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黄念祖老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29)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2-17 16:21:59
第二十二拜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
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
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卍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
“一心观礼,经云”,经上说,这就是礼拜我们这个经了。“当来经灭”,这也是经
文哪,以后佛经都是要灭的,这个经叫做《法灭尽经》。所以有人说,你们佛教也是要消
亡的。我说我们佛教从来没有说要赖在世界上不走,我们早就说过了要灭尽的,第一部灭
的是《楞严经》。所以我现在是比较著重这两头儿啊,一个是(第一部)要灭的,一个是
最后存在的,这是两头儿。
第一部要灭的是《楞严经》,现在已经看出来了,最有名的学者他们都在做文章,说
《楞严经》是假的,这种学说现在还没有破尽哪。所以是有两派啊,你看现在虽然都这么
说,圆瑛法师还是做注解呀,这是一派呀;而像吕澂,他就是《楞严百伪》考,从一百方
面来说都是假的,这也是很有名的学者。学者“解而不行,增长了邪见”哪。他们后来这
一批人,湖北他们这一些人,还有王恩洋什么,又要说《华严》也是假的等等,因为跟他
们那个牴触了。
小始终顿圆,法相唯识。小始终顿圆这五时,“小”是小乘;“始”是开始说大乘;
“终教”,大乘法终了;而“顿”,特别了,刹那成就了;“圆”就是圆满哪,圆教。他
拿这个“始教”的观点来反对“圆顿教”,所以他们错误就错误在这儿啊。根器不同,说
法就是不一样。“小乘”不谈成佛,就是最多你证阿罗汉。到了“始教”,你可以成佛,
“阐提不能成佛”;大家听过这个话,阐提不能成佛。而“终教”就不这么说了,终教就
是说都有佛性,阐提也具如来智慧,所以阐提也能成佛。这不就矛盾了?当然是成佛需要
三大阿僧祇劫。而“顿教”就不一样了,顿教说刹那间可以成佛;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
,一悟就是佛啊,什么叫三大阿僧祇呀?“圆”那更是圆融,圆含一切。因为对象不同,
说的法就不一样。
(比如)这数学老师,你现在讲欧姆定律,你给初中讲,就是代数式子,电压电阻之
比等于电流,代数式子,这是常数。你要到了高深之后,实际上就不是这(样)了,是微
分的式子了,微分的电压除微分的电阻等于电流,都是变化的,瞬间时时在变。但是你把
这个要给那个刚开始的学生,没法儿懂啊,这种矛盾是必然的,这是教师的巧妙。所以你
不可以根据我这个初中学的代数式,说你大学念的、你那个不对,你这个跟我不一样。现
在这些人犯了这个毛病!所以种种的病,卢胜彦的病,就财色的心没断,拿这个心出发,
在这儿坏佛教。像吕澂他们这些都久学成了偏见,这样的一些毛病,所以各个的毛病都成
为障碍。
经,将来《楞严经》是要灭的,所以首先有人反对呀。将来慢慢地就越说越多了,他
们的这个(言论)占上风,(久而久之)大家都说既然(是)假的,谁还念哪?必然会灭
呀。所以这个不能抬杠,也不要担心,而且自然佛说在前头了,现在这个趋势也在那儿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一部经最后、最后还留下来的,就是我们的《无量寿经》啊

我曾经怀疑过,我说《无量寿经》很深哪,这样的经啊,到了末法的时候啊,众生只
有十岁的平均寿命了……我们是“减劫”,寿命是在减;现在我们的寿命在增长,这是个
特殊的现象。我是,我也没有什么……我就是自己这么猜啊,可能是一个“中兴”的瑞相
,人的平均寿命增长了。按减劫说,每过百年人寿减一岁。最近呢,看来是人的平均寿命
在增长,也正好跟西藏的传说,密宗的传说,“佛法要中兴于世界”,这两个有不谋而合
的地方。现在姑且我们先这么看,这是一种中兴的瑞相。
所以大家能够长寿这是很重要的。在我年轻的时候,要是说快八十岁的人还能这么想
,那就没有了。六十岁都是人搀著,两个人架著,老太爷了。那他们现在,(念公指了指
身边坐着的男众居士,然后说,)像他们(这个岁数现在)还能当小伙子,过去那都当做
老太爷了。寿命长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这个是中兴,不是老长的。到经灭的时候,人只
有十岁。所以那个劫,我们将来来的劫是“刀兵劫”呀,就是人和人之间不能见面,都是
互相要杀,都互相怀疑;我不杀掉你,你就会杀掉我,所以见(面)我先动手,先下手为
强。每个人都是想先下手为强,所以就杀光,人类自相残杀,杀光,所以是“刀兵劫”。
到了那个时候了,最后人类消灭呀,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过去,等待换下面的一个劫
了。那么这个时候还能念《无量寿经》啊?《法灭尽经》里头说得很好,佛说人类这个时
候,法运在这个时候,就像那个灯,油灯要灭的时候、蜡烛要灭的时候,忽然间特别亮。
所以人死的时候,(就像)夕阳无限好,那也是“回光返照”,特别好看。人快要死的时
候,忽然间神志清楚,会说很多很多话,然后他就咽气了,也是“回光返照”。这个是整
个儿的法运的“回光返照”。
所以最后这一百年,人类的聪明智慧能接受《无量寿经》,就是(如同)它这个蜡烛
快要灭了反而比平常更亮,因此他能接受了。那么能接受呢,还有很多人得度。这个再过
去,会念“阿弥陀佛”就是阿阇黎,金刚阿阇黎。别人不会念四个字了。再过去就没人能
念,空中现几个字,你还能念还能得度的。最后都没有了,那就法灭了,法灭尽。
卍 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当来经灭,佛以慈愍”,佛以慈悲心怜悯大家呀。“独留此经,止住百岁”,什么
经都完了,而独留《大乘无量寿经》在人间存在一百年哪!时间也是不很长哪,只有最后
这一百年哪。“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遇见这个经的话,随你的意思,你所
愿的事情都可以满愿啊。
卍 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
“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就是说我们修的人,修三十二拜的人,因为这个经、最后由
