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心类学显要》仓忠仁波切 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二、分类
有三种分类,即:(1)分为七项的心类学(2)分为三项的心类学,及(3)分为二
项的心类学。
有(分为七项的心类学),是因为有如下七项:(1)现前(2)比度(3)再决知(4
)伺察意(5)显而未定(6)犹豫(七)颠倒知。
如前文说,觉知、认知、明了是同义。觉知有三种分类:(1)分为七项的心类学—
—这是总的将认知分为七种。(2)分为三项的心类学——从所取境的角度而区分认知。
(3)分为二项的心类学——将前二种分类,以更为广大的角度而阐述。
分为七项的心类是有的,因为有此七项:现前、比度、再决知、伺察意、显而未定、
犹豫、颠倒知。
为何将觉知区分为七项的心类?因为学习《心类学》的主要目的和修行有关。
例如,修习无常、空性等等,首先必须依于现前,其后才能进而观察,最终也是成就
通达对境的现前,但是,在最终产生现前的过程中有比度、再决知、伺察意、显而未定、
犹豫、颠倒知等部分,因此建立七项的心类。
例如,依于观察正因“瓶有法,是无常,因是所作性故”,而产生“通达瓶无常的现
量”,观修彼正因的最终目的就是产生此现量。此中,首先是看到瓶——通达瓶的眼根现
前,必须先依于彼眼根现前,然后才有机会观察瓶是常或无常,最终产生通达瓶无常的现
前,因此,区分为七项的心类中,首先安立现前的部分。
再者,依彼正因进行观察而于心续中产生“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第一刹那通达
瓶无常之分别知”是比量也是比度,“第二刹那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等等则是比度、再
决知。
又,不断串习“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最终于心续中产生“通达瓶无常的无分别知
”,“第一刹那之通达瓶无常的无分别知”是现前也是现量,“第二刹那之通达瓶无常的
无分别知”等等则是现前,也是再决知。
如上所说,以修行上的需要而言,现量与比量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为了于心续中建
立彼二种认知,所以,安立七项心类中的前三种认知是现前、比度、再决知。
又,产生比度之前必须经由观察,伺察意就是属于观察过程中的认知,所以,七项心
类中的第四种认知是伺察意。
再者,显而未定、犹豫、颠倒知等等,则是附带讲说修行上需要遮除的心类。
以逆次第来说,例如,昨天看到瓶子存在,今天也看到瓶子存在,所以认为瓶是没有
丝毫改变、一直存在——心续中的“执瓶是常之分别知”是颠倒知,因为彼认知的趋入境
“瓶是常”并不存在。其后,透过上师的教导或其他学习方式而听闻“瓶是无常,因为刹
那改变”,因此对自己原先的认为产生怀疑,于心续中产生“认为瓶大概是常?”的认知
,或是“认为瓶大概是无常?”的认知,这就是犹豫,由先前的颠倒知转变为犹豫。其后
,又不断思惟观察而产生“通达瓶是无常的伺察意”,伺察意对于自己的趋入境极为耽著
,但未得到完全的决定,以此事例而言,彼伺察意仅是百分九十几以上确定瓶是无常,但
是并未真正通达瓶无常,这种阶段的认知就是伺察意。其后,依于正因不断思惟观察所产
生“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第一刹那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就是比度,也是比量;“
第二刹那通达瓶无常之分别知”等等则是比度、再决知。其后,再不断串习彼比度而最终
产生“通达瓶无常的无分别知”,“第一刹那之通达瓶无常的无分别知”就是现前,也是
现量;“第二刹那之通达瓶无常的无分别知”等等则是现前、再决知。
如是,逆次第而言七项的心类,就是:颠倒知、犹豫、显而未定、伺察意、再决知、
比度、现前。
又例如,“执声是常之分别知”是颠倒知,因为,事实上声音是无常。
又如,我们会想:“我今天要去某个地方、我明天要作某件事情。”生活上的计画是
有需要的,但是,我们的计画大部分都是依于“执常的颠倒知”推动而有的,内心有一种
“我明天一定存在”的观念,这就是“执我是常的颠倒知”,以此颠倒知推动而有种种想
