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佛德是属于实语吗

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7-12-14 23:17:36
※ 引述《hawls (以和为贵)》之铭言:
: 各位善知识好
: 如题 末学有这样子的问题
: 十八不共法、十力等等佛德是属于实语吗?
: 并且 在早期的经典 巴利圣典、阿含经
: 也有提到十八不共法、十力等等佛德吗?
: 末学相信佛说实语也善譬喻
: 但有些佛德实在令末学难以相信属实语
: 故有此疑 望善知识能为末学解惑
根据佛教的原始经典,
佛有很多辟支佛和阿罗汉没有的功德,
不过菩萨不是佛,
菩萨对佛法的了解比不过证初果的须陀洹。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31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
时有人名阿蓝迦蓝,于众人中为师首,与诸弟子说不用处定。时菩萨至阿蓝迦蓝所问言:
“汝今以何等法,与诸弟子说令得证?”报言:“瞿昙!我与诸弟子说不用处定,令其得
证。”时菩萨便作是念:“阿蓝迦蓝而无有信,我今有信。阿蓝迦蓝无有精进,我今有精
进。蓝无智慧,我有智慧。蓝今以此法得证,而况我不静坐思惟以证智慧,我今宁可勤精
进证此法耶?”彼即勤精进,不久得证此法。时菩萨得证已,往阿蓝迦蓝所语言:“汝但
证此不用处定为人说耶?”报言:“我正有此法,更无有余。”菩萨报言:“我亦证此不
用处定,而不为人说。”阿蓝迦蓝问言:“瞿昙!汝正有此不用处定,而不为人说耶?”
“我亦证不用处定,为人说。瞿昙!如我所知汝亦知之,汝所知者我亦知之,汝似我我似
汝。瞿昙!宁可共知僧事耶?”时阿蓝迦蓝极生欢喜恭敬心,承事菩萨,以之为匹,正与
我等。时菩萨复作是念:“此不用处定,非息灭、非去欲、非灭尽、非休息、非成等正觉
、非沙门、非得涅槃永寂之处。”不乐此法,便舍阿蓝迦蓝而去,更求胜法。
时有欝头蓝子,处大众中而为师首。其师命终后,教师诸弟子与说有想无想定。时菩萨往
欝头蓝子所问言:“汝师以何等法教诸弟子?”报言:“我师以有想无想定教诸弟子。”
时菩萨念言:“蓝今无信,而我有信。蓝无精进,我有精进。蓝无智慧,我有智慧。蓝证
此法而为人说,况我不证此法。我今宁可勤精进证此法。”即勤精进,不久得证此法。时
菩萨往至欝头蓝弗所问言:“汝正有此有想无想定,更有余法耶?”报言:“瞿昙!我正
有此法,更无余法。”菩萨报言:“我亦证此有想无想定。”彼问菩萨言:“汝正有此有
想无想定耶?我师蓝亦有此有想无想定作证,我师知者汝亦知之,汝所知者蓝亦知之,汝
似蓝蓝似汝。瞿昙!今可共知僧事。”时欝头蓝子极发欢喜心,承事菩萨,推著师处,而
师事之。尔时菩萨复作是念:“我观此有想无想定处,非息灭、非无欲、非休息、非灭尽
、非沙门、非涅槃永寂之处。”不乐此法,便舍欝头蓝子而去更求胜法。
时菩萨即于彼处六年苦行,虽尔犹不证增上圣智胜法。尔时菩萨自念:“昔在父王田上坐
阎浮树下,除去欲心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喜乐一心,游戏初禅。”时菩萨复作是念:“颇
有如此道可从得尽苦原耶?”复作是念:“如此道能尽苦原。”时菩萨即以精进力修习此
智,从此道得尽苦原。时菩萨复作是念:“颇因欲不善法得乐法不?”复作是念:“不由
欲不善法得乐法。”复作是念:“颇有习无欲舍不善法得乐法耶?然我不由此自苦身得乐
法,我今宁可食少饭𪎊得充气力耶?”
