魔。
如四魔[2]中的天子魔,又名为极喜自在,他是属于欲界天(他化自在天),他会得
到天身主要是过去累积的善业所形成,但是得到天身之后,他却一再地阻挠或障碍他人。
虽然他得到天身但却名之为魔(天魔/天子魔),原因在此。
为什么一切轮回与涅槃的究竟根本或基础是我们的心呢?理由就是透过心续的调伏,
暂时来讲可以得到增上生的果位,也就是来世得到人天的果位。究竟来讲可以进入决定胜
的境地,决定胜就是有解脱与成佛二种,这是心续调伏的情况。
反之,心续如果没有调伏,我们的心就会受到烦恼的宰制,而于总的轮回与别的三恶
趣受生。所以主要是透过烦恼,由烦恼的宰制而去造恶业,这个恶业又让我们投生到轮回
,更惨的是投生到三恶趣。这些都是跟我们的心调伏与否有关,我们是否能够超脱轮回得
到涅槃,得到增上生、决定胜还是继续在轮回,主要就是看我们的心是否调伏。
引世亲《解说如理论》....引狮子贤《明义释》....引世亲《俱舍论》....
引世尊的开示,然后本师世尊(也)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
教。”
“诸恶莫作”跟我们要乐不要苦是有关系的,每一位有情都只想要乐,不想要苦。如
果不想要苦,首先要先认清什么是苦,知道苦的来源是恶业,然后由恶业下手去断除,才
有办法达成要乐不要苦的目标。
所以这个四句偈的初句“诸恶莫作”就是要让我们达成不要苦的目标。因为诸恶是苦
的来源,所以诸恶莫作跟我们不要苦有关,恶是苦的来源,如果不要苦就要从苦的来源,
也就是诸恶去断除。
第二句跟我们所要的乐(安乐)有关,每一位有情都想要乐(安乐),所以要辨认乐
(安乐)的源头是什么?乐(安乐)的源头就是众善。如果要得到圆满的乐,在乐因的阶
段就要具备圆满的善,唯有具备圆满的善,所得的乐才是圆满的,所以如果要乐(安乐)
就要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这跟前面二者有关,第一句提到“诸恶莫作”换句话说就是断恶,“众
善奉行”就是行善,断恶行善不是靠外在,主要是透过内心的调伏才有办法断恶行善,所
以“自净其意”的“净”其实是调伏的意思,从藏文来看就是调伏自己的心,让我们的心
能够断恶行善。
“自净其意”就是透过调伏内心去断恶行善,其实每位有情都有这个心,从每位有情
的经验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们的内心有贪瞋无明等烦恼,也有其他的善心;烦恼的心
、善的心在我们的心中同时都有。当这些贪瞋无明等烦恼的心产生的时候,要能够马上辨
认出来他们是烦恼,然后尽量去降低他们的势力(力量)。
当我们的心中出现一些善心的时候,也要尽量去增长这些善心。这些情况就像一个地
方或者一个国家社会存在有不好的人、有好的人,不好的人如他会做出杀盗淫等行为,就
要透过法律去制裁这些人;这个国家社会如果有好的人就要奖励他们、表扬他们。若能够
这样做,国家社会或者地方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正面。同样的,我们内心的情况也一样
,怎样把这些恶心、不好的心降低,甚至最后能够完全断除。然后把善心开发、一直增长
到极致、圆满。我们真正的断恶行善或离苦得乐的目标才有办法达成。
“是诸佛教”这就是佛的教法,也就是说佛所开示的教法重点就是前面的三个,就是
调伏自己的心去断恶行善。如果能够照着佛所开示的教法去行的人,就可以说他是持教的
士夫或是能够传承佛教的人。
说明了:“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有赖于自心的调伏,“诸恶莫作”就是断恶,
“众善奉行”就是行善。“而能调伏那样的心,就是佛陀的教法。”这个意思就是刚才所
解释。
有关这样的内容,宗喀巴大师也说:“黑白诸业有赖善恶思,”这里的“思”就是指
思想、想法。“思想若善地与道亦善,思想下劣地与道亦劣,一切结果有赖诸思想。”黑
就是指不善,白是指善,所以黑白诸业指的就是不善与善的诸业,有赖于我们想法是善或
恶,如果想法是善的,所造的业就是善,想法如果是恶的,所造业就是恶业或是不善业。
“思想若善,地与道亦善”指的就是地道功德,或者是善趣的地道都会很好。“思想
下劣”如果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烦恼,“地与道亦劣”,指的就是三恶趣很差的地道。一切
的结果,不论是善的地道或恶劣的地道跟我们的想法有绝对的关系。
这首四句偈是说明:“要产生好的地与道的证悟,以及依彼而证得解脱与一切相智等
果位的情况,都有赖于好的想法。”“若是如此,那么调伏自心的方法、依于调心之后证
悟地道的情况、以及地道证悟究竟之后于心续中产生解脱及一切相智果位的情况是如何?
”针对这个问题要做回答。
(下略)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9-07-30 20:08:00
魔王讲七神通啥?也是有威神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