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03(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3-13 15:01:18
(续:《会疏》:“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
  下面《要解》,蕅益大师《阿弥陀经》的注解,这里面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
一念,亦决得生”,也决定得生。这个里头蕅益大师讲的十念、一念,十念是经上说的,
一念是蕅益大师说的。这个一念,蕅益大师在净宗祖师大德当中大家赞叹到,他的《要解
》写得太好了,印光大师说,即使古佛再来,替《弥陀经》写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
。这种赞叹就等于他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己来解释的。我早年住在新加坡的时候,
新加坡有一位讲经的法师,我们也常常在一起聊天,也算是好朋友,他是我们老前辈,他
大我十岁,问我这句话,印祖这个话是不是说得太过分?我告诉他,印祖说得恰到好处,
没有过分。我们要相信!有信,有愿,最后临终一句是阿弥陀佛,这个人决定得生,何况
平常都念,念佛功德还得了!
  下面说,“若无信愿”,对于极乐世界有怀疑,信心不足,“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
,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没有信,信有怀疑,愿不踏实,那佛号
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佛号是管往生品位高下的,往生条件是信愿,你没有信、没有愿,
不能往生。佛号虽然是没有白念,只能算是来世的善根,这一世不能结果,这个道理要懂
。“中日两国大德”,蕅益大师是中国祖师,《会疏》是日本祖师说的,中日两国的大德
“万里同风”,想法、看法、说法都相同,“同以信愿为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
我们要相信,我们要接受。
  “又《弥陀疏钞》亦曰”,莲池大师的,明朝末年人,也是净土宗的祖师。《疏钞》
里头说,“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莲池大
师劝我们,这都是佛教里了不起的大德。莲池、蕅益那个时候,蕅益大师晚一辈,他学莲
池大师,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著作在世,他依靠莲池大师的著作,就是今天我们看到《
莲池大师全集》,做莲池大师的私淑弟子。像孟子跟孔子的关系,孟子是孔夫子的私淑弟
子,就是说孟子那个时候,孔老夫子过世了,但是著作在,他学他的著作,有疑问的时候
向夫子的弟子们请教。弟子们那个时候还有不少在世的,孟子所遇到的。私淑弟子,在中
国孟子是第一个人,佛门里面做私淑弟子,蕅益大师也是第一人,非常难得。他这里头的
话,莲池大师的话,方知愿力如是广大。有愿决定有信,有信不一定有愿,有愿一定有信
。所以说愿力,信就包括在其中,包括在里面。这个力量大,这个力量能感应得阿弥陀佛
来接引你。
  莲池跟蕅益大师这两位大德,蕅益是出生在明朝,往生那时候是清朝了,这两个人是
净宗的传人。那个时代禅风特盛,净宗衰没了,所以莲池大师的《疏钞》完全是用《大方
广佛华严经》的架势出现,里面就用《华严经》来注解《阿弥陀经》,把《阿弥陀经》提
升到《华严》,跟《华严》平等,让净土宗兴旺起来,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疏钞》的内
容太丰富,一开头十门开启,跟《华严》一样讲十玄门,《华严》有十玄,《阿弥陀经》
也有十玄,肯定《阿弥陀经》就是《华严经》的浓缩。所以,以后到清朝这些大德都赞叹
,《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又说《华严》是大经,
《无量寿经》是中本经,《阿弥陀经》是小本经。说得好!一点都没说错。世尊末法九千
年,这九千年,我们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末法第一个一千年过去了,现在是第二个一千
年,今年好像是四十三年,佛的法运末法是一万年,还有八千多年,将近九千年,这些众
生全都依靠《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得度。不是这个法门,那就要断烦恼证菩提。烦
恼断不掉,过去行,现在高科技有这发展,带给你的烦恼你没办法断掉,只好找一个可以
不断烦恼能成就的,那只有净宗信愿持名这一个法门。
  我们年轻的时候,因为入佛门是从经教入门的,对经教特别欢喜,方东美先生介绍的
