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悲心”的逻辑分析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17-12-17 06:45:40
在导师世尊的教授中“悲心”无疑地占了不可取代的价值与地位,“悲心”是一种不忍众
生受苦的觉受,这种觉受以佛弟子的修习而言,不论初业行者,中业行者,甚至到十地菩
萨都视同无价珍宝一般的教授。
“悲心”是一种不忍众生受苦的觉受,这时候问到为什么会“不忍”?
一般而言我们要能对众生“不忍”其受苦,是因为与我有关系、是我所喜。我们可以观察
到的一个事实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对众生的感觉只有三种“亲”、“中庸”、“怨”,对
于“亲”我们很轻易地对其受苦感到不忍,中者则无感觉,对于后者我们甚至会欢喜其受
苦,也就是说只要众生在我们内心是后二者,那种“不忍”的觉受并无法升起,这时后一
个很清楚的事实出现了,除非我们视一切有情为“亲”,否则悲心没有基础。
接下来是,那既然要不忍众生“受苦”,第二件事就牵涉对众生受了什么苦清楚了解,轮
回让众生处在一种什么样的苦的状态,自己非常了知,也就是行者由自己的观察与觉受了
知轮回所带给众生的的苦难,如果没有这一层认知,悲心没有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出离心
是悲心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的由来。
也就是如果行者要修习“悲心”,上面的二个基础是应当被重视并且必须修习的基础。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17 10:09:00
随喜感恩_/\_延伸阅读:文章代码 #1L0YJ300 (Buddhism) 出离心与慈悲心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2-17 22:14:00
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2-18 00:5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