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46(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7-11 15:26:29
(续:【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
。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早年在台湾读书人,每天提心吊胆,怕战争。如果一旦发生战争,怕的是什么?中国
传统文化断层,《四库全书》只有一套,文渊阁的;《荟要》孤本,就这么一套,在台湾
,在故宫博物院,原书我都去看过。如果一个战乱丢掉了,那人类可伤心,没救了,人类
会走向黑暗时期。所以,就是希望把这部书翻印出来。总在大家努力,书太大了,成本太
高了,印出来了。商务印书馆印《全书》,我问总经理,总共印多少套?三百套。世界书
局,我问他老板,你们《荟要》印多少套?两百套。为什么?没有人买。量太少了。我钱
够我就去买一套。前后这么多年,商务印书馆的,民国一百年,政府请他们再版,也感觉
到分量太少,就怕失传,商务印书馆的老板就打电话找我,告诉我,我们再版,问我要不
要?我听了很欢喜,要。要多少?我说我要一百套,不能涨价,老价钱,一套美金五万,
一百套就是五百万。还有世界书局的,世界书局它第一次印两百套,我跟他买了七十多套
,大主顾,他再印的时候通知我,我说我跟你预定两百套。先后《荟要》,《四库荟要》
我买了三百三十多套,干什么?送全世界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收藏。这样纵然是天翻
地覆,我相信,老天也会给我们留几部,不至于失传。这个用钱可以办得到。但是人才没
有办法,现在书摆在这里没有人读,我们看到那废纸一堆,怎么办?所以想到办汉学院,
汉学。汉学里面,我们有四个系学习,一个文字学,文学系,汉文学系,另外,儒学系、
道学系、佛学系,叫儒释道。我们修学期间是五年,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懂文言文、懂汉字
,有能力读《四库》、读《荟要》,我的目的就达到,我就没事了。现在干的就这桩事情

这个是拯救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世界文明,全世界的人都得好处。我们有这个愿,无
从下手,一生没有办过学,教过学,没办过学,当过教员,所以对于学校行政一窍不通,
有这么个愿望。去年访问英国,听到一个信息,英国政府下令,全国小学、中学、大学,
所有学生都要学中文,中文是他们第一外国语。我听到这个信息,我去看看真的是假的,
这个出乎我意料之外,所以到英国好像住了八、九天。威尔斯大学校长,带着两位副校长
,三个人来看我,我们聊了三个半小时,谈汉学。非常难得,我们所说的他都能理解,而
且都能接受,最后要求我们合办,学校有学位,在这里毕业,可以得到汉学博士学位。祖
宗安排的,不是人安排的。我们重要框架的合同签订了,希望今年九月开学,开学也同时
上课,正式上课明年一月,外招的学生都要来接受教育。现在英国人比我还热心,我很受
感动,不能不做,你看外国人都干了,我们不能不干。所以这个密切合作意义很深。这个
密切合作,我们相信对整个地球的灾难,不能化解,能减轻,因为这个事业是关系全球的
,不是关系某一个局部的。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十年之后文字学,就是汉字文言文,能够
普及到全世界;三十年之后,整个世界人都会懂汉语,都会认识中国字,我们目标定在此
地。
教学主要的课程,两部书,这两部书是《四库》的钥匙,一部是这一套《群书治要》
,唐太宗编的;另外一套是民国初年,张教授编的,叫《国学治要》。所以《群书治要》
、《国学治要》,这是我们汉学院的教材。我们不要编教材,古人编好了。这两部书可以
救国家、救民族,可以带给全世界的人幸福快乐,安定和谐。这大事!欢迎年轻的朋友们
,发大菩提心,把这两部书学好,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这个家,就是现在我
们讲的企业家,你能把你的企业办得非常成功;你要参政,可以治国,带给全世界永续的
安定和平,大事一桩,这不是小事。那更大的事情,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千万别把这个忘
了,这个比我刚才讲的还大,究竟圆满。那是什么?那要救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
土里面所有的苦难众生,咱到极乐世界干这桩事情。我们前面搞汉学院是地球,是救地球
上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还做不到,可是到极乐世界全做到了。
这个经不能不学,学了之后,对极乐世界产生信心,产生愿望,希望我一定要去,阿
