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止观:奢摩他–住所缘如何修–正明所缘(1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5-04 16:57:35
: 蕴谓色等五蕴。蕴善巧者,谓能了知除蕴更无我及我所。
───────────────────────────────────────
■ 释义──
“善巧所缘”的第一种所缘,熟悉善巧于五蕴——色等五蕴,除蕴更无我及我所。补
特伽罗于五蕴随一而安立,补特伽罗包括佛、菩萨、阿罗汉、六道凡夫等。五蕴为色受想
行识,行者了知除了蕴之外,没有实有的我或我所,了知并没有与蕴不相属的我及我所。
我与我所都与蕴有关系,若将五蕴拿掉,就没有我了。我跟我所是于蕴上施设安立,
所以没有与蕴不系属的我跟我所。善巧蕴的所缘有何特色呢?它针对我及我所的意义不明
了的行者,因为修习了之后便能明白:我与我所皆依蕴假立而有。以此施设义为所缘境而
修止,不但可得止,同时会了知粗分无我之义,因为原来我跟我所都依蕴假立而有。
1.蕴善巧是指,能了知通达除了五蕴之外,并没有我及我所,这种了解就是通达了它的
意义。五蕴与我的关系,可从两方面思惟,即我与我所。不属于五蕴的范围,离开五
蕴,还有一个我及我所,这是颠倒的妄想分别,这样的我与我所是不存在的。
2.要分析我与五蕴的关系,这个分析可以从无我跟无我所两方面来思惟。首先是不属于
五蕴,离开五蕴,根本不必靠五蕴,自己就能单独存在、独立存在,那样的我根本就
没有,这方面的思惟是思惟无我。另外,把五蕴当作独立的我的受用物,能受用者是
我,所受用事物是五蕴,认为我独立存在于五蕴之外,五蕴是我的受用物,这种情形
是没有的,五蕴不是独立存在的我的受用之物,这方面的思惟就是思惟无我所。
3.皈依三宝的内道佛教徒,遮除我不依蕴安立(我与蕴是异)之下的“常、一、自在的
补特伽罗我执”,以此为基础,再去遮除更细分的无明我执颠倒见,更细分的补特伽
罗我执,例如“五蕴独立实质有的补特伽罗我执”。“五蕴独立实质有的补特伽罗我
执”执取“色是我”(受想行识类推,属于我见的我执)、“我有诸色”、“色属于
我”、“我在色中”(受想行识类推,属于我所见的我执)等二十种萨迦耶见。
4.无明凡夫众生内心的无明我执(颠倒的妄想分别)有许多层次,因此能够对治无明我
执的无我慧,也有许多层次。认为有与蕴不相属的我与我所,内心执取这样的对境,
是最粗分的无明我执颠倒见。认为离开五蕴之外有独立存在的我,称为“常、一、自
在的补特伽罗我执”,这是无明我执中,最粗分的补特伽罗我执所执取的对境,此情
形下执取的我与我所是不存在的。认为我不依蕴安立(我与蕴是异)的情况下,蕴外
有自己独立存在的我,这是外道的主张,只有入了外道,熏习外道的教义,才会认为
存在蕴外的离蕴我,这是无我慧所要遮除的颠倒见中,最粗分层次的无明我执颠倒见。
如理思惟分析观察抉择之后,以善巧于蕴的施设义为所缘,安住于此义总可得止,并
通达粗分的无我慧——“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空掉“常、一、自在的离蕴我(最
粗品的分别遍计我执)”。无明我执的颠倒妄想执取,包含分别遍计我执的执取,与俱生
我执的执取,而在分别遍计我执的粗细层次中,执取“常、一、自在的补特伽罗我执”(
执取我不依蕴安立),此情形下执取的我与我所,是分别遍计我执中最粗品的遍计我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