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9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3-23 19:34:41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上士道.学菩萨行〉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寅一、学习布施
: 初中(学习布施)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转趣发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别;四、
: 此等略义。
: 第二者,唯尽破除身财悭,犹非布施波罗蜜多。悭是贪分,小乘阿罗汉并其种子无余
: 断故,故非唯除悭执施障,须由至心发心施他一切所有。此须修习摄持过患,惠施胜利,
: 故当宣说。
: 《月灯经》云:“此腐烂色身,命亦动无主,如梦如幻化。愚夫由贪此,造极重恶业
: ,而随罪恶转,不智被死乘,当往那洛迦。”此说身不洁净,命常动摇如悬岩水,身命俱
: 是随业自在,无我主宰,观其虚妄犹如梦幻,灭除贪著。贪若未除,则随贪转,造大恶行
: 而往恶趣。《修无边门陀罗尼经》云:“诸有情斗诤,根本为摄持,故于境断爱,断爱得
: 总持。”
───────────────────────────────────────
补充:布施度性
认知了布施的体性,了解何者为主、何者为副之后。
再著,必须修习摄持过患,惠施胜利的道理。-1
仅仅破除了对身体和财物的悭吝,还不是布施度,因为:悭吝属于贪,而阿罗汉不但
贪欲的现行,就连贪欲的种子,都无余断尽了,如此应成阿罗汉也圆满了布施度。
所以,成就布施度,不只是遣除了布施障碍的悭执,还必须从内心深处发心把自己的
一切都惠施有情。不是只有单方面,若只有单方面即可,声独阿罗汉亦应有布施度了。
布施度必须具备“一切不悭”和“一切施他”两方面。而要趣入“一切不悭、一切施
他”的布施度,就必须数数思惟“摄持的过患”和“惠施的胜利”。
破除布施的违逆品,布施的障碍:悭吝的执著。
生起布施的随顺品:由欲利他的意乐,真心布施他人一切。
一方面要破除违逆品“悭吝心”;另一方面生起随顺品“利他心”,真心施舍他人。
虽然必须此二者,但是我们不但无法施舍财物,反而守护着,因此要思惟守财的过失,由
思惟施舍他人的利益,使欲布施的念头增强,这样才能真心施舍出。
《月灯经》说:“色身腐烂不净,命根也动摇无常,身、命随业而转,如迷梦幻化一
般虚妄。愚人不知色身和寿命的真相,因为贪著身命而造下极重的恶业,被罪恶控制;又
不知净罪的方法,故而被大力死魔擒走,送往痛苦无尽的地狱。”
《月灯经》的偈颂是说:身体本来不净,命根也常动摇,犹如悬崖飞泻的瀑流,色身
与命根都是随业自在,并无主宰者的我,当观身、命如梦幻般虚妄不实,从而灭除贪著。
若未断除贪著,则仍将随贪而转,造下大恶业而堕入恶趣。
《修无边门陀罗尼经》说:“世间减寿而亡的因素,是与有情斗诤后,造下伤害的罪
业,而斗诤的根本又是由贪身而摄持,为摄持而与他人相互斗诤伤害。贪爱色身,守着贪
执衣食、名声、财富、受用等,为得到故,见到别人阻扰时,就彼此相互斗诤起,是造下
短寿的因,从根斩断贪爱,将不与他人斗诤,无伤害故,将得长寿,即是长寿总持。”
怎么成办长寿呢?我们短寿的原因,是补特伽罗与补特伽罗之间,彼此相互斗诤、吵
架、谋害,心想消灭对方,因此寿命短促。为何斗诤呢?根本因在贪爱身命,贪爱身命所
需的衣食、名声、财富、受用物质,为得到故,见到别人阻扰时,就彼此相互斗诤起,因
此造下短寿的因,若断除之将得长寿。
“诸有情斗诤”,有情彼此互斗,依之彼此伤害,其根本是什么?是“根本为摄持”
,“摄持”指守着贪执的身命、衣食、名声、权位、财富等。“故于境断爱,断爱得总持
”应断贪爱不与他人斗诤,无伤害故将得长寿,故是获得长寿的最甚深、最好方法。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