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反思

楼主: heaven1123c   2017-09-19 15:36:01
求凡事都不停留在心中 对我来说 还有很多需要厘清的地方
没有完全没有问题便无法达到
比如
如果受了他人的恩惠 他人并没有学习佛法 这一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基于感恩而感动 这不是好的吗?
若是这一刻不高兴 便无意义的平白流逝过去
再比如
如果感受到世间多少残酷扭曲的迫害在虐杀善良的人们 多少的美梦无法触及
基于慈悲而落泪 这不是好的吗?
若是这一刻不难过 便无法记念这一格空格
经常被不理性的人批我无血无泪
可是学习佛法又发觉我有真情至性的价值观念
该不该放下?
作者: himekami810 (椎间盘突出嚟)   2017-09-19 16:02:00
看不懂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09-19 16:03:00
不执著一词,并非指学成无情木头 ~ ^ ^"当下的事情可以哭、可以笑,但事情过了,不要念念不忘,念念不忘,一直挂心的执著,就是要练习放下的。一点一点放。
作者: akagawa (赤川园)   2017-09-19 17:26:00
开心,但不会想要留住这个开心<<自己的体悟是这样
作者: yaqqq (^^)   2017-09-19 20:28:00
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眼睛看得明明白白,心却如如不动。所以就解脱来说你是对的,但是..............对于[度化他人]和[智慧的圆满]是不足的, 你的问题应该是这个吧?如果是的话,我在讲我的想法。~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09-19 21:28:00
看看佛陀一生的行谊再想想啥叫空门不要王位,不要妻子一回事一生在教化世人...-.-没薪水,没休假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09-19 21:31:00
其实刚接触佛法,建议先从五戒、十善业开始学起。这是放下恶的开始,您仔细去看佛经当中所谓的 "修善",其实就是 "离恶",离恶的当下就是修善。宗门所谓善恶两边都不著,这对一般初学,容易误解落空执~执著空义,还是另一种执著,所以甚深的法门,不适合初学可以当成一种目标,但下手处还是先从基本功学起比较好。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7-09-19 21:42:00
学跑之前先学走吧。即便是“思”,佛法当中的思惟修也不是光想而已。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09-19 21:42:00
楼上op大讲得很好,佛陀一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但我们能看的出佛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吗 ? 看不出来。佛陀身教言教,活活泼泼,比一般人还有智慧还圆满无碍,所以我们想像中的 "空义",其实跟真正的空义很有"距离"。佛告诉我们,一切成就,都五戒十善为 "地基",才能往上盖所以真要入佛的境界,要在实务下真功夫才有用。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19 21:53:00
所谓佛没有分别心,从证得一切相智的角度而言,佛果位无余断离烦恼障与所知障故于断除最后一品微细障后永远处在根本定中,佛果位之根本定与后得位是同一本质而反体各异现量空性的根本定智当中没有二显的显现、没有心与对境是有距离的显现等,此时称为圣者根本智的无分别心瑜伽现量见道位是最初证得圣者无分别心之瑜伽现量,乃至到十地位菩萨出了根本定于后得智都还会有分别心的无明二显习气,逮得修道位最后续流,于金刚喻定之根本定智见道无间道断除最后微细一品所知障,于下一刹那之修道根本定智解脱道成办佛果位,因为佛果断除了障碍通达一切所知品的所知障故能不出根本定同时现量通达如所有性与尽有性之真俗二谛(上来倒数第四行笔误更正:金刚喻定之根本定智修道无间道)因此修行要善知位次,不要把果位误当为因位,我们尚在因位,不要说连十地菩萨都做不到的事,凡夫连见道位都尚未达到,误把果位套在因位而成错乱不得解。
作者: congency (醉里挑灯看剑)   2017-09-19 22:24:00
准天台宗说法,金刚经属于般若系经典,为通教,通教认识到当体即空,特征是通前通后。钝根人在通教中单见空,通于小乘,利根人除了空还见到不空,即心性,可以上接别圆二教,通往大乘。参考看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19 22:31:00
心性的唯明唯观(世俗)与心的法性(胜义),可参考板上此篇:#1PfOXINi [宗义] 南山律:都迷阶渐一混圣凡,灭法坏人莫补充前面提到佛果位的道次,《成唯识论》:“俱生所知种子(所知障之随眠),于十地中渐次断灭,直至等觉位中金刚喻定(修道位最后续流)现在前时,一刹那中方永断尽。”《大般若经》:“若已圆满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妙法,从此无间,以一刹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麁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乃名如来。”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09-19 23:23:00
无常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19 23:36:00
《瑜伽师地论》:“言瑜伽者,受持、读诵、问论、抉择,正修加行。”窥基《唯识述记》:“言瑜伽者,名为相应”印顺法师〈妙云集〉:“禅思(含得止与观)....凡修持而得止观相应,心境或理智相契应的,即名为瑜伽,瑜伽即相应的意思。”瑜伽现量最初于加行道世第一法入见道位证得.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9-24 19:13:00
未学的经验与您分享,或许未来还会变,仅是目前当下此时此刻的经验与想法。于<思>,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带着过去预想未来,是妄念。直接预想未来,当然也是妄念,会障蔽自性。于<感觉>,虽说有很多美好,亦或是感动,可拥有。若成为<执>,就要留意是否有偏 贪嗔痴慢疑 等在内,例如,后学一直要求自己要言行一致,其作用力是对长辈言行不一的憾与恨。此憾恨不灭,力量难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