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佛诞节-《释迦佛赞偈》、《浴佛功德经》4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0-17 20:49:39
(....接续前文....佛诞节-43)
摘自:《入中论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疏)戊三、明菩萨之三种正因
(自释)
又诸菩萨以何为因?论曰:“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谓哀愍,行相体性如下说。无二慧谓离有无等二边之慧。菩提心如《法遍行经》云
:“菩萨应由菩提心了达一切法,一切法与法界相等,新生无住一切法。由所知能知空故
,皆遍了知,如自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菩萨所发此心,名菩萨菩提心,利益安
乐一切有情心,无上心,慈故和爱心,悲故不退心,喜故无悔心,舍故无垢心,空故不变
心,无相故无障心,无愿故无住心。”
(疏)
若声闻独觉从诸佛生,诸佛复从菩萨生者。是诸菩萨之因复云何?谓大悲心,与通达
远离有事无事等二边之慧,及菩提心,此三即是诸菩萨佛子之正因。
(记)
菩萨的因又是什么?颂文:“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三者是《入中论》的三主要道。大悲心的行相、体性,下面
会讲述;无二慧(远离常断二边的智慧)则是《入中论》主要想讲说的内容,下面亦会广说
。此处主要要说菩提心,引《法遍行经》是在描述菩提心。
先了知菩提心的概念,再进入内文讨论。当回答什么是菩提心时,菩提心是有严格定
义的,但是可以大概理解为“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是菩提心。
这里面一定要具备二个部分,一是为利有情的部分,类似大悲心等,一是愿成佛的部
分。因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因素是为利有情。为利有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
本身,可是讲条件的时候会讲二个,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个欲求的心,二个欲求是很希
望利益有情与很想成佛。
通常会说有国王式的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船夫式的菩提心,但是只有具备二个
欲求的、(第一个欲求)为利有情(第二个欲求)愿成佛的心之国王式的菩提心才是真的菩提
心,其他二个都不是真的菩提心。牧童式的菩提心,是指类似地藏菩萨发的愿,要让众生
都成佛后,自己才要成佛,如同牧童是把牛、羊赶在前面,自己走在后面,而不是自己先
成佛,再拉拔、救助众生。这种是情操很高的说法,但是想法上不对,因为众生都成佛了
,他也就不需要成佛了,没有必要了。船夫式的菩提心,是指如船夫与所载的乘客一起到
对岸,所以自己要和众生一起到彼岸,同样,这种方式也没有必要。
我们现在有很多颠倒的作法,如很强烈的认为:“应先累积资粮,学习经论以后再说
。因为集资净罪很重要,这样一来才看得懂经教。”类似于此的想法很多。但是如前所说
,“集资净罪”在此处的定义是只有菩萨才能做到,我们所做的那些都不是集资净罪。要
怎么去集资净罪呢?就是要先读这些经教,看懂了,修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才称
为集资净罪。总之,在没有产生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之前,是没有办法集资净罪
的。
(复习:#1RlSPkhF [读经] 佛诞节-《释迦佛赞偈》、《浴佛功德经》42
此处解释“中”,为何独觉是“中”?因为独觉的福、慧高出声闻,可是没有福智二
资粮、大悲心、一切相智,所以劣于佛陀,因此名“中”。
问:声闻、独觉有没有福智二资粮?
