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28(完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2-19 17:09:25
  下面说得好,接下去看。“不料于无量劫前,值佛闻法,种过善根”,这个恶业的人
,临终遇到善知识劝他十念能往生,是他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种的善根太深厚了,这一生当
中迷惑颠倒,不是偶然的。我们也学他那个样子,包堕地狱,决定不会往生,这个东西学
不得的,不能侥幸干的,这是一定要注意。“但有闻思,未曾修习,后为烦恼覆障,竟被
沉埋,直至垂终,为苦逼出,得遇善知识,安慰其心,先为说法,启其心智,后令念佛,
教以往生”,这是无量劫的善根,在末后这一刹那被苦逼出来的。就像唐朝的张善和,一
生杀牛,临命终时见到许多牛头人来向他讨命,这个时候他着急了,大声喊救命。这就是
他的缘好,刚好在喊救命的时候,一个出家人从他门口过,听到他喊救命,就进来问问什
么事情。他说好多牛头人来问他要命,这个出家人心里就明白了,赶紧给他点了一把香叫
他拿着,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他就大声的念,念不到几声,他说牛头人没有了,又
念了几声,他说阿弥陀佛来了,他往生了。这不容易,相当不容易,无量劫来善根成熟,
这不是侥幸的事情。
  所以我们自己要晓得,我们今天有缘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样圆满、这样殊胜,可见
善根福德决定不少;如果要少善根、少福德,我们这一生遇不到。对于教理多少明白了一
些,方法也懂得,一定要认真努力的修学,决定不能空过。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切极重的
罪业都能消除。怎样消灭罪业?诸位要知道,就是你念念心里头有阿弥陀佛,就没有罪业
了。罪业的样子是什么?就是妄想、烦恼、忧虑,这是罪相,罪业样子是什么,总得要知
道。妄想多就是罪业之相,心地清净这是好相;一天到晚念佛,那你是佛相。连看相的人
都说相随心转,你们念佛念多了,将来慢慢相貌都变成佛相,相貌好。相随心转,这是真
的,相是可以转的。末后一节。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到这个地方是释迦牟尼佛教给韦提希夫人往生的方法,教她正受,到这里是讲完了。
  末后这是总结,我们看二百四十八面第一行。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
。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这个‘逮’就是得到的意思。得无生忍是韦提希夫人,佛当时一面跟她讲解,她是随
文入观,听了之后就是修行,就是开解。这是大乘菩萨根性,夫人是大乘菩萨根性,三慧
具足,三慧是闻、思、修。闻是接触,听到佛的说法这叫闻,听闻是接触。一听就明了,
就开悟了,这个是思,是思慧。开悟了之后就不迷了,就不颠倒了,从不迷、不颠倒来讲
是修慧;换句话说,就是烦恼、习气、妄想、执著随着听随着就断掉了。佛讲经讲完了,
她的烦恼习气也断干净,当时就证得七地菩萨。从凡夫位一下就证到七地菩萨,这个法门
是圆顿大法,没有经过次第,一下就证到这个境界。再看下面一段。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
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这一句是说侍女她闻法所得的利益。夫人证得无生法忍,生了七地,侍女也不简单,
缘也非常深,听佛说法,菩提心发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讲的至诚心
、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圆发了,圆教初住菩萨的果位。佛讲这个经是在宫中讲的,听
众只有这么多人,个个得殊胜无比的利益。经文正宗分到这里讲完了。末后是本经的“流
通分”,请看经文,在二百五十面第一行。
  【尔时阿难即从坐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佛教韦提希夫人忆持,忆念、受持,统统都教完了。阿难尊者这是受命传持佛法,所
以他有责任,在这里请教世尊,这个经应该提什么名称?‘何名此经’,要怎样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这是佛说的经名。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这个经,佛讲了两个名称。第一个名称是从修学方法上建立的,观西方三圣。传到中
国,翻译的大师把题目简化了,名题称之为《观无量寿佛经》。因为说到无量寿佛,当然
极乐世界也包括在里面,观音、势至也包括在里面,所以题目简化了。题虽然简化,意思
具足。另外一个题是从这个经的功德利益上来建立的,所以这个经叫《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经》,‘汝当受持,无令忘失’。再看下面经文。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真正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成就念佛三昧,现前一定能够见到西方三圣。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这是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管你有心无心,你能解或者不能解,这一生当中有缘能
够听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殊胜的功德利益,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何况我们能够常常忆念?这个功德利益是更不
可思议了。再看底下的经文,二百五十二面。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
  ‘分陀利’是梵语,白色的莲花。四色莲花是以白莲为最殊胜、最好,这是世尊对于
念佛人的赞叹。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有些人轻视了念佛人,瞧不起念佛人。实在讲,念佛人何必要他瞧得起?你看看观音
、势至跟你做好朋友。有些人对观世音菩萨很恭敬、礼拜,对念佛人没瞧得起,这就是迷
惑颠倒,认识不清。这些话都是佛说的,绝对不是妄语,绝对不是念佛人自己在这里夸耀
,佛说的。后面说: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得果超行”。真正念佛人必定往生,往生成佛,所以‘坐道场’就是度化众生;
