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杂阿含621经 修四念住:定心,知法,于法离

楼主: Samus (阿建)   2016-07-12 00:56:09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21.htm
北传:杂阿含621经 南传:相应部47相应4经
检索 关涉主题:实践/修四念住 (01/17/2014 10:00:29 更新)
杂阿含621经[正闻本783经/佛光本635经](念处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尊者阿难白佛言:
  “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佛告阿难:
  “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
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于心,乃至知身;
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知法,
所以者何?
  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
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
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
乃至于法远离。
  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
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
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
  时,尊者阿难,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相应部47相应4经/萨罗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憍萨罗国的萨罗婆罗门村落。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中略)这么说:
  “比丘们!凡那些出家不久、最近来此法律的新比丘,比丘们!那些比丘的四念住
修习,应该被你们劝导、确立、建立,哪四个呢?
 
 来!学友们!请你们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
入定的、心一境的、为了身的如实智;
请你们住于在受上随观受,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为了受的如实智;
请你们住于在心上随观心,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为了心的如实智;
请你们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为了法的如实智。
  比丘们!凡那些有学、心意未达成、住于无上离轭安稳希求中的比丘,
他们也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为了身的遍知;
住于在受上随观受,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心一境的、
为了受的遍知;
住于在心上随观心,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心一境的、
为了心的遍知;
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心一境的、
为了法的遍知。
  比丘们!凡那些烦恼已尽、修行已成、应该作的已作、负担已卸、自己的利益已达成
、有之结已被灭尽、以究竟智解脱的阿罗汉比丘,
他们也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已离身缚;
住于在受上随观受,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已离受缚;
住于在心上随观心,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已离心缚;
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的、正知的、成为专一的、心明净的、入定的、
心一境的、已离法缚。
  比丘们!凡那些出家不久、最近来此法律的新比丘,比丘们!那些比丘的这四念住
修习,应该被你们劝导、确立、建立。”
注解:
1.“尽诸有结(SA/DA);有结已解(MA);尽生死原本(AA)”,南传作“有之结已被灭尽”,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存在的拘束被完全破坏”(utterly 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existence)。按:这里的“有”(bhava),就是十二缘起的“有支”。
2.“在学地者;学”,南传作“有学;学人”(sekkhā, sekh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
“训练中者”(trainees)。
按:通常这是指初果到三果的圣者,有时也泛指未解脱前的在学者,
而解脱的阿罗汉才称为“无学”(asekhena, asekh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
“超越训练者”(who is beyond training)。
3.“离轭安稳”(yogakkhema),另译为“轭安稳”或“瑜珈安稳”,这里采用前者的意思
(后者的意思是“修行得安稳;努力得安稳”),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离束缚之安全”
(the security from bondage)。
4.“遍知;已遍知;应能遍知”(pariñña, parijānāti, parijānaṃ, pariññāta
ṃ, pariññeyy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完全地理解”(fully understanding),
并解说在经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脱阿罗汉才适合说“遍知parijānāti”(完全地理解),
而只有初果以上的圣者,才适合说“自证;证知(abhijānāti)”(亲身体证的知)。
5.“究竟智”(sammadaññā,另译为“正确地了知”),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最终的理
解”(final knowledge)。
感想:
未解脱者 修四念住;已解脱者 依然修四念住
其中,修四念住以定心=>定心以如实知身=>遍知身已=>远离身缚
此次第值得注意
个人引申:
要远离一项事物对心的束缚,就是要先了解它
我的感想是:如同四圣谛,要解决苦,要先完整的了解苦才行
了解后,才能彻底的解决。
而应用到现代人的用语是:
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现代用语是:问题能够完整的列出来,问题也就解决一半了。
我觉得思考佛法而能与生活会通,是蛮有意思的。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7-12 20:09: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