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
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
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
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由大悲心推动,生起愿利有情成办佛果一切相智的菩提心。
大慈心、大悲心有三种层次:
(一)生缘(大慈)大悲、(二)法缘(大慈)大悲、(三)无缘(大慈)大悲。
一、“生缘大悲”:是缘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轮回中受苦的情况而生之大悲心;
二、“法缘大悲”:是缘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轮回中受苦的情况,且思惟有为法
之本质为无常法,而生起之大悲心;
三、“无缘大悲”:是缘念一切有情,思惟有情在轮回中受苦的情况,且思惟一切法
究竟了义无自性,而生起之大悲心,是在证得无实有的心的摄持
之下而产生。
无缘大悲,是在证得无实有的心所摄持下的大悲心,是最清净无染的大悲心。
“大悲”分类有三:
(一)“唯缘众生大悲”:
“通达细微无常之智”、“通达空性之智”皆未现前的大悲。
(二)“法缘大悲”:
“通达四谛十六行相之智”(无常苦空等四谛十六行相)或“通达补特伽罗无
我之智”(粗品补特伽罗无我)现前所摄的大悲。事例:“通达细微无常之智
”(细品无常)现前所摄的大悲。
(三)“无缘大悲”:
是“通达法无我空性之智”现前所摄的大悲。
此中,“大悲”、“通达法无我空性之智”二者是不同的认知,但二者互为辅助。
以修道的界线而言,“无缘大悲”是于未入道者到佛地之间的心续中有的;“唯缘众
生大悲”和“缘法大悲”是于未入道者到第七地菩萨的心续中有的;八地以上菩萨唯有“
无缘大悲”。
总的而言,未入大乘资粮者乃至七地以下的菩萨,有此三种大悲;八地以上的菩萨唯
有“无缘大悲”,但是,“无缘大悲”不一定只是八地以上菩萨有的,未入大乘资粮道、
大乘资粮道、大乘加行道、大乘见道、大乘修道、大乘无学道,皆是有的。
何以“无缘大悲”是未入道者心续中有的?“无缘大悲”必须是“通达法无我之智”
所摄,未入大乘资粮道者也有通达空性之智(未入大乘资粮道者也有通达空性之智属于比
量),并且其心续中已经产生大悲,当“通达法无我空性之智”现前(通达法无我空性之
智,包括比量与现量,通达法无我空性之智的比量,可在未入道者心续中生起)时所摄的
大悲,就是“无缘大悲”。
《般若经》提到的“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为三种对治道之行相:“果”谛实
成立空之三摩地(无愿解脱门)、“体性”谛实成立空之三摩地(空解脱门)、“因”谛
实成立空之三摩地(无相解脱门)。
大悲心是一种具世俗行相的心,是一种无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无缘大悲”也是大
悲心,它仍是一种对于有情受苦无法忍受的心,只不过这个产生无缘大悲的补特伽罗,所
看到的有情,是“无谛实的有情”。换言之,他见到生起大悲心的对境(一切有情)是无
谛实的。
这个“看到一切有情是无谛实”的心,是另一个心,它能帮助生起大悲心,但不是大
悲心,然而,它仍属于同一个补特伽罗(生起无缘大悲的这个补特伽罗)的心。
换言之,深入去思惟有情“非从自己方面成立”、“寻找施设义不可得”而后生起的
大悲心,就是“无缘大悲”。
无缘大悲的生起,是在证得无谛实的心的摄持之下而产生,所以才如此命名。无缘大
悲,是最清净无染的大悲心。
一般的悲心都有过失,而无缘大悲,却是一切悲心中最超胜、清净、无过失的悲心。
证知“无谛实”后,会深深体悟“执有情为实有”的执著、无明、颠倒错乱,彻底愚
弄了我们,清楚这点,由此而生的大悲心会非常强烈。否则,不知有情无谛实,就不会认
为实执有多糟,悲心当然力量小。
每一位有情,明明不是谛实成立,但却都认为自己是谛实成立,而被这种实执,骗得
团团转,起惑造业感苦,也因此,已证知有情是无谛实的人,会一种特别想要去除实执的
心,强烈认知到“要助有情离苦,一定要消除实执。”由此而生的大悲心,就更深切。
证知有情无谛实的这颗心,不但会使得大悲心产生时,遮止了执实,同时,也令大悲
心变得更强而有力。
生起大悲心,却未遮止执实,有何过失?实执本身是一种烦恼障,是第一个过失;再
者,未证知无谛实,就不会觉得实执有多糟,对于有情如何因实执而受苦,也就不那么了
解,当然无法忍受他们因实执受苦的悲心,也就不可能深切。因此之故,大悲心力道有大
小之别。
无缘大悲的“大悲”,并不是以“无缘”作为所缘,它是一个具世俗行相(以世俗谛
作为对境)的心,但同时,也有一个证得空性胜义行相的心。为什么可以同时?因为,此
时证空性的那颗心,并不是现量,而是分别心,亦即靠思惟在后得位时产生的心。
也因此,在大悲心现行的状况下(后得位),证空性的心也同时存在,这种解释并没
有过失。这种证空性的心,有证空性的慧心所,也有证空性的心王(慧心所伴随心王存在
)。不过,不能说证空性的心与大悲心是“相应的心”。
证空性的心与大悲心二者,并不是相应的。如果是相应,就必须符合“五种相应”(
所依、所缘、行相、时间、体性),凡行相、所缘等等全都要相应才行。虽然证空性之心
与大悲心不相应,但这二种心,却同时存在。
菩提心是以缘念遍行苦生起的大悲心为根本(注:苦苦、坏苦、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