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人在爱欲之中,独来独往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8-07-01 07:31:44
净空法师:【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这四句,要多想。爱欲荣华,人之所好
,要晓得这是保不住的,是非常短暂的受用,一定要把它看破。
真正看破之后深入经藏,古大德有一句话说“世味哪有法味浓”!爱欲荣华是世味,这世
间的滋味比不上法味。但是法味一般人不容易尝到,特别是这个时代,为什么?法味是真
的,世味是假的。你要想学真的,得用真心,现在人没有真心,全是假的,虚情假意,不
是真心。
真心是什么样子?印光大师常说“诚敬”,真诚、恭敬,这个态度现在没有。真诚、恭敬
必须要从小去培养,现在从小疏忽了,父母都要工作,没人教他,祖父母照顾,祖父母溺
爱,喜欢孙子、疼孙子,一切都随他,这还得了吗?
所以现在的小朋友,影响他最大的是什么?电视、电动玩具,这个东西影响太大,这不是
个好东西。所以把他那点天真、那点真诚,在电视、玩具里头消失掉,他不知道孝顺父母
,不知道尊重长辈,不知道友爱兄弟,这是人伦最基本的要求,他做不到,所以没有诚敬
心。
长大之后更是如此,他已经养成习惯,表现在外面是浮躁,内心没有诚敬,心浮气躁,这
种心态求圣贤的学问,是很大的障碍,孔子来教你也没有办法。学经教更困难,佛菩萨来
教你都教不好,为什么?你不能吸收。
诚敬心能吸收,印祖讲得好,一分诚敬你能吸收一分,十分诚敬你能吸收十分。现在有几
分诚敬?几乎没有。没有诚敬心,在古时候老师不教你,你随着旁听可以,老师不会教你
,为什么?你不能接受,不是老师不慈悲。这是我们谈到传统文化的复兴,这是非常困难
的一个关节,很不容易突破,学佛问题也在此地。心浮气躁,对于爱欲荣华他认为这是乐
事、好事,他天天在追求,他天天在享受,他怎么肯放弃?
虽然古圣先贤的典籍都这么说,像底下《会疏》讲的,“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爱欲
不可常,盛者必衰故。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
纵然他知道这回事情,他也不会放弃,有一天享受,他得好好享受一天,明天,明天还没
到,还没想到。所以这非常难,要人家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荣华富贵,这个在今天比什么
都困难。
如果真正放下,他尝到法味,那就不一样,真的明白法味超过世味,法味里头有真乐,与
性德相应;世间法与烦恼相应,与不善的心行相应。法乐不是如此,法乐确实与性德相应
,这是圣者之乐,应当去追求的。
佛在这里讲得好,儒跟道亦如是,荣华保不住,时间很短。世间荣华富贵至极无过于帝王
,我们看看历史,历代的帝王他们能享受多少年?享受二十年的就不多。你看他在位多少
年?少的二、三年,他寿命到了,多的也不过是二、三十年,很难得了。五、六十年,在
位五、六十年的不多,很稀少,清朝康熙不错,那福报是真大,做六十年皇帝。可是雍正
只有十三年,乾隆也做了六十年,往后时间就不长,二、三十年,十几年,像康熙、像干
隆真正是太少了。乾隆自称为古稀天子,自古以来稀有的,真是稀有,他活到八十多岁。
寿命到了,再一转世,福报享尽了,福享尽一转世那个不善的业报就现前,到哪里去?没
有多大的过失,一般人道、畜生道,能够到天道的很少。
这些只有真正学佛的人他知道,真正入佛境界,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表演的是
一个真正超脱的人的生活,他自在、安乐,经上前面给我们讲四个字的标准,“净定安乐
”,释迦牟尼佛全有了,跟释迦牟尼佛学的这些弟子各个也都得到。
净定安乐是真乐,比荣华富贵高得太多!为什么?他这个享受,他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没有牵挂,自在无碍,这世间法里头找不到的。净定安乐可以常保,永远不衰,愈修愈快
乐,境界不断的向上提升,它不一样!所以称世间叫颠倒妄乐。
节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二集)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8-07-01 19:16: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7-01 21:3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