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止观:于彼所缘如何安住--破有过规 (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0-16 20:37:46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十五〈奢摩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然能时时忆念所缘而修者,必须有力、相续运转正念之因,故应修念。如《声闻地》
: 云:“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
: 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授、教诫
: ,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于此所缘,正念流注,随转安住。”
: 《辨中边论释》云:“言念能不忘境者,谓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语。”故修正念
: ,为于所缘灭除忘念。能灭之明记所缘者,谓所缘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譬如恐忘所
: 知少义,数数忆念,即难失忘。
: 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于所缘境摄心不散而正观察,是生有力能觉沉、
: 掉正知方便。若谓此等皆是分别而遮止者,应知难生有力正念、正知。
───────────────────────────────────────
■ 释义:摘自《2007奢摩他讲记》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后面要引<声闻地>,《辨中边论释》来补充说明,这二段经文要成立前面所谈的。
缘取对境专一安住时,在中间的段落应当把最初开始所缘的对境的状况再回忆,就像中间
要用正知去检查,同样也要用念力再回忆初始所缘的对境,在前面谈到再忆念有二个功效
。要成立这个主张,就引二段经文来说明。
如<声闻地>云﹕“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
令心相续,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
师获得教授、教诫,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于此所缘,正念流注,随转安住。”
<声闻地>云,专一安住的等持,心一境性要具足五个特色:
1)数数随念,2)同分所缘流住,3)无罪,4)适悦相应,5)令心相续,即令心持
续而安住。
作到这五个条件名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
何等名为数数随念?什么称为再三随念呢?“谓于正法听闻、受持,从师获得教授、
教诫,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安住的行相再三出现,“于此所缘,正念流注,
随转安住”。
<声闻地>谈到专一安住的等持具足五个特色,第一项就列了这个特色,要再三地回
忆起来。
《辨中边论释》云﹕“言念能不忘境者,谓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语。”
不要忘记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再三忆念、再三回忆就不会忘记,也就是数数随念。
这二个引文所要成立是前面维护忆念具有威力,念力始终存在,还要能够运作的非常好,
要在中间的段落,再三地回忆开始的情况,念力就会有力量。<声闻地>是无著所写,《
辨中边论释》应该是世亲菩萨所写。
<声闻地>所讲五个条件,做个猜测性的解释,若要妥当解释要根据注解,现在,在
无法根据注解解释的情况下,大致做个解释,虽然大致的解释应当也是类似不会太离谱,
譬如我说东方那个方向,就算不是正东,也是八九不离十,不会偏太远,像这种情况下来
作解释。
首先是“数数随念”,这是指随念初始的所缘对境,最初时缘取的对境,心安放在上
