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普贤行愿品疏节录14(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2-08 23:31:44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三面,第二行,从当中看起,这是一个段落:
  经【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这个底下是普贤菩萨假设一个问答,为什么缘故?这说出来,菩萨能够‘随顺众生’
就是‘供养诸佛’。
  经【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
  先把这些事说明了,下面再说明为什么令众生欢喜佛就欢喜。“随顺众生”就是随顺
诸佛,这是什么道理?我们看了底下的比喻就明白了。
  经【何以故。】
  为什么?
  经【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
菩提心。成等正觉。】
  这一段话非常重要。换句话说,诸佛如来为什么能成佛?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我
们自己累劫修行为什么不能成佛?没有大悲心。佛有大悲心,大悲心从哪里来的?从众生
来的,换句话说,要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你才能成佛。这个众
生喜欢,那个众生讨厌,这样学佛再学无量劫还是不能成佛,原因在此地。如果我们要一
生成就,就要学佛,就要学菩萨,在一切众生当中修平等心、修清净心;在极其不平的境
界里面修平等心,在一切污染当中修清净心,这样才能成就。所以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也
难怪大经上讲,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
都修普贤行。
  我们要把我们心里面最大的障碍,最严重的魔障,这个魔障是什么?就是心在境界里
头不平,心在境界里头不干净,不干净就是被污染。就像顺境,自己喜欢的就生贪爱之心
,就被贪爱污染了;不顺自己意思就生瞋恚心。所以你被贪瞋痴慢污染了,心就不清净,
不清净,当然你对于一切众生不平等。佛在此地教给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诸佛如来,
我们的心才能真正清净平等,大慈大悲。“大”是没有条件可说的,有条件就不叫大,没
有条件,一律平等,所以生佛不二。这是大悲心,大悲心是这样生的,佛是从大慈悲里面
成就无上的佛道。下面举个比喻,比喻容易懂。
  经【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我们把文念下去。这是比喻,‘旷野’就是野外。
  经【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这就是把无量劫的生死流转比喻作“旷野”,‘菩提树王’比喻作成佛,‘亦复如是
’。
  经【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
智慧华果。】
  所以菩萨、诸佛怎么成就的?是从大慈悲‘饶益众生’成就的。真正利根、智慧之人
读了这一段经文应当觉悟,我们一定要以慈悲利益众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
相当不容易,什么原因?如果没有真实的智慧,往往我们做错了。所以利益众生,一定要
考量众生是不是真正得利益。如果众生没有得到真实的利益,那我们所做的这个利益就不
圆满,就有缺陷;假如误导了众生,自己虽然说没有罪,我们是好心,没有罪,但有过失
。罪是存心害人,存心误导,那是罪;无心无意的,搞错了,不是有意的,好心做了坏事
,这是过,这虽然不是罪,是过,比罪轻一等。这是我们往往免不了会触犯的,在现前社
会里面可以说普遍的存在。这就是我常常劝大家要念《了凡四训》,熟读《了凡四训》我
们才能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什么是圆满的善、什么是偏于一边的善;善有大小
偏圆,你才真正能辨别,真正能做利益众生之事,否则的话,往往就做错了。
  昨天下午有几位从外地来的同修来看我,告诉我,他过去两年在家里头老实念佛,念
得很如法,心很清净,很得受用。去年他们那个地方来了一位法师,也是一位大法师,很
有名气的法师。在那个地方讲演,当地人非常热烈的回响,组织一个护法会专门护持这位
法师。他也被人劝得参加这个会,在会里面担任执事,从此之后就不得安宁了。这个会里
头活动太多,把时间都用在这些会务上,接触这些人事。还要出钱,逼着他没有办法,再
去找工作去赚钱来护持这个道场,搞得身心都不安。他来问我,怎么办?因为他这种做法
是法师还有同修们劝他,学佛一定要修福,不修福不能成就的。认为一天到晚奔波、出钱
出力,这叫修福。这种善就是似是而非,你要不能辨别,不错,纵然是一生努力修善,往
生净土没有分。修这一点福报将来到哪里享受?在六道轮回里面享受。
  轮回之中,五戒十善要修不好,那他这个福报享受一定在畜生道、在饿鬼道,鬼里面
去当土地公,去当什么王爷,搞这一类去了。初一、十五让人家拜拜祭祀,那是鬼道里头
享福。在畜生道,就变成一些人的宠物,那个宠物是真享福。在一家,我的观察,牠是一
家之主,一家人都要伺候牠,所以牠很有福报,去享这个福了,干这些事情。我的话也只
能点到为止,再说就会得罪人,不可以说了。
  所以,大慈悲心一定要有大智慧做基础,佛门里面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
就是佛为什么成佛,菩萨为什么成菩萨,他有慈悲方便。可是佛家又常说,“慈悲多祸害
,方便出下流”,这也是事实,多少人滥慈悲,不懂慈悲、方便。慈悲、方便是理性的,
