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75(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0-18 15:09:02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75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七十三页第一行:
  ‘为大导师’,这一句是经文。“《净影疏》曰:以慧开人,名为导师。”导师,在
大乘教里面是很尊重的称呼。什么人能称导师?真正称导师唯有佛一人,佛称导师,称大
导师。导是引导,指导。下面《会疏》里头说得好:“为失道者,示其正路,故曰导师。
”《会疏》说得更清楚,失道,迷失了道路;什么道路?了生死出三界的道路,大彻大悟
、明心见性的道路,不是一般的道路。几个人认识道路?能指导你出离六道轮回、十法界
的道路,这才称之为导师。所以阿罗汉不能称,菩萨要到等觉才能称,十地都不称,到等
觉。通常一般把这个水平降到最低,那就是法身菩萨,《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这是真正的导师。在人间,我们称导师、称大师,都是尊敬过度了。每一个宗派里面的祖
师,唯有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像我们称印光大师、慧远大师。为什么?净宗的老师,确
确实实指导我们了生死出三界、出轮回,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为失道
者示其正路,可以称为导师,可以称为大师。没有到这个层次,称大师、称导师就有一点
显过分了,在人是尊敬,在法来说过度了。这些理,道理我们都要懂得。
  下面是念老给我们注解的,“能如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普贤菩萨修学念
佛法门,他教人是用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引导大众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条路
是无量法门里头第一殊胜的法门,一定能成就的,这一生当中没有白来。这就是说为什么
净宗法门的祖师称大师,也称导师,意思就在此地,名符其实。我们要能信,不能有丝毫
怀疑,这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有一个不成功。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永
远脱离轮回,永远超越十法界,这个理,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不知道就错了,就是前
面所说的失道,你迷失了一生成就的大道。我们看下面,“以最极圆顿之法”,圆是圆满
,全包了,叫圆,无量无边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在其中,这就是一句佛号,信愿持名
,不可思议!“普利九界众生”,这个九界是六道再加上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
萨,叫九界众生。
  这个九界里面包括阿罗汉、辟支佛,还包括权教菩萨,这个菩萨就是三贤,没有明心
见性,包括这些,都在其中。净宗法门,九界上面是佛法界,成佛了,那个不提了,普遍
利益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哪一界,我们是人界,天界,在我们下面的是鬼界、畜生界、地
狱界,无论在哪一界,只要遇到净土法门,没有不成就的。我们对这个信心要是不足,还
有怀疑,怎么办?读《无量寿经》,把《无量寿经》念上一千遍,你的信心圆满具足,你
再不会怀疑了。这个法门,信愿成就,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佛就来照顾你,佛就来保
佑你,这是真的。为什么?不需要断烦恼,无比殊胜的利益就在这一句。八万四千法门,
无量法门,门门都要断烦恼,断见思烦恼证小乘四果四向,不容易!修大乘,断见思烦恼
是入门,往上去要断尘沙烦恼,要断无明烦恼,这就难了。所以净宗是捷径,普利九界众
生。
  对净宗的这些佛菩萨,都称为大导师,他有能力‘调伏自他’,“调者,调和、调理
、调顺”,最重要的是“调其心也”。《金刚经》有一句话说,“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
心?”“所问者正是调伏之意。若引申其义,则开显本心,是调字义”。这个调不简单,
《金刚经》是大乘经典,在阿含、方等之上,什么人修的?菩萨修的。菩萨修什么?《金
刚经》上这句话就是核心,菩萨修的是调心。心怎么调法?这下面有,“若引申其义,则
开显本心,是调字义。降伏非心,是伏字义”。调伏。非心是什么?妄想、杂念、烦恼、
习气,这个心字是真心,非心不是真心,不是真心,你要把这个降伏,降是把它打倒,伏
是让它归伏。烦恼习气统统伏住,统统放下,自性就现前,自性是真心,怎么开悟的?这
