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19(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3 14:43:44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19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 修善愿生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五十九面,倒数第五行看起,“修善愿生”。
  前面我们学过了,三辈往生,最重要的对我们的开示,就是两句话八个字,其他的都
是附带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才是重要的。而菩提心,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什
么是菩提心。菩提是印度梵语,是音译的,它的意思是觉悟。觉就是佛,迷就是众生,诸
佛菩萨觉而不迷,六道众生迷而不觉,这个重要。如果我们求觉悟,这就是发菩提心;我
们要搞六道轮回,这迷失菩提心,菩提心不见了。都是一个真诚心,起觉悟的作用是佛菩
萨,起迷惑颠倒,随波逐流,那就是六道凡夫。所以发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生求觉悟。
  我们幸运,非常幸运,这一生得人身,遇到大乘,大乘里面还遇到净土,净土是当生
成就的佛法。依照这个法门修学,这一生决定成佛,往生净土就是成佛。后面这一大段,
世尊特别劝导我们,修善愿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请看经文:
  【随己修行。】
  随着自己修行,修行两个字要重视。
  【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
  这些都是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缘要做的,遇到了就要做,把这些功德回向给西方极
乐世界。我修这些功德,什么都不求,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对了。这一段经文,念
老有很详细的解释,我们看注解。“解”,这在本品是第三大段,‘随己修行诸善功德’
,这第一句总说。随是随顺、随从,随谁?随自己,就是随我们日常生活,随着我们所遇
到的因缘,要修行。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意业的行为,言语造作是口、身的行为,行为
再多不外乎这三大类,身、口、意这三业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
这个意思要懂得,要很清楚。什么叫修行?把错误的念头、不善的念头修正过来,是修行
,言语有过失也要修正,我们身体的造作是身业的行为,如果有错误也要把它修正过来,
这叫修行。
  下面举几个例子告诉我们,决定不只这几句,三业行为太多了,说不尽,从几个例子
我们就能想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诸善功德”,功是它的作用,德是它的果报
。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例子太多了。我们细心冷静思惟、观察、反
省,看看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头,这是善恶业造作的
起端。行善作恶从哪里起来的?念头。一念善,什么是善?利益自己是善,利益众生是善
,利益自己伤害众生这不善,伤害自己利益众生是大善。都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之中,
不能不谨慎。
  下面念老举了几个例子,诸善功德当中,“随己堪能”,自己有能力做得到的,“勉
力以赴也”,勉励自己努力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们人,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遇到
大乘,什么是大善,什么是真善?古人有两句话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善中之善,大善里面的善。往圣,往是过去,圣是圣贤,过去世世代代的大圣大贤,
他们所修之法、所弘之法、所传之法,我们遇到了,遇到怎么样?要把这些大法继承过来
,我们认真努力好好的学,学成之后弘法利生,还要传给下一代,后继有人,佛法不会在
我们手上中断。我们从老师那里接过来,学而时习之,一生得受用,这个受用,方东美老
师告诉我,人生最高的享受。得到没有?得到了,真得到了。一定要把佛法落实,你才能
得到,把佛法变成我们生活、起心动念、一切造作的行为。
  佛教我们净业三福,这是根本的开示,我们一定要遵守。净业三福有三条,第一条“
孝养父母”,我们做到了没有?对父母有没有尽孝道?佛教弟子第一句话,第一句话是根
之根。不孝父母,成不了佛,不孝父母,你也没办法学佛,为什么?佛是孝子,佛做到了
圆满的大孝,我们没有尽孝,那怎么行?佛无论是在生活当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之处,
外面的环境不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用真诚心来接待。我们有没有做到?没
有一句话是欺骗众生的,你要真能做到,你就能体会得人生最高的享受。
  你不能体会到,是你对于佛的经教没有入门,入门就懂得了。契入,深深的契入,那
你就享受到了,你跟佛菩萨同样的享受,你跟孔子、颜回同样的享受。这个享受是什么?