答:没有。
声闻、独觉没有福智二资粮,我们也没有,不是做个大礼拜、打扫佛堂等就会有资粮
,所谓资粮是大乘资粮道以上者才有,要与佛的法身、色身要有密切关系,要对得上。资
粮如同手印一样,我们盖手印,手指不是手印,手印不是手指,但是手指与手印可以完全
对得上,其他的无法替代,资粮与佛的色身、法身的关系要像这样。
因素也有很多种,我们会发愿想成佛,这可能成为成佛的因素,但是这个发愿与成佛
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如西瓜的种子是西瓜的因素,但是怎么看都不像西瓜,也没有西瓜
的味道,但是快成熟的瓜就跟可以吃的西瓜很像。
资粮是针对佛果而言,因此才说大乘资粮道以上才有福、慧的资粮,其中慧是法身的
资粮,福是色身的资粮。在《现观庄严论》、《宝鬘论》中都强调声闻、独觉没有资粮。
虽然其他的人也会举出“声闻、独觉也有资粮道”、“声闻、独觉也有很多出世间功德”
等疑难,这部分都不会被否认,不会说他们没有善,他们也具有大善,但是资粮一词是针
对佛果而说,所以可以确定声闻、独觉是没有资粮。)
另外,一般也会认为:“佛教就是要利他,有些人躲到山里面自己修行是声闻的作法
,是不对的,应该要以利益有情为主。”但是这边也指出,利生是一定要成佛才能利生的
。所谓的利生,不是看到穷苦之人请他吃顿饭这样,以《广论》来说,是要引导他人走上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甚至只有引导他人走上中士道、上士道才能称为利生。利生是
很难的一件事,如果自己走上这条道,就可以有一点点利生,但是也是十分稀少。
我们通常把利生的范围看得太广,将帮助别人、说句好话让他人高兴等都视为是利生
。如果这个是利生的话,当然利生就不难。但是利生的范围是帮助他人走上解脱道、成佛
道的话,利生就不容易,只有佛宝、僧宝才帮得上忙,佛宝是帮助走修行道,僧宝是陪伴
走修行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得了。而佛宝与僧宝中,僧宝虽然可以帮得上
忙,但是只能有微小的利益。
如密勒日巴尊者说:“没有得到见道位以上,就没有利益可言,所以就不要到处去讲
经说法。”也就是尊者将师长的条件设定在现证空性。宗喀巴大师的标准低一点,认为能
够了解、解释空性,至少字面上可以掌握得住,如此就可以为人师表,若非如此,就不能
讲经说法。也有人认为加行道以上的行者才能讲法,加行道以下就没有利益。我们看宗喀
巴大师的行谊也显露相同的情况:宗喀巴大师在尚未亲见文殊菩萨前,就已博通经教,但
是文殊菩萨仍认为那没什么利益,要他先去闭关修行。这就是说利益有情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能利益的方式只有成佛。因为只有佛才可以大量、大力的利生。所以为了利生要成佛
,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现在就可以利生,那就不需要成佛了。
(疏)
菩提心者,《释论》引经云:“如自所达法性,愿诸有情皆能了达,此所发心,名菩
提心。”此仅缘菩提心所为之一分。《释论》又云:“应发如此心,愿我拔济一切世间皆
令出苦,决定成佛。”此未缘所得菩提,亦仅是相之一分。
当如《释论》于说依大悲心生菩提心处所说:“正法甘露妙味之因,永离一切颠倒分
别为相,一切众生亲友体性,正欲求得如是佛果。”此文显说缘所得之菩提。
故应许为利一切有情,欲得无上正等菩提,乃为圆满发心之相。本论疏亦作此说。《
现观庄严论》所说亦同。
(记)
真正的菩提心是认为:“为了利生一定要成佛,不成佛不行。”所以是为了利生想成
佛。
但是《自释》所说的菩提心不是这样,《自释》引《法遍行经》的用语是“由所知能
知空故,皆遍了知,如自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虽然引用的经文很长,但是整
段话的重点只有这句话。其意是“这一切法都是空,我自己了解这一切法都是空,希望有
情众生也能够了解空性。”(注1)
这句话表达的是希望众生都了解空性,说的是利生而已,没有具备菩提心的二个条件
,所以不是菩提心。宗喀巴大师说到“如自所达法性,愿诸有情皆能了达,此所发心,名
菩提心”,只是缘到二个条件中的一个,只是缘一边而已。
另一边的内容则要配合《自释》后面所说的内容来看。《自释》“出生正法甘露妙味
,除遣一切邪分别相,成为一切众生亲友”,这句话有四个内容,说的是佛的四身。(注
2)
会说我们具有如来藏—空性,我们的心性是空,透过修道谛,至初地时会变成灭谛,
这个灭谛再发展上去,成佛时称无住处涅槃。因此,在修菩萨道时,有灭谛与道谛,至成
佛时,道谛会变成智慧法身—属于心法,灭谛会变成自性法身—属于常法。佛的色身部分
分报身与化身,报身是如我们常见穿戴缨络的观自在或度母等,化身是如世尊这样的佛。