汉传佛教四分律有记载,
释迦牟尼在最后一世成佛前还是菩萨时不懂什么是佛法,
所以先跟外道求法学会无色定,
发现无色定无法通往涅槃后又浪费六年修外道苦行,
最后发现外道苦行错误才改修中道成佛。
不过没有任何证初果的须陀洹会不懂佛法跑去跟外道求法,
也没有任何证初果的须陀洹会去修外道苦行,
这是因为菩萨在成佛前并没有出世间智慧也没有证得道、果、涅槃,
因此菩萨并非僧宝也不是佛弟子应该归依的对象。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14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天帝释告三十三天:‘卿等若入大战中时,设有恐怖畏惧
之心者,汝等还顾视我高广之幢,设见我幢者,便无畏怖。若不忆我幢者,当忆伊沙天王
幢;以忆彼幢者,所有畏怖,便自消灭。若不忆我幢,及不忆伊沙幢者,尔时当忆婆留那
天王幢;以忆彼幢,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我今亦复告汝等,设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畏怖衣毛竖者,尔时当念
我身,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
号佛、众祐,出现于世。设有恐怖衣毛竖者,便自消灭。
“若复不念我者,尔时当念于法。如来法者甚为微妙,智者所学。以念法者,所有恐怖,
便自消灭。
“设不念我,复不念法,尔时当念圣众。如来圣众极为和顺,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
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敬可事,世
间福田,是谓如来圣众。尔时若念僧已,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比丘当知,释提桓因犹有淫、怒、痴,然三十三天念其主即无恐怖;况复如来无有欲、
怒、痴心,当念有恐怖乎?若有比丘有恐怖者,便自消灭。是故,诸比丘!当念三尊:佛
、法、圣众。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根据汉传佛教的增壹阿含经,
真正的僧宝是四双八辈,
四双八辈是佛的声闻圣弟子已证得道、果、涅槃,
四双八辈才是佛弟子应该归依的对象。
http://tripitaka.cbeta.org/N37n0018_016
本生经第16卷
四九一 大孔雀王本生谭
〔菩萨=孔雀〕
菩萨具有较辟支佛为大之知方便摄取一切智慧,于是菩萨向彼云:“尊身依道而破烦恼,
已证辟支佛智,应为有关此之誓言,则全阎浮提中被系缚之众生,皆被解脱。”
因菩萨尚未消除贪嗔痴,菩萨尚未证得道、果、涅槃,
所以菩萨还是有可能轮回到三恶道。
有些人以为念了什么经什么咒就可以永远不轮回到三恶道,
佛经说明只要尚未证得道、果、涅槃,就算菩萨一样有可能轮回到三恶道。
南传本生经记载菩萨轮回为孔雀时,
身为孔雀的菩萨还是有某些超过辟支佛的世间智慧,
不过菩萨并没有出世间智慧。
http://tripitaka.cbeta.org/N33n0018_004
本生经第4卷
二四六 油教训本生谭
(菩萨=仙人)
此本生谭是佛在毘舍离附近重阁讲堂中时,对师子将军所作之谈话。彼于归依佛之次日,
于食物中添肉供佛,尼干子之徒闻之怒而不悦,思欲害如来之名而非难曰:“沙门瞿昙对
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于法堂开始议论:“诸位法友!尼干
子到处非难云:‘沙门瞿昙对决定为供养自己所调理之肉,知之而与弟子共同而食。’”
佛闻之云:“汝等比丘!尼干子非难我食决定供养所调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于前生即
有非难。”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某婆罗门之家,达成年后,出家入仙人之道。为
得盐与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来波罗奈,翌日入都中托钵。
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于家中设座使坐,献鱼肉之类,于食事终了,自
己亦坐于一面云:“此肉决定只为供养尊者而杀生调理者,恶业归于尊者,于我无关。”
于是唱第一之偈:

       打害杀行施     人无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为罪所污
菩萨闻此唱第二之偈:

       杀妻儿行事     人无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为罪污染
菩萨如此为彼说法,即起座而去。
结分
佛述此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家主是尼干子,而行者即是我。”
南传本生经记载佛在前世修菩萨行时一样有吃肉,
不吃肉则是苦行外道尼干子喜欢的邪法邪律,
不吃肉不是菩萨成佛之道。
http://tripitaka.cbeta.org/N36n0018_011
本生经第11卷
四三一 哈利达仙本生谭
〔菩萨=仙人〕
仙人闻此,心中自思:“予若答以未耽享乐,国王必信予言。然此世界除真实无确切之依
所,弃真实之人,如何坐菩提树处?即不能成就菩提。予必须语以真实。”仙人决心不可
破戒。原以菩萨依场合于五戒之中,虽有破杀生、偷盗、邪淫、饮酒之戒,但妄语——妄
语破事物之条理、与虚伪为伴侣——此戒决不可破。因此仙人为语真实说第二之偈:

       大王!大王闻风说     不伪乃真实
       五欲使心暗     迷入不正路
南传本生经记载在释迦牟尼被燃灯佛授记成佛后修菩萨行时没有所有时间都守五戒,
释迦牟尼修菩萨行时有短暂时间曾经杀生、偷盗、邪淫、饮酒,
只有不妄语戒是绝对严格遵守。
妄语的心理就是想用虚妄的概念歪曲真相,
喜欢妄语就是不想了解真相,
喜欢杀生、偷盗、邪淫、饮酒的人还是有机会修行但喜欢妄语的人没办法修行,
因此不妄语是最重要的戒律。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7-12-14 23:39:00
