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什么叫寺院护法义工!

楼主: goldak (金牌卧底阿干)   2018-01-10 12:26:54
三宝是个大福田,
能付出,便有福,
放下我执,
奉献自我,
融入寺院的义工团队,
利益一切众生,
柔和、赞叹,感恩
心念唯有,三宝、众生的恩德,
“身、口、意”的清净
消除业障,身心健康!
为义工团而做义工,为寺院而做义工,为护持佛教,弘扬佛法而做义工,为世界和平,众生安乐而做义工,这就是以我们的“身、口、意”大做供养、大行布施,不求回报也自然增长无量无边的福报和功德;
开智慧,通过在寺院学习做义工,既增长自己的见识和各种工作能力,又使自己体会义工团体与社会上的其他团体所经历的工作过程的不同,义工们和合增上、快乐的工作心态与世俗工作中各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心态的不同,使自己懂得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照顾心态,健康快乐地生活;有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面对问题发生时,不该抱怨、烦恼,可就是习气在那里,陷在那里跳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资粮不足,无法转变业报,如法做义工的功德很大,资粮积累够了,面对问题时自然心态就不一样了;
佛是“福、慧”两足尊,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的人,我们用心向佛陀学习,实践佛陀的教法,就能积累成佛度众生的资粮,要度众生也要有缘才行,做义工就是广结善缘。若将做义工的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则功德更大更殊胜,“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学习佛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量大福大,成就道业更快。
一、什么是义工
什么是寺院义工?寺院义工,是基于对佛法的热爱与实践,在寺院里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的群体;担任义工往往出自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是心意和生命的奉献,是智慧和时间的布施。寺院义工具有五个特征 :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义务性、组织性。
(一)自愿性:义工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择权力的;成为义工完全是自发自觉的行为,不带有任何强迫性,义工也随时有权利终止义工活动,退出义工组织。
(二)利他性:义工讲求服务精神,以奉献、利他为主,不应从利己出发。
(三)无偿性:义工不应该附带外在酬劳的期望,义工活动通常不会获得劳动报酬,不存在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四)义务性:义工若是一名三宝弟子,护持三宝是每一位佛子应尽的本分义务。
(五)组织性:义工必须遵守义工守则,接受一定程度的管理和约束,使得义工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合法地进行。
义工,是有情有义的,完全出自欢喜的发心,用心甘情愿、满怀喜悦、无怨无悔的胸怀为大众服务。
义工的工作不分下贱、高贵,都是一份功德和奉献。能够放下自我才能成长,自利利人。义工们在各自岗位上践行佛教的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虽然没有领薪,但从事的工作是无价的;虽然默默耕耘,但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
寺院提供了许多做义工的机会,服务的意项很多,如:法会护持、道场清洁、会务接待、秩序维安、斋堂帮厨、文宣设计、编辑校对、网站维护、园艺美工、水电维修、医疗护理、行政协助、寺院导游等等。这些都是义工们报三宝恩,集福消灾,广结善缘的平台。
生命的意义到底在那里呢?很多的人虽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但在心灵上却倍感空虚。如果懂得善加利用时间、力量,贡献所能,不但心灵不寂寞,人生也快乐。做义工,不论做多少都是修行,都是在实践佛陀的教法,都是在提升人生价值,都是在修福、修慧,都是在完美人生!一般人多半只想到做义工可以修福,怎么也能“修慧”呢?做义工的时候没有进去听经,也没有进去拜佛,怎么“修慧”呢?其实,“慧”的意思是烦恼减少──减少自己的“贪”烦恼、“嗔”烦恼等;为了大众奉献自我而做义工,不为名利所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不能奈何与我,得大自在,心无
贪染系缚,自然就会烦恼减少;即所谓“烦恼轻,智慧长”。
古德云:“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又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义工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常保和善,给人欢喜,让功德种子传播,做义工,看起来是为他人,其实最终必将会利益自己。
什么是佛教义工?是一群践行佛教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情怀的菩萨行弟子。
忘我境界的实践,即对佛教“无我论”从理论的抽象到愿行的具体过程,从自私自利的社会浮躁中回归自心,找回自我,做生命的主人,明白佛教诸行无常的真义,体察生命本无自性,无我可得。观生死无常,以深切的出离心,在生活中践行佛法。此时不再计较个人得失,心系法界众生,可谡将此身心奉尘刹,以六度的布施波罗蜜多,庄严自性,提升暇满人身的价值,成就无上法门之基资粮位。慈眼观照世间,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以报恩心,慈悲护持三宝,感恩众生,呵护自然,纯正社会风化,关爱弱势生灵,皆菩萨之所为。
所有发心的护法义工们,大家应以出世的无我精神,无畏的菩萨情怀,悲智双运,各尽己能;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努力建设好我们这个护法义工团队。大家要以一颗欢喜的心布施结缘,以赤诚之心弘法护教;特别是作为净业行人,应当勇敢肩负起弘扬传播净土念佛法门的使命,真实报佛恩!以奉献的精神成就他人,并且不存分别心,对任何人都应平等;将所有的大众当成未来诸佛、现世的菩萨,在做任何的功德布施时,都是以恭敬的心、感恩的心、不求回报的心,做诚恳亲切的奉献。
二、应如何做好“义工”呢?
