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止观:于彼所缘如何安住--立无过规 (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2-09 17:04:21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惛沉能障如是明显,掉举能障无分别住,沉、掉二法为修净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
: 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
: 一、于根本所缘令心不散,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初即正念,次
: 是正知。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散,二、心散已
: ,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由此正
: 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谓如前说,明观所缘,若能现起最下行相,令心坚持,令心策举,
: 即此而住,莫新思择。
───────────────────────────────────────
■ 释义
摘自:《奢摩他讲记》(2007年) 雪歌仁波切讲授 张福成老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沉”、“掉”乃是修止之违缘,违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
生三摩地之理。(明分对治昏沉、住分对治掉举)
“沉”(昏沉)、“掉”(掉举)乃是修止之违缘,当然要把逆缘打败,昏沉和掉举要灭
掉。违缘及破除方法皆于下说。后面才要讲分辨逆缘,及破除掉逆缘的方法。“故此当说
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这部分主要是修安止之顺缘,如何引生等持。
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心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分成二项:
一、有沉掉时应如何修;离沉掉时应如何修。一、不能分辨清楚什么是沉?什么是掉
?把它解释清楚,这就是要先分辨清楚粗细沉掉的重点。
二、知道沉掉之后,为了把它除掉,在对治上无法发挥功效,不知道怎么对治灭掉它
?所以第二个讲的是 “把它破除掉的方式”。
清楚的分辨粗细的沉掉,分辨之后如何把它破除,全部放在第三个大纲里,住所缘后
应如何修分二:(一)有沉掉时如何修,(二)没有沉掉时如何修。
第一个有沉掉时如何修,包括二项,谈到的二个重点就是刚才提到下当广说的内容。
前面讲“有沉掉时应如何修”,分两个大纲,刚刚谈到的“如何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
分辨清楚后“如何把它灭除”,这二项全部列在第一个大纲,就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
。从 365 页倒数第 2 行开始,一直到 372,整个都是“有沉掉时应如何修”。这么长的
篇幅里,讲的就是“如何把它分辨清楚粗细的沉掉”,分辨后“如何把它灭除掉”,这里
谈到违缘及破除之方法皆于下说,就是指 365 页到 372 页。
“故此当说修止顺缘引生三摩地之理”,引生等持的方法,道理何在?就安止而言,
有它的逆缘,逆缘的部分要分辨清楚,并要把它灭除,这部分现在不讲,现在重点放在顺
缘。安止的顺缘是什么?安止的顺缘就是安止的因。首先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怎样引生
无过失的等持,解释“九住心的次第”。
九住心的内容,这要作说明。这算是安止的因,所以称它为修止的顺缘,就是要先齐
备安止的因。安止的因是什么?要生出无过失的等持,止和等持有因果关系,因为安止是
将来要得到的果,能成的因是等持,所以等持把它称为顺缘。所以有必要先把等持作个说
明,要把它分辨清楚。
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相续而住。此须二种方便,一于根本所缘
令心不散,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此中三摩地者,谓心专住所缘,复须于所缘
相续而住。所以要具足这二个条件及特色。
等持的意思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对于所缘对境要专一安住。但不是只有这个条
件,还要持续久久安住在上面。若第二个条件不需要,心能专一安住在所缘对境上,没有
持续安住,要得到等持就太容易了。所以等持要具足这二个特色,首先于所缘对境上专一
安住,不仅如此,还要能持续地安住。
应怎么做,才能得到具足二个特色的等持呢?后面讲了,“此须二种方便”,具有二
种方法才能达到前面所谈到等持的二个特色,“心安住所缘”,而且还要“持续安住”。
第一是对于根本所缘的对象,要让心、防护它,让心不散乱、不离开它,这方法一定
要有。第二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能够去观察分析。
前面谈到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这二个特色不是前面讲的明分和住分,讲的是“专一
安住在所缘的对境”,而且还能“长久安住”。
这二种条件的等持,要怎么达成呢?表示有一种方法,让心缘取对境后,能使心根本
就不散乱。其次,就算心缘取对境,不散乱,要防护使心现在不散乱。“现在不散乱的情
况下,将来会不会产生散乱?”“现在有散乱、没有散乱?”“没有散乱的情况下,会不
会进入散乱之中?”要有分析的力量去察觉,这二个条件都要齐备。
初即正念,次是正知。如《庄严经论释》云:“念与正知是能安住,一于所缘令心不
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所缘,故明记所缘念为根本。
前面第一个方法是忆念,能够让心不涣散;第二个方式就是正知,让内心知道已经散
乱了、没有散乱、将要散乱,还是将不会散乱。这两个条件都要齐备。这二个方便齐备下
,心才能专一安住在所缘,而且能够长久安住,能够达成具足二个特色的等持。
前面谈到要得到安止的顺缘是等持,等持要具足二个特色,要能专一安住在所缘上,
这个安住要能长久。这是当作能成因的等持,就是它能成就安止,是安止的因,所以被称
为安止的顺缘。
要得到这种等持,这种等持也要靠它的因,它的因就是忆念和正知二者。为什么正念
—忆念—和正知二者当作因呢?因为前面谈到等持要具足二个情况,要有二个特色:“专
一安住在所缘”,能“长久安住”。表示要达到这二个目标,要有二个方法。
要有方法让内心安住在所缘上,都不散乱。其次安住在所缘上,“是不是散乱了?”