,我跟他学哲学,他介绍我佛经哲学。佛经哲学是什么?《大方广佛华严经》,从这入门
的。学佛之后,正式皈依之后,忏云法师劝我修净土,那一年我三十岁;李老师劝我修净
土,这都三十多岁的事情,我都没有接受。不反对了,以前是反对,这不反对,但是我不
肯修学这个法门,还是搞大乘经,讲《华严》、讲《法华》、讲《楞严》,讲这些大经大
论。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就忽然想到,我们年轻人最佩服的文殊菩萨的智
慧、普贤菩萨的德行,我们非常仰慕。在《四十华严》三十九卷里面看到,文殊、普贤都
是往生极乐世界成就的,感到非常惊讶,读到这个经文就寒毛直竖!这才认真反省,回过
头来想一想,那个法门断烦恼不容易,断不了,还是这个法门正确。特别感谢李老师、感
谢忏云法师,这两位大德都往生了,都过世了。所以说信多难,信愿行太难了!有信、有
愿保证往生,念佛多少没关系。但是用念佛的方法伏烦恼,这个重要。
  往生之后下下品往生,谁说的?莲池大师说的,蕅益大师说的,有人问他,你老人家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他们两个答,凡圣同居土下下品我就满足了
。好!何必去争名位?争名位还是一个妄念,还没有断清楚,那是障碍,品位的障碍。统
统放下,品位也放下。极乐世界是什么世界?平等世界。这个好,不去竞争。这个世界从
小就学竞争,咱们要把这个习气除掉,要一生做到于人不对立,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有
缘,遇到的事情是好事,利益众生的去做,全心全力去做;没有缘不去攀缘,不要去找,
这就对了。一生,我们相信佛菩萨安排,包括寿命也是佛菩萨安排。我的寿命我很清楚,
四十五岁,佛菩萨安排到今年,你看又加了一倍,还不走;不是我不想走,我天天都想走
。《无量寿经》念熟了,你就晓得极乐世界太好了,超乎我自己想像之外,这个地方怎么
能不去!海贤老和尚等了九十二年,佛来接引他,我现在天天也在等,等佛来接引。
  所以愿力里头包含清净信心,要相信,要发愿。“修净业者,于本经之发菩提心、一
向专念”,这个后面就念到了,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里头,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
心是什么心?在这个法门里面讲,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为什么?你作佛去了。一
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的,亲近阿弥陀佛,专
念是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也学莲池、也学蕅益,凡圣土下下品往生就满足了,我到极乐世
界,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好!扎根扎得牢。极乐世界无量寿,没有生老病死,你说这个多
好,一向专念。“与《小本》之信愿持名”,这信愿持名四个字,蕅益大师在《要解》里
说的,“实应刻骨铭心,不可暂忽。”这是念老劝我们,要把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
解》里头信愿持名,不能丢失,念念提起,就这句佛号一句接着一句,这一生功德圆满,
决定生西方。尤其是不可暂忽,忽是忘掉、疏忽了,暂是暂时,这是我们用功的地方,不
可暂忽。暂忽的人很多,常常念著念著忘掉了,想起来接着再念,不要让它中断,这是功
夫。办什么事情都不妨碍,需要用思考的可以暂断、暂停,工作做完之后,一切放下,佛
号提起来,这就对了。像海贤老和尚,他的工作是种地,种地是劳身,劳动身体,不需要
思考,他的佛号在工作当中不断。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底下这一段,引用的是《无量寿经起信论》,这是一个注解,《无量寿经》注解,干
隆年间彭居士,就是彭二林,彭际清,他的著作。这个人,佛门在家大德,通宗通教,显
密圆融,也是个才子,以童子的身分考取进士。童子的意思,没有超过二十岁,十八、九
岁考中进士。这才子一生没做官,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长。所以他也算是高干子弟,家里富有。所以一生不要他赚钱,他也不想干事情,也没有
做官,跟儒释道的缘很深,天天跟这些人,儒释道三家这些长老们,混在一起。所以他儒
释道都通,而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无量寿经起信论》就是他对《无量寿经》的注解。
经是用康僧铠的译本,魏译本,康僧铠的本子。但是他把康僧铠的本子节录了,他做了一
个节本,这也在九种本子里面的一种,节本。他不是会集,是节本,节得很好,读起来很
