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达赖喇嘛法语 (295) 菩提心与空正见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11-11 13:28:25
补充:菩提心──入大乘门发心;大乘道入门发心道类
: 其实佛说的教法,都是依空正见和菩提心,缺此两大
: 根基,则无圆满教法。观坛城或观本尊瑜伽,乃至拙火的
: 修持或气脉的运用,外道也会。如何分辨内道与外道的修
: 持呢?差别在于菩提心与空正见。
摘自:《八事七十义》
洛桑却佩格西
云:“发心与”
这是七十义中的第一法“发心”。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我们虽然经常提到菩提心,但
真正的菩提心必须像此中说的:“缘于成为本身助力的利他圆满菩提之欲求心而相应生起
,并且安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道类的特定大乘心王意识,此乃大乘世俗发心定义。”
菩提心本身是需要助力的,而成为菩提心本身的助力有:
1.缘于利他圆满菩提之欲求心。菩提心需要“缘于利他圆满菩提之欲求心”的助力。
欲求菩提的欲求心与菩提心这二者必须彼此相应。证空慧和菩提心虽然是相互相应,不但
不是助力,反而是相违。大乘发心需要“缘于利他圆满菩提之欲求心”的助力。大乘发心
(菩提心)是心王,它的助力—欲求心是心所,此欲求心是缘于利他圆满的菩提,并希望
能证得圆满菩提,因此菩提心和助力“欲求心”两者必须是以五行相彼此相应。
2.安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大乘发心是入大乘的门槛。“成为大乘道之入门”
是指大乘发心是入大乘的门槛。藏文“久尔巴”,是“成为”之意,有“是”的意思,比
如刚才说的“成为本身助力的…”,就是“于是本身助力的…”的意思,或“成为大乘道
之入门道类”就是“是大乘道之入门道类”。
“安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发心是大乘道之入门,发心的种类非常多,所以
要下定义时,不是针对某个发心,而是针对整个发心,定义必须能涵盖所有发心,不可片
面的周遍。所以必须讲“安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道类”的原因在此。比如,“实事的定
义是有作用的”,若是实事则可周遍有作用,若是有作用则可周遍实事”如果有作用和实
事之间有的周遍﹑有的不周遍的话,则不是定义。
所以,发心的定义一定要周遍所有的发心。若说发心是大乘道之入门,但此发心并不
周遍所有的发心,因此才加了大乘道之入门“道类”。例如,世尊心相续中的发心,并不
是大乘道之入门,因为没有获得佛心续中的发心者,有很多啊!“大乘道之入门”是指自
己若获得发心则入大乘道,自己若未获得发心则不入大乘道。若要得到世尊心相续中的发
心,自己必须入大乘道,若未得到也未必不入大乘道,例如弥勒菩萨,是入大乘道者,但
祂并未得到世尊心相续中的发心。加行道者﹑资粮道者,他们也都了入大乘道。所以没有
得到佛心续中的发心,也有入大乘道者。所以不可说发心都是大乘道之入门。类似这样的
发心有许多—虽是发心却不是大乘道之入门;为了含摄这些的缘故,所以才在下定义时说
只要是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即可。“类”是指同类。
若自己未得到大乘道入门(发心),则必定不入大乘行列;但是未得到世尊心续中的
发心者非常多,例如弥勒菩萨,但祂也入了大乘道;因此虽是大乘发心但未必是大乘道入
门;虽不是大乘道入门但还是发心,为了含摄此等发心,因此才说大乘发心本身虽是大乘
道入门,但是大乘发心不绝对是大乘道入门,只要是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即可。大乘发心本
身是大乘道之入门;大乘发心不绝对是大乘道入门,但绝对是大乘道之入门道类。