弥陀佛必定来接引我。我们干的世出世间事,都是佛菩萨的愿望。佛菩萨的一个愿望,统
一的就一个愿望,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没有希望众生受苦受难的,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所
以末后这四句,“广宣大教”,大教是大乘佛法,是回归自性,是教化十法界无量无边的
众生。“演畅妙法”,演是表演,做出榜样来给人看。这单单有个演字,把身行言教都包
括了,譬如我们刚才讲的十善业,自己要做到才能教人。自己做到是行,身行,我做到了
,我告诉你,你才会相信;我教你做,我没有做到,别人不相信。做老师的要身行言教,
做父母对儿女要身行言教。父母说话算话,说话都能做到,小孩不敢不听。你欺骗他,他
也欺骗你,那就没有一句实话。妙法是无量法门。学习的人莫不欢喜。心解开了,道得到
了,心里面的疑难杂症全没有了,这叫解。道是理事都圆融,世出世间过去、现在、未来
,你没有一样不知道,你没有一样不明了,这是什么人?极乐世界的菩萨。极乐世界只有
两种人,一个老师,阿弥陀佛;其他的,所有往生去的人都是学生,菩萨。那个地方说是
极乐世界弥陀佛国,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的道场,它太单纯了。那个地方没有皇上,没有
总统,没有行政组织,那个地方只有一个阿弥陀佛说法的大讲堂。莲花化生到极乐世界,
花开见佛,讲堂有你的座位,不会坐错,在那个地方进入讲堂听经,毕业了,离开讲堂就
成佛,多省事!自性里面所具的佛法,统统显示出来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文表菩萨众游行十方还归极乐,听佛说法”,这个佛是阿弥
陀佛。这些菩萨们都到十方世界游行回来了,回到极乐世界,回到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教
学。你想听什么经,你所听的就是你要听的,我想听《华严》,听的句句《华严经》;你
想听《法华》,你听的就是《法华经》。这叫什么?个别一对一的传授,同在一个大讲堂
,但是一对一,你想听的经,佛就给你讲这个,你听不到他的,也听不到他的。我们的科
学技术还做不到,差得很远。我们可以在国际会议上同步翻译,就有点像这个味道,他同
步翻译,他不需要机器,直接听出来的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想学什么法门,佛就给我们
演说什么法门。时间,“须臾间,须臾者片刻也”。下面说,“相当于四十八分钟”,据
《俱舍论》十二卷说的,都有根据。中国古时候计算时间单位,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十二个时辰。我们今天用的是外国的,所以叫小时,它比我们小,我们一个时辰是它两小
时。印度的时辰最大,印度把一天只分为六个时辰,所以叫六时,白天三个时辰,晚上三
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它一时是我们现在的四个小时。《俱舍论》里头所说的。《唐译
》的这个经文有,“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这是从五种原译本里头,看到经文的
原貌。供养只是清晨,菩萨们化身出去供养,实际上本身还在讲堂没动,没有离开讲堂,
化身,变化身过去,去供佛,等到供养完毕化身又回来了。“又云即于晨朝还到本国,正
是经须臾间之义也”。须臾是很短的时间,时间不长,一个小时,或者是不到一个小时,
他去供养,供养完毕,闻法完毕,他回来了。
“于是会聚于七宝所成之讲堂”,这个七不是数字,是表法的,代表圆满。七,中国
人讲七,是东南西北四方,上下加上当中,这叫七。代表无量无边珍宝所建成的讲堂,那
个里面的珍宝,你看不尽,你也说不尽,无量无边,在阿弥陀佛的大讲堂,“听佛宣说大
教妙法”。什么叫“大教”?大是大乘,“《起信论》谓一乘法也”,比大乘还大,叫一
乘教。一乘就是讲成佛的法门,阿弥陀佛这常常讲,真正悟入就成佛,成佛就毕业了。毕
业之后,十方世界哪个世界有缘,有佛出世这个缘,他就去了,到那个世界成佛,像释迦
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教化众生。一乘法,在我们佛教经典里面,指《法华经》
、《华严经》,这两部叫一乘法,都是讲一生究竟圆满的大法。“菩萨闻后皆大欢喜,自
心开解,得悟圣道”。这是证得究竟圆满。“道者,断惑证理之智慧。愿发此智,名为得
道。”这种智慧现前了。
下面一段是念老引彭际清《起信论》里面一段话,《起信论》上加个彭际清,就不是
《大乘起信论》。彭际清居士他的著作,里面有一部叫《无量寿经起信论》,是《无量寿
经》的注解,叫《起信论》,是这部书,不是《大乘起信论》。这部书里说得好,他用问
答的题材来说,“问:无量寿佛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
