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普贤行愿品疏节录15(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2-12 00:10:39
  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一面,倒数第三行,从第三个字看起:
  经【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
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经文到这个地方,我们看出“受持”不思议的功德利益。利益说得太大,说得太多了
,往往叫人难以相信。前面所讲的布施的确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看到这些事也认为它
的功德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我们很容易肯定它。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说有这样大的功
德,我们听了总免不了怀疑。认为这是佛有意夸大,目的也许是劝勉我们修行罢了,未必
是真的,常常存著这样的一个念头。有这种念头,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就恰如他所想像的,
不是一个圆满的功德利益。为什么?这部经上有些字眼要特别留意,决定不能疏忽的。
  前面叫的是“善男子、善女人”,“善”是关键的字眼,可见得它不是普通人修的。
善,要符合这个善的标准。这个地方又有个字眼,就是‘深信心’。什么叫“深信”?道
理明白了,事实真相真正清楚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信心才叫深信心。如果不是
这样的深信,依底下的方法修,‘受持、读诵、书写’,这个地方讲了四个,实际上这就
是前面跟诸位说过的“十法行”。讲前面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后面,十法行后头注解里头
有,这就太好了。大家翻过来看四十二面的注解,注解的第二行当中,“言法行者,总有
十种”,底下就是十法行,有“书写、供养、转施、听闻、披读、受持、开示、讽诵、思
惟、修习”,一共有十种,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了,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名目了。
  此地经文只是在十法行里面列举了四种,四种意义它是具足的,文字上虽然有省略,
意思是具足的。如果不是深信心,效果就要打折扣,那个折扣打得很大,所以一定要深信
心。深信心,对于经义要真正明了,就像开经偈上所说“愿解如来真实义”,能够解真实
义那就是有深信心,依照这个去做。
  ‘于此大愿’,就是普贤菩萨在此地归结的十大愿,我们前面念过了,这就是著名的
大乘佛法当中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可是诸位必须要晓得,十愿里面每一愿的境界都是无量
无边,愿愿都不可思议。因为这一卷经文是《华严经》的总结,是将世尊在全经里面所说
的修行方法、理论做了总结,总归纳为这十大类。如果我们要真正探讨、明了愿愿所含摄
的境界,那一定要读这八十卷经的全文。全文读了可能还很难理解,那么最好就是像弘一
大师劝勉我们的,读清凉大师的《华严经疏钞》。疏跟钞都是清凉大师自己作的,帮助我
们了解经文,而后十大愿王的义趣我们才稍稍能够体会、领略一些。晓得这十愿在日常生
活当中要怎样去修学,怎样把这十大纲领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那才叫修
普贤行。
  这是略说这个法行里面四种。第一个“受持”,受是接受,佛所说的,佛所教给我们
的,完全接受过来。接受就是要照做,如果我们不能照做,那不叫受,一定要完全照做。
持是保持,我不是做一天,不是做几天,我永远这样做,这叫持,持就是永远不失去的意
思。不但这一生照做,生生世世都依照这个教训去做,那才叫受持。
  “读”,对着经本叫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早晚课诵,我们恭恭敬敬在佛菩萨形像
面前读,读就是听佛菩萨的开示。每天都念一样的,这个开示有什么希奇?非常希奇。经
文虽然是一样的,你每天读,体会不一样,境界不相同,你只要诚心必定有感应。经义是
称性的,真如本性是没有边际的,所以天天都有悟处,正是古德给我们所说的,积小悟就
有大悟,积大悟才有彻悟。这是读,着重在朝暮课诵里面。“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了,
随时随处经典的教训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当我们遇到些人事环境的时候,经义马上就浮
现,现前了,我们就晓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方法来待人接物,而不违背经训。“书写
”是流通,是利他。前面所说的是自利,后面这一句是利他,可见得佛法是念念都不离要
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自己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一定要帮助别人。这个地方十法行里面只说
了四句,十法行前面在“广修供养”里面讲过,这个地方就不再多说了。
  书写,它只写‘一四句偈’,这并不多。“一四句偈”就是一首偈,一首偈是多少?