知道了“入门”的意思后,中品资粮道以上的发心不全是大乘道入门;若是“入门”
,必须是本身已得到发心,这位补特伽罗就是已入大乘行列者,但若未得发心,这位补特
伽罗就不是入大乘行列者。若得中品资粮道以上的发心,则必入大乘行列;但若未得,并
不是就不入大乘行列,因为小品资粮道者就是如此,小品资粮道者并未获得任何中品资粮
道以上的发心,虽是如此但他仍入大乘行列;所以虽未获得任何资粮道中品以上的发心,
却有入大乘行列者,因此中品资粮道以上的发心全都是大乘发心,但不是大乘道入门。不
是的原因是:若是大乘道入门,本身未获得则必定不入大乘行列;资粮道中品以上的发心
,本身虽未获得,但仍有入大乘行列者,是谁?小品资粮道者。小品资粮道者虽未获得中
品资粮道以上的发心,但他已入大乘行列。因此从中品资粮道到佛圣者之间的所有发心,
都不是大乘道之入门。但那是发心啊!虽是发心,却未必是大乘道之入门,只要是大乘道
之入门道类即可。
发心主要要的是什么呢?需要心王意识,不须根识。大乘发心需要特别的意识。未入
道者﹑声闻﹑独觉众他们没有大乘发心,这个发心不是心所,是心王;也不是根识,而是
心王意识。
总之,只要生起“为了饶益一切有情,务必要证得无上圆满佛果”的无虚伪意乐时,
发心的条件就全都具足了。所以只要生起“为了饶益一切有情,务必要证得无上圆满佛果
”的无虚伪意乐时,就已入大乘道门﹑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全都具足了。不加
细细观察时,不会觉得这样的意乐已具足了发心的所有条件,可是细细观察时,其实都已
经具足了,已经具足“缘于成为本身助力的利他圆满菩提之欲求心而相应生起”,也具足
了“安住于成为大乘道之入门种类的特定大乘心王意识”,所以任何人只要有如是的心,
他就有发心了,相反的就没有发心。这就是大乘世俗发心的定义,大乘世俗发心和大乘发
心意思一样,一般我们都只简单讲“大乘发心”,实际上就是指“大乘世俗发心”。
大乘发心,若由体性门区分的话,可分为二种:愿心﹑行心。在《现观庄严论》并没
有直接提到,但在《入行论》则有清楚提到定义意义等。可此作补充。
愿心是什么呢?最初许下诺言,为了饶益一切有情务必证得佛果的心就是愿心,愿心
只是许誓而已,还没有真正学习佛子行,只有立誓对达到目标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更进
一步地接受行心戒(菩萨戒),所以在实际实践佛子行时的发心是行心。行心的层次比愿
心高。
譬如要去印度,心中生起想去印度的动机与实际迈开脚步前往,同样地,只生起想证
得圆满菩提的意乐,除此之外,实际趣入能证菩提的佛子行,这二者的初者愿心,次者是
行心。
简单而言,生起的次第有二,未发心前,就钝根者而言,必须先透过思惟七重因果(
六因一果)而发起,从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大悲心﹑增上意乐,一一思惟后,生
起无伪的“为饶益一切有情必须证得圆满正等正觉佛果”的动机,这就是生起愿心,然后
,依著仪轨发心;先前已生起“为饶益一切有情欲证圆满觉佛果”的愿心了,为使愿心增
强,所以透过仪轨许下诺言,“乃至未成佛前,纵舍性命,绝不舍菩提心”,这就受取愿
心律仪,这时,行心还未生起,也还未实际学习佛子行。只有许下誓言“乃至未成佛前,
纵舍性命,绝不舍菩提心”而已,依仪轨受取愿心律仪将使愿心增强坚固。
依著仪轨受愿心律仪后,心想只有“为了饶益一切有情,必须证得圆满佛果”的誓言
是无法成就佛果的;这虽是广大的誓言,但若只有此,根本无法成就佛果;因此,为能证
得佛果,必须学习能证得的方便“佛子行”。就如心中想去某地,只有想去某地是到不了
该地的,为抵达该地必须透过各种方法,才能够抵达该地;同样地,只有愿心是无法成就
佛果,必须更进一步行持佛子行,要行持佛子行,必须先受行心戒,不受行心戒是不可能
成就佛果的。
受了行心戒后,就应遵守菩萨戒。菩萨戒有:18根本堕﹑46 恶作。一般,我们都搞
不太清楚“46 恶作”是怎么一回事,真正的菩萨他们一定全部都知道的,像我们“未入
道﹑但修大乘法者”的心相续中虽尚未生起无伪菩提心者,至少能造作地修持菩萨行的次