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国?”这问得好,这问题是经上的,似
乎两个说法是矛盾的,我们如何来理解?问得好,他解释得也好。“答:纯是一乘,别无
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
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这个答复得好,只要进入极乐世界这个环境,佛没有三乘法,
只有一乘。就像《法华经》一样,《法华经》自始至终,“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能够纯说一乘,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然没有问题,所以他
也是讲一样的。佛开始讲经的时候,三乘,讲阿含是三乘,方等是三乘,到般若就是大乘
,到法华纯一乘,这是我们判别世尊的教学理念、方法。“如”,举《法华经》做例子,
《法华经》上说:“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特以众生根智有差”,众生根性
不相同,有智有愚,“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
,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这个例子举得好,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开
了。“其得闻者”,闻法,“或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这是小
乘四果,“乃至不退转地菩萨。具如他译本说”,经上有五种原译本,五种原译本里面都
谈到这些问题。“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
大故。佛本愿故”。“此说甚为精要”,彭际清这个开示很重要。这个人也是个了不起的
人,他是乾隆时代考中进士,应该是十九岁,十八、九岁叫弱冠,二十岁行冠礼成人,他
弱冠,也就是还不是真正成年,他就考中进士。他的父亲是乾隆皇上的兵部尚书,兵部尚
书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所以是高干子弟。一生没做官,没有从政,家庭环境好,所以他
就去搞学问,搞儒释道,儒释道都通,现在讲是个专家学者,博古通今,一辈子念书,就
是家庭环境好。乾隆是盛世。
这几句话说得太到家了。极乐世界有没有这些四果?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
些位次有没有?真的说,没有。但是它程度确实有高有下,有高有下是什么?跟他方诸佛
世界,大概等于哪个级别,是这个意思。极乐世界只有一乘法,它那里没有分别;但是你
要细分,程度真有差等,跟他方世界,像我们娑婆世界就有等级的,释迦牟尼佛所传的,
有四果四向、三辈九品,有这些。这些你说它有,可以,按照别人学校来分,我这个学校
没有。我们将来在英国汉学院,就是一乘法,但是又可以分学校别的院系,它是哪一个级
别,相当于哪个级别,我们这个不说那些,一乘法。极乐世界特殊,跟别的世界不一样,
也许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候,他发的四十八愿要度众生,要让众生能够快速离苦得乐,这
是他的悲心,请教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老师告诉他,你立这
个志愿很难得,要想完成这个志愿,先去访问参学,像今天讲研究调查,做报告。十方诸
佛刹土,老师有这个能力,完全展示在他面前,像看电视一样,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
他看了多长?五劫,时间不是年月日,五劫。五劫,如果不说小劫、中劫,肯定就是大劫
,五个大劫。一个大劫,是一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劫。五劫,这一个世界成住坏
空五次,时间太长了,才把一切诸佛刹土都看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好的记录下来,觉
得不满意的、不需要的删除掉,用这个来建造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标准蓝图是根据这个
造的,所以说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精华之所在。我们讲的精华、糟粕,糟粕没有,完全没
有,全是精华。
所以这个世界就变成“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任何一个佛国土没有办法跟极乐世界
