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53.htm
北传:杂阿含653经 南传:相应部48相应15-17经
检索 关涉主题:其它/各种圣者 (08/28/2016 16:07:12 更新)
杂阿含653经[正闻本825经/佛光本665经](根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若比丘于彼五根,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
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解脱;
于彼若软、若劣,得一种;于彼若软、若劣,得斯陀含;于彼若软、若劣,得家家;
于彼若软、若劣,得七有;于彼若软、若劣,得法行;于彼若软、若劣,得信行。
是名,比丘!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果波罗蜜因缘知人波罗蜜。
如是,满足者作满足事,减少者作减少事,彼诸根则不空无果。
若无此诸根者,我说彼为作凡夫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应部48相应15经/详细经第一(根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根,哪五个呢?信根、……(中略)慧根。比丘们!这些是五根。
比丘们!已完成、已实践这五根者是阿罗汉;较之弱者是中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生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无行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有行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上流到阿迦腻咤者;较之弱者是一来者;较之弱者是入流者;
较之弱者是随法行者;较之弱者是随信行者。”
相应部48相应16经/详细经第二(根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根,哪五个呢?信根、……(中略)慧根。比丘们!这些是五根。
比丘们!已完成、已实践这五根者是阿罗汉;较之弱者是中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生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无行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有行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上流到阿迦腻咤者;较之弱者是一来者;较之弱者是入流者;
较之弱者是随法行者;较之弱者是随信行者。
这样,比丘们!不同的根有不同的果,不同的果有不同的人。”
相应部48相应17经/详细经第三(根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根,哪五个呢?信根、……(中略)慧根。比丘们!这些是五根。
比丘们!已完成、已实践这五根者是阿罗汉;较之弱者是中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生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无行般涅槃者;较之弱者是有行般涅槃者;
较之弱者是上流到阿迦腻咤者;较之弱者是一来者;较之弱者是入流者;
较之弱者是随法行者;较之弱者是随信行者。
这样,比丘们!全分行者完全成功,一分行者部分成功。
我说:‘比丘们!像这样,五根是功不唐捐的。’”
注解:
1.
“随法行/法行(SA);坚法(GA);法行者/法行(MA);奉法(AA)”,南传作“随法行者”
(dhammānusār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法之信奉者”(a Dhamma-follower)。
2.
“上流般涅槃(SA);上流色究竟/上流阿迦腻咤般涅槃(MA);上流阿迦尼咤/阿迦尼咤(DA)
”,南传作“上流到阿迦腻咤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驶往上游,走向阿迦腻咤领域
者”。按:“阿迦腻咤”,另译为“色究竟天;有顶天”,为色界最高天。
3.
“有行般涅槃(SA/DA);行般涅槃(MA)”,南传作“有行般涅槃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
为“以努力而达成涅槃者”。
4.
“无行般涅槃”,南传作“无行般涅槃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
“无努力而达成涅槃者”。
5.
“生般涅槃(SA/MA/DA);生彼般涅槃(DA)”,南传作“生般涅槃者”
(upahaccaparinibbāy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
“在降临时达成涅槃者”(an attainer of Nibbāna upon landing)。
6.“中般涅槃(SA/MA/DA);中间般涅槃(DA)”,
南传作“中般涅槃者”(antarāparinibbāyī),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间隔中达成涅槃者”(an attainer of Nibbāna in the
interval),并解说:这是五种“不还者”的第一种,注释书中说,这是生到“净居天”
后,在其生命期的一半内证阿罗汉者,但如果从字面上的意思(antara),
那应该是在此生到下一生当中证涅槃(attains Nibbāna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wo
lives),也许是在细身(subtle body)存在的中间状态。
按:这里“在细身存在的中间状态”,或许就是“中有”(antarābhava)之译。
“中有”的存在否,在部派论师间是有异议的,
南传的传统是属于不承认“中有”存在的部派。
7.
“满足者(SA);具(MA);完具者(AA)”,南传作“全分行者”(paripūrakārī),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完全地激活它们者”(one who activates them fully, SN),
或“完成……的行为者”(fulfill……behavior, AN)。
8.
“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南传作“不同的根有不同的果”
(indriyavemattatā phalavemattatā hoti),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由于在机能上不同而在结果上有不同”
(due to a difference in the faculties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fruits)。
9.“随信行/信行(SA);坚信(GA);信行者/信行(MA);持信(AA)”,南传作“随信行者”
(saddhānusār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信心之信奉者”(a faith-follower)。
10.
(1)“须陀洹”,南传作“入流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入流者”(the
stream-enterer),又称之为“七有”,《长部29经》又称之为“初果;第一果”
(2)“入流果”(Sotāpattiphal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入流果”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11.
“家家(SA/MA/AA)”,南传作“良家到良家者”(kolaṃkolo,另译为“家家”),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氏族-到-氏族的达成者”(a clan-to-clan attainer)。
12.
“一种子道(SA);一种(SA/MA)”,南传作“一种子者”(ekabījī),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种子的达成者”(a one-seed attainer)。
13.
“随法行/法行(SA);坚法(GA);法行者/法行(MA);奉法(AA)”,
南传作“随法行者”(dhammānusārī),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法之信奉者”(a Dhamma-follower)。
14.
“信解脱(SA/MA/AA);信解脱者(AA)”,南传作“信解脱者”(saddhāvimutto),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信自由者;以信释放者”(one liberated-by-faith)。
15.
“身证(SA/MA/AA);身证者(MA)”,南传作“身证者”(kāyasakkhi),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身体的见证者;亲身体证者”(a body-witness)。
16.
“见到(SA/MA/AA);见到者(MA)”,南传作“得见者”(逐字译为“见+达到”),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达到见者”(one attained-to-view)。玄奘法师译为“见至”。
17.
“俱解脱(SA/MA/AA)”,南传作“俱分解脱者”(ubhatobhāgavimuttā),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两方面自由了”(liberated in both ways),
并解说,这是能进入无色界禅定的阿罗汉。
感想:
根波罗蜜因缘知果波罗蜜,果波罗蜜因缘知人波罗蜜。
如是,满足者作满足事,减少者作减少事,彼诸根则不空无果。
若无此诸根者,我说彼为作凡夫数。”
比丘们!全分行者完全成功,一分行者部分成功。
我说:‘比丘们!像这样,五根是功不唐捐的。
这样,比丘们!不同的根有不同的果,不同的果有不同的人。”
随份随力的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做多少 就有多少,佛法中,是不会白白努力的
涅槃对我来看是远一点的目标,但至少期许自己,法随法行
以正思惟,明辨 自决的学佛法 行佛法,而让生活能心安些
论义上,部派间对 中有 的看法则不尽相同。
而在经文中:
若软、若劣者,得身证
;于彼若软、若劣,得见到
真理不只是思考到而已,真理也能够给自己一种体验到的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