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何为独觉种性?独觉道?独觉习?独觉行?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11-07 14:45:11
《瑜伽师地论》:
“云何独觉地?当知此地有五种相:一者种性,二者道,三者习,四者住,五者行。
“云何独觉种性?谓由三相应正了知:(1.)一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
薄尘性种性,由此因缘,于愦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心爱乐;(2.)二者,本性独觉,
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薄悲种性,由是因缘,于说正法利有情事,心不爱乐,于少思务寂
静住中,深心爱乐;(3.)三者,本性独觉,先未证得彼菩提时,有中根种性,是慢行类,
由是因缘,深心希愿无师无敌而证菩提。
“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应正了知:(1.)谓有一类,安住独觉种性,经于百劫,值佛
出世,亲近承事成熟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善巧、于界善蕴、于缘起善巧、于处
非处善巧、于谛善巧,勤修习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如是名为初独觉道。
(2.)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于先所未起顺决择分善
根,引发令起,谓煖、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得沙门果,复修蕴善巧、修处
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
果,是名第二独觉道。
(3.)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
而无力能于一切种,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修处
善巧、修界善巧、修缘起善巧、修处非处善巧、修谛善巧故,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
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
“云何独觉习?(1.)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
,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
(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声闻中佛能王生。‘中’者谓诸独觉辈,由百劫中
修集福智胜进,故胜出声闻,然无福智二资粮、一切时遍一切有情之大悲及一切相智等,
劣于正觉,故名曰中。…《释论》说“智胜进”为胜出,言“胜进”者,谓所修道渐进渐
妙。此复于百劫中勤修福智,非若声闻不耐久修。虽诸福智皆可名为资粮,然资粮之正义
,乃无倒修行无上菩提之方便,能摄受自果者,如《显义论》说:“大悲心等正行,以能
摄取大菩提故,乃名资粮。”故具此义之福智乃资粮正义,不具此义者,乃通常资粮。”
《大智度论》:“大辟支佛,亦于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长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
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于九种阿罗汉中,智慧利胜,于诸深法中总相
、别相能入,久修习定,常乐独处,如是相,名为大辟支迦佛。”)
(2.)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
提分法,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
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
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
(注:不论哪一类独觉行者,过去世都曾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
,法次法向、法随法行,而于未来世无佛时期,由其发愿、福德、修行等因缘,于其最后
一生成熟证果。何谓无佛世时期?现今是释迦牟尼佛之佛世时期,例如释迦牟尼佛的佛法
住世一万年,此佛世法灭后,至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期间,为无佛世时期。)
“云何独觉住?(1.)谓初所习麟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
甚深缘起道理,乐安住最极空无愿无相作意,(2.)若第二第三所习部行喻独胜,不必一向
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所余住相如麟角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