相比,虽然佛佛道同,佛与佛的智慧能量都相同。那么其他的诸佛,还需不需要造个极乐
世界?没有必要了。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一体,那么阿弥陀佛造的,等于释迦
牟尼佛造的,等于药师如来造的,一样!何必多事再去搞一个?没有这个必要。必要的是
什么?必要的就是所有诸佛菩萨遇到人都劝他到极乐世界去,这就行了,你们只要介绍,
只要保送。那个世界是无量无边,没有边际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搬到极乐世
界去,容得下。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平常细心去观察,这是个好地方,应当赶快去。不但
不辜负释迦佛的介绍,不辜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劝导,这叫报佛恩,这真正叫感恩
。这一生遇到,遇到搞清楚、搞明白了;过去我相信大家也都遇到,模模糊糊,不清楚,
所以不重视,疏忽了,没去成。这一不去成,下一次再遇到,要多长时间?佛在大乘经上
告诉我们,三途一堕五千劫,不能干!这个机会漏掉了,下一次得人身遇佛法,要什么时
候?五千劫以后。这五千劫你在轮回,你在三恶道,多苦。这能干吗?不能干。不管怎样
,这一生把求生净土摆在第一位。我们搞汉学院都是第三位、第四位,往生极乐世界才是
第一位。不能因为搞那些,第二位、第三位,把这个漏掉,那个麻烦可大了。虽然这是好
事,肯定生天,天有寿命,天的寿命没有五千劫,没这么长。所以观察清楚明了,细细的
算算这个算盘,你就会下定决心,我把这个摆第一,其他的什么都不放在心上。有,好;
没有,也好,都好。得到,很好;失掉,也好,决定不放在心上,为什么?假的。这是诸
法实相,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这就没错了。佛法紧紧抓住,信愿持名。世法要紧,生
死关头的抓住,帮助它继续不断去发展。好事不放在心上,恶事也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
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
最近有些同学要我讲《华严经》。《华严经》放下不少年了,我再想想怎么讲,普贤
大愿导归极乐。我换一个方向来讲,学《华严经》,回归净土,这样与我求生净土不违背
。有帮助,不违背,藉《华严经》来了解世出世间法的真相,《华严》说得最清楚,真相
大白,该舍了,该放下了。妄要放下,不可得,真也不可得。不是真有可得,真不可得。
真是常寂光,常寂光在哪里?就在现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没有一法在常寂光之外。
我举比喻,用电视,因为大家都在电视面前,我把常寂光比喻作屏幕,我们打开电视,一
按钮,屏幕光就现前,这是常寂光,什么都没有。那个有是什么?有是按频道,频道一按
,音声、色相现前了,知道它是假的,这个是在波动,一秒钟一百次的波动,百分之一秒
,我们了解到真相,百分之一秒波动的色相,假的。屏幕不可得,屏幕什么都没有。色相
离开屏幕,它不能生存,它显不出来,一定要屏幕。屏幕是什么?自性,色相是阿赖耶,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个里面就自在,为什么?该放下的放下,该提起的提起来。提
起只有一句佛号,一切时一切处不要忘掉,口里面不念佛行,心里面佛号一句一句接上,
就对了。
学海贤老和尚。他的弟子们给他出了一本书,《海贤老和尚永思集》,这本书可以多
看看,看的遍数愈多愈好,至少要看三十遍。为什么?这是我们现前念佛往生净土的榜样
。他是二O一三年一月走的,自在往生。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从小耕田,父母亲都是种
田的。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师父很了不起,我的看法,师父是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一见到这个年轻人,二十岁的年轻人,就知道这是个大才,是人
才,可以造就的人才,为什么?他能成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成佛?成佛才是大成就,成
菩萨不算大成就,就用一句佛号。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老实、听话、真干,只要有这六个
字,没有不成功的,无论世法佛法,你都会有大成就。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他二十岁
就开始念佛,念得非常认真,佛号不间断。这样的念佛人,我们相信他妄念少、妄想少,