,之后开始观修,正如开始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要再三回忆,至尊仁波切之前解释过了,
即再三回忆初始的情况,这样做,念力本身会有威力,因此对专一安住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过来“同分所缘流住”,专一安住在同分的所缘上,同分是指相类似者,即缘取对
境心专一安住其上,当然这样做非常好,但是有时候专一安住的对境相类似相随顺的对境
,同分就是同类似,也是可以的。
譬如专一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和补特伽罗无我相类似的五蕴无我,安住在此观修也
可以。因为就无我的原因它们是一样的,或者就无我而言,情世界是无我,器物世界也是
无我,一样都是无我,还是在无我上,缘取这部分来观修,这些都属于相类似。虽然专一
安住在补特伽罗无我上,但是缘取五蕴无我也是可以,器世间也是无我,情世间也是无我
,这样也是可以,这些都是相类似的对境。这个相类似的对境不能说已经离开对境,因为
是相类似的对境,这时候心还在自主的情况下,因此不能说它散乱到别的对境去。
因为是相类似的对境,因此在缘取相类似的对境上专一安住时,这个对专一安住还是
非常有帮助,因为心还是专一安住在对境上,只不过这个对境不是那个对境,只是相类似
的对境,但是对心的专一安住还是有辅助的力量、有帮助的力量,所以这个可以用的。
后面“令心相续”,就是持续安住,这不是专一安住在相类似的对境上了,不能是相
类似的对境,就是这个所缘的对境,心能够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在上面持续地安住。就
持续安住而言,这当然是一个专一安住的办法,能持续安住的话就能够达成专一安住。
其次第三个“无罪”,即不能去观察思惟对境的毛病,因为若去观察思惟对境的毛病
,心识会和对境分开,譬如缘取导师佛陀的行相来观修,然后去思惟导师佛陀有这个毛病
、有那个毛病,内心不会朝向这个对境,因为不喜欢,他有毛病,所以内心不会朝向这个
对境,不会安住在这个对境上,内心会跳过去会排斥而离开,这种观修不行。缘取对境时
应该是无罪,不能够思惟他的罪恶过失的部分。
该怎么做呢?应该反面的部分,所以称为“适悦相应”,适悦是很高兴,就是应当去
思惟对境的功德,从功德方面去看,因此内心产生喜悦,内心产生喜悦,对于专一安住在
对境上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缘取导师佛陀身体的行相,之后思惟他的功德,内心产生高兴
喜悦,在高兴喜悦的情况下会对专一安住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思惟对境的罪业对于等持的
观修造成干扰,反面思惟它的功德会让内心产生喜悦,对专一安住就有帮助。
再三随念的方式,<声闻地>解释到,“何等名为数数随念”,“谓于正法听闻、受
持”,对于正法自己读书了解意义把它记在内心里。听闻、从别人那里听到以后,了解意
义把它记在内心。“从师获得教授教诫”,上师开示的教授口诀,教授的意思是指从上师
那里得到,譬如书里有些词句有些特别的意义,可是到了上师那边,上师特别讲这句话的
意义是这样、是那个样子,特别做了解释,这种解释就是从上师那里得到口诀、教诫。
大家学习七支里面有谈到教导的教诫和随示的教诫。这里谈到教授和教诫是指二种,
从上师获得教授、教诫,一个是随后开示的教诫,一个是教导的教诫,教导的教诫是指功
德已经得到的部分使它不要衰损。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功德,透过这个教导之后,他马上
就得到功德了,这是随后开示的教诫,所以教诫分成这二种情况。
“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诸相现前”,以此之故由于前面所讲的自己阅读教法,记住法
义的内容,从上师听闻教诫,由这些原因,令其定地诸相现前,现在所了解记住的法义,
要入定安住在其中。在安住其中前,要先去把这些行相,在内心好好的思惟。
“于此所缘正念流注随转安住”,就是把前面的法义,上师那里听闻的法义,要入定
在这些内容中。但是在入定之前,先要在内心思惟这些内容。这里有一个诸相现前,“相
”就是念头,妄念的意思。有内心的思惟,所以有妄念和无妄念的情况下,妄念就是思惟