就开悟了。我们为什么不开悟?我们的妄想、杂念、分别、执著太多了。分别执著要降,
起心动念要伏,要把它伏住,这是真修行。方法太多了,佛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
法门不是一个数字,是表法的,代表圆满。佛教化众生,所有的方法都在其中,一个也不
漏,叫八万四千法门,也叫无量法门。这些方法,这些门道,都是帮助我们降伏烦恼习气
的。最明显的,从总纲领上来说,无量法门的总纲领是戒定慧。戒,持戒目的是什么?得
定。得定目的是什么?开智慧。智慧现前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就是法身大士,成
佛了,纵然没有圆满成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修行要到这个境界才算是达到顶峰,
在这个地方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你在这个地方修行,一定要把烦恼习气断干净,
完全没有了,证得妙觉如来,这就圆满,成究竟圆满的佛果,不是分证佛,是圆满究竟佛

  念老这下面,我念一遍,很重要,《金刚经》上,“所问者正是调伏之意”。“若引
申其义,则开显本心,是调字义”,开显,大彻大悟,调的结果;“降伏非心,是伏字义
”,这把两个字拆开来。调着重在开悟,开显本心,调的意思;降伏非心,降伏非心是伏
的意思。“为大导师者,必于自心他心悉能调伏。自身入道,亦普令众生入道;自心大觉
,亦广令众生入于觉道也。”这是大乘教,大乘教里面重视自行化他,自己开悟了,除了
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悟,证悟,肯定念念都会顾及到众生,帮助一切众生开悟。哪一尊佛
不教化众生?哪一个菩萨不教化众生?不教化众生的,声闻有,缘觉有,我们一般称阿罗
汉。阿罗汉教化众生,要与他有缘的,没有缘他不教你,你跟他有缘他教你。菩萨没有这
个,菩萨是普遍教化,有缘的帮助你一生成就,没有缘的给你种佛种子,他统统都教。为
什么?他心清净,他心平等,他没有分别执著,面对无量无边众生平等看待。所以菩萨是
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慈是帮助你得乐,悲是帮助你离苦。从悲来说,因为遍法
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没有条件,这大乘。大乘的心
,大乘的行,行是度化众生,心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跟教化众生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
,这很重要。这就是我们现前要学习的处所,菩萨学处。我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是小
乘心,不能开悟,断不了烦恼习气。断烦恼习气要大乘心,一定要想到,同体大悲,无缘
大慈,诸佛如来如是,我亦如是,这叫学佛。
  为大导师者,大导师前面我们说过了,法身菩萨,究竟果地,这才称大导师,这些人
必于自心他心悉能调伏,他有这个能力。自心,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眼观色,耳闻声,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佛是什么境界?佛是了了分明,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就是调
;连阿赖耶里面习气都没有,那叫做伏。伏,转八识成四智,调伏,成无上道。凡夫完全
是用妄心。妄心怎么能伏得住?那就得讲功夫了,这个功夫就是放下。你能不能放下?为
什么不能放下?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放不下。事实真相是什么?事实真相是一场空。《
般若经》上说得好,“一切法”,真的是一切法,世间法、佛法都在里头,叫一切法,一
切法的真相是什么?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诸位要记住,佛法、世法都不可得
。所以世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不放下就变成障碍,就变成调伏的对象,放下就是调
伏。要放得很自然,要放得连痕迹都没有,那就高明!见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
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跟世间人看
法不一样。世间人看到幻相,迷了,以为是真有。菩萨知道这个有是假的,不是真的。阿
罗汉能知道六道轮回是假的,所以六道轮回他放下,四圣法界他没放下,还有声闻、缘觉
、菩萨、佛,他认为是真的。法身菩萨全放下了。
  自己能放下,做榜样给别人看。能不能得佛法真正的利益,完全就看你能不能放下。