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与地位没有关系,与财富没有关系,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没有关系,
男女老少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能懂得,能体会到,体会到之后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就用
上了,就享受到了。一个人幸福、圆满、快乐,表现在外面一团欢喜,常生欢喜心,法喜
充满。《论语》第一句话,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就是快乐,悦就是
幸福,悦就是圆满,方老师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得到了。他从哪里得到的?释迦牟
尼佛教给我们的净业三福,他全做到了,智慧开了,福报现前。被大家尊称为三界至尊,
谓之世尊,称赞到极处了,世间最尊贵的,最值得人尊重的,这老师。
  第二句“奉事师长”,第一句是教孝,第二句是教敬,恭敬,对老师要恭敬。老师是
传道的人,是承传圣教的人,不是普通人。他在教学,他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表法
,把他所学的全做到,做榜样给我们看,叫身行言教,他所说的都做到了。所以,我们对
于道、对于教要尊重,因为尊重道、尊重教学,所以对老师就特别尊重。现在社会出问题
了,问题出在哪里?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教育。教育问题出在哪里?老师不知道身行言
教,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是孔子,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也教不好
你,为什么?你听不进去,你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所以老师没法子教你。问题出在
这里,有好老师,老师不能教了。
  我这个年岁,我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六十四年前,我遇见方东美先生。我非常想跟他
学哲学,这是个哲学家,哲学教授。我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封信,自我介绍,希望老师
能准许我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程。老师回我一封信,要我星期天到他家里见面。第一天见
面,他就给我说,他说现在的学校,(诸位要记住,六十五年前的大学,台湾大学),先
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这几句话等于老师告诉我,学校
不必去,你去,白去了,学不到东西。老师完全拒绝了,我心里面当然很难过。我们沉默
了六、七分钟,老师就开口,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一堂课,
时间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这个我意想不到,没想到,非常感恩。
  所以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宗教信仰,我们误会了,认为佛教是迷信,所有宗教都是迷信,佛教是
迷信中的迷信。为什么?把佛教看成多神教,多神教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真神
,低级宗教什么都拜,好像佛教是多神教,是低级宗教,这么个观念。老师给我讲这个单
元,我们都不能接受,很惊讶,老师只好从头讲起,为我们介绍佛教。佛是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没听说过,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
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是这样进入佛门,闻所未闻,我们相信老师不欺骗人,老师讲的
都是实话。所以我就向老师请教,你的佛经哲学是跟谁学的?老师告诉我,抗战期间他在
四川中央大学教书,有一段时期生病,朋友介绍到峨嵋山去养病,在峨嵋山住了两个月。
山上什么都没有,没有报纸,也没有杂志,一般书籍都没有,只有佛经。所以他就每天取
佛经来消遣,他就在那里认真读了两个月,没有想到佛经是高等哲学。他非常有受用,告
诉我,肯定了释迦牟尼佛大哲学家。
  我学佛因缘从这来的,所以我不是寺庙里头来的,我是在老师这个小课堂里头得到的
。尤其这三句话非常中听,释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学
哲学,大乘经典是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跟孔老夫子《论语》上第一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乘经上常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完全相同。我们这
样进了佛门,得到的殊胜是无法形容的,所以发愿全身投靠,这一门大学问,愈学愈欢喜
,我们就走进来了,从此之后每天离不开佛经。以后我亲近章嘉大师三年,我佛法的根基
是他老人家奠定的。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学教,讲经教学这一套是跟李老师学来的。我三
十三岁出家,出家就教佛学院,出家就上台讲经,没有中断过,到今年五十八年。这些都
是属于诸善功德,我有这个能力接手,有这个能力把它发扬光大,现在后头这个问题,传
人。
  过去我想过,四十几岁在佛光山我就想过,但是缘不足。第二次在新加坡,我做实验
,办了个短期的经学班,各地的同学来参加修学,我们学一部经,三个月,这一部经学会
了,他可以上台去讲,做得很成功。一共办了六届,我自己参加教学的是四届,一、二、
三、四,五、六我没参加,我离开新加坡了。那个时候我跟李木源建议,我们这个短期班
实验成功之后,我们办佛学院,培养学生,让佛法后继有人。没有想到缘不具,我离开新
加坡,移民到澳洲。到澳洲成立净宗学院,这个用学院的名义,政府承认,这很难得,可
是我们没有真正培养人才。还是外面缘殊胜,在各地讲经,在马来西亚讲过,在台湾、在
香港,偶尔也接受邀请到国外去讲经,时间都不长。
  我们不是把这个心死了,不是的,是没有人学,想学都是口头的,就像方老师说的,
他没有真诚心,他没有清净心,他没有恭敬心。绝对不是老师强迫学生对老师要恭敬,不
是这个意思,那完全错了。这里头有个道理,道理是什么?恭敬心能得到,你一分恭敬得
到一分,十分恭敬得到十分,百分恭敬你得到一百分,是这么个道理。老师看到你是真诚
心,真正恭敬心,老师认真教你,为什么?你是佛的传人,你是传统文化的传人,那要不
全心全意教你对不起你,对不起佛教,对不起佛陀。这种老实人,真诚心、恭敬心,到哪
里去找?
