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以三门礼敬皈依,最胜福田具大悲心者,导师佛陀莲足之下)
: 【第二、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如其次第,即是静虑
: 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
───────────────────────────────────────
■ 释义
摘自:《奢摩他讲记》(2007年) 雪歌仁波切讲授 张福成老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今日从科判的角度来复习,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菩萨的修行主要是后二波罗
蜜多 — 禅定度及般若度。最后主要学习的也是此二度,不过不代表开始学习者不能学此
二度,不管行者是菩萨或下士夫,或中士夫,止观的修行都非常重要。因此不要误会,特
于后波罗蜜多,刚开始时不可以修止观。
譬如菩萨修行时,刚开始是依次第修布施度、持戒度等,但不表示开始时不能学止观
。从宗大师第一与第二科判看出来修习止观之胜利,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一切定指在打座
禅修时,有不同的修行方式。例如说各种的闭关、各种的成就,如修密续或本尊的修行,
生起及圆满次第的证悟等。显教里有六神通,修很多种不同的禅,因此对一切定要有如此
的理解。精进的修行者,整个修行禅定的过程,都涵盖在止观里面,也可以说是一种随顺
止观。
第一个修习止观之胜利:一切的功德不管是下士道、中士道、连依止善知识都依靠修
习随顺止观。因此修习止观能生起一切证悟与证量。对菩萨而言,要生起布施度、菩提心
的证量,还未到禅定度、智慧度前,需靠修习止观,所以菩萨行者,一开始修行也修习止
观。菩提心的证量也靠修习止观的证量。下士夫、中士夫心中要有一些证量,也需修习止
观。(注1)
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不可误解,以为最后重要是它。其实刚开始也要修,后面非
常重要,不是后面才要修,这点要区分清楚。止观胜利、此二摄一切定、止观自性、理须
双修、次第决定、各别学法共六个科判。就以胜利的部分先修习止观后面才有胜利。最初
不是真正具有止观的证悟,而是修随顺止观之意;宗大师主要以《解深密经》为主来说明。
引完《修信大乘经》之后,无散乱心,谓奢摩他品心一境性,就是本身心一境性。正
思法义,谓妙观慧,然后观是什么样的慧呢?正思法义谓毘钵舍那品妙观察慧,正思法义
之后,宗大师用这个道理成立“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观思择而修及于所缘心一境性”。
所缘上面不可乱掉,所缘要对的是止的作用,止不可以让心离开对境上。慧呢?它是
在这个上面还更加理解,要先有信心,之后理解才有定解。止与观二者都是禅定;止与观
二者帮助很大,“心一境性”帮助心不跑掉、心不可以掉举,不会跑到烦恼上,而善住境
时,虽然心住在善的上面,不过心却没有力量。因为不懂其道理、没有感觉,因此用慧去
理解其道理,理解到达了一定程度叫定解。心就会接受、相信它、并且非常喜欢,欢喜接
受这样,心就可以改变,所以只有心一境性的话没有办法。
心对境的道理是否可以理解,有无定解、生欢喜,这些若没有慧,则没有办法。(止
与观)二者都很重要,任何法都靠修习止观而来,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先了解
修习止观之胜利,主要是心一境性及观慧,一切的证量即可生起,缺一不可。以上是从科
判中去理解,止观之胜利。大师从《解深密经》、《修次后篇》、《修次中篇》引经与论
;前面提到要有一切“证量”,是以果的角度来谈。修习止观,一切功德皆从此出,有此
二者才可生出胜利。而后用此修行的方式来了解止与观。
不管上下座都很重要,于所缘心一境性与慧,在任一个修行阶段都很重要。心不可与
烦恼境相应,靠的是于所缘心一境性与清净境、善境。何时可以使此善境更深入的理解呢
?即是慧!上次提到忆念与正知,不应用正念、这样会与八正道混淆。念─忆念、所缘心
一境性,察知─慧,二者在修行上很重要。
心不可离开善境,别忘记要有念力。于所缘心一境性,不仅不忘,进一步的深入去观
察,这就是察知,是有一种慧的作用。虽然不是正式的止与观,不过,用随顺来表达与理
解。
正知与忆念随时随地具有相当重要性,对修行而言,平时心对境保謢六根门,需要有
密謢根门的作用,下座时仍需有正知与忆念。
此二摄一切定:就以所有修行方法、角度而言,涵盖在止观。此二科判(止观胜利、
止观摄一切定),都是谈修习止观的重要性,二科判目标是一致的。
接着是第三个科判 — 止观自性:自性表定义,宗大师引《解深密经》,来破除支那
堪布的见解,修空性并非是无分别,什么都不用想。方法是用毘钵舍那,用胜慧修空性。
胜观是慧,要有区分,要想的。宗大师在解释慧时顺便破除支那堪布,不只释迦牟尼佛在
《解深密经》讲的清净传承,弥勒菩萨《经庄严论》的解释,无著菩萨的<菩萨地>等解
释也是相同的。
若想当修行人,于所缘心一境性及胜慧都非常重要。第一个先要具足心一境性,修所
缘行相,是修所缘?还是修行相?例如:刚才说于所缘心一境性,这是修行相或者修所缘
?定义已经了解了,缘已捉到了,心不定会跑掉。第一阶段对境有了,第二阶段有境会不
会安住在上面,行相的问题。譬如说:一个很爱学习者,一直学新的,新的一进来,旧的
便放掉。所缘一直有,行相却没有修。行相是不可以离开境,而有了对境还要更了解境上
的道理,二者关系愈来愈熟悉,这些称为行相。
对修行者而言,注重所缘心一境性,称为行相,有境心可否安住在清净境上不断学习
,让心一直安住在上面。对有境而言要愈来愈深入去体会,是修行相:从对境中学到之后
,有境去培养它,如何培养呢?例如有境包括定力、胜慧、忆念、正知,要理解胜利及培
养才能产生功效,不仅只是停留在理解胜利而已,还要去培养及增长它的作用。
生:我无法缘在境上,容易很杂乱,大部分是烦恼的关系。前面说,一直学习新的,
却一直放掉旧的,是因不满足的关系?应如何对治?心可以安在境上稳定,而不杂乱呢?