不是感情的,感情的那你就要做坏事情了。所以这里头是真假、邪正、偏圆、半满、大小
,要有智慧辨别,你才能够修真实的功德,果报则是成佛、成菩萨。再看底下经文。
  经【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
  诸位听到这个地方不要起误会,每天念大悲咒、念大悲水,那你就错了。这是比喻,
就是以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是这个意思。
  经【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这句话是梵语,就是学佛最高的期望。这句话翻成现代的话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
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学佛修什么?就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这就是我们所求的;大乘佛
法所求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才能成就。一定要以大慈悲对一切众生。
  经【是故菩提属于众生。】
  ‘菩提’是觉,我们觉与迷都是在众生。“菩提属于众生”,烦恼也属于众生,迷的
时候就生烦恼,悟的时候就证菩提,都在众生身上。所以搞六道轮回、堕三途,搞这个也
是六道。对这些众生看得不顺眼,看这个喜欢,看那个生气,这就搞六道。如果看一切众
生都平等,看一切众生都很可爱,看一切众生都很尊敬,那你就成佛、成菩萨。所以统统
在众生,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一切众生,你将来得什么样的成就,这个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菩提属于众生。
  经【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也就是说众生在磨炼你,把你的心磨平,心不平,要在众生里头磨平,特别是人事环
境。物质环境里也要磨,但是那个力量还薄弱,人事环境起伏太大了。一切怨亲不平等的
地方,把自己的心磨平,一切不清净,把它磨清净。清净平等,你的心就放光明,你就成
佛、成菩萨了,这叫真正修行。所以你看看《华严经》上讲的修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五十三参这个修法叫历事炼心。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里面有出
家、在家,有善人、有恶人,必须在这个大社会里面把心磨平、磨清净。
  绝对不是说你不辨善恶,善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心里面不生一点烦恼,决定没
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地清净光明,这是佛菩萨。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无明,那是糊
涂,那个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萨。清清楚楚,心地如如不动,对一切众生都恭敬。敬什么
?敬他的性德。性德是平等的,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不敬他做事,敬他的
本性。所以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诸佛包括一切众生,连地狱众生都包括在其中
。要知道他作恶、堕落是他迷失了自性,自性没有迷悟,所以从性德上看是平等的。一切
众生都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是他现在自己迷失自性堕落成凡夫,要明白这个道理,
了解事实真相。下面经文。
  经【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
  对于这个道理、对于这个事实要了解,要认识清楚。
  经【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
  所以“恒顺众生”在菩萨修行这个科目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经【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
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总结,是每一愿都相同的,可见得菩萨修行愿力无边、耐心坚固,这都是我们应
当学习的。凡夫没有耐心,虽然发心,不长久。你看人家发心长久,永远不断在修学。
  三十五面倒数第三行,注解里头有一段,我念给大家听听,从当中看起。
  疏【出现品云。】
  ‘出现品’是《华严经》里面的一品,“如来出现品”,有这么一段经文。
  疏【如来成正觉时。】
  就是成佛的时候。
  疏【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
  这就是说明,为什么要礼敬一切众生、要承事供养一切众生、要恒顺一切众生。我们
凡夫没有见到真相,菩萨成佛的时候见到真相,所以成佛的时候,见到大地一切众生圆成
佛道。这个理、事我们都要晓得,否则的话,我们修什么?修行就是修正我们过去错误的
想法、过去错误的看法、过去错误的说法、错误的做法,样样把它修正过来。修正的标准
,《普贤行愿品》是最高的标准,这是普贤菩萨的标准,菩萨当中最高的标准,所以它是
直接成佛的。我们翻过来看最后这段,第十段,三十六页倒数第二行,这是“十大愿王”
末后的一段:
