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09-19 21:50:0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2.6 入声闻道与独觉道之差别
上次谈到先经由共下士道、中士道,此时行者已经有造作的出离心,一旦造作的出离
心转为无造作的出离心,而且加上对于声闻道的胜解,并以补特伽罗我执为主要的所断,
以缘四谛的三增上学为主要的所修,这其中就包含无我慧,以解脱为所证,这样就可以说
这位中士道的行者就进入声闻道。
在此基础上,如前所说经由共下士道、中士道,然后以生起造作的出离心为基础,而
对于独觉道产生胜解,而且出离心也转为无造作的出离心时,这位行者就不是进入声闻道
,而是进入独觉道。此时他的主要所断有二个:一是除了声闻道的补特伽罗我执以外,还
有能取所取(二取)的执著。此时的所修除了修补特伽罗无我,及能取、所取二空(执外
境的分别为主要的所断)。
所以从无造作的出离心,与对声闻道或独觉道胜解的不同,可以区分出行者是走声闻
道或独觉道。
以独觉阿罗汉与声闻阿罗汉而言,独觉阿罗汉比较少数。譬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
的时候,当时他的弟子有很多是走声闻道而成就声闻阿罗汉,但是没有走独觉道成就独觉
的阿罗汉。
独觉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之前会发三个大愿,这三个大愿会在他解脱证得独觉阿罗汉
之时成就。
请看文,透过对于在最后有时,“最后有”是指他在即将证得解脱,脱离轮回的那一
世,亦即他发的第一个大愿是:他在最后有或他即将解脱轮回的那一世,他会投生在没有
佛、没有声闻的国土中。
他会发这样的愿,是因为假设他在最后有那一生,投生到有佛、或有声闻阿罗汉的地
方,那个地方既然有佛和声闻阿罗汉,他们已经可以对其他的人说法,利益其他的人,独
觉阿罗汉就没有必要投生在那个地方。所以他第一个愿,会发愿在最后有的那一世投生于
无佛、无声闻阿罗汉的地方,这样当他成就独觉阿罗汉的时候才能够对别人有利益,这是
他所发的第一个愿。
他所发的第二个愿,是在最后成就独觉阿罗汉的那一世,他会发愿在不依赖老师及老
师所给予的教授之下,透过自己的思惟,而且以欲界身,而不是透过色界身、无色界身去
证得独觉阿罗汉。这个愿其实跟第一个愿有关,因为在最后有他投生的地方是没有佛、没
有声闻阿罗汉,当然就没有老师可以教导他,这时他得靠自力去证得独觉阿罗汉。
第二个愿提到在最后有的时候,不依赖老师及老师所给予的教授、教诫,但这不是说
在最后有之前,他就没有依止老师或依止佛等听闻教授,还是有的。
在最后有之前,他其实已经听过佛或声闻的弟子对他开示过很多的教授。而且他也了
解这些教授、也修过这些教授,只是在最后有的那一世,没有佛、没有声闻弟子,而是透
过过去他对于教授的了解及对于教授修行的力量,然后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证得独觉阿罗汉
,这个愿望会在他最后有的那一世成就。
还没有成为独觉阿罗汉的行者,他发的第三个愿,是他会在他成就了独觉阿罗汉之后
,不必透过声音去教化有情,他只要透过身体的变化就可以说法,这个愿也会在他最后有
成就独觉阿罗汉的那一世中成就,他可以透过身体的种种变化神通教化有情,或是为有情
说法。(注1)
声闻阿罗汉与独觉阿罗汉的差别,其实可以从最后有(最后要解脱轮回的那一世)来
区分,以声闻的阿罗汉即使到了最后有那一世,他还是依赖老师及老师的教授而证得声闻
阿罗汉;但是,如果是独觉阿罗汉在最后有那一世中,他是不依赖老师以及他的教授,而
是靠自己的力量战胜烦恼而成就独觉阿罗汉。所以独觉在藏文有自己战胜的意思,自己战
胜什么?自己战胜烦恼的意思。
以本师释迦牟尼佛降世的时候,还有他所教化的无边的声闻弟子,此时没有独觉出现
,但是当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衰微,下一世弥勒佛的教法还没有出现在此世间之前,独
觉阿罗汉就有可能来到世间。(注2)
譬如,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迦叶佛及其教法,以及其声闻弟子,已经不存
在之后,然后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还没有宏扬之前,据说在瓦拉纳西有很多的独觉阿
罗汉。
所以独觉道的情况就是当一位行者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而且对于独觉道有很强的胜
解,就进入了独觉道,以上就是成就独觉阿罗汉的一些特质。
2.7 中士道者应直接趣入大乘道之理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