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快乐 苦

楼主: JxcIves (夏花秋叶)   2016-07-11 11:26:13
※ 引述《a1258chen (reborn)》之铭言:
: 各位好
: 我因接触正念减压而对佛学有兴趣
: 看了一些书,但还是有很多无法理解的论述
: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想不起在哪本书看到的了)
: "即便是现在尝起来好吃的食物,下次吃,再下次吃,就会变得没那么好吃
: 所以,快乐也是一种苦"
: 有人可以解释吗
: 因为我觉得,只要当下感受得到快乐,那不就是快乐吗
: 谢谢
a1258chen你好, 你引的这句话:
“即便是现在尝起来好吃的食物,下次吃,再下次吃,就会变得没那么好吃, 所以,快乐也是一种苦。”
嗯,我想我多少理解你的困惑吧~就我而言,如果没经过下述的理路反复思惟,我应该也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不清楚书中的上下文脉络,如果是直接给出结论也真的容易令人一头雾水……)
我之前也和你一样不解类似的问题,直到后来,我听闻四圣谛的课,经由师长有系统的解说,才稍微能理解苦谛的内涵是什么。不过前面已有诸多法友给了你很多很好的建议与解释,你可能已经有方向了,只是我觉得有一些小地方,像我这种钝根人在听闻和思考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困难,而前面刚好没说得更清楚,藉这个机会,版上也许有人和我差不多根器,所以想补充一下。
没听课之前,理解苦谛的时候我一直卡在两个地方:
(1) “会转变”为什么是苦?
看了很多解释,我终究不能明白,因为我觉得快乐就是快乐,就算乐受会变成苦受,不代表我往后的人生就失去了这个乐受。就算我往后的人生再也没有乐受A,也不代表我的人生就连带失去了乐受B、乐受C、乐受D......只要感觉某件事腻了、苦了,自然有别的新鲜事可以补上来。也就是说,不同乐受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不会因为人生少了特定的快乐,就陷入永久的痛苦。
而且,“会转变”不但不是苦,甚至还是好事,因为人生有那么多乐子,保持在某一种恒久的乐受未免也太可惜,转乐为苦,会促成自己多尝试其它东西的动力,体会不同乐趣。若如此,坏苦何以是苦?
(2) 心里希望某种快乐可以维持下去?
问题是,承(1)的说法,我“感觉不到”自己心里有什么维持快乐的念头,有什么执著快乐的倾向。比方说,到吃到饱餐厅用餐,我不会想要吃到吐才罢休(边际效益变成负值),也不会想要愈吃愈高级(成瘾而出现抗药性),我就只是想要在这个餐厅吃到撑,觉得很满意很舒服,然后结帐走人而已……以此类推,其它出自特定欲望、非出自特定欲望的行为也都是如此。换言之,我并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快乐。
退一步来说,纵使“想大吃一顿”、“想谈恋爱”等等想法,本身就是“心里希望快乐维持下去”的念头,而这种念头所追求到的东西终究会变成苦,那么问题又回到了(1),我依旧不明白这到底有什么不好?这不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吗?
愚痴如我,在上头打转了很久,直到听了课慢慢建立基础观念,才知道一切的源头无非是“无明”。
由于无明,所以执无常为常法;由于执无常为常法,所以认为我是实有的(我执);又由于我执,所以有了种种妄想分别颠倒见。
就像前面回文及推文的法友所言,我们认识的事物本身,并没有苦或乐的性质,是我们在对象上面安立了不同感受,对象才有了苦或乐。
重点并不在于我当下感受到对象的时候,心里到底是受苦呢,或者是快乐呢,重点在于: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是苦,“那”是乐——为什么不是“那”是苦,“这”是乐,内心的分别是怎么来的?
这才是关键。因为,一旦有了妄想分别,我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希望快乐能够长久留住,尽管我“自以为”没有,但那只是我没有辨识出来罢了,实际上一定是如此。
为什么这样说呢?前面回文有很好的举例(summertrees大大借我用一下),假如有一个人大热天待在冷气房里感觉到舒服,这是乐,而在外面曝晒感觉到热辣,这是苦,这种感受看起来似乎普世皆然,每个人都一样。
但其实,并非每一个人在这情境都会出现相同的情绪反应,A可能觉得吹冷气不舒服,B可能久晒也不以为苦,C可能曝晒在阳光下挥汗如雨,却觉得“苦也很好”。结果我们从表面上看来:
A是快乐的→实际上A感受着苦
B和C是痛苦的→实际上B不苦不乐,C正在“追求快乐”
而我就像C一样,之所以“感觉不到”自己希望快乐维持下去、执著快乐的倾向,是因为我将“晒太阳”错认为苦,我以为自己在吃苦,所以觉得“苦也很好”。但本质上,我其实在追求快乐,离开晒太阳的地方,进入冷气房,我内心反而会觉得空空的,很不舒服(一种皮绳愉虐、抖M的概念)。于此,我明白了自己确确实实希求离苦得乐、快乐常存,但有漏的乐是无常的,执著于有漏之乐,最后我只会感受到苦。
无明的人因为持着颠倒见,无法准确认识真正的苦与乐,世尊便开示了四圣谛,告诉我们行苦十分可怕,要努力断除行苦的因:最究竟的乐是灭谛,要努力去证得。只是要理解四圣谛,凡夫没办法透过直接观察而得,要经由逻辑推理的方式而成立,如果要类比,大概就像“阶级”、“家庭结构”或是“社会体系”的概念吧,但不一样的地方是,四圣谛不是有为法。
当然,要圆满的认识苦谛,生起正确的出离心,还是要从轮回、业与烦恼、有漏五取蕴等等了解起才好,以上只是一点简单心得供大家参考,若有误之处请务必指正我。
楼主: JxcIves (夏花秋叶)   2016-07-11 11:32:00
手机排版怪怪的,等手边有电脑再修改整齐,影响阅读还请见谅~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1 11:50:00
其实光是说 下次吃没那么好吃 分两部份一部份是生理上会有感受疲劳 不只是好吃的东西 难吃的东西臭的东西 都一样会有感受疲劳另一部份是心理上的 就只是第一次结束了 新鲜感退去了
作者: 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   2016-07-11 14:42:00
感受疲劳 换一个东西就好了 肚子也是饿了吃 吃完又饿苦的问题在执著 想把无常变有常 饿了吃困了睡并不是苦因为万事的性质就是生生灭灭 活在当下感受其趣就好了认为入世是苦也是落于边见 入世出世是生命的钟摆效应
作者: a1258chen (reborn)   2016-07-13 19:33:00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