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如前所述,从声闻道转向余乘,有各式各样的走法,譬如从声闻资粮道还未进入声闻
加行道之前,就转入余乘;或从声闻加行道还未进入声闻见道之前,就转入余乘;或者从
声闻见道还未转入声闻修道之前,就转入余乘;或者从声闻修道还未进入声闻无学道之前
,就转入余乘;或者甚至在有余涅槃还未证得无余涅槃之前,就转入余乘等;又或者甚至
在无余涅槃之后,才转入余乘的。
假设这位行者是从声闻道转向大乘,转到大乘之后,他一定是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不
会因为这位声闻行者是声闻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所有的烦恼,就有权力可以越级。只要是
从声闻道转入大乘道,一定都是从大乘的资粮道开始走,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虽然这些声
闻行者已经久习出离心,但是对于成佛究竟的基础与究竟的所依—大悲心与菩提心,他们
之前完全没有修过,所以如果要走向成佛果位,他们一定要从基础开始,也就是从大乘的
资粮道开始,不能越级,不能因为他是声闻阿罗汉就可以跳级。
成佛的“基础”就是二谛,“道”就是福、智二资粮,“果”就是佛的二身。其中的
二资粮就是方便(福德)资粮与般若(智慧)资粮,这二者要结合。其中的福德资粮,虽
然可以包含身、语、意,但不论是哪一方面,一定是要以大悲心、菩提心作为动机,以大
悲心、菩提心作为动机的身语意的行为,才会成为成佛之因,所以假设没有属于方便分或
福德分的大悲心或菩提心作为动机,再多的身语意的行为,顶多只是增上生的因,也就是
来世得到人天果位的因,或者说顶多只是解脱的因而已,无法成为成佛的因。
另一方面,以般若分(智慧资粮)来讲,它包含补特伽罗无我的智慧、二空的智慧及
空性慧三个,这三个都属于般若分或智慧资粮。对想要成佛的大乘行者来讲,如果只修补
特伽罗无我的慧,也就是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智慧,他在大乘的道上会耽搁、会延迟许久
,意即他没有去修空性,他就会迟滞,会很难前进。对于大乘行者来讲,除了要修补特伽
罗无我的慧、二空的慧之外,一定要修空性慧,他才能够毫不拖延的前往佛果。
就大乘行者来讲,他在基、道、果中道的部分,必须要有福智二资粮的结合,或者说
福智二资粮的双运,或者说方便分与般若分双运,这二种讲法是一样的。意即不论是方便
分或者福德资粮,主要就是以大悲心或菩提心为动机的身语意行;般若分或智慧资粮这部
分,主要就是以空性慧为主的智慧资粮或是般若分,这二者结合就能够很快的达到佛果位
。光是智慧资粮只修补特伽罗无我慧,顶多只能断烦恼障,到成佛会耽搁许久。
譬如有二位行者,一位行者是先走小乘声闻五道,已经证得声闻阿罗汉,跟另外一位
从一开始就走大乘道的行者,这二位行者相比的话,假设他们同时发起菩提心,同样都进
入大乘道,一位是之前已经证得声闻阿罗汉的行者,他发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另外一位
是都没有学任何其他声闻道或独觉道的行者,他也发起了菩提心而进入大乘道,这二位行
者成佛的时间,在经典中有不同的讲法,但是一般来讲,共许的一种讲法是:如果一开始
就走大乘道的行者,他成佛的时间会比较短,会比较早成佛,这是共许的讲法。虽然会因
为行者根性的钝、中、利的差别而有时间长短的差别,但是共许的讲法就是,一开始走大
乘道的行者,会比小乘声闻道或先证得声闻阿罗汉再回小向大,而进入大乘道这样的行者
,成佛的时间要短许多,意即他会比较快成佛。
为什么一开始就走大乘道的行者,会比先证得声闻阿罗汉后来回小向大的行者,成佛
的时间要缩短许多呢?因为一开始走大乘道的行者,他的二资粮(基、道、果中属于道的
二资粮),譬如以福德资粮来讲他修的是菩提心与大悲心,智慧资粮他修的是空性慧,这
二者结合的缘故,所以断实有执的力量很强,甚至断实有执的习气也很强。
反观先证得声闻阿罗汉之后再回小向大的行者,虽然他也有大悲心与菩提心,属于福
德资粮这一部分他当然也没有欠缺,也有具备,不然他就无法进入大乘资粮道,但是在智
慧方面,他却有过去的恶习,也就是之前他在证得声闻阿罗汉的时候,当他进入到无余涅
槃的时候(无余涅槃有另外一种讲法就是“完全止息周遍行苦的界”,这与无余涅槃是同
样的意思,在不同的经论有不同的讲法,有的经论称为无余涅槃,有的经论称为完全止息
周遍行苦的界的状态。)即已证得无余涅槃的行者,会在这种状态之下入根本定,这种根
本定在所有的声闻道来讲,是最乐的状态,他甚至会发一个愿,在多劫中都会处在这种根
本定中,不想出来。
所以当他日后回小向大,进入大乘道后,还会经常入这种定,这种定主要是现观补特
伽罗无我的定。在智慧资粮方面,因为他经常回到这种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定的缘故,所
以对于现观空性的定就会荒废了,原因是因为他过去串习的缘故。
一开始进入大乘道的行者,他一直在精进于现观空性的这种定,但是反观先证得小乘
阿罗汉再回小向大的这类行者,却经常会进入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定,而没有好好的修现