谢谢h大的赐教。有些佛德实在奥妙,令末学未敢置信,惟恐自身流于迷信,有早期经典为证,末学心中较为放心。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2-15 11:18:00
h大立论常常辅以(绝没有所谓"伪律"争议)的律藏出处来佐证/澄清某些被误解但反而在末法之世盛行的谬见~佛法总共三类圣者菩提道果:a.Sammasambodhi(佛)b.Sambodhi(辟支佛) c.Bodhi(阿罗汉) 阿含定的明明白白 还帮我们分类得一清二楚~佛陀去世后的佛教演进某些宗派偏偏将"正在修行迈向"这些道果的还是凡夫的"状态" 新纳入为道果 混乱了a.b.c.体系 使正法混乱不过请h大解惑一下 本版另有些网友主张:释迦牟尼佛在久远多劫之前早已借由唸阿弥陀佛的修法而证成佛果然后千年前悲悯地球人而特地八相成道以化身降生印度而悉达多王子向外道求法等等行为是刻意表演给地球人看的(那时候该些人没举出四分律-但依其逻辑 h大对于四分律的记载就无须太认真--那些高人网友说了:世尊(的化身)在讲戏词 因为凡是大菩萨 乃是有智慧的圣者网友曾分享的悉达多菩萨演戏向外道球法的说法可参见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5913.html世尊唸弥陀而成佛之说 网友称可见藕益大师《要解》佛教内有些说法间有矛盾 各说法的网友又常闷声不吭为了辨明而不是和稀泥 我想请教若h大有空时解惑一下ps.上述提到演戏的网址 也举出好几部佛经当依据啊~~故h大固然引用了众多经律依据 但其他派"也有依据"啊最后结果就是 懒得动脑筋的人 大概就选择跟达赖喇嘛开示所相反的-信仰第一 智慧其次-反正也不必思辨了凭感觉选定一个说法后 铁打不穿相信一辈子 排斥厘清
作者: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12-15 15:58:00
楼上你想挖洞给H跳
作者: yogi (Yogi)   2017-12-15 16:26:00
关于"菩萨并非僧宝也不是佛弟子应该归依的对象"这有两个错误1)综观善慧菩萨(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他在有佛法传世 有僧团存在的时期,基本上都会出家(除了燃灯佛那世) 2)就算不是证果的四双八辈,就不是僧宝不值得皈依吗?在佛经中有许多比丘指导的年轻比丘 沙弥 居士证果了,自己却还没证果的故事。要知道所谓的"僧宝"是一个集合名词,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指包含四双八辈在内的僧团。说一位比丘没有证果就不是僧宝 这是错误的。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7-12-16 00:18:00
请问:如果视造成自己烦恼的人事物为度化自己的“菩萨、善知识”之类,这样是属于不正确的见解吗?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7-12-16 00:24:00
所谓不正确的见解是:把烦恼的原因归咎于外境或他人所造成。
作者: MartinJu (荒谬人生)   2017-12-16 00:24:00
一开始就讲菩萨不懂佛法不能信他,最后又说菩萨的一切行为(吃肉、不守五戒)你都相信,你的标准在哪?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2-16 01:07:00
阿弥陀佛,末学见到C菩萨所言,想起了印光法师与一位求道者的对话,其中有段言词蛮适合目前讨论的状况。其语是曰:" 吾欲离苦而求生净土,汝欲得苦而毁谤华严。汝守汝志,吾行吾道,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道不同不相为谋,汝去,吾不语汝。"此时虽非毁谤华严,但菩萨您欲思辩大乘及净土之心,末学感觉到与这段话有雷同之处。(详见印光法师文钞"净土决疑论",若有误会之处,请多包涵。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2-16 19:17:00
如果阿罗汉的智慧能力,跟佛一样,何需集结佛的言行,阿罗汉就是有所不知,不能,不净,不如佛圆满.但原始佛教又没教阿怎么去成佛.和佛一样圆满.原始佛教吃肉,最主要来自不杀戒,要不杀不闻不疑才能吃,不然就犯了杀戒,一个修行人怎还会爱吃肉,这是五欲.应该要避免.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16 19:56:00
汉传的南山律以四分律为本而分通大乘。北传大乘典籍提到佛的十八不共法,如《大智度论》说:“佛于庄严世界,寿七百阿僧祇劫,度脱众生。以是故说‘佛欲无减’。‘精进无减’者,如欲中说欲义,即是精进。”(此中,佛欲无减与精进无减是佛的十八不共法其中两项。)又如,佛的十八不共法其中有一项是念无失,《大智度论》云:“佛一切身、口业,随智慧行故,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者,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身、口无失也是十八不共法)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2-16 20:43:00
原始释迦牟尼佛留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以戒为师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2-17 20:29:00
楞严经:“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2-18 00:50:00
十诵律卷第三十七(第六诵之二):"痴人。我听噉三种净肉。"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弥沙塞)(师子将军从市场买回搞不好羊肉在内的死肉供僧)"佛即告诸比丘:“随意饱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