(一)爱语:世间最美好又最容易做到的布施就是“爱语”。但一般人却都吝惜于讲好话赞美别人。我们若欲做好义工,第一步就是要爱语,多说好话,“良言一句三冬暖”,好话是不嫌多的!
(二)同事:即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视他人的苦难为自己的苦难,感同身受。如果能善于体会“同事”之意涵蕴,一定能激发助人、包容人的热忱与胸襟。
(三)利行:“给人方便,处万方便”;“给人欢喜,皆大欢喜”;“给人信心,力量宏大”;“给人希望,前景光明”。我们发心帮助众生,也许举手之劳也可以助他人度过难关。
(四)喜舍:舍行,舍得,有舍才有得,有的人也许不能体会“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更有福”;如果我们能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做一名喜舍的义工,甚至不企望回报,反而能得到许多不可思议的回应,因为因果不曾亏欠任何一个人,善因必然感得善果!
在做义工时,可能听到批评的声音:“你这个人笨手笨脚的,怎么做成这个样子?”你应当说:“对不起!我正在学习。”也可能有人埋怨你、批评你、指责你,也会有人不满你。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失望、后悔,也不要难过,因为这些都是成长和修行的助缘。
对于他人的赞叹,固然觉得欢喜,但是做义工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他人的赞叹。有人批评,表示那人还很关心你;有人指责,是希望你更努力、更进步。作为三宝弟子的义工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以 己,宽以待人,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有礼貌,不与人对立,有感恩的人,就不会与人对立。心中有物,不仅障碍自己也障碍别人,应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设想。希望别人的观念,性格改变,先要反求诸已,改变自己,只要自己的心转变,对方就是成就自己的人。
(五)消融自我,不要自我膨胀、固执己见。若伸张了自己就离开了佛陀本怀,佛心是无我的,我们要学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不批评,不计较;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人生苦短,胜缘难再,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已。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不谈论是非,不传谣言,不听信谣言,应多利用时间学佛,修行,护法。“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衣着简单朴素,整齐端庄。头发宜梳理整齐。说话要用柔软语,亲切语,慈爱语,慰勉语。回答别人的话,口气要委婉,不能伤人;时时有耐心又亲切地倾听别人的话。对三宝要有信心,恭敬心,切忌开出家人的玩笑,开师父,佛教的玩笑。不说粗鲁的话,也不说尖酸刻薄的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义工的工作不分下贱、高贵,都是一份功德和奉献。能够放下自我才能成长,自利利人。义工们在各自岗位上践行佛教的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虽然没有领薪,但从事的工作是无价的;虽然默默耕耘,但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如果您希望培植自己的福德,愿意为弘法利生尽自己的一份力,欢迎您加入其中!
做义工的五种境界:
第一层:帮助别人,自己快乐。这是初为义工最深最直接的感受,在偶尔帮助别人后,感到别人因自己的善行获得快乐而格外喜悦。
第二层:关爱自己,更关爱他人,义工是爱的群体,把对自己的爱扩大转化为对朋友、家人、同事的爱和关心,利益身边的人。
第三层:身为义工,心是义工。不论身在何处,不管人到哪里,离开了义工服务场所也处处留芳,手有余香,为社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第四层:发动人群,服务社会,用我们的影响力去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都参与义工行为,进而关心当今社会。
第五层:生命不息,奉献不已。承传圣贤文化,生命无尽,贡献不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义工,一辈子,永无悔!
护法义工正如朵朵盛开的白莲,在道场里散发芬芳,影响感化著世人,遵从佛陀的教诲,为世间留一份清凉!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1-10 14:32:00
阿弥陀佛,随喜!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1-10 17:45:00
阿弥陀佛!
作者: Taehk   2018-01-10 22:41: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