四句经文,可见得不多。《行愿品》上这样说,《金刚经》上也是这样说,可见得大乘经
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它的功德这底下是略说,‘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这是讲我们造罪
业,造作极重的罪业,一般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五无间罪业是不通忏悔的,诸佛菩萨都不能
救,戒经里头佛都是这么说。可是佛在《华严》、《法华》里头就不是这样说法,极重的
罪业还是有救,不是完全没救。既然有救,佛在许多大乘经上为什么说得那么严重?那实
在是佛的大慈大悲,给我们提出警告,最好不要造作重罪,是这个意思。重罪实在讲真的
很难救,有救没错,很难。
  我们想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这是佛法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几个人在一生
当中能闻到《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机缘就太少了。纵然听到这个经典,我们能不能真
的相信?能不能真正依教奉行?所以这里头条件很多,我们是不是每个条件都具足?这样
才能灭罪,否则的话,这极重的罪业很不容易灭除的。所以这个地方前面跟诸位提出善,
善男子的善,后面给你提出深信心。
  照《华严》的标准来说,因为这部经是佛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的,法身大士还会
造五无间业吗?不会。不要说法身大士,我们在小乘经里面所看到的,证得初果须陀洹就
不会造罪业,所以须陀洹绝对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堕三恶道?他不造罪业了。三恶道的
业因他有,缘他断掉了,所以他不会堕落。哪有法身大士会堕三途、会造恶业的道理?不
可能。所以这些话都是对六道凡夫所说的,这部经就不可思议了。
  实在说《华严》跟《无量寿经》真的是同部,古人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
真的是有道理。由此可知,善的标准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我们的
心清净、心平等、不迷了,这个人叫善人,这是善男子、善女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
归极乐,我们对于净宗法门深信不疑,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善男子、善女人,是这样
的善。所以对于佛菩萨的教训没有疑惑,这个灭罪的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这是讲现前的。我们身体有病,生理上的病;心
理有病,心理是妄想、烦恼、忧虑、牵挂,这些病痛。病痛是果,病从哪里来?是恶业所
感,所以底下讲‘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这是病痛的因。病痛的因果都能够消除
,就是我们平常讲消业障,你看这个效果多殊胜,我们要能够相信。后面这一段是讲现在
的善报。
  经【一切魔军。】
  把魔比作军队,这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显示魔的力量很大,另外一个意思是魔众
之多像军队一样,‘魔军’。这一句是总说,下面是别说,哪些魔军?
  经【夜叉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啗肉诸恶鬼神。】
  这就是大小乘经论里头常说的恶鬼恶神,常常在世间扰乱、陷害众生。我们也常常听
说,或者常常见到,某人被一些魔鬼附身,被魔鬼缠绕,哪些?总不外乎这些。可是诸位
要晓得,魔鬼能够缠绕你,为什么不缠绕他?世间这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找到你?这里头
都在一个缘字,你过去生中跟他没有恶缘,他再恶也不会伤害你;你过去生中跟他有过节
,你害过他,他今天要来报复,总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麻烦在这个地方。这些是外来的
,不是我们自己身心的病,是外面冤家债主找到身上来了。遇到这些病,唯一的方法是修
忏悔,解冤释结,把这个冤仇、怨结解开、解除。所以有些经忏佛事是调解的,做得很如
法,这个鬼神他得利益、他得受用,他得到安慰、得到劝导,如果他接受,他就走了,病
就好了。当然最好的是修忏悔法,一心归命三宝,像这个地方所说的是一心归命十大愿王
,你就得到普贤菩萨的加持,得三宝的保佑。这些‘恶鬼神’:
  经【皆悉远离。】
  他一看佛菩萨来照顾你,护法神来保佑你,他就离开了,不再找你麻烦,他会退走。
或者他发了个善心做你的护法,本来要害你的,现在看到你还不错,值得他佩服,他也能
沾一点光,他则做你的护法神。
  经【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就是他发心做你的护法神,冤家债主会做你的护法神,这个讲现前的善报。
  经【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小注里头注得好。
  疏【偏举一行。】
  前面讲的十种法行,十法行你只修了一个,而且这是最容易修的,‘诵此愿者’,天
天诚心诚意去读诵,这个不难。底下得的果报就不可思议了,下面经文上给我们说了五种
果报。诸位想想看,十法你统统都修,果报当然是无比的殊胜。现在讲只修一个“读诵”

  经【行于世间。无有障碍。】
  你在这个世间,俗话常讲称心如意,没有障碍。为什么会称心如意?普贤菩萨加持你
,普贤菩萨保佑你。下面是比喻。
  经【如空中月。出于云翳。】
  天上的月亮本来是被厚厚的云层障碍了,云层就比喻恶业,现在我们常常诵普贤行愿
,云散掉了。前面讲的,你的恶业消除了,好像云散了,月亮又现前,这是比喻没有障碍

  经【诸佛菩萨之所称赞。】
  为什么称赞你?你听普贤菩萨的劝导,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一切诸佛称赞。就
像《弥陀经》上罗什大师所翻的六方佛赞叹,《弥陀经》原来的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
