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四集) 2000/04/2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4-0004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诸位掀开经本,我们接着看雍正皇帝的“上谕”,第一面倒数
第三行下半段看起,我把这个文念几句,对对地方。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
哉。】
从这儿看起。前面一段,是把三教宗旨为我们说出来,宗旨、它的根源,这也正是佛
家讲的契机契理,理是同出于一原,机就不一样,所以才有这三种教学的方法,接引三类
不同的根性。这个跟大乘佛法讲的教学原理原则完全相应,方法、形式虽然不一样,它的
方向目标相同,那就是同归于善。善的标准是要与心性相应,与性德相应,这是不变的原
则,但是与心性相应的程度,确实有浅深广狭不同。我们知道法身是最清净的,法身大士
;四圣法界比法身大士就稍微远一点,天道又远一点,人道就更远了,三恶道完全违背性
德。佛的教诫,佛给我们制定的一些规律,佛家常讲的戒律,都是本着这个原则而说出来
的,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然后才能体会到诸佛菩萨的真实智慧,无尽的慈悲,善巧方便
。
尤其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形迹”绝不把它放在心上,而重实质。“形迹”是关
于契机的,实质是契理的,果然契理,众生的根性无量无边,我们没办法了解。《华严》
里面,居然用贪瞋痴接引一类众生,我们看起来好像是与性德相违背,其实他不违背。我
们去做就违背了,他去做就不违背,原因在哪里?他心地清净,他不染著,和光同尘。我
们为什么不能做?我们染著。换句话说,我们接触境界会起妄想分别执著,法身大士接触
境界,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高就高在这个地方。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就与法性相应;
染妄想分别执著,这就相违背,那叫造业。于是佛给我们制定戒行,我们是最初级的,所
以一定要明了,要能肯定,我们今天是最初级。佛教给我们什么?十善业道,这是最初级
的,佛教的幼稚园。我们能不能做到?要不能做到,那佛教幼稚园的资格都没有,这是我
们自己要反省的。我们学佛究竟在哪个阶段、在哪个等级,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晚
近太虚法师所讲“五乘佛法”的人乘,五戒十善属于人乘,天乘还要加四无量心,多少都
有一点定慧,才能从这个向上提升。
我们今天接着看‘夫佛氏之五戒十善’,这个“夫”没有意义,是语助词,佛家所说
的五戒十善,这是佛法的基础,佛法的大根大本。‘导人于善也’,“导”是引导,诱导
人向善。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起,别人不能做,我们一定要做,决定要遵守。戒跟善在形
相上相同,在果德上不相同,这个要知道,所以受戒跟行善不一样。五戒是不杀生、不偷
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里面也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看起来
好像都一样,但是他的果报不相同。戒是你正式接受佛陀的教诲,你自己发愿,就如世间
人所讲的发誓,你曾经发过誓愿要学。十善没有,十善你没有发这种心。果报,十善是希
求福报,五戒不是福报,这里头不一样。五戒求的是什么?求的是得清净心,因戒得定,
因定开慧。形式上是一样的,目的、方向迥然不同,一个是希求福报,一个是希求定慧,
这是戒跟善有差别。五戒一定要在佛菩萨面前受,十善不必要。所以同样修学这几个科目
,用意在哪里?目的在哪里?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法,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
戒能断“贪瞋痴慢疑”,善没有这种能力,用意也不在此。所以这是最基础的,引导人向
善。
‘吾儒之五常百行’,我们从这个地方看,雍正皇帝他称“吾儒”,他用这两个字,
他是中国人,认同中国,他不是外国人,满清入主中国,跟中国就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
族。“吾儒”,我们儒家,你看看这个味道。儒家讲的“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非
常接近。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就不杀生,杀生就不仁;义是不偷盗,礼是
不邪淫,智是不饮酒,信是不妄语,跟佛家的五戒相同。人能够持五戒,来生一定得人身
。我们能得人身,过去生中持五戒,这在大乘法里面叫“引业”,引导你到人道里面来受
生。我们都得人身,是同一个引业;但是每一个人面貌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富贵贫
贱不相同,这是另外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叫“满业”。满业是什么?善恶业。过去生中修
的善业多,这一生就富贵;修的善业少,这一生就比较贫困。两种力量,我们自己要清楚
、要明了,然后就不会怨天尤人。纵然生活在逆境当中,也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过去
