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14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9-30 17:20:29
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一位童子问:“会不会有那种情况,他有信愿,没发菩提心,可能他现在病得很苦,
只想赶快找个地方,在那边享福,假如这样是不是也不能得生净土?”
安安老师回答说:“照《往生论》讲,假如你没发菩提心,只是为了自己要享受到极
乐世界,这样的心,不能往生。”
关于这位童子的向题,末学的回答是:“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请大家别忘
了这主要的原则。只要他真的信佛力,信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又有能力可以救他,他又愿意
让阿弥陀佛救,真的愿意舍娑婆去西方,这样念佛就算是信愿具足,就必定能往生。请大
家注意,末学这样的答案,和安安老师所说的,有没有矛盾呢?
关于这位童子的问题,末学在这里念二段印光大师的开示,您就可以了解,这种状况
可不可以往生。印光大师说:
“若志诚恳切念佛,求生西方,无论什么人,都好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唯有不生信,不
发愿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愿,无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
。譬如坐火轮船过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家的本事。”
所以您所问的状况,如果是符合印祖说的条件,是可以往生的。再请看印祖还有另外
一段开示,说:
“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愿生西方须以菩提心为本,则可冀高登上品;若只有愿生心,
无菩提心,则功德微劣,难登上品。”
这是说,同样愿生西方,如果以菩提心为本的可以登到上品。如果愿生西方,只是为
了自己,没有菩提心的,那么功德微劣,难登上品。我们综合以上两段开示,答案应该是
:可以往生,可是品位不高。就像《十六观经》所讲的,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往生的例子。
他的品位是下下品,不过,还是往生了。
请大家回想一下,记不记得蕅祖说过:“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我们等一下再解
释为什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蕅祖强调“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这段文,大家
都念过七次了,应该记得。蕅祖说:“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就是说:由信愿出发
,执持的名号才能算是“正行”。如果不是由信愿出发的持名,那还不是正行喔!好,我
们讲白一点,就是信和愿,两个都具足了,就等于是发菩提心。深信和发愿加起来,就等
于发了无上菩提心了。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信愿要去西方,那就不能说他没有菩提心
。像这位童子所说的,一个病人,病得很苦想要赶快脱离痛苦,去西方,这就是已经“厌
离娑婆,欣求极乐”啊!这就是“有愿”啦!
临终病苦,信愿还在,真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
大家可不要以为这个很容易喔,因为一般病人,如果很苦、常常会想要自杀,想要自
杀就是只有厌离娑婆并没有欣求极乐啊,因为自杀是会更苦,会极苦不会极乐的。而一个
病人,如果很想离苦,而他会采用念佛求生极乐的方法,他就已经具足“厌离娑婆,欣求
极乐”。
大家可以观察,一般人,在这种节骨眼,多半会去求医生啊,求密方啊,要打吗啡啊
,或者去求生机饮食疗法啊……那么这种心,就只是在欣求娑婆世界暂时的麻醉,并不是
欣求极乐,想永远快乐。欣求极乐、永远的安乐,这可是很难得的喔,所以,如果,像这
位童子所说的,有这样的病人,他是求生西方,其实,他的心已经和一般人所求的:求医
啦,求暂时麻醉,不一样了!
这心中所欣求的不同,就是眼光和智慧有差距了。他能了解自己的处境,知道该欣求
极乐,而不去求暂时的止痛,就是有智慧、有眼光,看得出轻重缓急喔!大家可别轻视这
种“大病临终时,愿意放下身体,专志求生西方的举动。”
大家且先不要去评论他,是为自己而发心呢,还是为众生而发心,大家先老实的反省
自己。反省自己打坐,脚又麻又痛的时候,或者是有病、痛苦的时候,是不是一苦起来,
心就不由自主的跑过去,抱住那个痛苦的地方,很难以放下?就算上课都有听说过,身体
是幻化的啊,是当体即空的啊,可是却离也离不掉,放也放不下;所以结果多半是把佛放
下,把佛丢掉,而不是把身体放下喔。大家检讨一下,当痛苦袭来的时候,自己会不会想
到是为众生求生极乐呢?还是专心只想着自己的苦呢?可能很难去想什么众生吧!
