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止观:奢摩他–住所缘如何修–正明所缘(1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3-31 08:35:48
: 慈谓普缘亲、怨、中三,等引地摄,欲与利益、安乐意乐。即由慈心行相,于彼所缘,
: 任持其心,名曰缘慈,是于心、境俱说为慈。
───────────────────────────────────────
■ 释义──
慈心所缘即慈悲所缘,修习慈心所缘的对境,行者应该普遍广缘(一)亲眷之类、(
二)怨敌之类、(三)非亲非怨的中庸众生之类,三类随一平等修慈心。
“等引地”,为上界地摄。慈心为慈无量心,必须是上界地摄的心所,所以称为等引
地所摄。“欲与利益安乐意乐”,对怨、亲、中庸等众生,心中生起一种我欲求赐予乐,
我要赐予他利益安乐的意乐,叫作修慈。
由如上慈心的执持方式,于彼所缘,于不同众生,生起我欲求给他安乐,任持其心而
修定。心执持这样的行相来修定,名曰安住于予乐之心来修定,叫作缘慈。对于心,及所
缘境,同时都宣说其为慈。
能缘心及所缘境,都称之为慈,主要的目的是对治猛利的瞋恚现行。如是以慈心作修
定的所缘,具有对治猛利的瞋恚现行,并且可得止。
1.慈心谓普遍缘取亲人,仇敌,中间陌生者,亲、怨、中三者,“等引地摄”,平等而
引,是平等对待这三者,“地”是指基础,具相而言,这个基础是上界心摄,具相的
慈心观是具有上界初禅静虑所摄,远离了欲界的散心非等引地。普缘亲中怨三者来修
慈心,平等对待他们,之后,“欲以利益安乐意乐”来修慈心。
2.每个众生都有离苦得乐的想法期望,如渴求饮,都有这样强烈的期望。就每个众生自
己的感受而言,无论如何,快乐不管得到多少,觉得不够,还需要;至于痛苦,不要
说大的痛苦,小的痛苦也不要,不要说小的痛苦,连名字都不想听到。
3.譬如,我们很会装模作样,做出很好的样子,实际上虽没有做到,可是别人一讲,还
是要生气。虽然得到菩萨的戒律,其实没有好好地守护,得到密咒乘的戒律,其实也
没有好好地守护。虽然实际上是这样,但是不能说,说你守得不好,就愤怒发脾气。
所以,痛苦的话,连名字都不想听到。就快乐而言,总觉得不够,不管得到多少都不
够;就痛苦而言,则连名字都不要听到。
4.想一想自己是这样,其他众生也是这样,想一想自己,别人及敌人也是这样,中等、
中间者也是这样,跟自己完全一样。所以缘取这些,要平等对待这三者。就离苦得乐
这部分而言,离苦得乐的期望,这一点每个众生都完全一样,都平等,把他们当作平
等之后,接下来再产生慈心,这个慈心是正式的慈心,这很纯净的慈心,要以这个方
式来观修慈心,瞋恨心强的话做这个观修。
5.先要观修等舍,观修等舍当作根基,在这个基础下,要产生慈心。怎么产生慈心呢?
等舍之心下,是指自他一切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这个期望要让他达成。想一想自己
,自己有一个离苦得乐的想法,自己期望要去达成这个目标,所以跟自己目标要达成
一样,他的目标也要去达成。在自他都要离苦得乐这部分一样,以此做为基础,这是
等舍。等舍接下来要想达成目标的部分,不仅说自己离苦得乐的目标要达成,他者离
苦得乐的目标也要达成,这样来做观修,就是修慈心观。
6.“净行所缘”讲到修不净观,修慈心观,修缘起观,修界差别观,修阿那波那出入息
。这里谈到修慈心观,慈心应该属于有境,怎么会是缘取的对象呢?慈谓普缘什么?
慈心观好像是缘取慈心,来当做对境而修禅修,是不是这个意思?
一般而言,慈心是有境,是内心产生慈心,内心产生希望他能离苦得乐的想法,这才
称为慈心。所以这是有境的部分,怎么会变成所缘的对境来禅修呢?
