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日宗仁波切:学习《摄类学》&《量论》的利益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09-21 09:30:13
TTS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已出版《摄类学》理路幻钥‧小理路单元:
◆摄类学小理路第一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白红颜色等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二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基成》
◆摄类学小理路第三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辨认返体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四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是反非反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五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小因果的建立》
2017/04/28新书出版:
◆摄类学小理路第六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总与别的建立》
https://goo.gl/JieBem
(摄类学分小、中、大理路,小理路有七单元,小理后之后陆续也会出版中理路、大理路)
───────────────────────────────────────
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讲学习《摄类学》与《量论》的利益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23.html
■《摄类学》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孩童们也能参与学习,《摄类学》一开头使用较为简单的主题:颜色、宝瓶、
柱子等等,透过这些简明易懂的主题来练习“理应是”、“理应不是”、“因为是....之
故”和“周遍”等基础理路思考,因此一开始先使用一些通俗的例子来练习。
所谓的“句”(三句、四句的句,藏语读音近似“亩”)有“边”的意思,乃是探讨
主题在范围上属于哪一边。辨别两法是相违、同义、三句还是四句。三句的话要有是彼二
者、要有一者不被另一者周遍,四句的话则两者互相不被对方周遍,要分析两者之间属于
哪种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颜色和白色二者是三句。此三句为:
一、是颜色和白色二者(是彼二者)。
二、是颜色而不是白色者(是甲而不是乙者)。
三、不是颜色和白色二者(非彼二者)。
但辩经时有特殊的讲法:
在辩论一、“是彼二者”的时候,会讲:“若是颜色,不被不是白色周遍之句”和“
若是白色,不被不是颜色周遍之句”。
在提到二、“是颜色而不是白色者”时,会讲“若是颜色,不被是白色周遍之句”。
在讨论三、“非彼二者”时,会改讲“若不是颜色,不被是白色周遍之句”。
安立“若是颜色,不被是白色周遍”这句比较容易,但在安立“是彼二者”和“非彼
二者”时,不用这种说法,改以“若是甲,不被不是乙周遍”以及“若不是甲,不被是乙
周遍”来做问答,有助于理解和熟悉周遍关系。
■学习《摄类学》的目的
这样的练习,主要是要帮助理解《大般若经》中三式的建立,为了帮助了解三式的周
遍——于顺品中有、于不顺品中无。学习《摄类学》,是为了要确切的理解三式,先掌握
量理的基础和方法。
《摄类学》也把很多的难处、重点整合后简化,以助学习。一开始先使用一些通俗的
例子来练习,让学习者知道:“喔!原来周遍关系是这么一回事啊!”
由浅至深的再学习常、无常、果因相、相违因相,不定因相等等的周遍方式。好好学
会正因相的三式,对相违因相、不定因相等的架构自然也能理解。
由于《释量论》非常艰难,先以《摄类学》作为先行的基础,也因为《现观》和《中
观》的内容非常深奥,不容易懂,没先学《摄类学》很容易产生误解,故应先学好《摄类
学》的理路。
■学《摄类学》对修行的利益
很多人因为自己不懂,说学《摄类学》跟修行无关,真正懂的人不会讲这种话。因为
不懂,觉得很难,看了头晕,所以才会说这个不需要、不重要,觉得只要正襟危坐来修行
还比较容易一些。
但真要修行,学习理路是必要的,没有理路的话,不会有经了解过后获得的信心。随
随便便听上师开示,产生一些信心是有的,但这类的信心不会坚定。因为没有理路,信心
很容易就退失,不容易生起坚信。有好的思惟理路的话,不会只生时有时无的信心,而能
生起坚定不摇、经了解过后获得的信解,行持的部分也会变好,这很重要。
宗大师在《广论》中提到:有很多人把佛经、《般若经》、《释量论》当成“讲”时
用的法,而不是“修行”时用的法。认为修行的法是修持本尊、持咒、观想本尊,这些才
是主要修行的法,其他都只是讲说用的、跟外道辩论用的,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大论如果
都只是讲说用的法,跟修行无关的话,那这些论典会变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讲说、成就”二者就好像《俱舍论》中所说:“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佛
的正法有教法和证法二者,教法是因,证法是果。(教量与证量,教、证二量。)
所谓的“教法”是对三藏的义理做闻、思,自己闻、思、执持,自己先学习,理解后
讲解给别人听。所谓的“证法”是在经过听闻、思维后已得定解的意义上串习的意思,唯
独这二者而已,没有这些以外的佛法。(教量与证量,具格的佛法修行具有教证二量。)
佛法摄集于教法和证法二者,在法上分析观察是教法,经过分析、决断后去修持、串
习是证法。这两者一样重要,不能只重视其一,而轻视另一者;只取其一却放弃另一项。
要有良好的修行,要先分析、决断要修的法,决断后要进而修持、串习,这样才会圆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