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本经的归趣跟《弥陀经》完全相同,《弥陀经》是引导我们到极
乐世界去,十大愿王也是引导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十方一切诸佛赞叹《弥陀经》,
哪有不赞叹这部经的道理?凡是引导往西方极乐世界,都会得一切诸佛赞叹。
  经【一切人天皆应礼敬。】
  连前面这些恶鬼神都尊敬,你要问为什么?这恶鬼神里头不少是自己的冤家债主,可
是诸位要晓得,真正发心求生极乐世界,你就得阿弥陀佛的光明注照。我们这个地方发的
心真,发的心恳切,在经上说得很清楚,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长一朵莲花,莲花上有自己
的名字,等于说在西方世界已经报名注册了。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同时也得十
方一切诸佛光明注照,我们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所以鬼神一看,这个人是西方极乐世
界阿弥陀佛的学生,当然恭敬,道理在此地。我们发的心不真,虽然念佛,有口无心,顶
上没有光明,恶鬼神看到你念阿弥陀佛,假的不是真的,还不想去,他还可以欺负你,他
还瞧不起你。你真的想去,那就不一样了,那是佛光注照,那不相同。
  道场亦复如是,道场里面真的有几个人真正发心求生净土,这个道场佛光注照。在这
个道场的人虽然将来不能往生,在此道场也都沾了佛光,沾光了。所以道场的殊胜,是看
这个道场有没有真正往生成佛的人,那叫殊胜,而不是道场人多很热闹,与这个不相干。
所以,道场兴旺不在人多,是在将来成就的人有多少。譬如说开悟的有多少?证果的有多
少?往生的有多少?那叫殊胜,与现场人数多少完全不相干。
  经【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这是修一行得这样殊胜的果报,这是第一种,第一类的。第二:
  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
  ‘得人身’不容易,‘善得’就更难,善得是圆圆满满的人,那才叫善。佛告诉我们
,六道里面得人身要具足五戒十善,五戒十善都具备,这是善得人身。纵然这一生不能往
生,来生一定是人天报福,这叫善得,何况他是修普贤行的人。
  经【圆满普贤所有功德。】
  普贤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人家是无量劫的修行,我们怎么能圆满普贤的功德?道理
在哪里?其实我们讲席当中都说得很多,只要同修们留意,你就不难理解。我们现在的心
跟普贤菩萨的心一样,愿跟普贤菩萨的愿一样,行跟普贤菩萨的行一样,那果报当然就差
不多了。‘圆满普贤所有功德’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心、愿、解、行要跟佛菩萨不同,这
个光就沾不上;果然相同,确实把菩萨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就跟净土经里头所说的,
我们信愿持名,能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道理是完全相同。
  经【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
处。常居胜族。】
  ‘胜族’就是我们世俗人讲的贵族,这是说他不求往生的话,来生在人天里面,他是
人天里面的贵族。这个地方说‘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相’,可见得这个身体的体质跟
相貌随心所转。我们要想身体健康长寿,容貌端庄焕发,要依大乘经修行,心清净,身心
清净,这是真实的道理。这是第二种功德,就是满普贤功德。第三个好处。
  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这三桩事情都是我们凡夫视为畏途,恐怖可怕,但是没有法子解决。依教修行就可以
办到,自己能力办不到,佛菩萨本愿威神加持你,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恶趣’就是三
恶道,换句话说,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的人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就是“破坏一切恶趣”。真
正依照这个法门修学的人,一定不会为恶知识扰乱,你能够‘远离一切恶友’;换句话说
,远离恶友就会常常亲近善知识,会亲近善友,帮助你成就道业。恶友是障碍你道业的,
这些人自然会离开,也自然能够‘降伏一切外道’。
==
“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了,随时随处经典的教训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当我们遇到些人
事环境的时候,经义马上就浮现,现前了,我们就晓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方法来待人
接物,而不违背经训。
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2-12 02:4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2-12 02:4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2-12 12:01: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8-02-12 14:50: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2-12 15:5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2-12 23:0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02-13 00:0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