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摄类] “我执”与“我爱执”的差别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1 11:44:41
※ 引述《cool810 (silence)》之铭言:
: 整理 #1N25iYWq 推文:
: 问:在下阅读本文后,因文字不甚了解,故于此向作者或转载者请益本文的内容。
: 1.“我执”应该是指“主体”的执著,此理解是否接近本文原意?(或是差异很大?)
: 例:我、我所有的、和我共有的……
: 2.“我爱执”是否是指“爱”,或是“爱执”?
: 在下于本文理解似乎不是如此,单从本文实在无法看出“我爱执”的意思。
: 3.文中提到阿罗汉无“我执”但是未断“我爱执”,
: 是否是指已除十二因缘法中的“生”,但更为源头的“爱”尚未断除,
: 如此可知,“爱”未断,故阿汉罗尚未断“无明”。
: 答:“我爱执”、“我执”、“补特伽罗我执”的差别:
: 1.若以“我爱执”与“他爱执”的相对而言,“大悲菩提心”是“我爱执”的相违品。
: 2.“我执”分为“补特伽罗我执”与“法我执”,“我执”是由执蕴为自性成立的萨
: 迦耶见法我执,而执自他为自性成立的补特伽罗我执,“无我空正见”是“我执”
: 的相违品。
: 3.我、我所的“我执”,“我执”包含“补特伽罗我执”与“法我执”,“补特伽罗
: 我执”是“我执”的别。
: 二乘阿罗汉的我爱执,指得是只有出离心所摄,自利解脱为主的心态。菩提心的他爱
: 执,指的是以出离心为基础,进一步以大悲菩提心所摄,欲利众生成办佛果的心态。
: 问:感谢您的补充,虽然感觉和问题的相关性并不高是稍有遗憾。
: 答:阿罗汉已断除我执(包含由无明萨迦耶见所摄的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1 11:52:00
平心而论 大导师 佛陀 觉悟了 诸法不圆满 才能解脱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1 11:54:00
诸法无我.寂静涅槃. 三法印的解脱论回之苦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1 11:54:00
佛陀 也没办法度尽众生 :)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1 11:55:00
题外话,现在版上有17人之多啊讨论也是有益啊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1 11:56:00
觉悟的证,先由证得比量后证得现量。量为正确的觉知,透过法义的内可检查比对觉知的量与非量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1 11:58:00
况乎 根本没证得 阿罗汉 的人,有什么资格 点评 阿罗汉没证得阿罗汉 根本上就是未断贪 ,有贪则有惧还是 烦恼仍未断除三法印 虽然没错 但是 无常 无我 这些是破邪见破邪见 之后 建议还是要显 正见曾听闻一些故事 执著于修 无常 无我... 最后走上自杀一些错误的观念 是会害人 而非救人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1 13:22:00
打疫苗都没办法保证100%无后遗症,完全度众恐怕是很难成立如佛所说,并非医之疚,能做的就是这些了,100%不合因缘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1 13:38:00
佛法讲的圆满不是外在的圆满,而是内心的圆满,佛果的心无余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成就智慧法身,安利为自利圆满不过这里讲的我爱执,原文是三士道摄要,讲到上士道发心的菩提心教授,从总相的我爱执而略提到更细分的层次,末学是将其中的一小段摘录而作延伸学习,并非原文中的重点原文中,上士道入大乘门的发心教授,所提到的自他换菩提心生起教授,在说明我爱执的过患时,并不是在专针对阿罗汉,主要是在说明每一位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希求,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为了自利都希望能离苦得乐,但都无法成办,虽然想离苦得乐却反而离乐得苦,就是因为只以自己为重而不顾他人伤害他人造作各种恶业,以为这样能带来安乐却永远是离乐得苦,因此说明转换这种心态,把这种只想到自己、总只是想到自己为主的心态降低,转换为多视他人为重要多去做利益有情的事,不要再做伤害有情的事。以上推文只是略提,前后脉络详述则要研读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心次第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2 09:31:00
这要反驳一下,阿罗汉转菩萨,是追寻内心还是外行的圆满?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2 13:41:00