(于)它存在,所以我现在以至诚的心来顶礼这个经啊。到最后什么经都没有了,就只靠
这部经了,以至诚的心来顶礼这个经。这个经是“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
”,是“第一希有,难逢的法宝”。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要来顶礼这个经啊,最后还来度
众生。
“广大”,这个经的内容是普度一切,这个内容是广大,上至极深的《华严》的“十
玄”,以及人天乘,(下至)娑婆世界众生如何种种的造恶啊;所以,从人天乘一直到圆
教的《华严》,无所不包,“广大”。所救度的众生(是一切皆得度),许多大菩萨不听
闻此法都退了。这(部经)十分“广大、圆满”。
(有了)这个经,(众生)他就不再需要(其它),所以这一部经就够了。有的经给
你很大的启发,但是整个儿在修持上你不见得用得上啊。《金刚经》和《阿弥陀经》都是
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就是知道了《金刚经》,你能够理解,也可以“随文作观”,也可
以随着“文字般若”来练习著“观照般若”。有的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众生就
是办不到的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像“如梦幻泡影”,这个你把它看淡一点哪,这个众
生可以做得到。这个“无住生心”,那要到登地菩萨他才做得到。登地的菩萨,登地以前
这“三贤位”,只能在无住的时候就是无住,不能生心;在生心的时候,只能生心,就不
能无住。而“无住还生心,生心还无住”,要登地的菩萨才做得到。
所以你知道了这个经、(《金刚经》),知道这个殊胜。但是对于众生来说,他这里
头(要能够)得到法益,就不是能够跟生活打成一片,跟一切一切随时随地都能用得上,
只能用得上其中很浅的一部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看到这个如梦如幻哪,当
然这个对于很多人就够了。这一关他就没有破,他对于“一切有为法”他正是津津有味。
但是你把这个破了,不怎么样啊,你就是看了“如梦幻泡影”,你顶多就是不作恶,作点
善,还是不出这六道啊!
你怎么才能出六道啊?一般都是要竖出,那要断见思惑,那很难哪!所以方便不够啊
。又要有方便,又要有理论,又要有实际,又种种的圆满,那就是《无量寿经》是圆满哪

这么圆满的一部大法,它又是很简单嘛,《无量寿经》并不很长,一本就完了。而且
是你念、只要念六个字啊,再简单没有了,小孩儿都能念。所以很多小孩儿就念哪,照着
念“南无阿弥陀佛”。而且直截了当,你念的是什么?就是你“自心”哪,你念佛你就“
此身已在含元殿”,直截了当;你就是“本尊”,禅宗、密宗都在里头了,所以也是“广
大、直捷”呀。这个始觉是合本觉的,所以“直捷”。
珠子放光就照珠子本身,多么直捷。手电灯就照到外头去了,向外面去寻找,自个儿
是什么反而没照着,外头很亮,远处很亮,这就不一样了嘛。“方便”,度生来说都可以
,最容易。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最便利的方法,称为“方便”,这是通俗的说法、解释。
“究竟”,方便的东西往往就是,有的人说“方便出下流”,但是这个它是“究竟”
嘛,它又“方便”,又“究竟”,彻底呀,不是“出下流”。不但“不是出下流”,而且
是“究竟”,是最彻底的成就。所以对于这部经这些赞叹之词,就是“广大、圆满、简易
、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
这些话都是“如实”说的,不是感情的关系。夏老师,我会集了这个经,我就用一些
美丽的词句来赞叹一番,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就是要用理智代替感情,一切都不是感情
出发呀。
卍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这个“第一希有难逢法宝”是谁呢?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在这个
地方,我们就是顶礼这个经。这个经题也就非常“殊胜”,是两部现成的经题凑在一块儿
。《大乘无量寿庄严》这是一部经,这是《宋译》,最后翻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是
汉朝翻译的名称。所以把《宋译》的名称搁在《汉译》的名称的前头,自然而然成了这么
一个名称。
成了这个名称之后,就说这是大乘的法,人法喻都有了。这个法是都广泛救度的,不
是小乘。“无量寿”这就是我们的本体,彼土的佛,这是人。“庄严清净”是法,“大乘
”是喻,“平等觉”又是佛。这个意义,这个经题要讲起来可以很深,而且很自然。所以
这部经,是我们三十二拜顶礼的对象。
所以经是可以供的、可以礼拜的。在日本我到处都看见《南无妙法莲华经》,有好多
日本人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经题),念经题都是有功德。这个地方拜这个经,刚才
拜了佛,拜十方佛,这个地方拜这个经。
==
学者“解而不行,增长了邪见”哪。
黄念老真的把这些事都说得明明白白的了。
这个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了,虽然真的很心痛,但也无可奈何。
《梵网经》说:
“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
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断头、堕落)罪。”
我们相信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佛菩萨,绝不被影响。
我们这一生护不了《楞严经》,也护不了法不灭,
但是真心发愿求往生,将来我们再来,那就是真有智慧德行了。
现前我们就是守护这部经,这一句佛号。
自己真诚地持戒念佛,听经闻法,就是我们真实守护的方式。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2-17 22:26:00
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2-18 00:5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2-18 17:1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