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83(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1-07 13:41:58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83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八十七页第四行: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这句经文,念老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和者”,有调和
、和谐、温和、和顺、和平、和睦、和合、和同、和乐、相应,这么多的意思。这是略举
,举这几个意思就够了。“正”,正这个字它的写法是“从一”,下面是止,“止于一也
”,这叫正。也举了几个例子,“具是、中、常、止”,有这些意思,正中或者中正,正
常、正止、止正,都可以,行为没有倾邪,“方直不曲”,这么多意思。
  下面这告诉我们,“极乐圣众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这句我
们要注意,我们今天才搞明白、才搞清楚,学佛为什么?第一个,学佛是为永远离开六道
轮回跟十法界。为什么?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不离开十法界,这个离苦不彻底、不
圆满。所以苦的根源在十法界,六道是十法界里面不善的道,六道上面是声闻、缘觉、菩
萨、佛,这四法界加上下面六道,叫十法界。得乐要得究竟乐,永恒的乐,不是阶段性的
,不是一时的,那要怎么样?一定要出离十法界。
  出离十法界是菩萨,法身菩萨,都是明心见性,所谓见性成佛,见性成佛了。但是见
性,他还有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这个是没有法子断的。起心动念就造业,所以只有不起
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要多长的时间才把习气淘汰干净?佛告诉我们三大阿僧祇劫,
这个时间长。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不是对我们说的,我们是无量劫。三大阿僧祇劫
是有量的,是离开十法界之后,往生到诸佛的实报庄严土,在那里住多久?三个阿僧祇劫
。为什么要住这么长?这么长的时间,习气自然没有了。习气也不好懂,古大德常常用酒
瓶给我们做比喻,酒瓶里面盛的是酒,酒倒干净,洗刷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闻闻还
有味道,把这个当作习气。菩萨无始劫以来的烦恼真断了,确实没有了,还有习气。习气
不好断,没有方法断,真的像酒瓶一样,瓶盖打开,放个一年、放个两年,自然就没有了
,道理就是这个。
  所以实报庄严土,这里面有四十一个等级,实报土实在说,它什么都没有,哪来的等
级?这个等级就是习气厚薄不一样。烦恼真断干净了,确实一尘不染,清净无为,可是无
始劫以来,在阿赖耶里面的习气,这个东西没法子,所以它里面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十住
、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再加上等觉,四十一个。这四十一个习气统统断干净,就
证得妙觉位,《华严经》上说的,妙觉就是真正究竟果位,妙觉如来、妙觉佛,都可以。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我们去是凡夫,烦恼习气都没有断,别说习气,
烦恼都没断,没断烦恼能行吗?只有这一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为什么?到西方极乐世界
,你不是证果,你还没证初果,没证阿罗汉,你还是凡夫。虽然是凡夫,极乐世界环境特
殊,阿弥陀佛在那里建立,给这些烦恼难断的众生,帮助他们,帮助他们离苦得乐,所以
特别建立一个学校。极乐世界是学校,让这些人无条件,就是烦恼习气统统不断,都可以
到这个地方来修学。这个地方老师是谁?老师是阿弥陀佛,大乘经上所说的,《华严》上
讲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讲的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
界实报庄严土。
  十方诸佛刹土实报土相同,但是这里头没有小乘,没有凡夫,他们进不去。唯独西方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开方便之门,其他诸佛实报土你进不去,你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曾经发过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接引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带业往生净土,生
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净土。我们这个地方,六道是凡圣同居秽土,不是净土。极乐世界的
同居土,它是净土,它不是秽土,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它的净从哪里来的?阿弥陀佛本愿
威神加持的,与我们修行不相干。同时,阿弥陀佛无量劫功德的成就,庄严极乐世界,这
是我们修净土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感恩。
  阿弥陀佛,方方面面都替我们想到了,只要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真有,相信极乐世界真
有阿弥陀佛,你就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念佛功夫浅深没关系,甚至于临命终时,这
一口气还没断,最后这口气念的是阿弥陀佛,都能往生,方便到究竟处,没有比这个更方
便。在极乐世界谁教你?告诉你,极乐世界老师只有一个人,一个老师,阿弥陀佛。怎么
个教法?给诸位说,个别教法,你在那个地方所感觉到的,阿弥陀佛只对我一个人讲,我
想学《华严》,他就教我《华严》,我想学《法华》,他就教我《法华》。
  每天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无量无边,极乐世界有多大?没有人知道,太大了,跟虚空
法界一样大,从真如法性变现出来的,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说
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极乐世界是自性生的、是自性现的,自性没有大小,没有
边际,所以极乐世界的净土也是没有大小、没有边际,它能容,能容无量无边十法界众生
。到那边去,每个人都感觉得阿弥陀佛来教我的,这中国人讲师承,这师承还了得,你的
老师是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一切众生的老师,亲教师,不是阿弥陀佛请了很多老师
来教你,不是,这个学校很特殊,老师就一个。
  当然这个地方也挺热闹,为什么?时时刻刻都有十方诸佛到这边来参访,来看阿弥陀
佛,来对阿弥陀佛表示尊敬,客人。他们到这边来作客,用意何在?帮助往生极乐世界的
人,对于阿弥陀佛的信心,再增长一倍,你看看十方诸佛,都对我们的老师那么恭敬,我
们还能不恭敬吗?还能不认真吗?还能不欢喜吗?还会有别的想法,到别的世界亲近别的
诸佛?没有这个念头了。你动那个念头,那个地方的佛,就来拜访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
致敬。这个境界多不可思议!