  我以后明白这个道理,方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到学校去旁听,到家里去教,为什么?我
对老师有一点恭敬心。跟古人比我比不上,古人这个恭敬心,真诚恭敬至少要打七十分以
上才及格。我跟这些老师,就是三个老师,方老师、章嘉大师、李老师,他们的恭敬心、
真诚心可以打八十分、九十分,到这个程度,我跟他们比,我只有三十分。但是现在的人
,他连三分、五分都没有,怎么办?古人的方法在,怎么样培养自己的真诚、清净、恭敬
心,怎么培养?要从《弟子规》培养,要从十善业培养,修十善业,落实到《弟子规》,
就有了,没有人肯干。而且现在人找不到典型,找不到榜样,认为什么?你不值得我尊敬
你。所以,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不教了,自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对,没错,可是我们看到,这个佛法要衰,衰下去,会在我们手上灭亡。早年我在台
湾,大小寺庙里头一年总有个一、二次请法师来讲经,时间大概是少的一个星期,长的一
个月,我们都常常有听,还有启请的,道场和尚启请,代替信徒启请。现在没有了,现在
全是经忏佛事法会。这怎么办?我们学院现在有个道德讲堂,所以诸位要想一想学院这个
名称,它是教育,宗教教育。我们这个学院能不能每天都有讲经?时间不要多,一个小时
,大家轮流讲,星期一排谁,星期二排谁,星期三排谁,天天都有得讲。一个人也讲,二
个人、三个人都讲,外面没有人听,我们还有些护法,护法来二、三个听,慢慢五年、十
年、二十年,人数就愈来愈多,这就兴旺起来了。一部经讲一遍之后,可以再讲第二遍、
讲第三遍。我学经教,我的标准是每部经学会了要讲十遍。小部经讲一部,大部经讲一品
,把这个讲经的风气给带起来,别人不搞我们搞。参考资料多,现在我们蒐集有老一辈的
讲经的录像带,我们自己多听,我们把这个录像带听十遍,然后我们自己登台讲演。
  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对得起佛教。如果没有弘法利生,佛教会衰,佛教会灭。如果
灭在我们手上,我们的果报在阿鼻地狱,不是极乐世界。你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就是续佛
慧命、弘法利生,这两桩事情没有做到,你要出家,接受十方供养,在这个地方浪费光阴
,一事无成,地狱罪业。所以经上所说的,念老的注解注得好,随己堪能,勉力以赴,这
不勉强,你自己有多大能力,学一部。经学不会,学《感应篇》可以,学《了凡四训》也
可以,学《弟子规》也可以,把这个东西学好,自己也在这边一遍一遍讲。不怕没人听,
没人听,排上桌椅板凳,你对着桌椅板凳讲,这才能够学得出来。
  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香港有一位法师、一位居士,圣怀法师、谢道莲居
士,他们两个人到台湾,在台湾看到我在善导寺讲经,我记得我那个时候讲《普贤行愿品
》十大愿王,讲的时间是一个星期,他们一个星期全听了。听了之后邀请我到香港,我第
一次离开台湾到香港,道场是畅怀法师的中华佛教图书馆,就用他那个地方做讲堂。我到
香港,签证是给我四个月,我们讲《楞严经》,一天两个小时。前面一半,两个月,两个
小时有翻译,就是实际上讲一个小时;后面的两个月,大家能听得懂我的话,不需要翻译
。他们讲话我也能听懂,我不会说,他听我的话也听懂,所以我们就可以交流了。这四个
月讲下来之后,以后我跟香港同修约定,每年去讲一个月,讲了不少年。现在没人讲经了
,新加坡也没人讲经了,怎么办?不得已用这些科学技术,录像、录音,这是不得已,我
们后继无人。我今年九十了,不可能再有九十,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常跟大家说,八十岁