你要不能放下,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看待,一般人称它为佛学,有人称它为哲学,都不
是佛法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是说不出来的,可以体会,不可以言传。为什么?说不出来
,不能言传,说出来就错了。真正体会到了,没有说出来,是真的,他自受用,也就是我
们常常提醒同学的,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一秒钟起心动念多少次?弥勒
菩萨告诉我们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是二千二百四十万,是二千二百四十兆!那在动,那
不是静的。那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样微细的念头断了,没有了,没有念头,这是正念。
正念无念,佛菩萨无念。阿罗汉还有念,他有分别。菩萨,证得法身的菩萨,无念。所以
这些人就能调,为大导师必定能调伏自心、能帮助众生,众生来有求,他也能帮助人。像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遇到慧可,这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达摩传给他的。他向
达摩求法,他向达摩说他心不安。凡夫心里头,妄想、杂念、分别、执著多,安定不下来
,求达摩祖师,能不能帮助我安心?达摩祖师伸出手来,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是智慧
,这言语是智慧。慧可就找自己的心,找不到,心在哪里?像《楞严经》一开端,释迦牟
尼佛叫阿难,把心拿来看看,阿难找不到。阿难说了七处,七处征心,跟达摩祖师教慧可
,方法非常相似。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他说找不到,很久说不出话,到最后跟祖师说:
“觅心了不可得”,我找我自己的心找不到,不晓得在哪里。达摩说:“与汝安心竟”,
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这一句话慧可就大悟了,大彻大悟,为什么?彻底放下,不再想
到我心不安,不再想到这个,明心见性。这是自己觉悟、开悟了,又能帮助别人。
  达摩一生就传一个人,在他会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一个人。慧可传僧璨,一代一
代的传,惠能是第六代。前面五代都是单传,可是惠能大师他所教的学生当中开悟的四十
多个人,在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绝后,六祖以前没有过,六祖以后也没有,有二、三个人的
,有,五、六个人的都没听说过。现在找不到了,这个我们自己要清楚。找不到怎么办?
要自己告诉自己,此路不通,我走这条路走不出去。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走不通,怎么
办?换别的路。法门无量无边,我要选择我有能力走得通的路,这就对了。我能走通,我
也能帮助别人走通,这条路就是净土法门,信愿持名。你看蕅益大师,把净宗修行归纳成
四个字,四个字讲三桩事情,第一个信,第二个愿,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
弥陀佛,没有怀疑,下面两个字说一桩事情,持名,就是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的名号。
为什么要念这句佛号?《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教我们念他的佛号,他就来接引你往生。
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妄语,释迦牟尼佛决定不会骗人,你要信得过,这不是迷信。
你能把这四个字,三桩事情,信、愿,念佛是行,信愿行叫三资粮,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三
个条件,你具足这三个条件,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弟子。
  真正想往生极乐世界不难,一心称念真行,不是不行。不要怕辛苦,辛苦什么?开头
是辛苦,因为习气毛病太多,现在一下要收敛,自然有困难,念熟了,愈念愈欢喜,法喜
充满,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自心他心是一个心,不二,自他不二,我们不知不觉就把调
伏这桩事情做好了。我们自己有这个经验,帮助别人的言辞、心态,非常清净,让他接触
我们也不怀疑。不怀疑,没有一个不成就。凡是念佛不能往生,疑根没有拔掉。实在讲是
半信半疑,一个侥幸的心理,我来试试看,心不真诚、不恭敬。真诚,不怀疑,恭敬,老
老实实一句一句念下去,这是“自心大觉,亦广令众生入于觉道也”,这叫大导师。我们
要不要去求大导师?哪一个是大导师?找不到了。《无量寿经》是大导师,《阿弥陀经》