或“现在没有散乱,会不会形成散乱?”要有察知的力量,这二个方法要有,第一个方法
是忆念,第二个方法是正知。
让内心不散乱的方法,一定要有;还有已经散乱了没有?会不会散乱?这个方法,也
一定要有,所以有二个因—忆念和正知。要得到安止,前面要有顺缘等持。要得到顺缘等
持,前面要有一个因—即忆念和正知。忆念的功效在让内心不散乱,不离开对境。正知的
力量在“心散乱了没有?将来会不会形成散乱?”能够完全察知,忆念和正知非常重要。
这部分的说明有根据,《大乘庄严经论释》,世亲菩萨造的,里面谈到“念与正知是
能安住”,能生出安住,安住就是等持,由忆念和正知的力量,就能生出等持。忆念的力
量在令心于所缘,心不散,不会散乱,不会离开。第二个心散已能正了知,内心已经散乱
了,马上能察觉,这是靠正知的力量。第二项心散已能正了知,至尊仁波切前面的颂文,
讲的就是,“于已散未散将散不散如实了知”,这个是正知的力量。总之,忆念和正知这
二者都要齐备,它的证明根据在《庄严经论释》。
忆念和正知非常重要,因为目标是要成就安止,要先得到等持,要得到等持就靠这二
项。没有这二项,得不到等持,当然安止也就得不到。这二项中,最主要的是忆念的力量
,若没有忆念,心会离开所缘。所以课本里面谈到,“若失正念忘缘而散,于此无间弃失
所缘”。若说忆念的力量衰损,心会离开所缘的对境,因此心攀缘其他的对境,散乱到第
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对境,心完全离开了。
就心王的眷属而言,忆念本身退失掉,没有力量,会让心不能继续安住在所缘境上,
因此完全把所缘对境丢掉了,心抓住其他的对境,心散乱了,所要缘取的对境都丢掉了,
这就非常严重。现在是要修安止,要成就等持,前面已经选了所缘对境是什么?要缘取它
,在缘取时,现在没有去缘取这个对境,已经离开了,跑到别的地方去,为什么?就是忆
念的力量衰损的缘故。力量衰损非常危险,所以忆念力不能衰损,这是最根本之处,因为
它能够让心不会离开所缘,不会丢掉所缘,要靠忆念的力量。在正知之后产生忆念的力量
,紧紧抓住所观修的对境,这就靠念力了。
由此正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谓如前说明观所缘。若能现起最下行相,令心坚持,令
心策举,即此而住莫新思择。
其次忆念和正知就有差别,后面要讲忆念和正知的差别。由此忆念、念力于所缘境住
心之理,这是指忆念本身,令心靠近而朝向对境,念力本身的作用,是能够让内心很靠近
而朝向对境。
其次正知的力量,是指让心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正知是能让人透过间接的方式,
让心朝向于所缘的方向。忆念是指让心,非常靠近地朝向于所缘的方向,而不离开它。念
的力量和知的力量二者,首先讲的是忆念,忆念于所缘境住心之理,令心很靠近而朝向所
缘,这是指如前所说明观所缘。前面已经讲过了,明观所缘对象应该是什么呢?
