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mida (东岐明)
2017-12-31 16:00:44→ ilanese: 光明相,这很常见。 12/30 16:04
→ ilanese: 我看南传佛教是用“禅相”称之,是“禅相”的一种。 12/30 16:08
→ ilanese: 以前有台大体育老师本身也是道家某派的人,他那时候有写 12/30 16:09
→ ilanese: 论文,以台大学生为案例,发现气功初学者也会见到光明相 12/30 16:10
→ ilanese: 。 12/30 16:10
→ ilanese: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点点星光或片状的光,这算是早期的光 12/30 16:10
→ ilanese: 明,也比较偏向是气机发动那时候的光明。 12/30 16:11
→ ilanese: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视野都是光,这才值得讨论。 12/30 16:11
→ ilanese: 而且即使睁眼或闭眼都是光明。 12/30 16:12
→ ilanese: 至于光的颜色的问题至今仍各说各话,没有绝对的统一见解 12/30 16:14
→ ilanese: 。 12/30 16:14
→ ilanese: 例如:我用不止不观之道家自然无为法修的话,早期是会有 12/30 16:15
→ ilanese: 淡白色的光(整个视野)。 12/30 16:15
→ ilanese: 心理宁静不生杂念,但不发轻安,这有点像是“虚室生白, 12/30 16:17
→ ilanese: 吉祥止止”的味道。 12/30 16:18
→ ilanese: 止禅入三摩地,虽然有轻安,心理宁静不生杂念,但不见光 12/30 16:19
→ ilanese: 明。 12/30 16:19
→ ilanese: 持咒催谷功力提升,通常我会等到眼前所见通通都是橘光, 12/30 16:19
→ ilanese: 再开始出手施法。 12/30 16:20
→ ilanese: 多年以来,所见各式各样之光明及颜色,加上阅读各家所言 12/30 16:23
→ ilanese: ,至今我对此仍没有定论。 12/30 16:24
关于光的颜色,讲一些我自己研究及参考善知识的看法,非必正确,谨供参考。
南传上乘记载佛陀在思考阿毗达摩时,显现出多彩光明。
像这样的多彩光明,可能是因为观察众生因缘时相应众生境界而显现的对应光明相。
这样的众生境界光明相,在密乘就有谈及中阴救度的往生境界的不同颜色光明。
这些不同众生境界的光明相大约如下:
无色界─无色透明之光,也有可能体现在色界欲界的可见形相为白光。
世间最亮的光明,应该就是空无边处显现的光明,相关楞严大白伞盖的光明。
(识无边处及其以上,已经超越光明)。
色界─白光,没有欲望也就没有颜色,但还有色质障碍,所以是白光。
欲界─天神与人道是黄光,愈高愈亮,欲界顶主宰天神是辉亮的金黄光明。
部份阿修罗道─似乎是绿光,介于黄色蓝色之间混合的绿色。
畜生道─蓝光。
鬼道─红光。
地狱道─黑光。
其实众生世界的分界并不是截然可分,实际情况常是混杂分布。
像“畜生”的正确翻译应是“横生”。
这是因为古印度修行人观察到众生界的主导生命形态都是直立,就是都中脉贯顶朝天。
而那些附属生命形态都是非直立的横生,都是中脉横走不是贯顶朝天。
所以天界也有属于天界的畜生形态,像是天界的金翅鸟、龙、或其他种种横生生命。
所以这些六道的光明相,也不就是截然区分,而只是大略区分。
修定时的心转到观察或召应哪种众生境界,可能就会显现相应境界的光明。
所以白光可能是感应到色界禅定的光,橘光(红黄光)可能是感应到欲界鬼神道的光。
→ ilanese: 形而下的话,以南怀瑾先生所言之气机刺激脑部视觉区较为 12/30 16:25
→ ilanese: 可信;如果是形而上的话,我个人是认为应该要辅以其他佐 12/30 16:26
→ ilanese: 证才行。 12/30 16:26
→ ilanese: 12/30 16:29
→ ilanese: 至于说见光就如何如何,来断定境界的话,我认为实为不妥 12/30 16:29
→ ilanese: 。行者自己依据多年经验,当作一种指标,配合念头、身心 12/30 16:30
→ ilanese: 状态,来了解自己尚可。 12/30 16:31
→ ilanese: 例如:才刚坐没多久,眼前见点点星光,身体发热,就知道 12/30 16:32
→ ilanese: 自己目前气机已经发动了。 12/30 16:32
→ ilanese: 笔者也有眼见光明、身体气机发动运行,但心理杂念不断, 12/30 16:35
→ ilanese: 这在道家来说,也不是很好的境界,那个气也不是很好的气 12/30 16:36
→ ilanese: (所谓不是很好的气,是指这种气的品质不是很好;最好的 12/30 16:37
→ ilanese: 气是虚极静笃、无念无虑时产生的气。) 12/30 16:38
个体呈现光明,还会有头光与身光的分别。
身光应该是与欲界色界的身体有关,头光是与无色界的虚空有关。
所以大乘菩萨是在证得初地时才开始显现头光,
这是对应于初地菩萨才开始见到的最清净的所觉(空无边处透明无色的清净空相)。