第。虽然我们对于18 根本堕和46 恶作上难以搞得清楚,可是我们还是真心地想着:“仪
轨里说的戒条我要照着做﹑我要通通守护”,这样子依照仪轨许下诺言的话,戒体是可生
起的。例如,受取沙弥戒﹑比丘戒时,很多受取沙弥戒者根本搞不清楚36条沙弥戒是什么
﹑也有很多受取比丘戒者也搞不清楚253 条比丘戒是什么,可是在受戒时,心中想着,不
管仪轨里有哪些戒条我都要尽力遵守,生起这样的心,戒体依然可生起的;所以,受取行
心戒时也是一样,虽然搞不清楚那些是根本堕﹑那些是恶作,可是只要真心许诺要遵照仪
轨所说尽量遵守的话,戒体依然可生起。
受了戒后,就要行持布施﹑持守戒律﹑修持忍辱﹑努力精进﹑禅修静虑﹑禅修空性慧
﹑实践四摄法﹑于三智总摄而修﹑于三智渐次而修,这样所做的任何一个善行都成为佛子
行。所以受了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戒已,即使唸一句“嗡玛尼悲昧吽”也是菩萨行。这时
的发心就是行心,未受行心戒前的菩提心不是行心,只是愿心而已。
总而言之,要生起大乘发心的话,有不同的生起方式,我们刚才讲的是钝根者的生起
方式;利根者的生起方式就如《入行论》说的自他相换法。自他相换的修持法,对我们而
言是修不起的,因为很困难,只能种下习气而已。
若要发起大乘菩提心的话,一定要依著“七重因果”或“自他相换”其中一种方式才
能生起,但若完全不禅修任何一种,那是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的。修习自他相换,为什么说
对我们很难修得起,因为修持时是将自己在过去﹑现在﹑未来聚集的善根和所有的安乐﹑
好的一切,当下全部给予他人,并将他人的一切苦难﹑障碍﹑罪恶﹑疾病等,全部取来由
自己承受。修自他相换时,要许下这样的坚定诺言,这对我们而言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自他相换的修持法,最初并没有广传,开始是寂天菩萨亲见到文殊菩萨后,文
殊菩萨亲自传给寂天菩萨,寂天菩萨再传给金洲大师,金洲大师再传到阿底峡尊者,阿底
峡尊者有很多弟子,可是他只秘密地单传给种敦巴而已,所以当时在西藏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个法门,自他相换可说是极祕密之法,种敦巴得到此法后也想把法传下去,可是他根本
找不到能得此传承的对象,因为一般人的心根本难以容下这样的修行,最后找到了博朶瓦
,所以就把自他相换法传给博朶瓦,博朵瓦之后也必须将此法传下去,以前传授此法时都
是口耳相传而已,所以他就传给两位弟子,一位是霞惹瓦,一位是朗日唐巴,朗日唐巴得
到此法后,写了《修心七义》,之后,切喀瓦看到朗日唐巴写的《修心七义》,就去寻找
朗日唐巴想听此法,可是当时朗日唐巴已圆寂了,因此改找霞惹瓦,霞惹瓦很惊讶,因为
此法门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后一直隐密著没人知道此法门,他竟然知道并想学习,因此就
将自他相换法传给切喀巴,切喀巴因为担心这个法门会失传,之后就广传此法。所以,对
我们而言是很难修得起的,只能种种习气吧了。
自他相换的传承离我们比较近,所以称为“近传传承”,深观传承﹑广行传承离我们
比较远。自他相换是寂天菩萨亲见文殊菩萨后,文殊菩萨传给他的,之后,寂天菩萨传给
耶拉达利,耶拉达利传给巴欧多杰(勇者金刚),巴欧多杰传给仁谦悲(宝贤),仁谦悲
传给金洲大师,金洲大师传给阿底峡尊者,所以这个传承是很近的传承。谁传给文殊菩萨
的?是佛传的。
所以自他相换的修持对我们而言是很难的,我们可以由七重因果思惟,只要心中生起
“为了饶益一切有情,务必证得圆满佛果”的心都可算是发起愿心,之后可受行心戒,受
行心戒后,身语意三门尽力做善行,所做的任何善行皆唯佛子行,即使唸一句“嗡玛尼悲
昧吽”也是佛子行。以佛子行为助力的发心就是行心,所以愿心是在行心之前,行心是在
行心戒之后。
《现观庄严论》里说的内容就像是为我们一一介绍修行的整个内容;《菩提道次第论
》是将《现观庄严论》介绍的内容总结起来讲述修行的次第,因此比较容易了解,《现观