  所以那个地方的圣众,从实报土到方便有余土,到凡圣同居净土,这圣众两个字统统
包括,所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全包在其中,和平中正。我们在今天,还没有
到极乐世界去,就应该把和平中正做好。为什么?我现在在此地就开始修,学的虽然程度
很浅显,跟阿弥陀佛那边的群众相应,佛慈悲接引我,所有的大众,极乐世界居住的大众
,对我也都生欢喜心,不讨厌我,所以要做。和,孔夫子,学生赞叹他的五德,温良恭俭
让,第一个就是温和,平等,平等是没有分别,温和就没有障碍、没有染污。今天学佛,
我劝同学怎么学法?内断贪瞋痴慢疑,对于经典上字字句句都肯定,没有丝毫怀疑。我们
对于经典的理解是时时都在进步,我们学这个经我相信同学们有这个体会,遍遍不一样,
一共讲了十四遍,遍遍境界不相同,时时刻刻都在向上提升,好!
  所以和平中正,这是我们现在要学的,对人、对事、对物,中,不偏不邪,中正的意
思。用真心,用和平中正,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这叫真修。所以他们的行无倾邪,都
能与和平中正相应。我们今天学我们家的老夫子,老祖宗,温良恭俭让,内要断贪瞋痴慢
疑,外面表现的温良恭俭让,这是真干、真学,这样的人当然快乐。夫子所说的“不亦悦
乎”,喜悦,佛菩萨跟我们讲的法喜充满,那就祝福你,你的身体好,你没有任何疾病,
你的寿很长,你的工作没有一样不顺利。从哪里来的?修来的,就这十个字就能保证你得
到。与读书学历不相干。
  你看看,惠能大师成佛了,唐代中国人;最近的南阳海贤老和尚,一句佛号九十二年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成就了。他们的成就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是同一
个境界,是我们的好榜样。他怎么成功的?求道和正。我们拿这四个字,跟惠能大师比较
一下,跟海贤老和尚比较一下,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我求道有没有和、有没有正,恐
怕这两个字都没有,差得太远了。我总比别人高一点,这就不和了,这就不正了。大乘教
里头说得很多,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一句话,不
仅仅是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相应,乃至于无量法门都不能违背,我们不能不知道。
  修行在哪里修?不是念佛堂,不是禅堂,不是讲堂,在起心动念之处,在这里修。几
句话把佛教就讲完了,什么是佛?六根在六尘境界,眼见色看得清楚,耳闻声听得清楚,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是什么?这是般若波罗蜜多,佛家讲的智慧,
自性本具的智慧现前了,清清楚楚。表现在外面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了。
佛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起心动念,清楚明了,你不问他,他心里什么都没有;你问他,
他什么都懂,他真的懂,不但懂,圆融无碍。一个人去问他,一个讲法,你开悟了,十个
人去问他,十种讲法,各个不一样,个个都开悟,这叫教学,真有本领。为什么跟十个人
讲十种不同的方法?众生根性不一样。他能够同时不仅应付十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
、一万个人,无量众生能同时应付。这本事从哪里来的?本事是你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

  一切众生,佛眼当中统统是佛,我们能学到这一点,功夫就得力了,为什么?不敢轻
慢一个众生,这是真话不是假话。我们迷惑颠倒才有十法界,大彻大悟,十法界没有了。
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我们比佛比不上,我们有起心动念;跟菩萨比也比不上
,我们有分别有执著;跟阿罗汉比,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最低一级,小乘教。只
要不执著,六道就没有了,六道从哪里来的?从执著来的。为什么他能不执著?小乘不能
轻视,我们跟他相比差得太远了,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我们不能,我们还在造业。
  造业,佛讲得很清楚,造作善业,得三善道;造恶业,那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
道。我们的前途是六道,是天、是人、是阿修罗,这三善道,再不然就是地狱、饿鬼、畜
生,人道时间短,哪一道的时间都比人道要长很多很多倍。经典里面所说的,是真话不是
假话,佛从来不说妄语,从来不欺骗人。教学有的是方法,不是正当的方法,佛菩萨决定
不用,为什么?不正当的方法,妖魔鬼怪都会用,所以佛不用,佛用教学,不用神通。佛
有能力把十法界像电视一样显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清楚,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显?这
种能力妖魔鬼怪也有,幻术,如果佛用这种方法,妖魔鬼怪可以冒充佛菩萨,你就没办法