通常大乘密乘修行,头光感觉是清凉,身光感觉是温暖,都以柔和为上。
通常,欲界光明是温暖的,色界无色界是清凉的。
许多佛菩萨像的背后,就常有头光或身光的造形装饰。
如果业障清净的光明形相就会较为稳定,而呈现圆满普照。
如果尚在转化业障而剧烈进行中,头身光明就会呈现如火燄猛烈燃烧的爆发光芒。
头光光明随着大乘密乘佛菩萨阶位的提升,最高可以达到遍法界。
→ ilanese: 有些门派有炼内丹之法,品质不好的气,就不能采而炼之了 12/30 16:42
→ ilanese: ,所以他们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12/30 16:42
→ ilanese: 像我不搞这个,但能从总和整体的情况来下判断目前的状态 12/30 16:44
→ ilanese: 。 12/30 16:44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6-12-30 16:04:00光明相,这很常见。我看南传佛教是用“禅相”称之,是“禅相”的一种。以前有台大体育老师本身也是道家某派的人,他那时候有写论文,以台大学生为案例,发现气功初学者也会见到光明相。就我个人经验而言,点点星光或片状的光,这算是早期的光明,也比较偏向是气机发动那时候的光明。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视野都是光,这才值得讨论。而且即使睁眼或闭眼都是光明。至于光的颜色的问题至今仍各说各话,没有绝对的统一见解。例如:我用不止不观之道家自然无为法修的话,早期是会有淡白色的光(整个视野)。心理宁静不生杂念,但不发轻安,这有点像是“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味道。止禅入三摩地,虽然有轻安,心理宁静不生杂念,但不见光明。持咒催谷功力提升,通常我会等到眼前所见通通都是橘光,再开始出手施法。多年以来,所见各式各样之光明及颜色,加上阅读各家所言,至今我对此仍没有定论。形而下的话,以南怀瑾先生所言之气机刺激脑部视觉区较为可信;如果是形而上的话,我个人是认为应该要辅以其他佐证才行。 至于说见光就如何如何,来断定境界的话,我认为实为不妥。行者自己依据多年经验,当作一种指标,配合念头、身心状态,来了解自己尚可。例如:才刚坐没多久,眼前见点点星光,身体发热,就知道自己目前气机已经发动了。笔者也有眼见光明、身体气机发动运行,但心理杂念不断,这在道家来说,也不是很好的境界,那个气也不是很好的气(所谓不是很好的气,是指这种气的品质不是很好;最好的气是虚极静笃、无念无虑时产生的气。)有些门派有炼内丹之法,品质不好的气,就不能采而炼之了,所以他们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像我不搞这个,但能从总和整体的情况来下判断目前的状态。
作者:
yenbean (新北宅男)
2017-12-31 17:23:00很久没禅修,印象一开始出现的白光(还是黄光)吧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12-31 18:14:00文中所述密乘头光清凉、身光温暖的说法,跟拙火瑜伽的白菩提清凉、红菩提温热颇为相似。就我个人看法:这由身体下部往上的温热之气,主要是修补强健身体之气,由头部往下的清凉之气,主要与性灵有关,有脑内啡及多巴胺之内分泌产生,此即身轻安的现象。但上面说的还是形而下的现象。笔者自认为是一些与神灵相应被加持的经验,由头部灌下是极炎热的气感,毕竟神灵与人的程度差异太大,人感到无比炎热也是正常的。另外,阴寒之气无论是形而下或是形而上都是阴灵邪魔或病气邪气。而清凉之气与阴寒之气两者差别在于前者令人感到愉悦,后者令人觉得极不舒服。以上说的主要是一般原则,特例少见就不提了。最差的气是黑气。有个道长说他如果看到某个人身呈黑气,他不绝对不收这个人为徒;在形而上黑气者为邪魔之气,并非一般小鬼小妖这类小喽囉,千万要注意!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1-01 18:56:00《别译杂阿含109经》: “世尊复告梵天:....汝今试观此等(佛的)天身,容貌光明,胜汝已不?时,梵白佛:....唯然!已见,而今见之斯等(佛的天身)光明,昔所不见...。”《杂阿含595经》: “时,有无烦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天子说偈白佛:我是阿那含(三果),生彼无烦天”光明一词要不同脉络下有不同意义,像是智慧光明就不是如同上面意思,智慧光明指的是无明的相违品,《华严经》:“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我当令彼悉得开悟,于诸性分明照了。”《佛护论》:“发慧光明除愚痴闇,由智慧眼照见诸法无自性性。”(漏字:于诸法性分明照了)
佛陀讲的发慧光明就是一种透彻法界实相的证悟应该说所有祖师讲的自性光明就是这个 但总是有人想成灵界的光 而且讲很多年还透彻不了 = =而佛陀证悟的这种智慧光明 就自然可以展现心的作用比如说放出阿罗法或菩萨不能及的千百种光明打错 阿罗汉或菩萨 这个就是证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