庄严论》只有介绍修行所须的项目因此比较难解其义,要了解的话,就要看另外的论著,
因为现观庄严论里的内容,不是按照修行的次第排列的,有时候有该先修的在后面说,该
后修的在前面说的情形,如果按照《现观庄严论》说的次序修持的话,是难以生起证悟;
而《菩提道次第论》是在认识所有修行须要的项目后有次序的宣讲修持次第,因此比较容
易实践。
上一次已讲到发心了,今天再将发心的定义讲一次。
大乘发心有助力﹑相应,就是欲求心。我们的心识可分为二:心和心所。心,指心王
;心所是心王的眷属。大乘发心本身是心王。心王可分为二:根识﹑意识。大乘发心是意
识﹑心王,与它相应的欲求心是心所。大乘发心与欲求心是以五种相应而相应,第一﹑所
缘相应。第二﹑行相相应。第三﹑增上缘和因缘一样。第四﹑时间相应,二者同时成立。
第五﹑质相相应,清楚了别之质一样。既然相应的欲求心是“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
与它相应的发心也是“为利他而欲求圆满菩提”;欲求心现出圆满菩提行相,相应的发心
也是现出圆满菩提行相。
大乘发心是“具二欲求”:欲求利他与欲求圆满菩提。这二者中的“欲求圆满菩提”
是大乘发心的助力。“欲求利他”是大乘发心的因。以欲求利他为因,而生起欲求圆满菩
提。生起欲求圆满菩提的同时,相应的大乘发心也生起。因此,以欲求利他为因,以欲求
圆满菩提为助力的大乘发心是“具二欲求”。
“其中,由体性门,分为二:愿心与行心。”
发心,从体性门可分为:愿心与行心,这上一次我们已经讲过了。
愿心是先生起的,是许诺为利他欲求菩提的心,没有实际行持菩萨行。
行心是在愿心之后,更进一步地接受行心戒(菩萨戒),实行菩萨行阶段的发心。
愿心的“愿”,只是一种愿望﹑一种欲求而已,只是欲求圆满菩提,没有实际行动;
行心的“行”,就不只是愿望而已,是实际趣入行持,实际付诸行动;愿心和行心在《入
菩萨行论》中有提到,《现观庄严论》里的词句没有直接提到。
“由同法喻助力门,分有二十二”,这在《现观庄严论》的根本颂里有提到。
1﹑“如地发心”:是菩萨小品资粮道者的发心,喻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庄稼﹑草木
生长之处,以此为比喻,意思是:要证得佛果﹑圆满菩提,最初积聚资粮的发心,就是菩
萨小品资粮道的发心;一切善业庄稼﹑圆满佛果皆由此开始,故喻如“大地”。
2﹑“如金发心”:是中品资粮道者的发心,喻如黄金。为什么?小品资粮道者的发
心尚不坚稳,遇到小乘恶知识﹑或难调难伏的有情时,其发心仍会退转;证得中品资粮道
者的发心,则如黄金般,绝不退转,即使遇到小乘恶知识(恶友)﹑或遇到任何情况,绝
不会退转;像黄金做的金瓶﹑金器,即使金瓶﹑金器破损﹑坏了,或遇到任何恶劣情况,
其黄金的价值都不会失去;若像陶土做的陶瓶﹑陶器,一旦破损了,那只有把它丢掉而已
,一点价值都没有;但是金制的金瓶﹑金器,即使破损了,其黄金的价值仍在,我们也不
会将它丢掉。所以,证得中品资粮道者的发心时,即使遇到任何外在恶缘,绝不会退转,
故喻如“黄金”。
3﹑“如初月发心”:是大品资粮道者的发心,喻如初月,为什么?如月亮在初一﹑
初二﹑初三时,本来是小小的,之后,越来越圆;以此比喻功德越来越增长的大品资粮道
者的发心。
4﹑“如火发心”:是指加行道者的发心。加行道者的发心是能证得“见道根本定智
,如火能烧尽本份遍计执实”的能得因﹑方便,故喻如火”。
5﹑“如宝藏发心”:初地者的发心,喻如“宝藏”。
6﹑“如宝源发心”:第二地者的发心,喻如“珍宝源处”。
7﹑“如大海发心”:第三地者的发心,喻如“大海”。
8﹑“如金刚发心”:第四地者的发心,喻如“钻石”。
9﹑“如山王发心”:第五地者的发心,喻如“须弥山”。
10﹑“如医生发心”:第六地者的发心,喻如“医生”,不是医药。
11﹑“如善友发心”:第七地者的发心,喻如“善知识”。
12﹑“如如意宝发心”:第八地者的发心,喻如“如意宝”。
13﹑“如日发心”:第九地者的发心,喻如“太阳”。
14﹑“如妙法歌声心”:第十地者的发心,如“妙法歌声”。
从“如宝藏发心”到“如妙法歌声心”是初地者到第十地者的发心。
15﹑“如国王发心”:第十地者的发心,第一殊胜道。喻如“国王”。