辨别了,所以佛有神通不用神通,道理在此地。
  佛总是教你,教你什么?教你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放下就成就了。科
学跟佛学相比,科学家也能看破,看破怎么样?放不下。佛法修行人,看破同时放下,放
下同时看破,这是科学做不到的。今天量子力学,我们不能不佩服它,佛在经上讲的,用
我们的意识,就是思想,来观察宇宙,宇宙有三个奥祕,就是一直到现在人都没有把它搞
清楚,全宇宙第一个,物质,物质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
的?起什么作用?头一个大问题。第二个,念头,为什么会有起心动念?人有起心动念,
动物有起心动念,一般人是不相信有鬼神,但是相信科学家所说的,确实宇宙当中存在不
同维次的空间,这些都有念头。三维空间的,二维空间的,我们在低级的动物,小虫,甚
至于微生物、细菌,它有念头,也随着念头在改变。这第二个问题,念头从哪来的,为什
么有念头,这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第一个物质搞清楚了,物质,科学家已经宣布,宇宙之间的物质是假相,我们误会了
,说实话,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从念头来的,是念头在
高频率之下波动产生的幻相,这个幻相重叠在一起,我们误会它是物质,其实它不存在。
说不存在也有问题,不存在,我们这明明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手能摸得到,怎么会
不存在?所以弥勒菩萨给我们说,这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他们的对话是教训我们的。
佛向弥勒提出一个问题,“心有所念”,这世间人心里起个念头,这个念头他感觉到我动
了个念头,佛问,这念头里头有几念,有多少微细念头重叠在一起,让你感觉得有个念头
,这就是念头怎么来的;几相,相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从念头产生的;不但有相,后
头还有识,几念几相几识耶?
  这一句问话,弥勒菩萨要回答,拍手,弹指,就一弹指,这个一弹指之间,三十二亿
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换句话说,三十二亿乘十万,得出来的三百二十
兆,这一弹指,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我们现在是用秒做单位,那一秒钟有多少次
生灭?那就看我们能弹几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我相信,我这么大的年岁,我大概
可以弹四次,年轻人体力好的弹七次,我相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等于二千二百四十兆
,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单位是兆,不是万,不是亿,是兆,一秒钟。
  我们回过头来,现在的电视,我们在电视机面前,这个电视一秒钟它生灭多少次?一
百次。它的画面停留在萤幕上,是百分之一秒,一秒钟它就换了一百次了。过去黑白电视
是五十次。再早的,恐怕现在一般年轻人没有概念,电影是用动画的,用动画的电影,一
秒钟是二十四次,二十四个生灭,一秒钟它换了二十四张画面。我们今天电视是一百次,
一秒钟一百次,我们已经看不出破绽,好像是真的。再想想现实环境,弥勒菩萨告诉我们
,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秒钟多少?二千二百四十兆次,所以概念都没有,以为它
是真的。它比不上我们电视,电视存在的时间百分之一秒,时间很长很长,现前的现相是
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
  这些经文,我们天天都要念几遍,为什么?帮助我们观照,帮助我们念《心经》的时
候,真正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些经文,你读这些经文
才有味道,你才佩服得五体投地。三千年前佛菩萨都知道,今天最近二十年,这些量子力
学家才讲清楚讲明白,他们发现了微中子,微中子打破了,就虚空了,就没有了。所以把
佛经上所说的邻虚尘,佛讲小的叫微尘,这个微尘小到什么程度?跟虚空做邻居,就是你
能看到它,你把它打破它就没有了,就是虚空。佛的邻虚尘,被今天量子力学家找到了,
所以现在,他们来研究第二个问题,念头,我们今天在书店里面,看到许许多多,都上百
种的,研究念头的祕密、奥祕。
  物质是念头产生的幻相,根本不存在,物质要不要放在心上?要不要拥有?要不要占
有?不需要。所以释迦牟尼佛他知道,他三衣一钵就够了,再就不需要了。他明了,我们
不明了,我们看他外表有个形相,内里面的功夫我们一无所知,必须依照他的经教,我们
努力学习,学习就要学看破放下。我在年轻的时候,章嘉大师,我的佛法是他老人家给我
奠定的根基,告诉我,提升境界就是四个字,“看破、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帮
助你再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功夫相辅相成,像爬楼梯一样,这一直爬上去。看破
,你这明白了,不肯放下,佛菩萨怎么说法?佛菩萨的看法,你根本没有看破。为什么?