它的行相,在入定前,要安住在这些行相,可是未入定前,念头要思惟这些行相,要使这
个行相出现,把它想一想,所以于此所缘,于我所要入定的行相,要先思惟,对这些所缘
的对境内容要“正念流注”,忆念的力量要放在上面,再想一下,所以这个意思是指让所
缘的行相,再思惟它。所以这是指再三回忆,数数随念的意思。
再三随念,<声闻地>讲得非常明白,至尊仁波切所要说明的内容在<声闻地>里有
解释到数数随念,意思非常明白清楚。可是《辨中边论释》就不是那么明白,《辨中边论
释》里谈到忆念忆持,就是不忘对境,“谓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语”就讲这么短,内
容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其内容就有必要再作解释。
故修正念,为于所缘灭除忘念。能灭之明记所缘者,谓所缘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
。譬如恐忘所知少义,数数忆念即难失忘。
意思是再三思惟,一般讲我们希望不要忘记,对于所学的教法,上师的教诫不要忘记
,怎样排除掉忘记呢?把忘记排除掉的方法,就是再三思惟、再三回想,就能不忘记,就
能把忘记排除。故修忆念是为于所缘灭除忘念,缘取这个对境,可能会忘记掉,要把忘记
灭掉,其方法是内心再三忆念、再三回忆。所以能灭的力量就是明白的记住,明白的回忆
所缘的对境。
“谓所缘意言,即是数数作意所缘”,《辨中边论释》的句子谈到忆念,就是不会忘
失对境,是指能不忘记住心教授。意言的意思内心再三讲话,意言就是心意的语言,意言
即是数数作意所缘,意言就好像内心在讲话,就是指我的内心数数作意所缘的对境,数数
作意所缘对境就是内心再三思惟对境。
这个句子有点像中国人所讲的话,中国人会讲我的内心告诉我自己,我的心这样讲,
我的心告诉我这些话。西藏人这样讲就有点奇怪,意言就是心意言语,好像心意开口说话
一样,但是这里并不是说心意开口说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内心去思惟住心的教授,内
心再三去思惟也就是数数随念,所以缘取对境后可能会忘失掉,我要把这个忘记排除掉,
能灭的方式就是明白地去想它,再三地想它。再三地想它,就不会忘记。
鼓励词的意思就是不要忘记所缘,不要忘记所缘的对境。不要忘记啊!这句话好像是
内心在告诉自己一样,所以这是一个鼓励词,即是对于所缘,要以念力安住在上面,再三
思惟,不要忘记!这是个鼓励词,好像自己内心讲的鼓励词一样。如何使内心一直维持安
住在所缘对境上?继续维持的方式就是再三思惟它,回忆它,好像是内心讲这句鼓励词,
再三去思惟不要忘记它。
前面的引经据典是《辨中边论释》的引文,之后至尊仁波切做了解释,这个解释要成
立出前面所提出来的主张,就是在中间的段落应该将前面的内容再三思惟,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的功效就是能够维持忆念,这是一个方式,所以在中间的段落要运用正知作个检
查分析,同时在中间的段落也必须再回忆前时的所缘,回忆前时的所缘功效在哪里?必要
性在哪里?<声闻地>和 《辨中边论释》都有解释,其中 《辨中边论释》的句子,至尊
仁波切也作解释,看了就能了解。
在《辨中边论释》谈到这是维持念力的方式,念力缘念不忘对境,用念力一直安住在
对境上不要忘记,如何使忆念的力量继续维持下去?这个方式就是在中间的段落,再回忆
刚开始所缘的对境的行相,透过这种方式念力就能够维持,这样就能达到不会忘记所缘,
所以不要忘记!这是个鼓励的词。意思就是指再三去思惟对境,再三回忆就像前面谈到的
数数随念,同样的意思,这是指中间若把前时所缘再回忆这种方式,是让忆念能够维持下
去的方式。
故怎样就是要把前面讲的都当作原因,前面讲了二样事情,(一)就是中间的段落要
用正知来检查,(二)不仅如此在中间的段落还要回忆前时的所缘,这二件事情在中间的
段落要作,这已明白说明了,把这个说明当作原因,至尊仁波切前面谈到,中间要做的二
件事情。要特别说明这二件事,主要是为破除对方的主张。
对方主张正在进行观修时,不作任何检查思惟、不能作检查、不能作分析,若在观修
时,中间的段落作检查作分析,就是有其他的想法。若有其他的想法对观修会造成打扰,
因此观修时不要作任何思惟,也不要再进行检查。
针对对方的主张,至尊仁波切予以破除,所以前面才解释这些内容。在观修中还要进
行检查,不仅要进行检查,中间的段落还要回忆起前时的所缘。这个在观修的场合等于是