顺口,让人很喜欢。他又把它做个注解,就叫《起信论》。
  这里头说,他说,“亦明”,也说明,“一念与至心回向之旨”,说明一念、至心回
向,它们的宗旨是什么。“论曰”,下面是论里头的文,“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
这是经文。“行者诚能一念信入”,行者是修行人,学这个法门的人,诚能是真正能,能
什么?一念信入。一念,不杂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怀疑,真相信,真发愿,
叫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那就不必去计较了,功勋都是说一般的,我们要广积功
德,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需要了,不要有这种念头了。老老实实,就像海贤老和尚
一样,他的师父教他一直念下去,就可以了,就成功了。那一定要对老实人,这个地方我
们特别要记住,尤其是年轻人,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老实,不肯干,这
不行;老实,不听话,也不行。一定要具足老实、听话、真干,他才会有成就,要不然他
的一生就空过了。
  底下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一切众生包括九法界
,流浪生死就是轮回,六道轮回出不了,生生世世都在六道里头打滚。惟此一念,这一念
什么?一念错了,这一念里头没有信愿持名,这就错了。这一念里面要具足信愿持名,他
就脱离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去作阿惟越致菩萨。在我们这个本子,阿惟越致菩萨是四十
八愿第二十愿。我们接着看下文,“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唯此一念,亦无二念。”
这是讲菩萨修行,发的是真,真是什么?真心,自性。所以真正学佛,真正想不再干轮回
了,我这一生决定到极乐世界去,我常劝同学,要从现在起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真心是
什么?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诚是什么?《大学》里面解释得很好,什么叫诚?“毋自欺
也”,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这就是诚。能不自欺,自然就不会欺骗别人,一真一切真,为
什么?我不想再搞轮回了。你喜不喜欢这个六道轮回,喜不喜欢现在这个世界?你要是不
喜欢,那你就用真心。为什么?这个世界是妄念造成的,真心跟这个正是一服对症的,对
症下药,就是用真心,就是老实,老老实实做人,欺负也没关系,也无所谓。海贤老和尚
所表现的我们要学,别人打他、骂他、羞辱他、责备他,他老人家一笑了之,没放在心上
,业障就消掉了。等大家搞清楚了,原来过去是冤枉他,对不起他,他没有计较,一笑了
之。没有得失,念念想着这些苦难众生,如何帮助苦难众生。
  我们提倡汉学,劝人学汉学,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认知,汉学是一切众生离苦得
乐的根源,只要这个东西兴旺起来,这个地球上的众生可以离苦得乐。为什么?汉学里头
有真实智慧,是真实的正能量,人只要有智慧就能够解脱。这是几千年来,至少我们历史
记载的三千年、五千年,五千年是从伏羲氏开始说的,如果从黄帝文明的迹象已经很鲜明
了,三千年。古圣先贤,这是老祖宗把他们真实智慧,他们的理念、方法传给后世,写成
文字保留到今天。我们感谢前清乾隆皇帝,做了一次整理,编成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让它不会再散失了。这部书现在存在,没有人去念它了。我们迫切需要的,是要找会念的
人、会讲的人,把它讲清楚、讲明白,再写成白话文。白话文是普及,只要这个东西根在
,学文言文,世世代代都有这些人,他们来负这个责任。写成白话文可以传二百年,二百
年之后又要重写,为什么?那个白话文现在人看不懂了,当时人看不懂,所以又要重翻。
那省事呢?省事就是大家一起学文言,那就省事,《四库》原书人人看得懂,这个就好了

  所以中国三代就讲求、就推广,书同文,车同轨,这是什么?这是文化统一。夏商周
政治没有统一,政治统一是秦始皇,政治统一,前面都是文化统一。夏商周是个代表,一
千八百年,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这三个时代一千八百年,文化统一。言语,
现在我们叫方言,那个时候是每个国家的国语。你看周朝的时候,这历史记载,八百诸侯
,中国这一个地区八百个小国,每个国都有它的语言,没有文字,文字统一了。像现在欧
洲,欧洲为什么不能统一?是因为它每个国家有文字,它统不起来,它要没有文字的话会