“欲以利益安乐意乐”,“普缘亲中怨三,等引地摄”,完全平等来做为基础,在这
个基础摄持下,想要给他利益安乐,这样一个想法,这种想法就是慈心的行相,“即
由慈心行相,于彼所缘任持其心,名曰缘慈”。
于彼所缘,在这个情况下,保任执持,继续的串习观修,这是缘慈心来做观修。
“是于心境俱说为慈”,是指对境也可以称为慈,有境本身也可以称为慈。
7.缘取亲、怨、中三等类之后,希望给他利益安乐这种想法,这个是慈心,这个是有境
产生慈心,不仅如此,在慈心的情况下,他所涉及的那个对境本身也称为慈。
举仇敌为例,我希望离苦得乐,敌人也希望离苦得乐,跟我完全一样。现在以这个做
为基础,前面谈到“等引地摄”,以这个做为根基之后,正如我自己的快乐,希望要
得到,要去达成。因此,敌人的快乐,这个目标,我也要给他快乐,帮他去达成。我
自己要远离痛苦,这个目标,我要达成,同理,他的痛苦也要把它去除,把他排除,
这个目标,也要去达成。
这个是在慈心对境下的敌人,慈心这个差别,内心的慈心下,所涉及的对境,也把它
称为慈。有境本身可以称为慈,对境本身也可称为慈,所以说到“心境俱说为慈”。
8.讲禅修时,首先把禅修的对象分成好几类,譬如说观修无常,观修四圣谛,观修空性
,或观修出离心,观修慈心,观修悲心,观修菩提心。
若就对境的情况而言,有时候是缘取对境实际的情形来做观修,譬如无常,四圣谛,
或空性等。但是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这部分,讲的是有境的内心。有境内心
禅修慈心、悲心、菩提心,意思是指内心要产生出离心、慈心、悲心、菩提心。
观修苦谛时,不是说内心要产生苦谛,为什么说观修苦谛呢?观修苦谛或观修无常,
意思是指,针对这个对境的观修,要去了解对境实际的情形。苦谛的内容是什么?集
谛的内容是什么?无常的内容是什么?透过观修,对这些内容,能够深入了解,而不
是说透过观修,苦谛在我的内心产生,我的内心产生痛苦。
而观修慈心、悲心,观修出离心、菩提心时,则是说内心要产生这个情形,自己的内
心要产生出离心、慈心等。可见当我们做禅修时,涉及对境时,观修的方式不太一样
,针对缘取对象来做禅修时,有一些观修方式,是指内心要产生;有的观修不是指要
在内心产生,而是对于所观修的对境、对象本身,要去思惟它实际的情形,而有正确
的了解。所以所谓的观修,有这两种情况。
一般而言,止跟观的禅修,是指缘取对境,了解对境的情形,而不是说对境在我的内
心产生。现在讲的是安止的修习,安止是指缘取一个对境,心很专一,安住在对境之
上来做禅修,而不是说对境要在内心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差别要好好了解。
9.修安止时,是缘取一个对境而修,在自己的内心缘取一个对境,心很专一的安住在上
面来修安止。然而慈心不是外面的对境,慈心是指自己内心的情况,怎么会当做一个
所缘的对境来做禅修?慈心观这个段落,说到有境本身与对境本身,都可以称为慈,
慈心观内心产生慈心的所缘,不是指内心有境的慈心,是讲对境之慈。
对境为什么可以当慈呢?首先,对境本身用慈这个名称,所缘的对境,不是内心能缘
的有境,是对境本身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譬如配合仇敌来做说明,因为是慈心所涉
及的对象,这样的对象,也可以用慈这个名称,修缘慈心观时,是指对境的慈。
譬如对象都是对同一个人,假设自己对他非常愤怒生气,但是若对他修慈心观时,对
境都是对同一个人,但是所缘的行相不一样。若以慈心、悦意的行相,对他产生悦意
的慈心、予乐的慈心,这样的行相下,可以把他称为对境的慈,这个才是慈心所观修
的对象(所缘),这个对象(所缘)也用慈这个名称。
“净行所缘”中,“慈心观”可净化粗猛的瞋恚烦恼,遮止造作粗猛的烦恼恶业。贪
瞋痴三毒烦恼恶业,特别是指欲界的烦恼,世亲《大乘五蕴论》:“欲(欲界)缠贪瞋,
及欲(欲界)缠无明,名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慈心观以普缘
亲中怨三类众生的平等舍为基础,由相应上界定心等引地摄,不由欲界粗猛三毒烦恼三不
善根相应的散心非等引地,以悦意慈心、予乐慈心,与对境利益安乐之意乐,而修慈心。
平等舍的悦意慈心,是令内心凹凸不平的心态磨平,如《妙臂请问经》云:“有时怨
敌转为亲,亲爱如是亦为怨,如是一类为中庸,即诸中庸复为怨,如是亦复为亲爱,具慧
了知终莫贪,于亲当止爱分别,于心善法安乐住。”此中遮止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
起瞋,对一切众生能够平等看待,跟众生很亲近,很珍视众生的心,能够遍布一切众生。
当有悦意慈心体悟的心力产生之后,将“舍弃他人的心”换为“珍爱他人的心”,而后产
生想要令一切有情安乐的“予乐慈心”,在“予乐慈心”阶段时,我们已经断除只重视自
己、只为自己的想法,并且见到凡是对众生有利益、能让众生快乐的,我们都会很欢喜。
观修平等舍之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开始我们不应该观总相的有情,应该观个别的
众生,而且所观的对象,必须是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对方的模样。若一开始就观一切有情,
你或许会觉得好像可以生起慈心,可是当你看到个别有情的时候,慈心又不见了,会有这
种危险。所以开始时,以亲中怨的次第,缘别相观修,而不要缘总相观修。别相观修做得
不错时,再慢慢扩展到更多的有情,最后到一切有情,届时再缘总相,就没有任何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