心地清净、平等,跟我们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他得到这个。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
,觉就成佛了。这样的人,这一句佛号顶多念三年,他就功夫成片了。功夫成片就有资格
往生,他想去就可以去,阿弥陀佛就会给他送信息来。这个信息是什么?或在定中,或在
梦中,或是音声听到,不知道从哪来的,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长,到时候阿弥陀佛来
接你往生。你心就踏实了,为什么?极乐世界注册了,有你名字了。如果没有去,还继续
在这个世间,继续努力不懈怠,大概五年,五、六年可以提升到事一心不乱,那品位就高
了,往生极乐世界,生阿罗汉所处的地位,这个是有余土,叫方便有余土,比凡圣同居土
高,相当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样的地位。再有个五年到十年,我估计他不超过四十岁
,他念到理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就是法身大士。所以他的境界,晚年的
境界,也就四十以后的境界,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平等的,跟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那个
境界是平等的,了不起!
多少次见佛?他念佛九十二年,真念不是假念,没有间断的念,所以跟佛见面,我估
计十次以上,九十二年。见极乐世界,想去,向阿弥陀佛请求带我去。佛告诉他,你修得
不错,多住几年,给大家做个好样子,叫表法。他也很听话,可能是说,什么时候佛来接
引我?佛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见到一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见到这本书我
就来接你。就在二O一三年一月,有一个信徒带了这本书给他,他盼望到了。为什么难?
因为他不认识字,他没有读过一部书,谁会带书给他?所以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有
这么个信徒带一本书给他,问他是什么?这个书的名字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他老人家赶快到寮房,把他最喜欢的衣服,袈裟,穿袍搭衣,拿着这本书,要求别人给他
照相。根据他旁边的人告诉我们,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要求别人给他照相,别人要求跟
老和尚照相,老和尚不拒绝。但是没有他主动要求的,只有这一次,头一次,主动要求别
人给他照相,第三天走了。这是什么?阿弥陀佛跟他约定的,就是看到这本书,他就天天
等这本书,也不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人家找到了不算数,不告诉别人。所以难得,不容
易。
这一段确实,这个经文里面的含义非常丰富、非常精彩,我们要留意这些地方。这个
经文,我们讲的时间长一点,缓慢,无所谓,时间长短无所谓。我们要怎么去用功,怎样
真正得到它,怎么样叫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不至于落空,决定得生净土,这个才重要
。所以我们不是以解为主,我们是以行证为主,帮助我修行,帮助我证果,往生就是证果
,往生等于成佛;虽然往生还没成佛,但是必定成佛,决定不会落空。我们对这个深信不
疑。在这个世间,我们只把净业三福抓住,六和敬抓住,家和万事兴。不能跟别人和睦相
处,问题就来了,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起初他不以为然,一年、二年、三年、五年、
十年不变,他就被感化了。人有业障,很重的业障,不是一下就能接受,要长时间,要不
怕长时间。我天天对你恭敬,你对我不恭敬,我对你恭敬,三年五载他对人都会恭敬。不
怕艰难,不怕时间长,就会有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到此地。
==
怎么样叫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不至于落空,决定得生净土,这个才重要。
所以我们不是以解为主,我们是以行证为主,帮助我修行,帮助我证果,往生就是证果
在这个世间,我们只把净业三福抓住,六和敬抓住,家和万事兴。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11 16:04: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11 17:2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