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义] 《宗义宝鬘略讲》(6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7-30 08:05:18
....接续 #1TFPZEOO《宗义宝鬘略讲》(62)
摘自:《宗义宝鬘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有分别识与离分别识,分别识一定要透过总义来认识境。总义是如执瓶子的分别识,
它直接看到的是瓶子之返体—非非瓶,即显现在我们心识上面的是从不是瓶子反过来,是
非非瓶之现。
会说了解瓶子的现量(了解瓶子的现量例如眼识现量,眼识现量是离分别识)会亲自
看到瓶子,所谓的亲自看到瓶子就是直接看到瓶子。因为直接看到瓶子,所以它会看到瓶
子的各方面,与瓶子一起(与瓶子同体)的生住异灭等法,它(离分别识的现量)都会看到。
分别识不是这个样子,分别识只会看到瓶子的某一个层面。这是分别识和离分别识的差别。
像我在西藏看到牛,一见到台湾的牛就会说“台湾的牛与西藏的牛不一样”,不会认
为牠不是牛,不会有这方面的疑问。如果没有分别识,单单只有离分别识,就很难有这种
判断,西藏的牛的物质和台湾的牛的物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单单只有离分别识的话,例如离分别识的眼识所缘是颜色形状,眼识现量了解
的西藏的牛的颜色形状和台湾的牛的颜色形状不一样,这样不会认为台湾的牛牠是牛,要
加上第六识分别识比量、比度的判断,才不会认为牠不是牛,才会认为牠也是牛。)
又如西藏的房子和台湾的房子十分不同,可是为什么都叫做房子?为什么我们都认得
出它是房子?其实这些全部都是分别的界定。这个很像现在的电脑输入法,有注音输入法
、无虾米输入法等,有好几种不同的输入方式,可是输出的都是同样一个字,原因就是我
们设定的。与此相同,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个也是房子”、“这个也是房子”—房子是
怎样的情况,这些都是分别识设定出来的,离分别识没有这些。
总之,这些内容很重要,从这些方面认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架构,有这些架构才会愈
来愈接近中观宗讲的实有空,否则光是讲实有空,也没有办法认识那个空。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离分别识,分别识一定是属于第六意识,第六意
识有分别的部分,也有离分别的部分。所以现量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的现量,比量就只有意识的比量,不可能有其他的。
比量有三种:世许比量、事势比量、信许比量。
如以“彼山上有火,以有烟故”之因生起的量就是比量,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们会觉得那个山上有火,虽然看不到火,可是看到有烟就会知道那边有火,了解那边有
火的这种比量,是产生于“彼山上为有法,有火,因为有烟故”这样的逻辑,这一类的比
量叫做事势比量。
刚才是因为烟跟火是因果关系,因为这样的关系存在,而推论出有火的想法;同样地
,“这张桌子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也是事势比量之正因,由这样的逻辑而生起了解
无常的比量。
还有一种叫世许比量,如“晚上天上挂的那个为有法,称为月亮,以世许故。”称为
月亮是世许,世间认可的,那个也是对的。头为什么叫头?因为世许,只能这样说,很难
讲出一个理由。如这张桌子为什么是无常?因为它是刹那生灭,这样就有一个解释(了解
无常是事势比量)。而很多世许的内容(世许比量)是没有解释的。
除此之外,还有信许比量,如“布施会得财富”、“持戒会生人天”是圣言量推论出
来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布施能得财富的圣言为有法,它是不欺诳的,以是三察清净之教
言故。
像四圣谛等是可以用事势比量推论出来的,如桌子为什么自性空?是可以用推理推得
出来的(四圣谛、空性等是隐蔽法,例如桌子为什么自性空,自性空的理由是什么?空性
是可以用事势比量通达的境,先由事势比量证空性,加以串习,才能获得现量证空性)。
若把喜马拉雅山山上一棵树的叶子与其他多处的树叶搅混在一起,充分碾碎,捡出其
中一小块,问它来自哪里?事实上,它一定是有来源的,或许是喜马拉雅山上那张树叶的
一小部分,又或许是南洋某棵树树叶的一小部分,但是谁能了解?也就是,是有一个事实
的真相,但是能不能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以这个例子来说,是无法用事势来推论得知
的(像这样的例子,属于尽所有性的隐蔽法,佛的遍智能够了解这样的尽所有性)。
同样地,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生无法计数的情况,快乐的、痛苦的……甚至每根头发的
黑或白,都有其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了知的。那些都是由业造成的,但是要讲清
楚来自哪个业,我们无法知道。像这类的情况就要用圣言来推论,而所依据之圣言必须是
三察清净之教言。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确认“布施能够得财富”、“持戒能够得人天”等?
就看是否是经三察清净之教言得知。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