师:首先要思惟胜利,思惟于所缘心一境的胜利,心一散乱、马上捉回来。要思惟胜
利及过患多一点,知道之后会去排斥散乱,多去思惟功德面。
第三个止观自性,在说明时有他宗主张、如支那和尚、还有其他不同主张。
引《经庄严论》、<菩萨地>、《修次中篇》、《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明,再从
有、无明晰的角度来谈。止没有明晰、观时有明晰,二者区分的主张,止与观有些区分是
错误的。他宗认为:止是心不散乱,没有明晰;有明晰即是观,如此区分不对。
止要有明晰,若没有明晰,就会进入细的昏沈。就止而言,掉举与昏沈要去除,没有
去除,止未达到,止的境界是需有明晰的,假设没有,是在昏沈当中。明晰与慧混在一起
,明晰有一点接近慧的感觉。实际上,明晰与慧不同,他宗有这种主张,主要破除支那和
尚及有此主张者。
第四科判理须双修:为何双修的理由?已达到止没有修观很可惜。内心没有将止当成
是慧的顺缘。将止当成因,更进一步修观,这样帮助很大。
未生起止的境界,对空性也还未了解就缘空性的道理,内心知道最主要是修胜观,但
进行的次第太快,还未达到止的境界生起的量所缘以空性为主,是不对的,这样会使心散
乱。所缘这个心要去观察,虽然想修止,更进一步想修观,修止时不可如此做,生起止的
证量,才可以把空性当成所缘而后修行。
生:在禅修时很自然进入了虚空,然后安住在虚空中,自身也会化为虚空,那还要不
要把心拉回到所缘境上?例如心缘佛像的身体变作白的,化为乌有,也化成虚空,化为一
体。此时所对的境是已化为乌有,还是要将境拉回?
师:你所认定的空性好像是虚空的样子,这是个问题!
修禅时好像跟着感受走,心好像什么都不想,好像有一种离开了烦恼的境,有一种感
受出现,好像都没有什么境、没有想,在这个当中有一种舒服,就认定为轻安。若是理解
成这样的话,回想刚刚所提,要有明晰,一定要有!明晰之意是很清楚,不是像睡觉的感
觉,要有精神,也要有所缘。不是没有所缘,有一点睡觉的感觉。譬如说:想到佛,要有
一种很强的信心出现,这时心是很有力的,禅是如此,不是离开这种力量,修时心的力量
很强。你刚刚说的虚空体性是何意呢?
生:例如,我缘著一尊释迦牟尼佛,一直安住、缘住他,在专注的过程中,好像会得
一种轻安。整个四周变虚空,就只有释迦牟尼佛。
师:你跟着感受走了,心已经跑掉了,没有安住在世尊像上。
生:本来有房子与人,这些没有了,只剩我与世尊。若所缘境是释迦牟尼佛,当然心
清楚是世尊在心中。所缘境依然存在,可是直觉感觉所缘境也成了虚空了。
师:所以你用感觉!
生:是否把所缘境拉回来。
师:对!境要回念。不是用眼识,是用第六识(注2)。第六识对境当中,是对的;第
六识当中不是释迦牟尼佛进来了在我的心里。第六识的对境,释迦牟尼佛,他在那里?要
观想在自己的面前,不是在心中第六识的释迦世尊在那里,是观想在意识的对境面前,境
是不可离开,不能忘掉,忘掉的话要回念他,去捉他。
你可能未学习宗大师前面所说,才会有如此情况。这些境不是五根识的境,第六识不
可以想佛像,他是活生生的释迦牟尼佛在那里,不是释迦牟尼佛佛像在那里。第六识想释
迦牟尼佛的佛像活生生地在那里,是第六识想的。但第六识想的不是真的,所以活的释迦
牟尼佛是第六识中的印象,这把它当止的所缘。刚开始佛在那里,慢慢地他跑掉了,刚开
始第六识有想,后面好像进来我的心里,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是不对的。刚开始怎么样想
,后面继续想不可以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