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摈除贪爱的人生观
贪爱指对物质的欲望,包括情欲及爱欲。众生会堕在六道轮回,主因是有贪爱。贪爱对修
道者而言,简直是一条毒蛇,理应避之,否则不管修行有多么高深,总是跳不出六道轮回
。即使一面修行,一面广积福德,假如贪爱不除,也许死后可升到欲界天去享福,然而一
旦福报享尽终要堕落。圆觉经云:“善男子!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
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又云:“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因此凡吾弟子,不想
跳出六道轮回则罢,如想跳出六道轮回,先决条件就是“先断贪欲,及除爱渴”。欲断贪
爱,一个简便的方法是修不净观、白骨观或腐尸观等,久观贪爱自然会渐渐了掉。不过,
这也仅对小根小器之人而言,若是上根利智、发心勇猛者,他是从心去断除贪爱,而且是
一断永断,更不复起,这就要看个人根器而定。总而言之,欲修佛道者,首先应有摈除贪
爱的人生观。
二.心胸开阔的人生观
所谓心胸开阔,就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无所不容。余每见今时学道者,修禅者常说
净土及修密的不是;修净土者又认为禅宗及密宗的“顿见本性”及“即身成佛”,陈义过
高很难达成;修密的更认为只有修密才能“即身成佛”。总是各是其所修而非其所不修,
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见解。他们应知,释家如来在世时,佛教并无哪一宗哪一派之分,佛
陀教化弟子总是因机逗教、应病与药。后来佛教虽影宗派之分,那显然是为了适应不同的
根器,而自然演变成某一种类型的方便法门,究极言之,总是汇归于唯一的“佛心宗”,
若徒做宗派之争,反而与道转加悬远。既然都是佛教徒,都是在法王座下,理应扫除门户
之见,为续佛慧命而努力,为明心见性而修行才是。因此切盼吾佛门中人,心胸要开阔,
勿存门户之见才好。以上仅就教内之事着眼,若就个人生活上言,吾人也应培养开阔的心
胸。古哲有云:“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量盖天下,然后能理天下;德盖天下,然后
能化天下;智盖天下,然后能转天下;气盖天下,然后能包举天下。”又云:“气度盖人
,方能容人;气度盖世,方能容世;气度盖天地,方能容天地。”又云::“有容德乃大
。”专讲人道的儒者,他们的帝王、领袖等英雄人物,都必须具备上述的心胸及气度。更
遑论欲做“人天导师”的佛门中人,其气度及心胸当然要比上述所言更为开阔、更为宽广
。
三.潇洒自在的人生观
每观今时学道者,好像都心事重重,老是展不开眉头。有些背因果及六道轮回所系缚,认
为自己业障深重,不是修行的料子;有些被外道的恶咒所摄服,总是带着一幅忧戚忡忡、
愁眉苦恼的样子;更有些人只知空心静坐、百物不思,好像木头人。这些观念都不正确。
六祖云:“道须通流,何以却滞?”佛道本是圆融无碍,生机活现,得大自在,那像前面
那些人所想的一般?尤其禅宗的行者,其心行更是潇洒自在,而且行、住、坐、卧皆可修
,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尤其悟道的禅师,他的生活本身就是禅,
它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著禅机,只在吾人的识与不识罢了 !六祖云:世
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也就是无论出家或在家,无论行住坐卧,士农工商都可修道,
这种道是何等的圆通无碍,何等的潇洒自在!因此吾人在修道时依定要抱着这个理念:无
论何时、无论何处皆可修,而且不拘于成法。所谓“法无定法”、“应病与药”,可随个
人根器选择一门深入。以上是约修行方面言,若就生活上言,所谓潇洒自在就是不为情牵
,不为物累,能看的破、放得下、想得开,不染著世间的一切善恶、是非、美丑、好坏等
相对之念,也唯有如此,生活才会过得潇洒自在。
四.般若正见的人生观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果不具备正确之知见,很容易被外道邪师牵着鼻子走。
当今之世,挂羊头卖狗肉者时有所见,披着佛之袈裟,不传佛之正法者,也时有所闻。
因此在修行之先,必须用智慧去分别之正邪。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多研读佛所说的经典,而
且最好能看正文,后人之注解仅供吾人参考罢了!因为未见性者注释经典也多的是,然在
上乘法门方面,他们往往很难自圆其说,甚至与道转加悬远,对研阅者而言反而徒增困扰
,因此研读经典最好以正文为主。也因为平时都在研阅佛典,所以只要看到或听到某法师
所说的法语佛经有违,即可断定它是外道或邪师,而自知远离。以上是约法之正邪而言,
就生活或修持方面,吾人亦需般若正见。以生活上来说,吾人之一举一动或持心,应时时
反观是否与佛之所言有违,若有相违之处断然不做。就修持方面言,吾人应暸解佛所说之
法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之分;有权法、实法之分;有方便法、究竟法之分。在修
行之先,应先做个明确的分别,否则无论修哪一种法门,都很容易堕入法执而不自知。因
此吾人不修行则已,若欲修行,必须以般若为前导,所谓般若为诸佛之母,道理也在此。
五.慈悲度众的人生观
修大乘法门的行者,必须有慈悲度众的胸怀。所谓慈乃与众生以乐,悲乃拔众生之苦,因
此念念要视众生之苦而努力以赴。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与此取泥洹,所谓慈眼视众
生、倒驾慈航,道理也在此。佛常诃斥那些只顾自修自了汉为焦芽败种,这是很值得修行
人时时自我警惕。
六.明心见性的人生观
前面所述的五点人生理念,仅是一种方便说法,并非究竟,唯有明心见性的人生观才是吾
人修行的终极目标,六祖云: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道理也在此,须知修行者若仅以中二
成为满足,那简直是画地自限;若仅求人天福报,那更是等而下之。所谓住相布施生天福
,招得来生不如意,那又何苦呢?然欲明心见性,总需自修自见;若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则需觅善知识,示导见性之方。因此对于续佛慧命的高僧、法师、大德,吾人应时时心生
恭敬之心,并按己力努力供养,使其能够安心办道、宏扬正法。
以上简述佛门中人应有的六个基本人生理念,并非高论,只是让修行者在心理上打好修行
之初基,基础一旦巩固,庶几才能依著佛的正法向前迈进,将来也不致于走入歧途。因此
,虽无高深道理,也期盼同参不要等闲视之。
摘自 自在居士禅修理念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