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益 (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7-24 10:18:57
※ 引述《ntuooo (cwcho)》之铭言:
: 尊敬的前学您好
: 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整理末学自己的推文:
见诸相非相的理由,是以缘起的正因,通达诸法无自性相成立的智慧。此处所说的缘
起是细分的观待缘起[1],由细分的观待缘起通达诸法(包括有为法与无为法的一切诸法)
上遮遣自性相成立的究竟法性,也就是通达实相(空性)的智慧。经云:见缘起则见佛。
相关阅读,本板po文:#1S63u6it 电影 骇客任务 (补充:诸法并非自相成立)
佛果位的第六意识转识成智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的智慧恒时安住于法性不动摇的
空性根本定,不会再出定,安住于空性根本定现见诸法非自相成立的究竟法性(即空性),
虽然不出根本定但也能现见世俗诸法,这是唯有佛智(一切种智)才有的能力。佛的第六意
识的一切种智刹那转变,每一刹那都是能够现前同时通达二谛的现量。
有学位乃至十地菩萨,都还没有如佛果可以一个觉知同时现前通达二谛的能力,这是
因位和果位的差别,透过因位的有学位通达空性的智慧增长,无余断障才能获证佛果位。
无始以来有情因为心识上无明串习的颠倒妄想,执取自性有的显现为自相成立的自性
执著而不能证得诸法实相,不能证得诸法实相也就不能证得解脱乃至一切种智的佛法身。
《究竟一乘宝性论》:“有垢真如,名如来藏;无垢真如,名佛法身。”有情具有垢
染的心识,在有情的因位称如来藏;如来净除一切垢染的心识,在如来的果位称佛法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报身),三变化身
(应化身)。第一佛身(自性身)有大断德(佛果的自性法身是断障而有),二空所显(
佛果自性法身是由补特伽罗无我与法无我二种无我的空性慧无余断障而有,远离一切障碍
之灭谛或空性就是自性身)。…第二佛身(报身)有大智德(佛果位无余断障的同时,由
于断尽了所知障而证得一切种智的遍智,佛的报身是一切种智的能依身),第三佛身(应
化身)有大恩德(由报身化现的化身于十方净土与秽土说法利益因缘成熟的众生)。”
为什么经中说佛果的自性身有大断德?因为成就佛果一切种智的断证功德,不仅要断
除烦恼障,还要断除所知障,才能成就遍智的智慧。
二乘阿罗汉的智慧仅断除烦恼障未断除所知障。烦恼障是障碍解脱之障,所知障是障
碍证获佛果一切种智之障,到达佛果位时,烦恼、所知二障悉皆断除,故佛有大断德。
《大般若经》:“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麁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乃名
如来、应、正等觉(换言之,若未尽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不名如来、应、正等觉)。”
烦恼障是执取自相成立之自性执著的颠倒心识及其种子,所知障是烦恼障的习气,断
除此二障才能现证佛果位。
任一法上有表相的世俗谛与实相的胜义谛,二谛都是量所成立、量所通达,并不能否
认表相世俗谛与实相胜义谛的存在。
但是凡夫因为无明将显现执为是自相成立,诸相非相,说明诸法的显现并不如同我们
所见那般的自相成立,世俗谛与胜义谛皆非自性相成立,通达无自性相成立的正因是缘起
,由缘起的正因通达无自相成立,这样的空性慧才能断障证得解脱乃至佛果一切种智。
: 常见请常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 念阿弥陀佛不是也是相吗?
: 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也是相吗?
大乘佛教的念佛,大乘行者的目标是成佛,修行以一切种智的佛果为所缘境,希求成
办菩提的果位为利众生故,一般常说的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以智慧缘菩提、悲心缘众生。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大乘以成佛为标的(声缘二乘并非以成佛为标的),所以念
佛为大乘要门,…念佛法门的重点,是念佛的身相与功德,…大菩提的圆证法界,体现绝
对真理而成佛是法身(思惟缘起自性空的空性慧是成就佛法身的因),佛的相好庄严是色
身,色身是无边福德所庄严的(大悲菩提心对众生修持慈心悲心等善法是佛色身的因)”
花开见佛悟无生,无生是空性的智慧,由缘起的正因通达无自性生的智慧。佛果是福
慧二足尊,透过缘起无自性的空性慧与大悲菩提心的广大行,获得福慧圆满的果位。[2]
佛的色身具有三十相八十随好的相好庄严,这是修持世俗谛法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