以后就没有明天了,天天要记住很可能今天就走了,所以念佛求生净土比什么都重要。
  这底下几句,念老引经据典教导我们,‘奉持斋戒’,《大乘义章》第十二卷里面说
,“防禁故名为戒”,防是预防,禁是禁止。所以,佛制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
饮酒、不妄语,这是防止我们造作罪业,所以列的这个禁戒,禁止我们,这就叫做戒,戒
是防非止恶。“洁清”,清是清白,“故名为斋”,这叫斋,斋是清净心的意思。“戒者
”,《四分律音义》这里面说,“戒亦律之别义也”,叫戒律,通常我们叫戒律,律跟戒
是相同的,意思相同。“梵言三婆罗”,这是音译,意思呢,中国人翻译为禁,禁止,所
以“戒者亦禁义也”。
  “斋者,谓不过中食”,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叫持午,过午不食。正午是正时,以后为
非时,午后为非时,我们中午十二点钟为准,十二点以前可以,吃饭的时候,十二点以后
就不可以,就不能吃东西,叫非时。“时者宜食,非时则不宜食”,这是佛当年在世给出
家学生制定的。所以,他们早晨的功课是出去托钵,托钵回来之后,吃饭时在一起吃饭,
不是每个人托了,托的钵,每个人自己吃了,不是的。佛家的规矩,托钵托回来之后,把
饭菜混合在一起,你吃多少拿多少,是这样吃饭的。所以一钵千家饭,每个人这一钵里头
,都是很多人家供养的,混合在一起,一钵千家饭。底下解释时,宜食,应该是这个时候
吃饭的,非时是不宜食。“不过中食”,就常言的过午不食,这叫持斋。
  持斋跟素食是两桩事情,现在人很多认为斋都是素食,不,这个错误的。为什么?托
钵的时候,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没有选择的,这施主供养的,有什么吃什么,这个一定要
懂。素食就是素食,素食不是斋,素食是没有荤腥。腥是动物,就是肉,肉食,肉叫腥;
荤是五荤菜,蔬菜里头五种,出家人不吃,就是葱、大蒜、蒜头、兴蕖这些,还有韭菜也
在里面,这些叫五荤菜。这个荤跟素要搞清楚。这个虽然它不是腥,但是它的性质不好,
佛也制定戒律,不准吃的。为什么?这五样虽然是植物,它生吃容易引起肝火冲动,就是
发脾气,所以佛不准吃这些;熟吃,这个东西是产生荷尔蒙的,引起性冲动,所以不准吃
,是这两个原因。但是,如果是药用、治病用可以,这个要晓得。佛的戒律有开遮持犯,
讲得很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可以用。有病,医生准许用这个东西,可以,
可以接受。
  下面又举《南山业疏》,南山是律宗的代名词,唐朝道宣法师在终南山建道场,专弘
戒律,《业疏》里面说,“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或言清也”,斋有清净的意思。“故持
斋者,以清心之不净也”,着重在修清净心。“又《会疏》云:斋戒,即八斋戒及摄大小
诸戒。”《会疏》里头说的,斋戒,这是佛门里头常说的,斋戒合在一起来说,就是八关
斋戒。佛法很重视,为什么?在家学佛的人持戒很困难,佛制定这个方法,让在家人修一
天,八关斋戒是一天,这一天持斋持戒。斋就是过午不食,戒就是五戒,或者是八戒,通
常用八戒的很多。这是佛对在家学佛特别慈悲所开的缘。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4-13 17:27: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4-13 18:0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4-13 21:4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