统一,它就是有文字。文字是什么?统统都是拼音的,所以都不是最好的载体,最好的载
体在全世界只有中国一家,这一家就是汉字文言文。欧洲的汉学家告诉我们,全世界将来
统一,要像中国夏商周那样的统一,为什么?避免国际之间的战争,国际战争永远不会爆
发。他们想得很有道理,一千八百年做出的榜样,这个我们要吸取,是一桩好事情。用什
么方法?还是用汉字文言文。
  今天我听到我们同学的报告,他们现在学习汉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九千多个
字,他们学的进度很快,告诉我,一天至少,少的可以学五十个字,多的可以学两百多个
字。一天两百,十天就两千,所以很容易!就是一天五十个字,十天就五百,一百天就五
千,不需要一年,这个根就扎下去,不是个难事情。我从前的想法,还是希望是幼稚园、
幼儿园,从三岁开始到五岁,三、四、五岁三年,把文字学,这九千多个字,都能认识,
都会背,都会写。小孩让他学写字,会写、认识、能读,那个根好,根深蒂固。要知道,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到清朝末年,小孩从小都是这样学法,所以他那个社会很容易就安定
、就和谐,社会风气良好,根深蒂固。民国疏忽了,钱穆先生过去在韩国有一篇讲演,谈
到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学西方的。这是民国干的事情,民国以前没有向西方
学习。教育向西方学习,造成今天社会动乱,甚至于连中国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敢承认
,都不愿意接受。你说老祖宗要知道这个现象,我相信都流眼泪。我们不能不努力,让大
家都省悟过来,都觉悟,都干了,我们就可以不干了,我们老实念佛到极乐世界去,这个
好。
  所以末后引用《大智度论》,这是三论宗必修的课程,“《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
罗蜜者,一念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这是《大智度论》
里面一段论文,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行般若波罗蜜者,这是大乘菩萨。这是释迦牟尼佛
教学,要从他一生教学来说,这是大学课程。阿含是小学,方等是中学,般若是大学。释
迦牟尼佛的阿含,小学,讲了十二年;中学讲方等,八年,加起来二十年,二十年是扎根
教育。然后讲般若,般若是他主要讲的,智慧,大乘菩萨主修的,讲了多久?二十二年。
你看,一生讲经四十九年,般若这个阶段就占二十二年,几乎是一半。后面八年那是研究
所,讲《法华》,叫成佛的《法华》,把菩萨再提升,成佛了,都拿到博士学位了。这释
迦牟尼佛一生,他是教育家,他办的是学校。但是没有校址,他的学校是游牧民族一样,
不定在什么地方。不要学校的校址,我们现在能体会,避免很多麻烦,让每一个学生一心
专注,万缘放下,心地里面真的都能修成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佛做到了。
  这些大乘菩萨,你看他的智慧,一念,这一念有多大的能量?能数十方一切如恒河沙
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就是他能够数数,知道。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
区,我们这个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他的教区,数目字是什么?是大千世界这一切山,山
是微尘聚的,是微尘堆起来成山,到底有多少微尘?他知道,一念之间他就知道。用这个
来说明一念的能量。实际上讲还不止,这是一尊佛的教区,应当是什么?应当包括十方三
世一切诸佛刹土,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有多少微尘,他一念都知道。我们学佛学什么?要学
这一念。这是什么?本能。佛有的我们全有,不要羡慕他,我们全有,只是他已经开发出
来,我们现在就像矿一样,还没开发。我们有,只要把这些障碍除掉,放下了,自性的本
能就现前。像惠能大师一样,你看他开悟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
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这一念是无量德能里头的一种。你就可想而知,在佛的果位上大彻
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是一个大千世界,是遍法界
虚空界,这个我们要知道。
  “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念是佛”。如是念佛,那个念头就是佛,妙!