观空性的定,因为他经常回去原来的现观补特伽罗无我这种定的缘故,在智慧资粮的进展
相对来讲就比较慢,所以成佛的时间就会拉长许多。
虽然我们会说,假设一个人他一开始进入小乘道,然后证得阿罗汉,这当然也满好的
,但是不如一开始就进入大乘道,因为他的结果(成佛)有迟、速的差别。即一开始走大
乘道的行者,他走的是快速道,如果先走小乘道再走大乘道,并不是快速道,所以经论中
都极力称扬一开始就走大乘道。
一般道次第的著作中,如《广论》或《略论》这类的道次第著作,为什么要在下士道
中加“共”下士道?在中士道加“共”中士道?是因为整个道次第就是要引导行者在一开
始就进入大乘道的走法,所以不会是走“唯下士道”,也不会讲“唯中士道”,因为如果
是走唯下士道,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下一生,如果是走唯中士道,就是带到声闻道与独觉道
的小乘道上。
因为道次第的著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行者进入大乘道,不是走唯下士道,不是唯中士
道,而是先走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然后直接引导到上士道,所以道次第的论著,要遮止
的,就是声闻道与独觉道,要引导的,是上士道或大乘道。
10.同义词
“声闻的见道”、“声闻的谛现观”及“声闻见道者心续之智”等等是同义词。
此外,所谓“见道”,因为是首次现前地看见四谛之道,所以称为“见道”,这里要
说明的是:
有些利根的行者,即使是还没有入道的行者,他也有办法了解四谛,但是他无法现观
;同样的有些行者,已经进入了声闻资粮道、声闻加行道,虽然也了解四谛,但还是无法
现观,要现观唯有进入声闻的见道,才有办法现观四谛,所以“见”有“现观四谛”之意
,不只是了解而已。
这里的四谛,主要谈的是补特伽罗无我,所以这里的“四谛”也可以代以“补特伽罗
无我”。而因为是现前、新的了解四谛(或说补特伽罗无我)的现观,所以称为“谛现观
”。
11.分类
声闻见道若予区分,有三:
(1)声闻见道根本定智(此完全属于智慧资粮)、(2)声闻见道后得智(此完全属
于福德资粮)及(3)不是前述二者(1)与(2)任一之声闻见道。
(3)的情况是指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的力量都没有在很强的阶段,例如我们现在在
听法的场合中,虽然我们的心中还有瞋的种子,没有起现行的原因,可能因为闻所成慧与
思所成慧的力量,让瞋恚没有起现行,但是瞋恚的种子还是在的,所以第(3)类就相当
于这个比喻,意即虽然在这个阶段有智慧资粮、福德资粮,但是它的力量并不是很强,也
就是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虽然有,但是不起现行。
第(3)类具体来讲,当一位行者进入属于声闻见道根本定的状态下,见道根本定智
现观的是补特伽罗无我,在此状态下,起现行的就是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慧,但是同时还
有一些不起现行的心,如出离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等。这些心虽然有,但是并没有起
现行,所以可以说在声闻见道根本定智中的出离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都是属于第(3)
类的情况,原因是这些处在声闻见道根本定智中的,跟这个状态同时的出离心并不是在后
得位的阶段,所以它不是第(2)类。
它虽然在第(1)类的阶段,但是又没有起现行,也不是第(1)类,所以它就被归到
第(3)类不是前述二者任一,等于不是第(1)类,也不是第(2)类,所以就被归到第
(3)类。
反之,如果行者在后得位的阶段去修出离心,此时的出离心是现行的,这位行者的心
续中同时有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慧,但是这时候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慧并没有起现行,所
以这个补特伽罗无我的慧,因为它不是如在后得位中的出离心一样可以起现行,所以它不
能算是第(2)类声闻见道后得智的一种情况,因为这时候声闻见道后得智指的是出离心
本身,因为补特伽罗无我的慧没有起现行,所以不能成为第(2)类,又因为这个阶段是
属于后得位的阶段,所以它(补特伽罗无我的慧)也不能属于第(1)类声闻见道根本定
智的状态,它既不是第(1)类也不是第(2)类,就被归到第(3)类。
只要是“道”起现行的阶段,不是在根本定智,就是在后得智。譬如以现观补特伽罗
无我的慧,或现观二空的慧,或现观空性的慧,如果起现行的话就是属于根本定智;如果
是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等这些心,如果起现行的阶段,就归到后得智的阶段,如果不
是前述这二者的阶段就被归到第三类,也就是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声闻见道。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