  经【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
  这就是把前面九愿综合起来,在此地做了个结论。
  经【所有功德。】
  修的时候是功,修了所得到的是德。‘所有功德’。
  经【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这是真正觉悟、彻底觉悟、圆满觉悟的人,他自然是这么做法。没有觉悟的,不肯。
我的功德我自己享受、我家亲人享受,决定不肯给别人,那是迷,没觉悟。觉悟的人一定
跟诸佛菩萨一样,把自己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
  经【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这是决定得诸佛护念、菩萨善神保佑。你遇到恶缘想做恶事,偏偏缘有差错,恶做不
成;想做个好事,没有缘,偏偏遇到善缘,这个好事促成了,诸佛菩萨加持。所以自己一
定要有真实恳切的大愿,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愿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病苦’不仅是指
身病,身病实在讲无所谓,最严重的是心病,心病就是你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这是
心病。对治心病唯有佛法,佛法能教人破迷开悟,这是治心病。所以诸功德当中,我们前
面讲的广修供养,佛菩萨告诉我们,一切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
  所以我们看自古以来这些大德们,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修真实的功德,布施佛法,
这是真实功德。近代(清朝末年)杨仁山居士,在家人,他觉悟了。他把他家的财产全部
捐献出来做刻经处,因为那个时候铅字排版还不流行,还是刻版,就是“金陵刻经处”。
诸位要到大陆观光,可以到南京去参观、去看看。金陵刻经处跟我们有联系,我们佛陀教
育基金会、华藏图书馆的同学到那边去,他们会很欢迎,很热烈的招待。去看看,居士,
人家怎么发心的。出家人,印光法师,信徒所有的供养,全部拿来印经布施。他们道场附
设一个弘化社,那个时候铅字排版很流行了,所以弘化社的本子都是铅字排版的,排得很
好,版相当的美观,字体清晰,错误很少,校对非常精确。这是出家、在家都给我们做了
个榜样。
  杨仁山居士除了把家产捐献出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还培养人才,就是我们现在讲
办佛学院。他那个时候不叫佛学院,叫“祇洹精舍”,培养不少的人才。他的时间虽然不
长,可是确实出了不少人才,佛门高僧像太虚法师,都是杨仁山的学生。他老人家圆寂之
后,他的学生欧阳竟无继承老师的事业,欧阳先生办了支那内学院,对于民国的佛法确实
做到了续佛慧命的使命。
  印光大师提倡专修专弘,这一点启示非常重要。刚才我们讲过,功德什么是最大的?
什么是最圆满的?专精,众生才能得真实的利益。如果学杂了、学乱了,得不到利益。你
所得的是一些佛教各宗各派各种经论的一点皮毛常识而已,对于你自己的清净心没有好处
。不能帮助你成就三昧,三昧就是禅定、清净心,净土宗讲一心不乱,没有办法帮助你达
到这个目标。换句话说,学佛不能成就三昧,就一定还搞六道轮回,那学了有什么用处?
这个要知道。
  佛法修学的总纲领,这是世尊指导九法界,包括菩萨在内,修学的总纲领就是戒定慧
三学。不管是哪一宗,不管是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不可以违背这三大原
则,违背这三个原则就不是佛法,那不是佛的教导。佛家常讲正助双修,正修是修定,助
修就是持戒;戒是助修,定是正修,慧是目标。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智慧,就是前面
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修净土,我们信愿持名,这是正修;《观无量寿佛经》
跟我们讲的三福、六和,大乘经讲的六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是助修,正助双修。
这决定得生净土,他的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乱不得,一乱就坏了。所以《西方确指》
觉明妙行菩萨警告我们,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一夹杂就不能成就,那实在太可惜了,
这是一定要知道的。
==
对这些众生看得不顺眼,看这个喜欢,看那个生气,这就搞六道。
众生在磨炼你,把你的心磨平,心不平,要在众生里头磨平,特别是人事环境。
物质环境里也要磨,但是那个力量还薄弱,人事环境起伏太大了。
一切怨亲不平等的地方,把自己的心磨平,一切不清净,把它磨清净。
这真的是最难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2-08 23:5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2-09 00:01:00
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篇刚好可以借来分享给隔壁板的某篇文。感恩。(先不转文,想好如何安人的心再说了。)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2-09 06:0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2-09 23:02: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