生中造的不善因,这一生得的这果报,自己当然能够乐于接受,这个人才能够修道,才能
够行道。如果怨天尤人,这个念头就造罪业。
“五常”,是中国几千年祖宗教导子弟,处事待人接物的常规;“常”就是不可以间
断的。中国人接受这个教育几千年,虽然在近代失去了,大家不讲了,那个根总在。今天
我们讲仁义道德,讲大乘佛法,中国人容易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它还有根。我们从五戒
、从五常这个教育来观察,中国人看一切人、看一切物都是善的,一切人都是好人,“仁
者无敌”。五常头一个就是“仁”,仁慈的人没有敌对。如果跟我是敌对的,这个人就不
仁慈。别人可以跟我敌对,我绝不跟别人敌对。叫别人不跟我敌对,那个难!这个不是圣
贤人的教导。圣贤人教导,我自己不可以跟别人作对,别人跟我作对是他的事情。他轻视
我,我们不敢轻视他;他毁谤我,我们不可以毁谤他;他侮辱我、陷害我,我们绝不能用
报复的心理来看他,这是学圣学贤,圣贤人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凡夫造业,圣贤人积德
修功,不一样!否则的话,我们读圣贤书、学圣贤教,学到哪里去了?这几个科目要牢牢
的记住,一时一刻都不能违背,这叫修行。
如果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违背了五戒五常,你错了。知道错了,赶快把它修正过
来,这是世出世间大圣大贤善恶的标准,这叫善。符合这个标准才叫善,不符合这个标准
,那就不善。别人不善,我们不可以跟着他做不善,我们要行善去感化他。众生为什么造
作不善?烦恼习气太重,没有人教导他,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太好了,“先人不善,
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可以原谅他。他的父母没有教过他,他的老师没有教
过他,他的长辈没有教过他,他怎么会知道?没有人教,他知道,那是佛菩萨再来的,那
是圣贤人,不是凡人。凡人没有人教诲,烦恼习气哪有不现行的道理?所以我们明了,此
地虽然讲“儒释道”三教,实际上内容只讲到佛跟儒。“百行”,行是行为,百是形容多
,绝对不是说一百条。五常这个“五”,是实实在在的数字,百行就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字
,是一个形容词。儒家所讲的“三千威仪”,这在《仪礼》里面所说的,百行就是指这些
,都是‘诱掖奖劝’,引人为善。
下面雍正皇帝举了一段公案,这段公案是南北朝时宋朝的一段故事。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
《六经》是儒家的,儒家全部的典籍,大家都知道《十三经》,它一共有十三部。《
六经》实际上也就是指《十三经》,它的宗旨,教学的宗旨是‘济俗’;换句话说,端正
社会风气,它目的在此地。
【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
讲到心性之学,佛经是第一,也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经讲得非常透彻。佛经的
内容,用今天学术界的科目来说,无所不包,真正是经典里面常讲的大圆满。宋文帝他懂
。
【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
推崇佛教。‘率土之民’,用现在的话说,是举国的人民、全国人民,都能够学习佛
法,都够接受佛陀的教育。‘淳’是真诚的心,‘此’就是讲的佛教,都能够以淳朴的心
、真诚的心,接受佛陀的教诲。宋文帝说,那我就‘坐致太平’,天下无事,作太平天子
,什么心都不必操。
这是从前国家领导人对于三教的认知,雍正能够举出这几句话,当然他认知,他赞同
这个说法,他欣赏这个说法,我们也就晓得他当然学习这种作法。至于他做到多少,与他
的领悟有关系;他做不到的部分,与他的习染有关系。习染是烦恼习气,功夫愈深,烦恼
习气就愈淡薄。真正契入境界,皇帝不做了,清朝顺治皇帝就出家了。释迦牟尼佛通达这
个,王位不要了,一心一意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这比做皇帝快乐,这是大乐,比做皇帝还
要富贵。那必须真正通了的人才行,没有完全通达,还是不行。雍正算是很不错,雍正为
他的儿子奠定了根基,所以乾隆是清朝最盛的一代,他奠下的根基。我们知道康熙、雍正
、乾隆这三朝,宫廷里面天天念《无量寿经》,讲《无量寿经》,这是他们的理念,以《
无量寿经》来治国,他们有这个共识。
下面是何尚之的对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何尚之的对话,给我们很大
的启示,诸位如果是明了了,今天世界虽然乱,我们认真努力修学,你会有信心帮助社会
,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不要以为我们个人修持这个力量太渺小了,
那我们是不了解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你就不会有这种分别执著。我们一个人认真修行,
纵然一点作为都没有,但是潜移默化,这个力量还是不可思议,会影响你周边的人,会影
响世界,会影响后世。一个人的修持,功德之大,我们要不深入经藏,没有法子了解,总
认为一个人修行,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人造罪业,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人造罪业,连累社
会,连累后世,过也是没有法子说的。必须要把这些理事搞清楚,断恶修善,破迷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