所谓的报身是指福报之身—可以享受自己福报之意。报身的弟子都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所以说法时就可以倾囊相授、尽情发挥;化身就要看弟子的根器,跟不同的众生讲不同
的法,是应化机而生,也就是,报身的说法对象有限,化身说法对象则涵盖广泛。
我们的身体由父精母血而来,心是从前世而来,二者(此世的身体和心的续流)是分开
的。佛的色身不是如此,色身是智慧形成的,本质是智慧,所以是来自于法身。因此,心
透过灭除染污的部分达到灭谛,因为清净所有的染污(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智慧达到最
究竟的情况,这个智慧再产生出报身与化身,所以报身与化身类似法身的果。
《自释》中“出生正法”是描述法身,因为其他二身(报身、化身)是从他(智慧法身)
出生;“甘露妙味”是说报身,因为报身可以恣意说法,说的都是甘露妙语,不必观机而
说法;“除遣一切邪分别相”是说无住处涅槃(灭谛、自性法身的一分),因为遣除了一切
烦恼障、所知障(诸佛如来究竟断尽诸烦恼障、所知障故,名为涅槃);“成为一切众生亲
友”是在说化身,“一切众生”表三乘的一切众生,因此《自释》的这段话说了四身。
说“为利有情愿成佛”,成就怎样的佛?就列举了这四个。虽然想成就像世尊一样化
身、想成就报身、想铲除所有的邪分别达无住处涅槃,这些希望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最
好的是“出生正法”,即想得到一切遍智(正遍知的智法身,或说无上正等菩提的正等觉)。
说“愿成佛”时,第一个就是要想达到遍智(无上智、一切种智的遍智)。圆满地说,
就是把“出生正法、甘露妙味,除遣一切邪分别相,成为一切众生亲友”四个内容加入。
《现观庄严论》清楚地说到,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才是菩提心。
《自释》这段文说希望众生都懂空性,这个想法类似“为利有情”。后面所说的—希
望得到佛的四果,这个想法类似“愿成佛”。
也就是《入中论》将菩提心定义的二个部分分开来说,在此处说了一半,在后面说了
另一半,二者若不配合来看,就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但是月称菩萨引《法遍行经》“如自
所了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菩萨所发此心,名菩萨菩提心”,说这就是菩提心,因此
我们解释时要说:这个是菩提心的一方。也就是菩提心要有二方,一方是利生,一方是想
成佛,二方面加起来,以利生的动机想成佛,才是菩提心。
很多经论在描述菩提心时,会一直阐说利生的部分,如此处月称菩萨所说的一样,但
这并不是真正的发心;有时候则会一直阐述佛果的部分,如《广论》讲述四因四缘时说,
见到佛菩萨的功德就很想成就佛果,说这个就是菩萨发心,但这也不是真正的发心,只可
以说是菩提心的一部分。
所谓利生就是前面说的,要引导他人至解脱道、成佛道,其他的不是利生。
此处“希望众生都能了解空性”,为何是利生?因为它和解脱道、成佛之道有密切关
系,但是这个只是例子之一,同样的情况,在《般若经》中也有。如希求让众生都行布施
波罗蜜多等六度、希求众生都得涅槃之果等,这种希求就是利生的心。而很希望众生得涅
槃,很希望众生行六度等,用其他的方式都行不通,只有自己成佛才有办法达成。
我们为何要成佛?因为佛也不是全能的,如果佛也是全能的,已经成就了很多佛,不
需要我们成佛。因为众生与诸佛的关系都不太一样,有些佛可以调伏的有情,有些佛不见
得能调伏。
例如在因地上,二个人相互有违缘,是累劫的对头,当二个人都成佛了,这尊佛的弟
子就不能去依止另一尊佛,会有违缘产生,这些细微的因缘十分奇特。这个在般若乘中未
宣说,但在密续中有宣说。因此,因为有些众生与诸佛没有缘,使他们未被诸佛调伏,或
许我们与他们有缘,当我们成佛时,就有办法调伏他们,所以我们要成佛。
如前所说,利益有情的方法是得到遍智,有了遍智就有能力、技巧调伏其他众生。可
是仍会有人发心追求各式各样的化身,想以其化身度脱从色究竟天到地狱的众生。也有人
想如阿弥陀佛一样,希望自己能成就佛国净土,其中的众生都具有五神通,听懂一切法,
因为生在那里的众生都成为圆满的根器,如此说法也较为容易。
虽然想法上有各式各样的发愿,但是重点仍在于遍智(一切种智的遍智),如果缺乏了
遍智这样的内涵,光是追求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等,就会有追求明星的感觉。所以为利有
情愿成佛的想法要由遍智去思考,在此之上,再有成就报身、化身的想法就会很好。
(自释)
菩萨正因,即此悲心、无二慧、菩提心之三法。如《宝鬘论》云:“本谓菩提心,坚
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远离常断二边的智慧)。”
(疏)
安立此三为菩萨正因,是《宝鬘论》意。彼云:“若自与世间,欲得大菩提,本谓菩