以缘佛像来讨论(注),应该不是眼睛看的佛像,是佛的形像在内心,出现一个影像,
此影像是缘取的对象,佛身在内心出现的影像,明晰地显现出来,这是如前所说,明现所
缘的对象,要逐渐明现出来,且明白的知道,知道之后去执取对境时,要有力量去抓住它
。形像至少在内心要有一个模糊的样子,出现这个所缘的对象。
做到了之后,接下来要“令心坚持,令心策举”,令心坚持的意思是让心本身有力气
去抓住对境,而且还能持续地抓住。譬如说眼睛看着茶杯,然后我抓着茶杯来喝茶,用手
抓住茶杯,抓住茶杯的手,要花点力气去抓住它。令心策举,心还能很高,不会沉下去。
前面已经讲了很多所缘的对象,应该是佛身在我内心出现的影像,至少程度的要求影
像要怎么样,前面已讨论过了。最后我的心朝向影像,应当要花一点力气,要有力气把它
抓住,心本身还要放在高的位置,而不是掉下去、沉下去。
“即此而住莫新思择”,莫新思择是不再去分析别的对境,不再去抓别的对境,只有
原来抉择过的对境,心用力抓住它,心去执取对境,有力气去抓住它,而且心还在很高的
位置,没有沉下去,没有跑到新的对境去,这个情况就称为忆念。
忆念是指内心有境的状态,有境本身去抓对境时,它有力量,执取时有威力,内心本
身策举、高举。而且没有再去思惟,去抓住别的对境。在这种情况下,内心很靠近能够去
朝向对象,这种情况就称为念力。
前面谈到忆念的作用,首先已经抉择了所缘的对象,心就要指向所缘,要朝向所缘,
去抓住所缘。这时候心指的是心王,心指向对境要抓住所缘时,要靠眷属心所,忆念心所
会来帮助心王。忆念本身帮助心王会发生什么效果呢?前面谈到了,心王朝向所缘,抓住
所缘时,若有忆念的力量去帮助它,心王抓住所缘会变成非常有力。是什么条件让心王很
有力气,抓住所缘呢?就是靠着忆念的力量。其次当心王抓住所缘对境时,心王本身不会
掉下去,它还会高举,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这也是靠忆念的力量。
让心王继续不断地停留在对境上面,不离开,不会去分析别的对境,抓住别的对境,
会继续停留在原来的对境上,这也是靠念力的作用,这是忆念心所的作用。现在已抉择完
毕要观修什么对境,要安住在上面,正在这样观修的是心王。若有忆念心所的帮助,心王
抓住对境时,非常有力气,心王还能高高在上,不会掉下去,而它不会再散到别的对境,
不会又去分析别的对境。达到这些效果都是忆念的帮助,忆念的作用。忆念的作用力是靠
近而朝向所缘的对境。
“令心坚持,令心策举”的心,都是指心王,心王很坚固地抓住对境,让心力量很高
。举例说,丢一个皮球在那边跳来跳去,狗跳过去要咬它,狗嘴巴去咬的速度比较慢,怎
么去咬到球呢?因为球动得比较快,狗的嘴巴要去抓球时,力量要比起球的力量大,速度
要比球的速度快,才可能把球咬住。它的力量若不大,速度若不那么快,球就跑掉了。同
理,心的力量去抓住对境时,也要比较高的力量,称为令心策举。
“令心坚持,令心策举”,有境是心王,心王要靠心所的力量,要靠忆念,忆念是心
所,之后心王就具有威力了。之前谈到的几个特色,都是靠心所的力量。由此正念于所缘
境住心之理,要讲忆念和正知。为什么讲忆念不讲正念呢?因为正念是八正道的一支。念
和正念差别非常大,在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为什么都用“正”呢?因为圣者才有,初地以上菩萨才有,一般人不会有的。所以忆念
和正念差别非常大,正念是圣者才会有,八正道才会有的,一般人绝对不可以用正念(还
未到达圣者的位置之前修习的八正道为随顺的八正道、修习的正念为随顺的正念,圣者才
有正式的八正道、正式的正念),忆念只是内心念念不忘,把它记住就好了,这称为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