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佛法的基本架构“四圣谛”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18-10-17 17:03:32
不论你学习的是巴利语或者梵语的传承佛法,这当中非常重要的是你必须把所学的佛法完
整的架构在“四圣谛”上,因为导师世尊一开始转法轮就说到了“四圣谛”,也就是说,
佛弟子把所学习的佛法,关注的焦点放在他人及自己的离苦得乐上。
所以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你应当先从自身的经验上去了解什么是苦?什么是“苦谛”?
“苦苦”以一般的人包含畜生都不想要的;而“坏苦”一般而言是世俗追求的目标,而对
佛弟子而言,必须从自身的经验去体会到五欲的受用,这些的受用是具有变异的特性、无
常的的特质,只要具有无常、变异的特质,他的本质上就会是苦,但只要你颠倒的认为“
坏苦”是乐的话,那么对于“坏苦”就不会有出离的想法。以“坏苦”而言也是外道要出
离的,外道借由出离欲界,进入色、无色界,然而佛法上不共于外道的是对于“行苦”的
出离,而“行苦”对一般人来说更加困难,我们很难认知到因为业与烦恼下不断流转的这
种轮回大苦,这些是苦谛的内涵。
在了知到我们所面对的苦苦、坏苦与行苦下,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止息这样的状态?
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到我们面对的苦,他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造就了现在这种令人不
满意的状态?是“业与烦恼”,也就是集谛。当然许多的人并不认为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麻
烦是来自“业与烦恼”,这当中也包含了许多的佛弟子并没有这样的认知。当然我们可以
很坚定的告诉你,修学佛法所有焦点都应放在止息“业与烦恼”,因为只有止息了“业与
烦恼”,才会真正的止息了苦,才是真正的解脱,才是真正的涅槃。
也就是所有导师世尊的教法都放在怎么去止息苦、怎么去断除“业与烦恼”,断除那些造
成苦谛的因缘,这就是道谛的内涵,也唯有透过道谛的修学才能让我们断除集谛,成办灭
谛。那么,导师世尊在道谛又说了些什么?从巴利语传承与梵语传承中导师世尊说了种种
的道谛,这些的道谛由于深浅的不同,可以适合不同种姓的有情,让他们在依教奉行的过
程中获得了自身苦的止息。
对于那些没有智慧,并且偏执一方,无法以正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导师世尊对于不同根器
弟子所给予不同的教授,并且把所偏执的内容拿来造成不同传承间的冲突与矛盾,这是佛
弟子应该深思及警戒的。你当然可以因为自身的根器认为某一部分的传承是非凡的、令人
赞叹的,但这同时,对于其他传承给予同等的尊重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同样在导师世尊的
教法上真正的获得苦的止息,不是吗?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0-17 17:13:00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8-10-18 19:01: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