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此但说为菩提(无上正等菩提的佛果位)之根本,未直说为菩萨之根本。然根本即最初
义,以彼以三种正因为最初,故知即是菩萨之正因。又说三法为菩萨因者,在观察声闻独
觉既从佛生,诸佛从菩萨生,则菩萨复从何生,故知非是能建立因,乃明菩萨之能生也。
如是立此三法为菩萨因,其最初得名菩萨者,是否指最初入道者而言?若谓是,则不
应安立大乘发心为彼之因,以初发彼心者,即立彼为菩萨数故。亦不应安立不依二边智为
彼之因,以诸菩萨要先发世俗菩提心,而后乃学菩萨六度行,要学般若波罗蜜时,乃学不
依二边之智故。若谓否,则与所说如初月及如药树嫩芽之菩萨皆成相违。
答:不许后说。虽许初说,然无前二过。以菩萨前导之发菩提心,意在修学发心,非
谓修成之真实发心。此如尝蔗皮及皮内之汁味。若但发宏誓,为利一切有情故,愿当成佛
,此乃随言作解,如尝蔗皮之味(甘蔗皮式的发心),虽此亦名为发心,然非真发心。若依
修菩提心之教授而修,发生超越常情之胜证,如尝蔗浆之真味,即真发心。《劝发增上意
乐会》即依此义密意说云:“爱乐言说如蔗皮,思惟实义若真味。”
(记)
“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其实仍不是菩提心,因为尚未达到一定的心量。菩提心是一
种任运而起的心,也就是“任运而起地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才是菩提心,生起此心时即
入大乘资粮道。
任运而起的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或说蔗肉式的菩提心。先前,一直思惟众生的
苦,然后生起“我要成佛”的心,虽然这种心的力道很强,且“为利有情”、“愿成佛”
二条件都具备,但是因为想法上仍是经过造作、努力而得,所以是蔗皮式的菩提心(造作
式的菩提心);不加思索、任运而起的,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对菩提心的掌握非常重要,因为经论中有关菩提心的描述非常多,如此处“如自所了
达法,愿诸有情皆能通达”,说这是菩提心等,类似的情况很多,但是这些都要当作是不
了义,是在说某一部分,不是完整的菩提心。仔细认识菩提心的话,在般若书籍,如《八
事七十义》就提到菩提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先了解何谓“道”(“地”)?何谓“大乘”?字义上,乘是扛、承载之意,承载一切
有情即是大乘,只扛着自己的利益,就是小乘。若是解脱,乘就是能承担这样的利益,将
你带到有利的地方。道就像世间的道一样,能带我们出三界轮回。地如世间大地能生万物
,万物都依赖地,同样,大小乘功德都依此生长上去。
道、地与乘是相同的意思,都在讲一种心,但是这些都是字面上的解释,完全不准确。
定义上,道是任运而起出离心所摄受的智,小乘道是任运而起出离心所摄受的智(道)
,大乘道是任运而起菩提心所摄受的智(道)。
菩萨、佛是拥有大乘的行者或成就者。佛、菩萨与大乘,是拥有者与被拥有的关系,
如为利有情、为自他成就佛果的希求,这种希求是希求者—菩萨所拥有的。菩提心是为利
有情愿成佛的心,具有这种心的人都会如此希求,心相续中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除了这
个希求外,此有情的心中还有大悲心、空正见等,这些也是道(或乘、智)。
道的定义中,“摄受”的意思是相互提携,即出离心增长时,其他的智也会增长,其
他的智增长时,出离心也会增长。如修无常时,出离心会一再增长,修出离心时,修无常
的心会增长,这二类就是相互提携(摄受)。
我们会有三种心,善心,烦恼的心如贪、瞋、痴,还有无记的心,如吃饭时的心等。
大、小乘行者比起我们来说,他的心相续会多一个部分—道。即行者心续中会有一般世间
的善,也会有烦恼、无记的心,但是他还会有道,道也是善心。成阿罗汉后,就不会有具
烦恼的心这个部分;成佛之后,具烦恼的心、无记的心都不会有。
说“出离心所摄受的智”意思是,有一部分的心不被出离心摄受,如吃饭时的心,出
离心发展与否都与它无关;有一部分的心不仅不被出离心摄受,还与之对抗,如烦恼,出
离心越是发展,烦恼的部分就越少;而有一类的心,与出离心有相互提携(摄受)的关系,
这类的心就是道。
道的名称琳琅满目,有四念住、四神足的说法,也有四谛十六行相、十二缘起的说法
,也有资粮道、加行道等的说法,有的是用阶段取名,有的是以某种原因取名。有关道的
内容,整体上说来,小乘五道所修的就是四圣谛,大乘五道十地所修的内容就有很多。
菩提心(大乘世俗发心)的定义是,与自身的助伴─为了利他而缘圆满菩提的欲乐心所
相应而生,大乘道入门之道类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识心。
一、(第一个)“大乘”:菩提心与道的关系为何?