法。
但是,透由老师的教导或是各种学习方式,经过观察思惟之后,我们才能了知这是错
误的颠倒知。例如,透由学习及观察无常的道理而了解到:“今天晚上我可能就死亡、明
天早上我可能就死亡,因为我是刹那刹那的改变。”经常串习这种观念可能就会比较不执
著了。如果能认出这种执著心就是颠倒知,那么就能确定──虽然需要计画明天的生活,
但并不能确定明天还是存活,每个人都不敢百分百确定自己明天还会存活。
所以,首先必须透由学习认识“执我是常的认知”就是颠倒知,其后才有机会产生怀
疑的认知——我大概是常?或者,我大概是无常?当心续中有这样的观察时,就是内心产
生于二端不决定之犹豫,对于“我是常”与“我是无常”不能决定其一。原先内心有“执
我是常的颠倒知”,认为明天我一定存活,但是,依于一法上(我)去观察无常的内涵,
就会生起这样的怀疑:我大概是常?我大概是无常?不能决定。所以,明天我会不会存活
?也是不能决定。
其后,再透由继续观察而了解:我是由因所生,因有改变,果一定有改变,所以,我
是刹那性、无常。当心续中产生起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确定我是无常的认知,这就是伺察意
。其后,再继续观察思惟,当心续中产生百分百完全决定我是无常的分别知,这就是比度
,“第一刹那通达我是无常之分别知”是比度,也是比量;“第二刹那通达我是无常之分
别知”等等,则是比度、再决知。
其后,再不断串习“通达我是无常之比度”,彼比度中有显现“我是无常的义共相”
,透由不断串习而离开“我是无常的义共相”,心续中的“第一刹那之通达我是无常的无
分别知”是现前、现量,“第二刹那之通达我是无常的无分别知”等等,则是现前、再决
知。
换言之,最初新通达境的正确认知是比量,也是比度;后续第二刹那、第三刹那的认
知等等,则是比度、再决知。又,是“离义共相而显现对境”不一定是量,例如显而未定
,显而未定虽是“离义共相而显现对境”的认知,但是彼没有通达境。
显而未定就是:境方面于觉知中显现,觉知却未通达。于觉知境中有显现彼法,但没
有通达彼法,这种心类就是显而未定。例如,专心于阅读之时,旁边有人呼唤你的名字,
虽然你有听到那个声音,但是不清楚就是在呼唤你,当下缘取彼声音的耳知,就是显而未
定。
颠倒知就是:对于自己的趋入境产生错乱的认知。颠倒知就是一种“错乱于自己的趋
入境”的认知,如论典中所举出的事例,执兔角的认知、执二月的认知、执黄色雪山的认
知等等,彼等皆是错乱于自之趋入境的颠倒知,因为,事实上,其各自的趋入境兔角、二
月、黄色雪山等,并不存在。
以我们比较能够实际经验到的来说,例如,看见苦难的众生就会内心非常难过、流泪
,希望他们离开痛苦,于是就认为自己有大悲,但是,你的心续中真的有大悲吗?因为,
一般没有修学佛法的人,见到遭受苦难者也会产生不忍心、希望他们离开痛苦。借此来说
,实际上自己的心续中并没有大悲,却自认为有大悲——这种认知就是颠倒知。
又,我大概有大悲吧?我大概没有大悲吧?——这种二端不决定的认知就是犹豫(怀
疑)。又,透由修学菩萨道的经论而了解大悲的定义、所缘、功德等等,因此确定自己心
续中的那一分认知并不是大悲,这时候就是已经破除之前的颠倒知、犹豫。
又例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了解,却自认为已经了解——这种认知也是颠倒知,因为
事实上并没有通达。
以上,总的略说,觉知区分为七项心类的原因。以量、非量知而言,前二是量,后五
是非量知(量的定义:新且不欺诳的明了。非量知的定义:非“新且不欺诳的明了”)。
从趋入对境、通达对境的角度来说,前四是正确的认知,后三是不正确的认知。
又,以修行上而言,主要是建立现前、比度的部分,其他的心类有些是需要的,有些
则是不需要,甚至是必须断除的。例如,总的来说,七项心类中的最后二种——犹豫、颠
倒知,都是必须断除的不正确认知;但是,更详细其中,犹豫的分类中有些是需要的,有
些是必须断除的,颠倒知则必定是需要断除的心类。
七项心类各自的定义及分类等详细内涵,随后文而逐一再行阐释,透由学习这些内容
,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心续中所生起的各种觉知,并且绝对攸关修行佛法。
三、分类的个别意义,分七:
(一)关于“现前”的解释,分二:定义及分类。定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