‘生诸佛家’,见一尊佛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确实是生诸佛家。这种功德利益
,其他经论法门里面我们都未曾见到过。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
  这是嘱咐里面有勉励,你要好好的受持‘是语’。“是语”是指佛前面所说的。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句话也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这个意思很明显,念这个经就是念无量寿佛,念
佛跟念经功德等同无异。你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跟念这个经,都是念阿弥
陀佛,没有两样。所以我们念经,有人说我到底是念经好,还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好?都可
以。念经、念名号都好,都是忆佛念佛。看看自己的修学状况,如果能够摄心,心地清净
,名号就很好了。如果名号还不能摄心,妄想、杂念很多,念经比较容易摄心,经念完了
,就念阿弥陀佛名号。散念称名,功德也不可思议,希望二六时中能够保持不间断就好。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这个经到这个地方是一个结束。但是经在王宫里面讲的,耆阇崛山里面一些大众还没
听到,所以后面还有附注。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
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阿难尊者随着佛回到灵山之后,就将世尊在王宫里面所宣说的,重复对大众讲一遍。
阿难所说如佛所说,所以大家听了之后是‘闻佛所说’,不是闻阿难所说,其实是阿难宣
说的。阿难一句也没讲错,所以是等于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这些话我们
就不必多说了,因为每一部经流通分里面都详细的说过。这部经我们到此地就讲圆满了。
  经是圆满了,希望诸位同修能够依照经里面重要的开示,忆持不忘,依教奉行。如果
我们对于佛法稍有认识,就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中,没有比佛法更为宝贵的。尤其是佛法
当中净宗法门,第一殊胜无比,古人赞叹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个话是真的
,不是假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要不能紧紧把它抓到,这样一
生空过,太可惜了,你要说第二次再遇到,那又要经过无量劫,相当不容易。你要是把握
到了,真正觉悟,放下万缘。我们人身体,在这一生当中这太可贵了,只要我们吃得饱、
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求往生要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大自在,你
再想回来到这个世界去帮助一切众生,菩萨乘愿再来,来去自由,这多殊胜。为什么还要
去搞六道轮回?还要去受这些苦难?这是愚痴。遇不到这个法门,那是没有法子,想超越
超不了,没有条件;遇到了,所有条件统统具足,你要是把它放弃了,这个可惜,这个是
没法子。
  所以希望同修们要真正发心,能够发心弘扬这个法门,那当然是更难得。弘扬这个法
门,说实在话,要把世间法要远离,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舍的干干净净,不要去搞
这些。弘法利生是要遇到缘熟的人,看看他真肯接受,真正能够听懂,真正能够依教修行
,一个人我也要给他讲。给他讲了,他这一生念佛往生成佛,这个不得了!决定不能说我
要搞个很大道场,要几千几万人来听,那是什么?那是作秀,是表演,是出风头,这个事
情我们不能做的,这毫无意义,完全做外表,这个做不得。
  真正共修,实在讲人数是贵精不贵多,人多了,搞热闹,没有效果。我们这个道场在
此地建立这么多年,也有不少同修来找我,找到杭州南路讲堂,要送地给我,送这个送那
个,我统统不要。为什么?哪里去找人?庙盖了,盖好了之后争权夺利,斗争道场,果报
在三途,我们不能做这个事情。所以,我跟馆长说,我们这个小地方够了,听众太多坐不
下,我们不要宣传,够了,不可以再扩大。道场小,开销小,不要求人,心安理得。我们
这一生能往生就好了,决定不在这个世界出风头。要老老实实,死尽偷心,我们把佛法这
个责任担负起来,真正能够继起弘法,说实在话人不要多,三个、五个就不得了了,有十
个、八个,净土宗就能传遍全世界。问题就是谁肯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真放
下,过的生活,你们说是很苦,我说是最乐,我们苦乐的标准不一样。你们是有钱有势,
那个叫乐;我们是心地清净,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忧虑,这个是乐。身心清净就自
在快乐,无拘无束,什么也没有,但是什么还能过得去,没有什么太大的缺乏,怎么不快
乐?这个就是苦乐标准不一样。所以,真正彻底放下,有真乐,不是世间人所能够想像得
到的。
  好,我们这一座就到此地圆满。谢谢诸位。
==
净宗法门,第一殊胜无比,古人赞叹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个话是真的,不
是假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要不能紧紧把它抓到,这样一生空
过,太可惜了,你要说第二次再遇到,那又要经过无量劫,相当不容易。
再想回来到这个世界去帮助一切众生,菩萨乘愿再来,来去自由,这多殊胜。为什么还要
去搞六道轮回?还要去受这些苦难?这是愚痴。
感谢大家陪我学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声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2-19 17:19: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02-19 21:3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2-19 22:0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02-19 23:0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2-20 05:1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