大乘道即是由任运而起的菩提心(为利有情希求无上正等菩提的心)所摄受的智,没有
被菩提心所摄受就不是大乘道。什么时候入大乘道就看什么时候生起任运而起的菩提心。
一个人可能会修悲心、利他心、布施等,但是在没有生起菩提心之前,那些就都只能
是功德而已,不是道(地、乘)。如在任运而起菩提心未产生前,修悲心会帮助引发菩提心
,修造作式的菩提心也会帮助悲心的发展,但是这个悲心不是道;若修出任运而起的菩提
心,此时悲心也会成为大乘的道(智),同样,若有出离心等也都会成为大乘道。
二、“意识”:只要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都是菩提心吗?就谈到第二、三
个条件。如佛的眼识也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王,为了遮除佛的眼识等是菩提心
,所以加了意识此一条件。又,会有一些心所,如与菩提心一起的五相应心所,或为利有
情愿成佛的欲心所,它们虽是具有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想法的心,但是都不是心王。
三、“大乘道入门”:佛陀的空正见也有菩提心的功能—也有希求成佛的想法,即具
备了菩提心定义的一部分,可是我们不能说佛陀的空正见就是菩提心。虽然佛陀的菩提心
和空正见的功能很像,但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空正见就是空正见。为了挡住佛陀的空正见
是菩提心的情况,所以才讲“大乘道入门”。
四、“道类”:前已释何谓“大乘”,何谓“大乘道入门”。有菩提心就入了大乘,
没有菩提心就是退出大乘或没有得到大乘,从资粮道到佛果都有菩提心,但是菩提心是否
都是入门?也不是,得了菩提心的第二刹那到佛果的菩提心这些就不是入门,如加行道的
菩提心不是入门,佛陀的菩提心不是入门,如果佛的菩提心是入门的话,就会成为一定要
成佛才会变成大乘。所以讲菩提心的条件时必须说,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一个入门的道,
以及跟它类似的道。所谓类似的道,就是指第二刹那以后的道,其虽不是入门,但是与入
门的道类似。
因此,简单地说,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是菩提心,但是仔细说什么是菩提
心,就要加上这四个条件。
四个条件中,第一个“大乘”是为了挡住蔗皮式的菩提心,“道类”是为了将资粮道
第二刹那以后的菩提心纳入,其他二个条件(意识、大乘道入门)则是圆满“任运而起为利
有情愿成佛的心”句子本身未表达出的内容,所以说菩提心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
的主要意识”是较为圆满的说法(“主要”要表达心王)。真正的菩提心定义讲起来很拗口
,先记住这样的说法,以后再去对照真正的定义理解。又,虽然透过定义的简别能清楚地
标示出菩提心,但是要理解菩提心仍要透过正文一连串的内容。
所以,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是菩提心,也就是具有此心时,行者就变成菩萨
。问:菩提心是菩萨的因吗?答:不是,因为具有菩提心与成为菩萨同时,所以菩提心不
是佛子因。问:但是,月称菩萨说“菩提心是佛子因”?答:《入中论》礼赞文的“菩提
心是佛子因”(或“此中的菩提心是佛子因”),讲的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包含蔗皮式
与蔗肉式的菩提心。即如修知母、念恩、报恩等至增上意乐,接下来会修菩提心,此时有
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可是不是任运而起,一直训练到使其任运而起,就真的变成菩萨。
但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都是菩萨的因吗?也不是,因为佛也有这个心,但是佛的这
个心就不是菩萨因。因此,礼赞文的菩提心的界限是从众生到佛地之前。
(疏)丁二、明彼亦是菩萨余二因之根本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