念头就是佛,真的吗?真的。为什么?佛从念生的,你不念,哪来的佛?常寂光里面什么
都没有,念什么现什么,念佛它就现佛,念菩萨就现菩萨,这叫常寂光。所以一切法从心
想生。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跟佛本来就是通的,像现在电网一样,互通的。这个电网可
大了,世间没有东西能跟它相比,因为他一念是全宇宙。一念多长的时间?这个要搞清楚
,不能含糊。现在我们讲的一念,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对话,给我们讲的一念。凡夫起
心动念,动了一个念头,佛就问弥勒,这个念头里头有多少念?就是微细的念头有多少,
聚集在一块我们能感觉到,分散的时候我们没有感觉?弥勒菩萨说,这一弹指,一弹指有
多少个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一弹指,单位是百千,三十二亿乘一百千,百千是十万,
乘出来之后的数字是三百二十兆。这个念头速度太快了,我们没有办法感觉到,一念就是
一个画面。
  我们一秒钟,现在科学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有人告诉我,可以弹七次。
我相信,年轻,体力很壮,动作很快,他能弹七次,三十二亿百千念再乘七,这个地方三
十二亿百千念是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这样高
的频率,我们没有感觉,这是现在科学家发现的,跟佛讲的一样,说明佛经不可思议。佛
怎么会知道?佛是从定功,大定里面所见到的,他一眼就看到了,就是一念。你看看一念
是讲的这个一念,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那一念,你对于释迦牟尼佛三千
大千世界这么多星球里面,所有的山碾成微尘多少,你全知道,这么大的能量!这一念之
力,能量不可思议。
  “如是念佛,即念是佛”,念就是佛,这个我们完全能接受,没有怀疑了。为什么?
相由心生,心就是念头,我念佛,佛就现前,念什么现什么。真的是“非内非外,无缚无
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佛在哪里?遍法界
虚空界佛都没有离开,也就是说明我们的自性起用没有离开,我们念头想什么,外面境界
变什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灾难发生,科学家的成就
肯定会把念头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出来。现在是物质是什么搞清楚了,念头是什么没搞清楚
。物质是从念头生的,是念头产生的幻相,完全是假的,跟《般若经》说的一样,“一切
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就在我们面前,频率太快了。我们的电视一秒钟一百次的
生灭,我们自性起的这个作用一秒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我们怎么会知道?
  底下的结论说,“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
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一点都不假,这个才是真的。
科学家做不到,但是他能够在仪器里面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知道,念力的能量太大了
,无法想像。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善念,不要恶念。善念,第一个身心健康,什么样的
病痛念头都能治好,不要靠外头,只要好的念头,没有一念不善,你的身心自然健康,这
一点重要。我们大家的念头都善,我们这个地区没灾难,隔壁地区有灾难,隔个几十公里
有灾难,这个地区也不会有灾难。谁主宰宇宙?谁主宰一切法?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
”、“相由心生”,佛说的,真话,不欺骗我们。如来大光明藏就是法身,在哪里?无处
不在,无时不在,我们都在其中,没有丝毫感觉。我们见的这些相,见色闻声,是大光明
藏所现,阿赖耶识所变,阿赖耶识把这个境界相扭曲了。如果我们不用妄心,用真心,那
就是自性所现的,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把这个问
题解决,你就看到了,自性所现的;扭不过来,是阿赖耶识所变的,心现识变。《华严经
》上佛告诉我们,唯心所现是一真法界,唯识所变是十法界、是六道轮回,这真相告诉我
们。我们如果搞清楚、搞明白,相信,信愿就真了,一点怀疑没有了,跟极乐世界就通了
,信息先通。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3-13 15:44:00
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3-13 17:2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3-13 22:06: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