一个新的想法。就对方的主张来讲,在观修时不应当有这些新的想法,因为新的想法会打
扰心。用正知去作一个检查到底有没有安住?这个当然是一种打扰,回忆起前时的所缘不
是对我现在的观修变成一种打扰吗?所以这些都不应作,对方的主张是这样的。
但至尊仁波切提出前面谈到这个解释,这二种主张。不去打扰内心这是不可能的,因
为正在观修时,要运用忆念的力量去回忆起前时的所缘,同时还用正知去把内心的情况再
作个检查分析。这些都要作,若不作的话,具有力量的忆念不能产生,具有威力的正知也
不能够产生。若这二项不齐备,有威力的等持就不可能产生。若这些都不作,当然不可能
变成正式有威力的等持,因此中间这些都要作,前面做了这样的解释,是为破除对方的主
张。
中间的段落再思惟、回忆前时的所缘,这样作的话就会产生有力的忆念,中间的段落
用正知把目前的情况检查,沉没和掉举有没有出现?这样作检查的话就会逐渐形成有力的
正知。在形成有力忆念和有力正知这个方面,中间要做这些事情就会很有帮助,因为中间
以正知再检查,这个正知检查的能力就会变得非常灵便。
前面有解释中间以正知来作检查有二个必要性,其中第二个必要性为“亦能速疾了知
沉掉”,就是能够很迅速的查知沉没和掉举要出现了呢!那就表示正知的力量很强,它作
检查时很灵便很灵巧立刻能察觉,这是因为再三检查,所以沉没和掉举即将要出现,马上
就被察觉、马上被抓到,那就表示正知的力量很强,非常灵活有力,所以沉没和掉举一靠
近马上知道。沉没掉举还没有出现即将要出现的征兆,它马上就察觉到了。
若沉没和掉举已经出现了才察觉到,这个正知不算很有力量,沉没和掉举都出现了才
察觉,这个就不可以了。应该是沉没和掉举没有出现,可是它即将要到来有一些征兆,这
个征兆由正知去察觉立刻就察觉到了,就表示正知已经很有威力。
因此,在中间的段落,应当把前时的所缘一再回忆,这样作对形成有力的忆念很有帮
助。中间用正知作检查,这样对形成有力的正知很有帮助。若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二
者要形成的话,要用什么方式来做呢?就是中间的段落把前时的所缘再回忆一下,中间的
段落用正知一再作检查,这样作逐渐就会形成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
对方主张在观修时二者都不需要,中间时不必作检查分析。若这样的话,不必再回忆
,那有力的忆念、有力的正知就不能形成。有力的忆念、有威力的正知不能形成的话,就
不是合乎条件的等持,所以对方的主张,其禅修方式有错误,因为在观修时不作任何的思
惟、不作检查,这种解释方式有错误,因为这种等持,不是正式的等持。因为有力的忆念
不存在,有力的正知不存在,故非合乎性相的等持。
后面的内容唸一下就容易了解,至尊大主谈到内心要产生合乎条件的等持,明白地说
,它的方法不能有一点差失,有一点闪失就变成其他的博士的主张了,其他的博士说正式
观修时不要作任何检查分析。内心不作任何的思惟,这个主张好像讲得很对!但是其实似
是而非,就至尊大主的主张,不但要进行回忆还要进行检查!因为这是产生具足条件的等
持很大的帮助,这是甚深的开示,是很正确的观修方式,所以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解了。
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于所缘境摄心不散而正观察,是生有力能觉
沉、掉正知方便。若谓此等皆是分别而遮止者,应知难生有力正念、正知。
故若时时忆念所缘,是生有力正念所须 — 必须的方式。于所缘境摄心不散而正观察
,是生有力能觉沉、掉正知方便 — 是生有力正知的方法。
若谓此等皆是分别妄念而遮止者,若把回忆前时所缘和用正知去检查分析,当成内心
的念头分别心,因此把它排除掉不作,这个说法有点笨。它本来很有帮助,对产生纯净的
所缘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却把它当作毛病来排除。把有益者当成有害者,而把它排除,那
就要知道后果了,应知难生有力正念 — 忆念 — 及正知。要了解,以后修等持所需产生
的有力忆念和正知,大概就非常困难。产生有力的忆念和正知的方式,应该要作检查,要
作回忆的,你说它不好,要把它排除,当然就不能生有力的忆念和正知。
酉三、示修时量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