真正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不可能的,真正看破一定放下。真正放下一定看破,还放不
下的,那看破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要真干,这种修行完全用内功,与外面境界不相干。
怕外面境界干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人少的地方环境清静,让你在这个地方修行,容易
看破,容易放下,这是真功夫。真正体会到了,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地球上,古往今来,确
实有一些聪明人跟一般人不一样,所谓天才、天赋,上天赋予他的绝顶聪明,他能在一生
当中给我们表演证无上道,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时代都有,称呼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在印度称为佛陀,称为
菩萨,称为阿罗汉;在中国称为圣人,称为贤人,称为君子。如果释迦生在中国,中国人
称他圣人;如果孔子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开悟了。孔子的学生三千人,里面有七
十二贤人,菩萨,其他的弟子那就是阿罗汉,中国人叫君子。这些人,我们明白了,我们
对他们感恩,对他们尊重,为什么?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从哪里来的?这些读书的君子
,确确实实是他们带领的,他读圣贤书,他把所读的东西都表演在外面,给社会大众做榜
样,好人好事,做榜样。他们是穷秀才,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财富,但是他们一举一
动、言行举止都不离圣教,他把四书五经、十三经做出来给你看,社会才有这么好的风气
,才会有盛世出现。
  每个朝代大概都有至少五十年的盛世,有些是一百多年,我们看到最近清朝,康熙、
雍正、乾隆,一百五十年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为什么?清朝历代的皇帝自己带头
干,这招很厉害。他们对汉学的认真,超过中国汉人,所以我们汉人看到这些帝王,没有
不佩服的,他能够享国两百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有地位、有身分,有学问又有财
富这些人,贤人,历史上有记载,我们称赞,我们礼敬。还有更多的这些穷秀才,他们一
生教书,国家养活他,有道理。考取秀才之后,国家就给一份粮食给你,你看《了凡四训
》里头说的,袁了凡考中秀才,一年可以国家给他九十多石米。九十多石他吃不完,他可
以卖钱做其他的用途,那个时候国家给粮食,食物给你,他能够把底下一代教好,全心全
力教下一代,再自己表法,自己在这社会上,言行举止都是大家的榜样。
  所以中国古时候排名,士农工商,读书人摆在最前面,为什么?他给社会带来安定和
谐,培养国家下一代,替国家造就人才,值得人尊敬。德行第一,学问是第二,所学真的
是变成所用,变成自己生活,他有能力家和万事兴,他有智慧,他懂得是非、懂得因果、
懂得邪正,他居住的地方,邻里乡党都受他的潜移默化,这种人要不要摆在第一,排在第
一?中国从远古到满清,满清灭亡之后,读书人就下降了,现在是什么第一?经商第一。
你看士农工商,现在是商农工士,士摆在最下面,这一颠倒,我们就看清楚了,现在的社
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士农工商颠倒了,自自然然就变成这样。变成什么?士不甘心贫
穷,那怎么办?开学店,大家都开店,办私人补习班,在学校教书不认真教,教个一半,
还留一半不教,逼着你一定要上他的学店,你不上他的学店你就考不取,让读书人变节了
。读书人在过去是圣贤的子孙,再穷苦也不敢丢祖宗的脸去为非作歹,他有良心,还有因
果报应,他知道,现在良心没有了。“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怀疑,不管你怎么样怀
疑,性还是本善,绝不因为你怀疑,它产生变化。本性本善,习性不善,过去连习性也善
,为什么?读书人多,表演的人多,真干的人多,现在没有了,所以社会表现得一团糟。
==
真正看破一定放下。真正放下一定看破,还放不下的,那看破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要真干,这种修行完全用内功,与外面境界不相干。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1-07 16:34:00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1-07 16:5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1-07 18:03:00
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1-07 18:3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