一位法师说:她觉得人大多是喜欢痛苦,不喜欢快乐:我们可以观察,大多数的人是
选择专心去感受痛苦、专心执著身体,这不是喜欢受苦啊?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专心念佛喔
!像那天,末学打电话告诉安安说:MD已经录好了,请问她什么时候能拿?她正好在扎针
,她就专心注意著自己的针,那末学知道他人不舒服在扎针,就一直劝她要提起念佛喔,
跟她说:“你这个时候不念,一生所学的都是白学。”当时她的心很专心的放在自己手上
所扎的针,很专心的在注意自己的头晕。平常她是说:“要选择往生。”但是到时候她的
选择,还是念自己的身体。
大家听了可不要生起轻慢心喔,说安安怎么那么糟糕呢?我们讲这段的目的是请大家
不要太掉以轻心,因为其实安安老师平常可以说,比我们认真学佛了,但是很可惜,到了
关键的时刻,还是选择丢掉佛,丢掉法,丢掉往生的愿。她还是选择注意扎针,专心去受
苦。
所以蕅祖劝我们不要当作太容易而散散漫漫的不精进不鞭策自己啊!“勿视为易而漫
不策勤。”
平常都说要往生,然而境界现前的时候,还是胡里胡涂的,也不知道自己所选的就是
没有“愿”的举动。安安老师尚且这样了,何况我们不如安安老师的人呢?胡里胡涂的,
都是要等中阴身超度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临终真的能够坚持信愿往生西方的,实
在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呀!病得那么痛苦,临终胡里胡涂的,信愿还在,那真是很了不起
很了不起呀!
往生信愿和菩提心相应的问题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我们的重点,是要说明,为什么深信发愿,就算是无上菩提心。我们曾经讲过,菩提
心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三者的结合,现在就来分析,往生的信愿,和菩提心的相
应,也就是信愿和大智慧、大愿力、大慈悲的相应。
如果有病人到临终真的很想去西方,又真的能念得出佛来,那么,他的“智慧”就是
看得破身体和娑婆世界,这可不是普通智慧哦。这样的一念,就是有觉悟啦!否则身体不
是这么容易看破的啊,娑婆世界不是这么容易看破的啊。而他的“愿力”,就是放得下整
个娑婆世界啊!而且,放得下身体哦,这可是很大很了不起的力量哦!我们可不要随随便
便地说:他是什么为了自己啦,没有为众生的菩提心啦。其实,人家的智慧和愿力,提得
起来,就是超过我们了!他真去得了西方,还怕不能成佛度众生吗?
再说到,他能够相信佛有大慈悲、有大能力可以救我。前面我们讲过,如果吃得下三
碗炒面,就表示他有相当能吃的胃口啊,对不对?现在我们就把炒面代换成慈悲和佛力,
请大家注意听哦,“吃得下大慈悲,就表示有能吃的胃口;吃得下佛力,就表示有能吃的
胃口。”这样说对吗?意思就是,信得过大慈悲,就表示有能信的心啊!也就是说心中有
相应相当的慈悲呀!否则怎么信得过呢?怎么能不怀疑呢?
能接受佛力,能接受得下来,就表示有能够“肯定大力”的心,有那么大的胃口啊,
否则一定会怀疑的。怀疑说:“敢有影(真有可能)(台语)佛祖对我那么好吗?”“敢有影
他能救我吗?”“我平常和他不熟识,到时叫他不知会歹势(不好意思)吗(台语)?”也就
是说,会怀疑:“真的有什么叫做阿弥陀佛的会对我那么好吗?”“真的有什么极乐世界
那么便宜可以去吗??”“真的有什么佛力可以救我吗?”
所以说,到临终的时候,一个信愿念佛的实际动作,它的底下必定有不可忽略的大愿
力、大智慧、大慈悲,这也就是菩提心啊!这就是对于自性佛的肯定啊!而以实际行动来
表达啊!大家看,水面浮出来的冰山好像只有一点点,其实水下面的冰山很大,直通到海
底啊!临终的那一念,好像是浮出水面的那一点点冰山,其实那一念念佛,就是起自于整
个佛性的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绝对不是偶然的。
很可能,这临终的病人,他并没有时间想这么多理论,也可能他这一生,没有因缘想
过:要为众生着想,要发大菩提心度众生。可是一个人在生死关头,能够靠着佛力,度到
西方,必然就保证能够成佛,普度一切了。
==
水面浮出来的冰山好像只有一点点,其实水下面的冰山很大,直通到海底啊!
临终的那一念,好像是浮出水面的那一点点冰山,其实那一念念佛,就是起自于整个佛性
的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绝对不是偶然的。
道证法师的比喻真的太好了!
勿轻忽境界来临时的那一念佛,在那个痛苦糊涂的当下能念佛,能厌离,能欣求,能信能
愿,都不是偶然的,背后都有真正强大的信愿和善根。
病得那么痛苦,临终胡里胡涂的,信愿还在,那真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呀!
不要说临终那种真枪实弹最危急痛苦的时刻,
就是平常小小的病苦,其实我们也常常提不起正念,想不起来要念佛。
关键的时刻,还是选择丢掉佛,丢掉法,丢掉往生的愿。
她还是选择注意扎针,专心去受苦。
不是人家没有发菩提心,是我们没有相信阿弥陀佛的心。
没有相信阿弥陀佛也是他的心,阿弥陀佛心中也有他。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9-30 22:18:00
阿弥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10-02 03:1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ecil724   2018-10-02 14:3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10-04 22:58: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