16﹑“如库藏发心”:第十地者的发心,第二殊胜道。喻如“仓库”。
17﹑“如大路发心”:第十地者的发心,第三殊胜道。喻如“大路”。
18﹑“如车乘发心”:第十地者的发心,第四殊胜道。古代没有车子,所以出门都要
会骑马﹑乘象等,故喻如“坐骑”。
19﹑“如泉水发心”:第十地者的发心,第五殊胜道。喻如“泉水”。
从“如国王发心”到“如泉水发心”这五种发心,是第十地者的无间道﹑解脱道,这
五种发心都摄于十地的殊胜道(特别道)中。加上前面的“如妙法歌声发心”,则第
十地者有六种发心。
20﹑“如雅音发心”:佛地的发心,喻如“雅音”。
21﹑“如流水发心”:佛地的发心,喻如“流水”。
22﹑“如云发心”:佛地的发心,喻如“云”。
这三种发心是佛地发心的加行﹑正行﹑结行,都是摄于佛地。
这22种发心,在《现观庄严论》的偈颂里都有提到,但只提到比喻而已,真正的意义
可参考《明义疏》。《明义疏》里讲得很清楚,例如,“如地的发心”是在小品资粮道者
的心相续中有﹑“如金发心”在中品资粮道者的心相续中有,等等相关的意义都有解释。
《现观庄严论》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
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言故。
其中“如地金月火”指初四种发心,这四种都在凡夫心相续中有(入道大乘菩萨凡夫
位——资粮道与加行道行者——所证得的道类发心。在证得资粮道中品的道类发心时,得
菩提心不退转)。“藏宝源大海”的“藏”是初地者的发心。“宝源”是第二地者的发心
。“大海”是第三地者的发心。“金刚山药友”的“金刚”是第四地者的如金刚钻石发心
。“山”是第五地者的如须弥山发心。“药”是第六地者的如医生发心。“友”是第七地
者的如善知识发心。“如意宝日歌”的“如意宝”是第八地者的发心。“日”是第九地者
的如太阳发心。“歌”是第十地者的如妙法歌声发心。“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这
五种:如国王﹑如仓库﹑如大路﹑如坐骑﹑如泉水的发心,皆摄于第十地者的特别道,“
特别道”是第十地菩萨的后得位。“雅音河流云”的“雅音”是加行﹑“河流”是正行﹑
“云”是结行,这三种发心皆摄于佛地。
“分二十二种”发心的行相共二十二种。“言故”作如是说故,《现观庄严论》如是
说故。一一计算了22 种发心后,“言故”指说有22 种发心,是因为《现观庄严论》如是
说故。
“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佛地之间”
发心的界限是下自大乘资粮道,上至佛地。从小品资粮道真正的世俗发心直至佛地。
未入道者有“为利有情欲求菩提”的造作发心,但无真正的﹑无虚伪的发心。
讲完能代表相智十法的第一法“发心”,接着讲,能代表相智十法的第二法“教授”。
(所谓造作发心,即还要努力生起;真正、无虚伪的发心,即不加造作任运的生起。
例如我们的烦恼,不需努力就会任运生起,对我们而言,贪、瞋、痴便是任运而起
例如对到某种境,这三者就会立刻生起。假使菩提心在我们心中已经像贪、瞋、痴
不加造作就能生起的情况,就能说是具备了任运而起的菩提心,即是大乘世俗发心。
生起造作菩提心(造作愿菩提心受菩萨愿心戒、造作行菩提心受菩萨行心戒,此时
尚未真正入道,行持的善业为随顺大乘道)→生起任运菩提心=大乘世俗发心(愿
心、行心含遍整个大乘道)=入大乘资粮道→…大乘加行道…→胜义菩提心(经资
粮道、加行道,现证无我空性慧之菩提心)=大乘见道位→……大乘修道位…→佛
大乘入门为生起大乘世俗发心(真正、无虚伪发心)的第一刹那,第一刹那之后的续
流—大乘资粮道下品至佛地—都属于大乘道之入门道类发心,已发心入门后,随着
修行的开展,入道菩萨心续中依著修行的证量,次第证得22种大乘道类发心增上。)
–转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11-11 21:23: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