是大导师,《净修捷要》是大导师,这些大导师没离开我们,我们只要能认识它,紧紧抓
住,绝不放松,恭喜你,你成就了。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是念老的总结,这一段经文的总结。“右文大意为:菩萨一心
正直,安住一乘法中”。这两句话重要,我们要想成就,先学一心正直,一心没有妄念、
没有妄想,没杂念,于一切法能够随喜功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跟大众相处,好!用
真诚心,用清净心,用恭敬心,真诚是真心,成佛是真的,不是假的,真心能成佛,妄心
成不了佛,再用功都没有用,它跟成佛不相应,真心相应。所以一心正直,安住一乘法中
。什么是一乘?一生成佛的经典,叫做一乘。一生成不了佛,来生后生,这就不叫一乘法
。三乘法、五乘法、无量乘法,那个要安住,好辛苦!结果跟佛结个缘,这一生佛法的大
门都没进去,像读书一样,佛法的幼稚园,连小班都没进去,只在门外面望望,错了。这
个地方讲的一乘法,对我们来说就是信愿持名。对声闻缘觉说,对众菩萨说,对一切诸佛
说,安住一乘法中,就是信愿持名四个字。我们今天这堂课,如果诸位真正懂得安住一乘
,信愿持名,这一会你就得法,这一会你就得利益了。你要真正这样做,恭喜你,你到极
乐世界成佛去了。可见得这个经文、注解,字字句句都显示出一乘。
  下面,“复具善巧方便,精勤求法,广为人说,悉无厌倦”。这是教我们怎么样安住
一乘。你看,他具足善巧方便,日常生活当中随缘,随缘一定是法喜充满,为什么会法喜
充满?因为你住一乘法,那还得了!住一乘法就是老实念佛,你心里的佛号没间断,表现
在外面是法喜充满,这是真念佛人,这是真正弥陀弟子,这个里头这个法师那个居士统统
是弥陀弟子,你看到了,他自己没看到。为什么?他的六根往外跑,我们呢?我们六根往
内走,不往外跑,不一样,这叫善巧方便,与一切人事物都不发生冲突,这句话要记住。
跟别人发生冲突结冤仇,这个冤仇结下去,如果你不能往生,麻烦可大了。在六道里头生
生世世有报复,报来报去,这一生我杀他,来生他杀我,杀来杀去,没完没了,苦不堪言
,而且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全
放下了,欢欢喜喜放下,快快乐乐放下,放下的愈多愈快乐、愈欢喜,这就是善巧方便,
精勤求法,或者是精勤修法,你真干。
  “广为人说,悉无厌倦”,遇到人喜欢说,喜欢表演,做出信愿持名的样子给大家看
。像海贤老和尚,这是受阿弥陀佛嘱咐的,佛叫他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不要着急。他是
着急,很想早一天到极乐世界,佛留住他了。留他干什么?给世人做个好样子,特别是给
念佛人做好榜样,你像他那样念佛决定往生,往生的时候,决定自在,没有痛苦。海贤老
和尚往生没有生病,自己敲著引磬念佛往生,他不要人助念;多少人等著帮他助念的。他
往生,到第二天吃早饭,大家就请他出来吃早饭,把他房门打开,他往生了。你说多自在
,表演给大家看,这样走好,说走就走了。要广为人说,为人演说,无有厌倦。
  “菩萨戒德清净,故所言说,能令闻者心悦信伏”。喜欢说,那别人得喜欢听。怎么
样能叫别人喜欢听?持戒,要清净。持什么戒?三皈五戒十善就行了,保证跟你接触的人
,对你都很欢喜。三皈是榜样,我跟谁学?跟佛学,跟法学,跟比丘僧学。这个里头要注
意的,比丘僧要戒德清净,我就跟他学;戒德不清净的,我不跟他学,就对了。在家同学
当中要注意,哪一个人能守戒,我跟他学;不能持戒,不跟他学,用这个做标准。
==
分别执著要降,起心动念要伏,要把它伏住,这是真修行。
“降”这个字,有两个音义,降低和降服。
所以老法师过去一直劝我们,要把五欲降低,降到最低,
释尊一钵三衣,树下一宿。
对财色名食睡的需求、对境缘的分别要降低,降低对这些东西的执著、分别,
然后就能慢慢降服这颗很喜欢动来动去的心。
........ 我自己都讲得很心虚..... 大家一起加油吧!(握拳)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0-18 16:0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0-18 17:57: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0-18 18:25:00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Iamboy183 (新)   2016-10-18 23:1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uGar (深奥幽玄)   2016-10-19 08:19:00
‘我自己都讲得很心虚’,不用怀疑,是妄语。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0-20 18:04:00
楼上误解了,人家是谦虚。
作者: YuGar (深奥幽玄)   2016-10-21 10:06:00
那就请当事人回答是不是谦虚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