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修三妙行(身语意十善业道),满足四念处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7-01 15:13:23
业的分类,包含善业、恶业、无记业,有漏业、无漏业。
业的体性为思心所,《中阿含经》:“云何知业?谓有二业:思、思已业,是谓知业。”
《俱舍论》:“业谓思彼起,思即是意业(思业),彼起身语业(思已业)。”
思心所的作用遍一切心,证得圣道的圣者,例如佛的心续中也有思心所,然佛已证无我空
性慧无余断障,由现证无我空性慧的智慧所摄的身、语、意行,佛的身语意行为无漏业。
佛果一切相智的十八不共法,包含身语意三业随智慧行的功德,《大智度论》:“(佛果
不共功德/佛果十八不共法包括)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业的造作摄于五蕴当中的“行蕴”,《俱舍论》云:“行名造作。”又云:“思(心所)
谓能令心(心王)有造作”。
造作就是行为,行为有身语意三行:身的行为、语的行为、意的行为,身语意三行中,以
意行为主导,意行主要是思心所的作用。
《杂阿含经》:“云何行受阴(行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
思,是名行受阴。”
南传《法句经》:“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
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
离形。”
《杂阿含经》:“云何修三妙行,满足四念处?多闻圣弟子于空闲处、林中、树下,作如
是学、如是思惟:‘此身恶行,现世后世必得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必当自生厌悔,他
亦嫌薄,大师亦责,诸梵行者亦复以法而嫌我,恶名流布遍于诸方,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于身恶行,见现世后世如是果报,是故除身恶行,修身妙行;口、意恶行亦复如是。’是
名修习三妙行已,得四念处清净满足。”
修习发展四念处观慧,要有符合身语意三妙行的福德资粮配合,得四念处清净满足。
《大毗婆沙论》:“三妙行者: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云何身等妙行?如世尊说:‘
何者身妙行?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何者语妙行?谓离虚诳语,离离间语,
离麤恶语,离杂秽语。何者意妙行?谓无贪、无瞋、正见。’”
如理作意思惟,产生身语意三妙行的善业;非理作意思惟,产生身语意三恶行的恶业;无
记业有二,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无覆无记是没有烦恼的无记,二我执是有覆的无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