以大乘道的角度而言,阿罗汉断除了烦恼障,还没有断除所知障,佛果的内心除了断除烦恼障,也断除了所知障,成就智慧法身,安立为自利圆满,以智慧法身为增上缘,透过大悲心善巧利益众生,安利为他利圆满,故佛为自利利他圆满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2 15:05:00
呵~ 我个人认为 阿罗汉 已没有什么障碍了原始圣典一篇篇的经文记载 佛陀鼓励人 赶快 离贪 心解脱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2 15:08:00
同理可证:众生还没度尽,那佛怎么能说是圆满于外行?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2 15:09:00
从律藏 也没看到哪位 心解脱的阿罗汉 要转菩萨佛陀涅槃前还下血痢 我是不知道 祂老人家看到这些后辈把祂教导的觉悟 还分位阶 还说祂教的觉悟 不够圆满大乘佛教在台湾实验这么多年 负评是越来越多佛陀当年如果跟五比丘说你们要修三大劫才能跟我一样而三大劫几乎是无穷大的时间才能成就 ....这种法轮 是怎么转的动?佛陀当年 对第一批学员 五比丘 就是转 四谛三转成阿罗汉第一批学员 没几天 就全部做到了原本利益活人的佛教 现在都在超度死人宗大师的爱徒 达赖跟班禅 感觉下场也没很好他们俩位应该是最通广论的 西藏在他们治理下 有变成乐土吗近代史料记载 达赖十三还跟班禅 斗争这一点都不像 释迦牟尼佛所领导的僧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2 16:54:00
布施度圆满并非于外在的众生安立,否则现在还有许多贫穷众生,岂非佛于布施中的财布施还未圆满,诸佛因此未成佛故布施圆满是从内心上安立舍心圆满,于身财受用善根,乃至布施所得的一切果报,皆无余回向施舍于十方一切众生,菩萨行菩提心的波罗蜜中,布施度增上圆满于见道位的初地菩萨时安立,现量证得空性根定智的初地菩萨布施增上圆满初地菩萨透过大悲心行布施的喜乐,华严经安立初地极喜地《大宝积经》:“佛于过去劫,舍所爱妻子,头目及骨髓,,到于施彼岸。”(另外菩萨的位次并非阶级,如同初果、二果等果位非阶级)大乘的修行位次,于证得修道位第八地的根本定智中,无余断除烦恼障,而障碍通达一切所知品的所知障,大乘修道位的八、九、十等三地,渐次断除所知障,修道位最后际断除最后一品所知障,成就佛果的智慧法身,《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无间,入金刚喻定,得一切相智(智慧法身),……由此佛眼(一切相智/智慧法身),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智慧境界,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觉、无所不识,于一切法见一切相(一切相智得够同时现见二谛)。”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3 08:37:00
平心而论 贴这些 大乘的理论 菩萨几地 好似很厉害现实上 大乘佛教思想教出来的 佛弟子是哪个样子?佛陀时代 声闻优婆塞 优婆夷 有在搞那些吗?有在搞助念? 搞放生? 搞拜忏?还是 在赶灌顶法会 接受哪位大菩萨灌顶?搞到 佛教版 变成小众版 这到底是 大乘 还是小你跟人说是佛教徒 人家是把你当成 智者 还是 迷信 滥好人?声闻弟子 是维护 佛陀正法血脉 的弟子不过我个人也不否定 大乘佛教的贡献虔诚的佛教徒 普遍是善良的好人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3 09:33:00
以大乘道而言,阿罗汉尚未圆满(大乘而言有声闻阿罗汉、独觉阿罗汉、佛果阿罗汉(佛的十号之一有阿罗汉),这里是的阿罗汉尚未圆满是指声闻独觉的阿罗汉),菩萨尚未圆满,无余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的佛果为究竟圆满,《金光明最胜王经》:“诸佛如来,究竟断尽诸烦恼障、所知障故,名为涅槃。”关于大乘菩萨菩提心的引发,如《优婆塞戒经》:“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成办佛果的十八不共法中,“佛欲无减”(善法欲无减)是佛果十八不共法之一。对于佛法接引众生,众生根性根器智慧深浅的不同,《大智度论》说以四悉檀成就引导众生之佛道。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3 13:30:00
佛也没有否定梵天教对众生的益处,但不能解脱就是不能解脱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3 13:55:00
众生根器利钝的种种差别,钝者甚至要多劫时间因缘才会成熟,因此要了解掌握四悉檀的内容义趣,才不致只流于世间法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4-13 16:04:00
大乘最大问题也就在此 没到阿罗汉的境界 却说其不圆满应该说连 "见法" 都没有达到 却讲的大言不惭
作者: ykkdc (ykk)   2016-04-13 18:41:00
你修你的阿罗汉,他走他的菩萨道,其实谁又到了什么什么境界,谁又达到什么什么“见法”你又知道了?所学的佛法是照妖镜,照见“自己”的烦恼才是,训人“大言不惭”自己又是如何?一切一切都是我执在做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